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278章

挽明-第278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再次接见了安德烈,在接见中确定他将会在5、6月份再来北京,然后乘着9、10月份的季风返回英国后。

    朱由检想了想便对他说道:“那么等你再来京城时,朕会准备一艘船只同你一起前往英国。朕的使者除了游历欧洲之外,还会向贵国国王提出中国商船前往英国进行自由贸易的请求,另外朕希望两国之间能够建立起互相交流往来的友好关系。当然,朕还准备了些送给贵国国王的小礼物,代表朕的友谊。”

    安德烈顿时感觉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他发觉自己这次的冒险似乎太过成功了,同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地位不分上下的中华帝国皇帝,居然愿意主动向英国国王示好,并打算建立中英之间的友好关系。

    安德烈不是那些没有见识的,只是跑来东方寻找财富的冒险家。他深刻的知道,同中国这样的东亚宗主国建立起友好关系,对现在的英国来说代表着什么。

    因为把目光投向新世界的时间太迟,不管是美洲还是亚洲,英国都是一个迟到者。当然对比起老对头法国人来说,英国还算是领先了一步。

    但是新世界已经被西班牙、葡萄牙所瓜分了,就连现在海上势力最为强盛的荷兰人,也不过是从衰落的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东南亚的一小块地盘而已。而比荷兰人弱小的英国商人,便只能游离在这些富饶的殖民地之外,干些走私和海盗的生意。

    占据了巴达维亚的荷兰人,现在已经快把东南亚的英国人压制的喘不过气来了。设立在日本的英国商馆被取消了,设立在东南亚其他地方的商馆也都快撑不下去了。

    而之所以英国商人会落到如此地步,完全就在于缺乏一个亚洲地区的强大盟友。以葡萄牙人的衰落,但是因为澳门背靠中国,便使得荷兰人数次无法攻下。

    如果英国东印度公司能够在中国建立一个基地,那么不管是西班牙人的菲律宾还是荷兰人的香料群岛,他们都可以想象一下了。

    忽然之间,维系着中英两国友谊的重任就这么不经意的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安德烈几乎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他搞砸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么愤怒的公司高层和国王,一定会让他在伦敦桥悬挂上一千年。

    深呼吸了几次之后,平静了心情的安德烈对着身边的翻译说道:“请告诉尊贵的陛下,我一定会尽快返回北京。并把陛下的友谊安全而完整的护送到我国陛下面前…” 

第459章 苏越() 
当安德烈坐的驿站马车刚刚出了京城,就意外的被一辆停在官道中间的马车拦了下来。心中有事的安德烈不由把头伸出了车窗,用生硬的中文对着前方的车夫问道:“前面的马车出了什么事?他们是不是需要帮助?”

    坐在他身边的李伯安表情却有些古怪的拉住了他说道:“安德烈先生不必如此,我们稍稍等待一下,也许就知道分晓了。”

    安德烈转回了头略为诧异的看了同伴一眼,便安静的坐了回来。他知道在这个国家,他还有许多事情并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他还是接受同伴的劝告为好。

    果然不过一会,前方马车上的马车夫便走了过来,敲了敲车厢的门,恭敬的请求两人去前方马车上坐一坐,他的主人想要同两位谈谈。

    李伯安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下来,安德烈自然跟着这位同伴前往了前面的马车。安德烈上了马车之后,便发觉外表看起来朴素的马车,内部不仅宽敞,还装饰的非常华丽。除了座位上柔软的锦缎垫子之外,车厢内还有一个小小的可以折叠的桌子,桌子打开之后便是一个小型酒柜。显然这是一部让人可以舒适的长途旅行的马车。

    他稍稍打量了下车厢内的布置后,便向着邀请自己过来谈话的主人看去。在京城待了快3个月的安德烈立刻便发觉了,也许这位穿着华丽的年轻男子是一位有钱人,但绝不会是一位贵族。

    而马车中就坐主人的自我介绍,也证实了他的猜测,“…如此冒昧的邀请安德烈先生在这里见面,实在是在下的失礼,不过考虑到安德烈先生归心似箭,余也就当做顺便为先生送行了…”

    这位年轻男子自我介绍叫做苏越,是四海贸易公司一位董事的侄子。四海贸易公司这个名字,在京城可谓是家喻户晓,就连安德烈这样的外来者,也常常前往四海贸易公司名下的超市购物过。

    比起京城其他商铺逼仄的空间,昏暗的光线,和品种单一的商品,名为超市的新型商场不仅提供了大量可供挑选对比的商品,其宽阔的场地和充足供暖,成了没什么娱乐的普通市民在冬日里集中取暖和闲聊的公共场所。

    据说在皇帝的命令之下,某些商场在停业之后还保持着一些区域内的供暖,以提供给无家可归的乞丐,或是窘迫到没有取暖费用的贫寒家庭用以度过这个冬天。因此四海贸易公司在京城之内的名声,一向很好。

    当然对于安德烈这样的外国人来说,是不太会在意四海贸易公司的好名声的。他所在意的是,这间贸易公司有皇帝陛下的股份,而这间贸易公司的资本据说已经超过了700万元。

    因此这样一间公司的董事,必然是在大明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而这位自称某位公司董事亲属的年轻人拦住自己,显然不是想要认识他这么简单。

    同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同,此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虽然号称是一个公司,但实质上并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公司组织。

    因为按照英国东印度公司制度的规定,合伙人投资的资本是以一次航行作为对象的,每次航行归去之后便将利润和本金分给投资人,然后下次航行时再继续认购股份。

    由于采取了这种组织形式,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此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贸易发展计划,只是一群追逐利润的商人和新贵族的松散联合体。而这样的贸易方式,也决定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海外扩展的速度,远远不及集中了大量资本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而即便是现在在东南亚势力发展最为迅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年前在这个国家的京城也是默默无闻,就算是少数知道一些海外事务的人员,也常常把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混为一谈,更别提他们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名气的英国人和丹麦人了。

    同英国东印度公司不同,四海贸易公司则是一间真正的贸易公司,不仅有董事会,公司行政管理层,还有固定的资本和产业。光是四海贸易公司去年在证券交易报上颁发的年报,已经表明这家公司的资产已经超过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数倍了。

    因此安德烈并不会错误的认为,这样一间公司的董事亲属会主动想要认识自己,显然对方是有所图谋的。

    他绞尽脑汁的回忆着,关于自己脑子里那点可怜的四海贸易公司的资料,想要推敲出一位董事派出自己的侄子拦住自己是为了什么。

    不过很快对方就解开了他心中的疑惑,苏越替两人倒了一杯酒之后,便热忱的看着安德烈说道:“安德烈先生也许会很奇怪,在下在这里拦住你是为了什么,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在下听说了安德烈先生向陛下提出的,关于马拉半岛的铁路修建计划,我对此很有兴趣,想要同安德烈先生聊聊这个计划。”

    安德烈顿时放下了快到唇边的酒杯,瞪大了眼睛看着对面的年轻人说道:“这个计划不是已经被贵国皇帝陛下搁置了吗?为什么你会对这个计划感兴趣?”

    苏越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依旧平静的说道:“陛下搁置这个计划,有陛下考虑的缘由,但是陛下并没有阻止民间人士不能参与这个计划。公司有一部分董事听到这个计划之后,相当的感兴趣,因此委派在下作为代表同安德烈先生商谈一二…”

    原本已经对马拉半岛铁路计划不保希望的安德烈,自然不会拒绝这个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更何况,几乎在一瞬间他便想到,如果能同这些皇帝身边亲近的商人合作,即便今后他假冒英王特使的身份被拆穿,好歹还有些回旋余地。

    于是安德烈便正式的向苏越介绍起了,他所设想的这个铁路计划。其实这个铁路计划是他在当地同人闲聊时,从某个商人口中听来的。而那位商人则是从他一个穿越了马拉半岛的冒险家朋友那里听来的设想。

    那位不知名的冒险家在马拉半岛的丛林里探索了半年后,认为在马拉半岛最为狭窄的地方可以开凿一条运河,联通安达曼海和暹罗海,从而避开被葡萄牙人控制的马六甲海峡。

    这个疯狂的逃税计划,被那位商人当做了一个奇谈,在茶余饭后同安德烈谈起了这个开挖运河的计划。安德烈原本也只是当做了一个笑话,但是到了中国的京城看到了铁路之后,他发觉如果把耗资惊人的运河改成铁路,那就不是一个笑话了。

    由于风向的缘故,大帆船经过马六甲海峡时必须要进行停留等候,否则这些帆船在狭窄的马六甲海峡中航行很容易触礁出事。而马六甲城的位置,决定了船只在这座港口等候风向的变更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当葡萄牙人占据了马六甲城对过往船只横征暴敛的时候,这些往来印度洋和东南亚的各国船只,还是默默忍受了葡萄牙人的剥削。而不管是失去了马六甲城的柔佛王国还是对面的亚齐王国,都想要夺取马六甲城,而不是另外修建一个新的港口。

    但是如果把吉打港和宋卡湖用铁路联系起来,不仅会繁荣了两座新港,还能减少船只航运的风险和运输的距离。毕竟现在的帆船装货量并不大,足够以铁路进行运输。

    安德烈讲的很是细致,而苏越同样也听的非常认真。一年前四海贸易公司成立时,一干被迫入股的商人,最大的期望也不过是收回皇帝的欠债。

    不过当四海商行垄断了京城、北直隶、辽西地区的流通业,并插手边军和新军的军需物资生意之后,这些商人顿时起了认真的心思,把四海贸易公司当做了一项真正的产业来经营。

    老实说,如果不是被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所刺激到,四海贸易公司的董事们,还是非常满足于225的年收益的。虽然看起来这门生意的利润不及以前替皇室采办强,但是这门生意的规模同样不是以前皇室采办的规模可比的,此外也不必担心会被官员勒索和收不回欠款。

    但是在去年对日本贸易船队256的收益面前,四海贸易公司主业的利润顿时就算不上什么了。把大明的货物贩卖到日本,商品的利润大约在100…300之间,而把日本的货物运到国内,同样也有25…90的利润。

    往返一次的船队利润减去船队的支出,就获得了256的超高收益。有了这样高的收益,谁还会在乎四海贸易公司的主业是什么。

    如果不是顾及到,郑芝龙等人海商手中的船队力量,这些商人们早就要建议崇祯召回海外招安的海盗集团,让四海贸易公司垄断大明的海外贸易了。

    在崇祯无暇关注的地方,一部分四海贸易公司的董事们已经开始联合起来,想要扩大公司在海外贸易中的份额了。

    同郑芝龙等了解现在东南亚局势的海商们不同,当然更不能同一个拥有后世视野的崇祯相比,四海贸易公司的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