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254章

挽明-第254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快速的说道:“先核定每个县过去的几年的平均农业产量,工商业产值,田地税收,工商税收,然后我们每年做一个统计,如果这个县的经济数值是不断上升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认可当地县官是做出了成效的。

    当然除了这些数字之外,我们还应当确认他在任时,修建了多少水利设施,多少道路等有益于当地民生的事务。要是一个知县在任内什么都没做,显然也不应该得到嘉奖提升。

    当然想要做到以上这些,吏部就必须先整顿内部,我们不能指望一群无能者去挑选有能力的人才出来。”

    对于崇祯调整吏部的设想,黄立极很快就表态支持了,他非常希望能借着这个机会,在吏部安排进自己的人员。

    有了徐光启和黄立极的支持,内阁成员们不得不再次赞成了崇祯这个调整大明官员的一揽子计划。

    完成了自己今天参加内阁会议的目的,朱由检决定要给这些内阁阁臣们一点反馈。

    他转头对着王承恩小声说了几句,王承恩便从身后的案几上取过了一个印匣,然后摆放在了崇祯面前。

    朱由检打开了印匣,取出了里面的官印在面前的白纸上按了下去,然后放回印章。

    接着他把印匣推给了黄立极说道:“今后内阁不必再借用翰林院之印,这方印就是内阁专用之宝。今后凡是内阁所出的政策,用上此宝即代表朝廷法令,除非朕下诏书推翻。希望内阁诸位先生,能够善用此宝。”

    黄立极感觉自己的心跳的好快,虽然推行了内阁改革制度,但是他还是有些虚幻的感觉,并不确定皇帝是不是正的把权力授予了新内阁。

    但是现在看到这个印章,他终于相信了。虽然崇祯授予印章时过于随意了些,不过他可一点都不在乎。

    黄立极楞楞的看着面前的印章发呆时,在他身边已经起立的施鳯来赶紧提醒道:“快起身谢恩啊。”

    黄立极这才醒悟过来,起身领着众阁臣对崇祯行礼,接受内阁之宝。

    朱由检随后便说道:“朕想要说的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各位阁臣,请重新按照我们制定的目标,去重新制定一份工作计划表,朕希望现在各位的工作计划将会和之前有所不同了…”

    替内阁确立了两个目标之后,朱由检便留下了心情有些激荡的内阁阁臣们,带着王承恩离开了文华殿的院子。

    出了院子之后,朱由检便对着身边的王承恩吩咐道:“让柳敬亭同姚士恒沟通下,关于内阁的两个目标要全文进行刊登,并进行评论。

    此外,让柳敬亭再安排人员办一份京华商报,专门刊登关于北直隶地方上的新闻,并把北直隶下属各县的物价按月进行统计刊登。”

    “是的,陛下。”

    “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张世杰求见。”院门外等候的连善祥,上前向崇祯报告道。

    朱由检抬头看着远处的张世杰,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过来吧,伊莎贝拉已经出发了吗?”

    “是的,陛下。”连善祥答应着,让宫内侍卫放张世杰过来。

    朱由检免去了张世杰的行礼后,就听到了一个让他有些错愕的消息。

    “阳武侯死了?他怎么死的?”朱由检不由追问道。

    张世杰低着头谨慎的回答道:“是被同阳武伯有怨的董卫贤所杀。”

    “就他一个人?阳武伯身边的家丁呢?”朱由检有些不相信了,这个时代那家勋贵身边没有十几个家丁护卫着,他可不信一名老军能突破十几人的护卫杀死一个侯爷。

    “阳武伯被陛下降爵、抄没大部分家资后,就不得不遣散了大部分家丁,家中只留下了十几名家生奴。元宵节后,阳武伯遵照圣命离开京城南下。

    他们当晚就宿在通州驿,然后阳武伯说要出去走走,就带着1名家奴出了门,结果被一直跟着他的董卫贤给袭击了。那名家奴受了些轻伤,但是阳武伯身中数刀而亡。”

    朱由检只是沉默了一会,就叹气说道:“既然阳武伯死了,就让他的家眷返回京城吧。他身后有什么后人吗?至于董卫贤就发下海捕文书捉拿好了。”

    “阳武伯遗下一子一女,董卫贤杀人之后并没有逃走,而是向闻讯赶来的通州当地捕快投降了,现在已经被押入了刑部大牢。”

    朱由检有些愣住了,他能理解董卫贤报仇的心情,毕竟当国家法律不能保护人民的时候,就不能指望人民还会敬畏国法。

    但是他不能理解的是,董卫贤报完仇之后居然不跑路,大明可不是后世的天朝,这个时代并没有这么严密的军警系统,董卫贤只要逃离现场,基本上就没什么人能抓住他了。

    朱由检抬头看了看天色,犹豫不决的说道:“时间不早了,葡萄牙人还在宣武门礼拜堂等着朕,先去了礼拜堂再说,张都指挥使你也跟着来吧。”

    朱由检说着便向着东华门走去了,张世杰毫不迟疑的跟随上去了。在东安门外,朱由检等人坐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然后便绕了皇城半圈,向着宣武门一路驶去了。

    快到西四牌坊时,朱由检突然下令马车改向刑部方向。在刑部大院一间办事房中,几名胥吏被赶了出去,走进房间的朱由检命人把董卫贤带上来问话。

    张世杰、连善祥一左一右的护卫着他,刑部尚书薛贞也放下了公务,想要来陪崇祯审问犯人,但是被皇帝拒绝了。

    看着下面遍体鳞伤的董卫贤,朱由检只是皱了皱眉头,便出声问道:“朕能理解你找阳武伯报仇的心情,但是既然大仇得报,你又为什么要来投案自首呢?” 

第22章 效忠() 
董卫贤双手带着镣铐跪在地上,身后还有两名锦衣卫紧紧盯着他,但是他脸上的神情却出奇的平淡。

    “如果不是陛下的恩德,小人就要被发配到边疆戍边,也许就死在半道上了,如此小人也就无法替家人报仇雪恨了。小人虽然愚钝,但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

    且小人手刃阳武侯,虽然解开了自己的仇怨,但是却触犯了陛下的法律。陛下对小人有恩,但是小人不仅没有回报,反而坏了陛下的法令,这岂不是以怨报德。

    对于陛下的恩德小人无以为报,所以小人情愿投案自首,以卫陛下之法律。”

    听完了董卫贤的说辞之后,朱由检看了他一会,才对着侍卫说道:“带他回去刑室去吧。”

    待到董卫贤出了房间之后,朱由检才小声对着张世杰说道:“找个医生给他疗伤,不用太难为他了。随便传话给薛尚书,事已至此,不必再死人了,就流放到台湾去吧。”

    “陛下,他杀的可是阳武伯,京城勋戚或许不会认可,这么轻的处罚的。”张世杰不由小心的提醒道。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说道:“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阳武伯的命是生命,普通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这些勋戚只有知道他们的命也只有一条,平时才会收敛一些,少欺压一些百姓。

    问问阳武伯的遗属有什么要求,能满足的就满足一些,但是让她们不要闹事,朕不希望京城里流传什么风言风语…”

    安东尼奥主教、彼得罗、阿戈斯蒂纽三名议事会执事,带着上京的澳门代表,站在礼拜堂前的院子内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在他们的东面站着的,是金尼阁等耶稣会成员,及李之藻等几名中国官员,还有两名内侍跟着的伊莎贝拉小姐。

    安东尼奥主教不时的抬头打量着,这位葡萄牙王室后裔,现在却穿着一身中国式样的服饰。

    他在心里暗暗猜测着,这位被中国皇帝收入后宫的葡萄牙王室后裔,到底有没有失去她的贞洁。

    在这十多天的中国节日中,他们三位议事会执事可没有怎么休息过,不是忙着说服使团内的代表接受中国皇帝的提议,就是同皇帝派出的使者进行沟通。

    使团内的商人代表们,对于向大明皇帝宣誓效忠并不反对,但是对于皇帝想要接管澳门的军事、外交、司法等权力,却存在着很大的疑虑。

    一方面他们担忧明国**无能的军队保护不了澳门的安全,毕竟荷兰人已经攻击过澳门数次了。每一次都是澳门的武装力量自己击退了荷兰人,而明军常常驻足于战场之外观望。

    另一方面,作为一群欧洲殖民者,他们深切的知道,在异国的土地上把自己的安危交给一群异教徒,完全是拿自己的生命再冒险。

    总而言之,这群商人愿意向大明皇帝宣誓,愿意忍受提高一定的税额,但是拒绝大明皇帝接管澳门的防御和司法权力。

    总算这些商人代表还知道,相比起这个庞大的帝国,他们在澳门的小小力量简直不值一提。而澳门的保护者,广东当地的官员,在大明皇帝面前不会为他们分辨半句。

    而大明皇帝派出的使者变的越来越冷淡之后,这些商人代表坚持主张的勇气也就慢慢消失了。

    最后随着邓玉函神父接种牛痘抵御了天花传染的消息传来后,这些坚持不下去的商人代表们,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只要皇帝派出一名医生为澳门市民接种牛痘,他们就放弃自己的主张,接受皇帝的全部条件。

    商人代表们的妥协,终于有了今天在礼拜堂的会面,而今天也将会是他们向大明皇帝进行宣誓效忠的日子。

    当安东尼奥主教等的双脚有些发麻的时候,皇帝的车队终于抵达了礼拜堂。

    朱由检走进礼拜堂的时候有些心神不宁,不过当李之藻、金尼阁神父、安东尼奥主教等人围上来之后,他迅速调整好了情绪,对着他们微笑着打着招呼。

    在众人的簇拥下,朱由检走进了已经准备好的礼拜堂内,他转身示意站在众人之后的伊莎贝拉走上前来。

    朱由检站在礼拜堂前方突起的台阶上,而伊莎贝拉走到朱由检面前后就单膝跪了下来,亲吻了朱由检的右手背。

    随后朱由检示意她站在自己身边,然后对着下方的葡萄牙人说道:“今天的典礼上,你们不仅仅是向朕,向大明皇帝效忠。也要向未来的葡萄牙女王,现在的王储伊莎贝拉公主效忠。

    作为大明皇帝,朕在此宣布,朕将会成为伊莎贝拉公主的保护者,朕将保证她对于葡萄牙王国的一切合法权力。”

    葡萄牙人有些哗然,皇帝提出的这个条件他们还是第一次听闻,而作为澳门使团代表的安东尼奥主教,也不得不上前谨慎的询问道:“皇帝陛下,你是想让葡萄牙王国成为大明的保护国吗?”

    朱由检看着澳门商人警惕的神情,微笑着否认道:“朕可没这个想法,大明的疆域已经够广阔了,朕没必要去谋划一片万里之外的土地。

    朕不过是想让伊莎贝拉公主能够享有,她应该享有的权力罢了。还是诸位认为,向西班牙国王效忠,要好于向葡萄牙女王效忠?”

    这些商人立刻安静了下来,虽然他们很容易的,就向西班牙国王派出的使者,或是大明皇帝的强权屈服,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毫无感情。

    大明皇帝的质问,顿时让这些葡萄牙商人想起,中国到葡萄牙之间的遥远距离,即便是大明皇帝帮助葡萄牙王国从西班牙国王手中独立了出来,这个距离也无法让大明对于葡萄牙王国进行有效的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