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416章

挽明-第416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阵内的明军此时已经干掉了冲进来的蒙古骑兵,依靠着外围这些车子作为屏障,他们还是有勇气抵抗一下这些蒙古人的。

    在王世强亲自带队厮杀的激励下,加上明军在极近距离用数十支火器齐发,使得这些蒙古骑兵丢下了十来具尸体之后,便忙不迭的退下去修整了。

    听到远处的马蹄声越来越密集,王世强也知道鞑子的大队人马终于到了,他任命了四个指挥官,各负责车阵一面的防御,自己带着剩下的人马居中策应,以应对蒙古人更为猛烈的攻击。

    王世强盘坐在中间两辆车子拼凑起来的高台上,观察着外面的状况。大队蒙古骑兵就停在车阵东北角约60步外的地方,一名穿着一副红色布面甲胄的蒙古首领,在一队骑兵的护卫下跑到了这些蒙古骑兵面前。

    这位蒙古首领听着领队的蒙古将领说了些什么,又往车阵内看了一会,回头对着那位蒙古将领讲了些什么,就带着人返回了自己的队伍中去。

    王世强顿时命令东面和北面的军士准备起来,等待蒙古人的再次进攻。然而他都已经做好拼命的准备了,那些蒙古鞑子却毫不犹豫的沿着官道继续西去了,而那位穿着红甲的蒙古首领也同样绕过了他们这个方阵,只留下了一小队人马在东北方监视着他们这个方阵。

    一名属下赶紧跑来对着王世强请求道:“将主,这些蒙古人是想要继续驱赶溃兵冲击中军和后卫,我们是不是开枪拦一拦?要是中军和后卫也被冲垮了,我们接下去可就要孤军奋战了。”

    王世强咬牙切齿想了半天,终于摇头说道:“我们现在自顾不暇,只要这些蒙古鞑子不来进攻我们,我们就别去招惹他们。

    陛下只是要求我们坚持1个小时,没说还要我们帮中军吸引火力。要是惹恼了那些蒙古鞑子,他们一心一意来攻打我们,我们还能撑多久?”

    王世强的回答让这位下属沉默不语,不过既然有这位上司愿意承担责任,他们这些下属自然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刚刚十多个鞑子冲进来,就干掉了20多人,负伤30余人,差不多干掉了方阵内六分之一的战斗力。

    躲在方阵内的明军正惶恐的很呢,估计再来一次这样的战斗,大家就要跑路了。因为知道皇帝带着大军就在后面,这些明军将士投降是不敢投降的,但是逃跑还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

    恩格德尔带着主力前进的时候,看到担任前锋的两个牛录居然被明军临时组建起来的一个方阵给逼停了,这让他顿时怒气冲冲的跑了过去,把担任前锋的囊孥克臭骂了一通,让他赶紧继续前进,不要让明军有机会组织起来,至于这里安排一队人看着就是了。

    以他对明军的了解,这些明军虽然守城还有些像模像样,但是一旦在野外遇敌,只要截断了他们的后路,这些明军就会四散而逃了。

    因此,现在前锋应当尽快追击溃兵,直到击破整只明军的指挥系统,让明军各部各自为战,好让他们逐一消灭这些被分隔的明军,而不是在这里对着一些残军组成的方阵纠缠不清,白白浪费时间。

    在恩格德尔的严令下,囊孥克赶紧集合了手下的两牛录继续前进了。而恩格德尔也随之跟了上去,那些蒙古各部联军的首领,看到此战胜利在望,也纷纷抛下了自己的队伍,跑到了恩格德尔面前,想要像这位蒙古左营的固山额真多讨要一些战利品。

    在出战的时候,这些部族联军的首领并不愿意拿自己部族儿郎的性命为蒙古左营卖命。他们投降的是建州女真,可不是兀鲁特蒙古旗。替建州女真卖命是迫不得已,毕竟建州女真的武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但是兀鲁特蒙古旗又算是个是什么东西,不过是出卖了蒙古同胞,向建州女真摇尾乞怜的走狗罢了。虽说大家现在都是建州女真的走狗,但也没理由让他们再降一级,去给兀鲁特蒙古旗当走狗啊。

    因此恩格德尔不得不把巴约特部的几个牛录放在了前面,让这些蒙古部族联军作为后卫。但是大家都没想到,原本以为会损失惨重的自家前锋,现在却轻易的击破了明军的前锋部队,一下子就差不多奠定了胜局。

    到了这个时候,此前不肯担任前锋出力的蒙古部族联军各部首领,现在又后悔不迭的跑了过来,希望恩格德尔不要吃独食,拿出一部分战利品分给众人。

    恩格德尔自然不怎么愿意,他一边敷衍着这些首领,一边自顾带着主力快速前进,希望能够尽快击败明军,把所有的缴获都归入自家的囊中。

    然而这些蒙古人都只看到了明军官兵一触即溃,到处逃亡的样子。却没有发现,直到现在为止,向蒙古人投降的明军官兵依然寥寥无几。

    这些官兵不管再怎么害怕痛哭,也只是不住的逃亡,没有什么人跪在道边向这些蒙古骑兵伏地投降的。 

第625章 石门之战四() 
张二五手中拿着一杆长矛两眼发直的看着停在数十步外的蒙古骑兵们,他的身体异常的僵硬,都不知道该怎么动作了。

    他现在的状况并不是出自对蒙古骑兵的恐惧,而是还没有从刚刚的恐惧中恢复过来。听到前面的士兵大喊了一阵“败了、败了”,接着一群溃兵就从前面跑了下来,张二五便稀里糊涂的被裹挟着退了下来。

    张二五在败兵的人流中还没有想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在这里被大帅的家丁给拦截了下来,看着一个个败兵被拖出来当众砍了脑袋,原本还想鼓噪闹事的败兵们,顿时被这种血腥的手段给吓住了。

    这些败兵毕竟不是边军中的老油条,他们不过是一群辅兵而已。虽然其中夹杂着一些此前边军退下来的败兵,但是这些人还没有在辅兵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鼓动不起身边的辅兵去冲击数十名家丁组成的拦截防线。

    因此很快,老实听话的兵丁就服从的停留了下来,按照这些家丁的命令重新编组成队,然后跑去李宏元处接受命令,而有一些奸滑的士兵则脱离了人群,直接向着官道两侧远方逃亡了。

    张二五逃亡的时候忘记了丢下手中的武器,因此侥幸没有被这些穿着甲胄的家丁给拖出来砍了脑袋。因为他是一名长矛兵,因此在编队之后就排在了第一排。

    在后方的车阵外,明军排成了3排,第一排长矛手,第二、三排是火器兵夹杂着一些长矛兵,在中军方阵的东面和北面都立了这样三排明军。

    溃败下来的一千余人,被李宏元收拢下来了300多人,加上100多崔凝秀的家丁和一连新军,倒也组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军阵。

    蒙古人的前锋到了此处就无法绕过去了,一来这个方阵规模比此前遇到的小规模明军要大的多,他们想要绕道很容易被明军侧击;二来明军正不断利用方阵的掩护,收拢重整退下来的溃兵,一旦让这些明军重新集结起来,显然会增大自己这方的伤亡;三则是此处方阵内飘扬的崔字大旗,说明了这只明军的主将就在方阵之内。

    因此趁着明军士气尚未恢复,击破眼前这股抵抗的明军,使得整只明军失去指挥,就成了蒙古人的最优先选择。就连随后赶到的恩格德尔,看到了目前的状况,也不得不认同了前锋将领的主张。

    恩格德尔现在率领的兀鲁特蒙古旗加上部族联军也不过一千七八百人,留下了一百多人看守石门寨之后,出击的军力还不到一千七百骑。由于他一心想要先击破这只明军的指挥中枢,因此对于前面遇到的小股抵抗明军并没有全力吃掉,只是留下了一部分监视兵力。

    跟随恩格德尔的蒙古左营主力同前锋会和后,大约达到了八、九百骑,还有近半骑兵尚在后方同明军的残军纠缠着。恩格德尔此时也隐约发觉,自己的阵线拖的似乎太长了些,要是此时出现一队明军骑兵拦腰截断了自己的队伍,恐怕整只蒙古军队就要迅速崩溃了。

    恩格德尔也不再想着继续驱使溃兵冲垮明军的美事了,他随即令身边的将领安排进攻,准备把这只方阵外围的明军士兵先驱散,再打开这座方阵,迫使明军主将投降,以结束这场战斗。

    虽然从蒙古部族变成了兀鲁特蒙古旗,但是这些兀鲁特蒙古旗下的蒙古骑兵,其作战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他们同蒙古部族时期有所变化的,不过是军械更为精良一些,作战时更有纪律一些而已。

    因此即便是守在方阵外围的明军士兵看起来摇摇欲坠,只要一次不惜代价的骑兵冲锋似乎就能击破这些勉强组成阵线的明军,但是缺乏攻坚能力和攻坚决心的蒙古骑兵,还是采用了最为惯用的骑兵阵前漫射乱阵,以待明军混乱后再冲锋的战法。

    骑弓的精确射程之十步之内,但这也同样是明军火器的最佳射程。第一批蒙古骑兵冲到了接近明军阵前十步的地方开始射击,给了明军不小的杀伤,但这批骑兵同样也在明军火器的打击下死伤惨重。

    第二批蒙古骑兵显然就聪明了些,远离明军30步就开始了抛射。但是在这种距离上,骑弓的抛射就显得有些威力不足,而一旦转入到了双方对射的阶段,原本像是马上就要陷入崩溃的明军,却渐渐开始稳住了阵脚。

    被蒙古人的轻箭射上几箭也未必会死,但是那位京城来的李参谋,带着大帅家丁组成的督战队却就在身后,要是他们乱了自家阵线,必然会被这位李屠夫给拉出砍头。这些明军士兵出于对后方督战队的恐惧,倒是鼓起勇气压倒了被蒙古骑兵抛射下的慌乱。

    当然,如果此时有一队骑兵不顾性命的冲杀过来,这些明军士兵还是会彻底崩溃的,直面肉搏战的勇气,并不是这些训练不足的士兵们能够具备的。但是依托有序的军阵,听从于上官的命令同敌军进行对射,他们还是能够勉强支撑下去的。

    而一旦展开了对射,骑兵漫射的威力就有些不够看了。先不提明军手中的步弓力量比蒙古骑兵手中的骑弓要强,方阵内的明军此时也终于整理完了阵线,一些火枪兵开始爬上偏厢车组成了第四道防线,不管是这些火枪兵手中使用的火绳枪,还是偏厢车上装备的明军大型火枪,射程和威力都远远超过了骑弓。

    原本还在明军车阵外抵近攻击的蒙古骑兵,顿时被驱逐到了50步之外。到了这个距离,也就预示着,短时间内蒙古人是破不开明军这个方阵了。

    恩格德尔顿时有些头疼了起来,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对待自己部下既不能以军纪加以约束,也不能以恩义待之。从本质上来说,他依然是一位传统的蒙古首领,而不是一位合格的军中将领。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看出来了,想要短时间内击破明军的方阵,除非拿一只骑兵的性命去交换。以饶勇之士冲阵,余者随后跟着勇士冲开的缺口冲入敌阵内,这只明军士兵也就立刻崩溃了。

    在恩格德尔的记忆里,建州女真一向就是用这种战法击败明军和察哈尔部的。他也确信,对面的明军同样抵挡不住这套战法。

    但是,他手中却找不出能够不要性命的冲阵之士。巴约特部的牛录在他的带领下,向来是耐不得苦战的,这也是大汗信任他的缘由之一。而且让他们去执行这样的任务,估计破不了阵不说,还会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