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373章

挽明-第373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这些皇木商人估计都要亏得跳河自杀去。

    不过现在从东北运来的木头,主要是用于京城、天津所建立的各种工坊的原材料。特别是纺织机械和农具、军器、家具和船材,都是消耗木材的大户。利用风车和水轮修建起来的锯木厂,更是把原先的木材加工效率提升了上百倍,这也使得来自辽东的木头,现在已经成为了天津最重要的一项资源。

    到了崇祯二年10月,从营口每天运出的木头,已经快要接近3000元了。即便是如此,天津城越开越多的工坊,也依然觉得辽东运出的木头永远都是欠缺的。光是木材生意这一项,代善今年就已经赚取了10余万元的利润。

    事实上,对比起这次出征察哈尔,代善更愿意让旗下的人马上山伐木去。毕竟每多一人砍木头,他的收益便大了一分。不过作为后金的大贝勒,他还没有被金钱迷住心窍,知道后金和大明尚可以言和,但是同察哈尔却无法谈和。

    因为明人终究是一个农耕民族,就算他们想要同后金翻脸,最多也就是夺回了沈阳等地,把女真人驱离了辽东的腹心之地。缺乏马匹的明人,是无法将后金消灭在广大的辽东地区内的。

    但是蒙古人就不一样了,现在的蒙古各部虽然四分五裂,但是一旦让蒙古人中出现了一位雄主,再次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那么后金必然是这些蒙古人第一个需要消灭的目标。毕竟后金提出的满蒙一体论,实质上便是想要夺取黄金家族血脉对于蒙古各部的宗主权。

    而且,蒙古各部对于黄金家族血脉的迷恋,也让女真亲贵们暗自戒备了起来。如科尔沁这样一个,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同后金结盟,又多次遭到察哈尔部袭击的蒙古部族。当林丹汗率部离开了辽河套后,便失去了继续进攻察哈尔部的兴趣,又开始谈论起林丹汗毕竟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双方现在应当保持和平,不要再继续对林丹汗追击下去的话语来了。

    就代善等女真亲贵来看,明国的土地太大,人口太多,下层百姓反抗过于激烈。女真人想要入关统治汉人,连努尔哈赤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他们。倒是满洲、蒙古双方生活习惯相近,科尔沁等蒙古部族这些年来对于后金的恭敬,使得他们觉得做一做蒙古人的君主,满人还是有几分机会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代善和莽古尔泰才认同了黄台吉出兵察哈尔的主张。但是他们都没有想过,黄台吉会在出兵途中改弦易辙,要衰兵南下攻打明国,这就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了。

    先不提,这场战争开始后,营口的生意还能不能做下去。即便是黄台吉这次出征路上,利用满蒙亲贵打压两人的做法,也彻底激怒了两人。

    四大贝勒议政,这是黄台吉登基之前也认同的朝议制度。也就是说,后金国内的重大政治举措,都毕竟经过四大贝勒的讨论,然后少数服从多数,方才可通过。

    但是现在,西征察哈尔的路途已经走了一半,黄台吉才想起要改变行军的目的地,要求南下伐明去。如果这件事让黄台吉弄成了,今后四大贝勒议事的制度岂不是成了儿戏?黄台吉要是每次都弄几个满蒙亲贵来反对他们的主张,恐怕后金国就真的成了黄台吉的天下了。

    两人商议了一天,终于决定要逼迫黄台吉班师回沈阳。当日下午申时未至,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带着亲信来到了黄台吉的大帐外求见,并命令两人的亲信守住帐外,不许其他人进来打搅他们同大汗的谈话。

    这场谈话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随后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才一脸轻松的走了出来。出来之后,两位贝勒便代黄台吉传达了旨意,曰:“明日一早拔营返回沈阳。”

    接到了退兵命令之后,蒙古人倒是老实的去收拾行李了,但是岳讬等女真亲贵却大为吃惊,他们赶紧去求见黄台吉,询问退兵的原因。

    黄台吉脸色不渝的对着来询问的诸将说道:“两兄谓我兵深入,劳师袭远,若粮匮马疲,敌人环攻,无为归计。若等见及此,而初不言,朕既远涉,乃以此为辞。我谋且隳,何候为!”

    黄台吉说明了原因之后,便把女真诸将赶出了自己的大帐,但并没有让他们回去收拾自己的行礼。

    了解黄台吉心意的岳托,顿时在帐外纠集了一班年轻的女真亲贵,向他们游说绝不能就这么听从命令,灰溜溜的返回沈阳。

    岳托的意思是,后金立国以来,百战不殆,即便是面对数十倍的明军都没有退让过半分。现在联合了蒙古盟友,营中足有近3万之众,难道连一仗都不打就散伙,回去之后,大家岂不是成了留守沈阳的同伴笑柄?

    更何况,大军出征便要动用钱粮。此次出征,各旗都有出兵,因此各旗都调拨了不少钱粮出来。现在一仗不打就回去,这些亏空要怎么弥补呢?今年过年,难道让大家喝西北风去么?

    在岳托的煽动下,这些大多是第一次出征,本就年轻气盛的女真亲贵们,顿时都表示愿意跟随岳托,去向大贝勒和三贝勒请愿,请他们收回成命。

    岳托在黄台吉的大帐外叫嚷了半个多时辰,但是黄台吉却没有派出任何人来阻止,这使得岳托终于确定了,他现在做的事,正是黄台吉想要他做的事。 

第573章 出兵() 
以岳托为首的23名小贝勒很快便去找来了八固山额真,说服这八位率领八旗军士出征的八旗主将和他们一起反对班军的命令。

    八固山额真虽然位高权重,代各旗旗主管理八旗事务,但毕竟他们身上流的不是爱新觉罗的血脉,这23名爱新觉罗子弟的联手施压,他们自然是不敢当面回绝的。

    在岳托的带领下,这些后金小贝勒加上8位固山额真一起去了代善和莽古尔泰的大帐,请求两人出面,带领大家向大汗请命,不能就这么回师,而是应当继续南下伐明。

    爱新觉罗一族的年轻子弟,加上八固山额真的请求,就算是代善和莽古尔泰也不敢轻易的否决。他们反对继续南下征明,就是不愿意让黄台吉借助这个机会继续收揽人心。

    但是如果现在他们继续坚持班师,那么恐怕爱新觉罗一族的年轻人就都要倒向黄台吉去了,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最让他们担忧的还是,八固山额真的到来,虽然有几分被逼迫的样子,但是更多人脸上却是乐见其成的模样。显然这些女真将领们,同样不愿意放弃一个可以大捞一把的机会。

    后金在辽东同明军已经交战了近十年,两军交战的区域除了荒草和白骨之外,那里还有什么人家可以劫掠。但是西南300余里之外的喜峰口内,却是近百年来没有遭遇过兵灾的地方。而且距离喜峰口更西南面只有100多里地的遵化城,可是北地出名的富饶之城。

    八旗那些劫掠惯了的骄兵悍将,听闻改道南下伐明,不再远赴河套去找林丹汗的麻烦,顿时就变得士气勃勃了起来。

    现在距离明国边关不过5、6日的路程了,两位大贝勒居然说要班师回京,消息传开之后顿时惹起了军中将士的抱怨。

    八位掌握旗务和旗丁出征事务的固山额真,在收到消息之后,便被旗下闻风而来的军将们给包围了。显然这些将士们并不愿意,辛苦走了20几天,都快走到明国家门口了。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明国财富,穿山越岭的原路跑回沈阳去,这不是瞎折腾么?

    岳托等人到来的时候天色刚刚暗下来,代善和莽古尔泰解决了出征的问题之后,正准备好好的喝上一场。但是因为岳托等人的到来,两人饿着肚子同这些小贝勒们扯了半个晚上,最终还是服输了。

    接近午夜的时候,代善和莽古尔泰出来自己的大帐,便带着岳托等人前往了黄台吉的大帐内,带头请他收回班军回师的命令,继续南下伐明的目的。

    黄台吉自然很是高兴,不过随即他又对着众人说道::“朕承天命,兴师伐明,拒者戮,降者勿扰。俘获之人,父母妻子勿使离散。勿淫人妇女,勿褫人衣服,勿毁庐舍器皿,勿伐果木,勿酗酒。违者罪无赦。固山额真等不禁,罪如之。”

    虽然岳托等小贝勒和八旗固山额真心向伐明,逼迫了两位兄长改弦易辙,但是黄台吉还是在第一时间对他们重申了一遍军纪,以敲打这些骄兵悍将的气势。

    对于岳托在这些年轻贝勒面前有如此高的威望和拥戴,就算是黄台吉也有些不安了起来。他可不希望,自己是螳螂捕蝉中的那只螳螂。岳托同样是努尔哈赤的子孙,他同代善两人又分掌两红旗。

    虽然岳托一向同他关系亲厚,但是叔侄亲情怎么比得了父子之情?镶红旗旗主,也一样比不过后金大汗的宝座。黄台吉在这一刻不由下意识的猜忌了一次岳托,不过他很快就散去了这种情绪。

    对于他来说,能够让两位兄长低头,把这次出征的指挥权力抓在手上,就是最大的胜利,他还顾不上这些年轻贝勒们有没有其他野心。

    而对于岳托的父亲大贝勒代善来说,他这次被迫来到黄台吉的大帐,还要向黄台吉请罪,以收回他和莽古尔泰下午的逼宫行为。代善这一刻,算是把岳托已经完全记恨上了。

    虽然从前代善并不待见这个儿子,但是成年后的岳托见识还算不错,对于后金的局势也能说个头头是道。因此代善最终还是同岳托和解了,日常大事更是常常依重于岳托给自己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但是,现在被岳托带着宗族的小贝勒和八旗军将的压迫下,代善和莽古尔泰不得低头服软,吞下了日间刚刚向黄台吉求来的班师命令。如果没有营口这处贸易港,代善大约不过叹几口气,也就认输了。

    毕竟他是后金的大贝勒不是大明的大贝勒,他要阻止的是,黄台吉带兵伐明的计划,而不是伐明计划的本身。

    但是涉及到营口这处,每年流动着数百万银元物资的贸易港,能否继续开办下去,代善就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过主动闹事的岳托了。代善可不觉得,明国皇帝是个蠢货,在被女真大军偷袭了关内之后,还会继续维持天津…营口的贸易航运。

    想到一大批银子就这么从自己手中飞走了,代善就对岳托恨的咬牙切齿。就算这次南下有所劫掠,他也不认为会有多大收获。为了突袭察哈尔部,这次出动的军队全部都是骑兵,蒙古人和无甲兵是一人一骑外,八旗精兵都是一人两骑或是三骑。

    对于没有什么城池的蒙古人来说,这只军队在草原上有着足够的机动力和追击能力。但是明人就不一样了,除了一道长城之外,明人的国土上处处都修建有城墙保卫的城池。

    如果后金对于攻击城池有心得的话,也就不必绕过关宁防线,从关门36部的土地上绕道攻击明国了。

    既然他们攻不下锦州和宁远城,难道长途跋涉之后,反倒是能够攻下遵化这样的内地城池了吗?就算遵化的防御不及宁远城严密,代善也不觉得是骑兵能够轻易攻下的。一旦攻击遵化不顺利,他们就无法从明国获取补给的物资。

    将近3万人的大军,5、6万匹马,每日消耗的物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无法从明国境内获得补给,他们想要千里迢迢的从原路安全返回沈阳,就是一个未知之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