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411章

挽明-第411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辽东建奴起兵反明之后,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们在军事安排上总是显得有些混乱。要么是军事冒险主义,把大军分为四路出击,想要在短时间内平定辽东。

    等到被人各个击破,辽东明军精锐尽失后,又迅速的转为失败主义,轻易的放弃关外所有城池和百姓,要退守山海关去。

    接下来,又搞出了凭坚城用大炮的乌龟流战术,想要从宁锦修堡寨修到沈阳城下去。朝堂上这种政策的快速翻转,最受到打击的还是底层缺乏资讯的军民。一会要反击,一会要撤退,一会要坚守,这些军民完全不清楚,到底明天发下来的命令究竟是什么。

    特别是对于前线的军民来说,敌军的哨探就在他们的视线之内,而朝廷却遥远的像是在九天之上。朝廷有什么决定,他们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但是敌人是否进攻,他们却是第一个知道。

    大明边军并非全部都是不敢上阵的懦夫,只不过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白白送死而已。现在皇帝出现在了马伸桥,大家下意识的就觉得,即便是那些朝廷的大臣们再混蛋,也没有把大明皇帝丢给后金的胆子。

    既然皇帝亲自到了马伸桥,那么起码朝廷肯定是要保住马伸桥的,只要后面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到来,他们这些人自然也就收起了对于后金军队的畏惧之心。

    因此他们看着大明皇帝的目光,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主心骨一样,此前他们心里的恐惧不安情绪,也就在崇祯的抚慰询问声中逐渐散去了。

    11月9日晚上,马伸桥的居民们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而马伸桥几处军寨内,气氛也终于没有那么紧张了,军官们终于不用把精力用在防范士兵在夜间逃亡的任务上了。

    马伸桥军民安然入睡的这一晚,石门寨的蒙古左营固山额真恩格德尔,也收到了绰尔济送来的情报。

    蓟州卫一位姓崔的副总兵带着3、4千人抵达了马伸桥,似乎有向东攻打石门寨的意图。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让恩格德尔吓了一跳。

    现在石门寨内只有蒙古左营一只人马防守,蒙古左营除了30来个不满员的蒙古牛录,约900人外,便是敖汉、奈曼、喀尔喀等蒙古各部族的联军,1200余人,总数2100多人。

    而据守石门寨的恩格德尔除了哨探马伸桥的明军动向之外,还负有哨探南下绕过马伸桥、蓟州城通道的任务。

    马伸桥明军龟缩不出,恩格德尔自然就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探索南下通道的任务上。这种哨探任务,他自然是不敢交给部族联军的。

    这些人归附后金还不到一年,虽然被后金的武力所屈服,但是仇怨并没有完全消减。一旦离开了他的监视范围,天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直接出卖了这只后金部队。

    更何况,这些部落联军尚未习惯后金的军纪约束,一旦离开了大军的视线,估计他们四处抢掠明人的兴趣,要远远大于辛苦的哨探任务。

    以恩格德尔对这些蒙古兄弟的了解,一旦让他们劫掠到了大笔财物,说不得就要绕道返回关外自家部族里去过冬了,没几个人还会傻乎乎的跑回军中,继续参加艰苦的战斗。

    因此,恩格德尔只能把部族联军放在自己眼皮底下,让左营的蒙古牛录出去哨探。绰尔济传回这个消息的时候,石门寨内大约只有20个左右的蒙古牛录,10来个牛录都被他放出去哨探南下通道了。

    久未动静的明军居然派出了一只援军,恩格德尔顿时就警惕了起来。他一边派人出去收拢还在附近的牛录,一边仔细盘问了关于这只明军的状况。

    确认了是大明卫所兵凑集起来的队伍,看起来像农夫多于像士兵等情况后,恩格德尔才安心了下来。只要不是明国的边军,就算对方人数是他的一倍,他也没什么畏惧的。

    明国蓟州镇的边军都不堪一击,更何况是蓟州卫这些泥腿子组成的军队了。蒙古左营都是骑兵,马伸桥到石门寨又空旷平坦的很,最利于骑兵进行突击,只要确定了这些明军出发的时间,恩格德尔便决定在野外突击这只明军。

    恩格德尔把自己的作战意图告诉了绰尔济派来信使,要求他回去传达给绰尔济。并且,对方一定要把这只明军出发的时间和人数哨探清楚,然后尽快回报给自己,好让他集结部队出击。

    打发走了绰尔济的信使,恩格德尔正打算就此回去休息,在一边旁听的弟弟莽果尔代顿时拦住了他说道:“大哥,明军援军抵达马伸桥的事,是不是要派人通知大汗?”

    恩格德尔正想着今天部下送来的几个女子,便有些漫不经心的回道:“不过是几千卫所兵,明国的卫所兵有能打的么?

    待我击破了这只明军,再上报给大汗就是了。攻打遵化城似乎进展不太顺利,大汗最近也心烦的很。

    这点小事也去劳烦大汗,岂不是显得我太没有担待了?武讷格率右营数次击退辽西明军对三屯营的救援,大汗在诸军面前大为赞赏,我们左营难道会不及右营么?”

    莽果尔代还是有些不安的劝说道:“武讷格那边就算是撤退到三屯营也没什么,至多也就是不能切断山海关明军入关援救关内明军。

    但是石门寨可是大军西进的通道,一旦有失,我们这趟出征就算到头了。这个罪责,恐怕我们承担不起啊。”

    恩格德尔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仔细的思考了许久,才对着弟弟说道:“这样,等到明日绰尔济把明军的详细情报送来,你亲自跑一趟遵化,把这个情报传给大汗。

    你告诉大汗,我蒙古左营足以应付这只明人援军,必不令其跨过石门峡一步。大汗若有什么其他命令,我必一一遵从…”

    匆匆对着兄弟交代完毕,恩格德尔便向着自己的寝居走去了。莽果尔代看着兄长这个模样,也有些无可奈何。

    按照他的想法,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应当立刻派人前去通知大汗才是。

    大汗虽说在入关之前放权给了各方面军的主将,但莽果尔代可不觉得,这位大汗就真的希望各方面军主将都自行其事,而不用向他汇报了。 

第619章 出兵() 
11月10日,第一骑兵师3个营和又一只运输军需物资的部队抵达了马伸桥。参谋部汇报给崇祯的马伸桥的军数量有,骑兵营12个,车骑营8个,步兵营2个,夜不收2个中队,利用败退下来的明军和一只辅兵重新混杂编组的步兵营,有4个。

    熬了整晚没睡,眼睛通红的李宏元和两位同僚,正向崇祯汇报一份重新编订的作战计划:“…崔总兵的4个步兵营为前锋部队,以诱导石门寨敌军出击。我军出动全部的骑兵部队,6个车骑营,1个步兵营,在后方跟随。一旦石门寨敌军出击我前锋部队,我军主力便迅速接近战场,趁敌军出击作战失去阵型之际,分割包围消灭对方…”

    朱由检听着听着,便不由插嘴问道:“万一石门寨敌军不出击我前锋部队,我军有什么备用计划?”

    “那么前锋部队就越过石门寨,直接封锁石门峡。我主力部队正面攻击石门寨,争取把敌军压缩在狭小的石门寨内,然后集合我军全部军力消灭之…”

    经过了上次军事会议被茅元仪批评的事件之后,李宏元重新修订的这份作战计划,在细节上无疑要详细了许多,不仅少了许多想当然的作战指令,还设置了一份备用撤退计划,以应对最为恶劣的局面。

    朱由检点了点头,对着李宏元说道:“朕原则上同意这个方案,但是朕要求明日一早就出兵,不管那些蒙古人是不是接受赎买石门寨的说法,我们都要开始行动起来。”

    李宏元有些犹豫的对着皇帝说道:“但是今日那些军官们才和辅兵进行编组,没有两、三天的功夫,恐怕不能形成什么战斗力。

    马伸桥到石门寨约20里地,普通行军约4个小时,急行军起码需要3个小时。石门寨敌军如果要出击,必然会选择在我军行军路程过半的区域。这样的话,想要整个作战计划得以落实,前锋部队必须要坚持同敌军纠缠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否则敌军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过来,从容撤退离去…”

    朱由检摆着手打断了李宏元的解说,“朕知道,按照正常情况,你说的都很正确。骑兵突击一只正在行军的步兵,如果这只步兵没有准备的话,很难坚持1个小时。

    更别提现在这只用辅兵和败军编组起来的部队,既无训练,也无士气,想要让他们坚持一个小时,就更是难如登天了。

    但是即便给了你时间去整训这只军队,你能保证在3、5天内就能让他们变成一只,在战场上面对骑兵突击,能够坚持作战超过一个小时的军队么?”

    李宏元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恐怕不能,陛下。”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现在去抓这只军队的训练已经是不成的了,要想让他们在战场上坚持同敌军作战一个小时,只能让他们去拼命。

    而想要让他们去拼命,就不能留给他们太多的思考时间。一旦让那些败兵和辅兵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有多艰巨,难道他们还会听命向石门寨出发吗?

    你拟定好作战命令,就传达给各军,准备出战。告诉崔总兵下属的4营将士,他们的任务很简单,以普通行军速度前往石门峡,并封锁石门峡通道。只要能够完成这件任务,所有败军逃亡的罪过都一笔勾销,朕不再予以追究。

    再告诉他们,石门寨内只有几百敌军骑兵,应当不会出寨袭击他们。如果敌军真的出寨袭击,朕将会亲自率兵去救援他们。

    所以,他们遇到敌军袭击时必须要坚持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不到而崩溃者,两罪并罚,就地执行战场纪律;超过1个小时而崩溃者,无罪;坚持2个小时以上者,有功,战后可编入朕的御前亲军中。

    另外,明日出征前,按照边镇惯例,给予这只部队每人发放5元的开拨费,军官加倍。”

    李宏元和两名同僚走出大堂之后,一名较为年轻的同僚颇有些不忍的说道:“这样的话,作为诱饵的前锋部队要损失惨重了,我们真的就这么执行下去吗?”

    李宏元的脸色有些发青的说道:“既然是我制定的计划,自然要由我来承担。我会和前锋部队一起出发,之后的作战部署,就拜托两位了…”

    就在十一月十日这一天,代表崔凝秀的张献忠同代表驻守石门寨蒙古守军的巴图扎彦,以一种令人咂舌的速度敲定了赎买石门寨的交易。

    得到命令的张献忠还装模作样的砍了砍价格,而想要让明军尽快东行的巴图扎彦,连装模作样的砍价都省下了,他只是略略犹豫了下,便同意了张献忠修订后的条件。

    双方约定,以3万5千银元,1千匹棉布和3百匹各色绸缎作为赎回石门寨的费用。明军将会在明日上午出发,午时左右抵达石门寨。蒙古人在石门寨西门收取一半的财物,另一半财物则在交出石门寨之后进行收取。

    这日午后,绰尔济台吉派人送信回石门寨,再次向蒙古左营的固山额真恩格德尔汇报,除了昨日这只明军援军之外,并无其他后续明军出现,而该部明军今日派出了数只哨探,似乎有近日向东出兵的意图。

    恩格德尔已经把附近就食的蒙古军队都召回了石门寨附近,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