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431章

挽明-第431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个距离上,就算是2寸厚的松木板也很难抵挡住虎蹲炮发射的弹丸,大盾后面的士兵不是当场毙命,也是骨折肉烂的躺在地上哀嚎了。

    为了避免明人再次装填*,后方的女真士兵只能迅速冲上前去驱赶,而这时埋在前面道路上的*就被引燃,为了保证*的可靠性,周三畏摒弃了钢轮发火装置,只是采用了早期的人工点火*。

    街道两侧的围墙和民宅,完美的遮蔽了点火人的行踪,只要把*的引信用竹管引入到边上的民宅,然后让人按照命令点火就可以了。

    十一月四日,作为后金主攻方向的右路军奋战了一日,打残了8个牛录,这一日的战果也只是烧毁了几栋宅院,后金的防线依旧稳固在了昨日的地界。

    事实上早上打残了5个多牛录之后,右路军底下的各个牛录对于进攻遵化西面城厢的任务,就完全失去了兴趣。分派到进攻任务的牛录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好像是在春天过沼泽地一般,看到前方有什么不对,就调头逃亡,完全不顾及女真人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会不会被戳穿。

    看到右路军名下的各牛录,特别是两红旗牛录畏战不前的表现,左翼固山额真岳托感觉自己的脸都要被打红了。刚刚分派来的镶蓝旗几个牛录虽然也在磨洋工,但是也没出现两红旗下这些牛录落荒而逃的表现。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岳托反而不敢对这些牛录进行惩罚了,因为这次出征在半路上更改讨伐目标,带领众小贝勒支持黄台吉的,正是他自己。

    此前大军轻易破关而入,各处关口堡寨的明军不堪一击,让后金各旗劫掠到了大量的财物,因此大家都觉得大汗英明,岳托的见识也远超其他人。

    要是没有改变目标攻打明国,就算击败了林丹汗,那些蒙古人除了一身臭烘烘的皮袄和牛羊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让他们抢劫的。

    明人比草原上的蒙古人富有的多,又比蒙古人还要懦弱,只要攻破了城墙,他们就会乖乖的把自家的财物和女子都奉献出来,因此八旗的中下阶层都劫掠的很开心,自然也就更愿意服从于大汗的命令一些。

    后金三路大军抵达了遵化城下之后,明人采取了和以往不同的守城办法,还把城内的平民给发动了起来。如果这些平民组织起来依然对后金士兵造不成什么伤害,那么后金各旗的女真人也没人会在意明人的这种变化。

    但一旦明人的新战术对各旗士兵造成了伤害,对于这场战争持反对意见的女真亲贵们,自然就开始在私下抱怨了起来,认为这场伐明战争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这么一个遵化城,还没有正式开打,就已经让近20个牛录失去了战斗力,披甲兵的损失超过了300人。这个损失比这次入关以来发生战斗的减员要高出数倍。

    后金此次出征虽然接近三万人,但是除了科尔沁部5000骑兵外,最为核心的武力还是八旗披甲兵5000骑,从各牛录挑选出来的摆牙喇兵2000余骑,其次才是各牛录的无甲兵和杂役,还有各蒙古附庸部落组成的左右两营。

    各牛录的披甲兵还算是半农半兵,那么摆牙喇兵就已经是完全脱离生产的职业士兵了,这只类似于后金常备军的精锐武力,现在还没有正规化,只是作为八旗旗主身边的护卫,作为决胜时的突击力量使用。

    摆牙喇兵虽然战斗力极强,但是以后金的国力也不过才养了3000人上下。因此作为后金在战场上的中坚力量,还是八旗各牛录中总数不到20000人的披甲兵。

    不管是蒙古人也好、无甲人也好,这些人损失再多,八旗旗主还可以继续从草原上的蒙古人还有东北山林中的野女真中补充,但是作为八旗中坚力量的披甲兵,每损失一个都会让这些女真亲贵们心疼不已。

    而现在损失的300余名披甲兵大多出自右路军,其中属于两红旗的披甲兵大约又占了三分之二。哪怕岳托现在在两红旗内威望日隆,也同样受到了不小的抱怨。

    特别是两红旗的将士们,还在耿耿于昨日被镶蓝旗烧了后路,而岳托却没有替他们在大汗面前据理力争,因此多有埋怨。

    此刻岳托如果再处罚他们,恐怕就要彻底丧失两红旗对他的信任了。在进攻遵化受挫的状况下,当初支持伐明的人员自然会被代善和莽古尔泰声讨。

    他们不能直接指责黄台吉,自然就会把矛头对准他。就算代善是他父亲,对于他也是一向有所不满的,特别是在他替黄台吉争夺两红旗的控制权后,父子之间的裂隙就更深了。

    越是在这个时候,岳托越是需要两红旗对自己的支持,以避免沦为攻城不利的责任人。而

    明军战术上的变化,中路军负责的北面同样也感受到了。黄台吉比岳托可机敏的多了,几乎在第一次受挫的时候,他就换下了两黄旗,让阿尔津带着镶蓝旗抵了上去,切实的观察了一把明军的新战术。

    四日下午2、3点钟的时候,黄台吉便停下了进攻,命令岳托和济尔哈朗到中路军营地议事,讨论攻城事宜。 

第643章 围城战事十() 
十一月四日黄昏,在黄台吉的大帐内,除了左路军莽古尔泰等几个大小贝勒外,中路军和右路军的女真亲贵差不多都到场了。

    从一日到四日,后金军对于遵化城的进攻连连受挫,这几日他们丢在遵化城外的族人,除了300多披甲兵之外,还有700余无甲兵和杂役。

    战争打到了这个程度,支持代善、莽古尔泰的女真亲贵们的声音顿时就变大了。在这场会议上,代善再次提出撤兵的意见,他认为遵化城久攻不下,大军顿于坚城之下,时间一久必定师老兵疲,一旦明军次第来援,加上拖延下去等到冬季大雪封堵归路,很有可能让众人都难以归家。

    但问题是,黄台吉现在也不能就这么承认失败,然后同意撤兵。在出征的中途改变预定的征伐目标,从原则上来说他已经率先破坏了,后金国内四大贝勒共治的政治默契。如果这次伐明无法取得一个辉煌的胜利,那么就有可能动摇他此前竖立起来的政治威望。

    很有可能在大军回返之后,其他三大贝勒会联手要求他作出一个交代,以杜绝他下次再想独断专行的权力。也许三大贝勒不能拿已经控制了两白旗的黄台吉怎么样,但是这次支持他改变出征目标的一干小贝勒们,必然会遭到三大贝勒的政治清算。

    黄台吉不能任由三大贝勒联手清算自己的支持者,同样也不能让三大贝勒找到借口分裂八旗。因为这两个结果都将会让他失去,短期内整合后金内部各势力,完成后金国内权力统一在他手上的机会。

    而想要避免以上这两个结果,他就必须要坚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或是攻下眼前这座坚城,或是取得一场足以遮掩半途更改讨伐目标的大胜。

    为了能够在这场会议上拥有主动权,黄台吉甚至找借口把莽古尔泰支去了三屯营前线,主持进攻三屯营的战事,为的就是让代善和莽古尔泰不能在会议上联手。

    比起年富力强而以严厉出名的莽古尔泰,因为年老而行事有所顾忌的代善,显然更好对付一些。而当代善提出了撤兵的主张后,黄台吉也并没有直接出面反驳,而是以目视岳托。

    在这种状况下,不管谁出声反驳代善,都会被这位大贝勒所嫉恨,从而造成黄台吉和代善之间的决裂,这正是黄台吉所极力避免的。但是岳托不同,作为代善的长子,就算他再怎么不招代善喜爱,他的身份也不会让别人以为黄台吉和代善之间出现了不可弥补的隔阂。

    在黄台吉的注视下,岳托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声反对了代善的说法,他认为虽然现在进攻遵化受到了小小的挫折,但是这并不代表明军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觉得明军依然还是那只怯懦而不敢战的军队,现在遵化城内的明军不过明**队中偶然出现的一个异数,就如同在浑河血战中出现的浙兵和川兵一般。

    浙兵和川兵当日在浑河边上被数倍于己的女真兵马包围,先后击败围攻的两白旗和两黄旗,杀死了2、3千八旗精兵,打的各旗人马不敢上前一战。

    但天命汗就是不肯放这只明军离去,最后收买了沈阳炮手以大炮轰击这只明军的阵列,乱其阵而扑杀之,此后明军就再无敢于同八旗大军野战的军队了。

    后金大军绕道入关伐明,就算是再险峻的长城关口也是一鼓而下,这遵化城虽然是入关以来遇到的第一座坚城,但城内明军不过万余,不可能阻挡住数万八旗精兵的进攻,胜利最终还会是属于后金的。

    但是如果今日在遵化城下小受挫折,就轻易的撤兵回国,那么无疑就等于是向明军示弱,告诉那些明人,后金军队畏惧攻城战。今后明军只要有城池可守,就不会轻易投降。

    明人拥有无穷之人力和物力,他们可以不断的用堡垒向沈阳推进。此前这种战术之所以会失败,完全是因为明人从没有觉得自己能够战胜女真军队,只要明军被切断了后路,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逃亡了。

    但是如果让这些明人知道,他们有正面作战击败女真军队的一线可能,哪怕十个明军中有3、4人抱着这种念头作战,明国组建起来的大军也不是区区数十万人口的后金能够抵挡的。

    因此为了震慑明人,就必须要将遵化城攻下,以维护八旗兵百战百胜的威名,哪怕因此损失的人马再大一些也是值得的。只有将遵化城攻下,把那些敢于抵抗的明人统统斩首,下次入关之后,才不会有明人的城池再敢抵抗后金的大军,这也算是效仿天命汗的旧例了。

    岳托的这番话语倒是说服了不少人,虽然最早跟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一批女真亲贵已经故去,但是现在大帐内就坐的这批人,依然是经历过后金创立战争的将领,也是此时女真各部中最为杰出的一批人才。

    太过平庸或是见识不足的女真亲贵,是无法安然活过后金对外战争和后金内部的政治斗争的。以数十万人口之新建之国对抗人口兆万的明国,还有其两个盟友蒙古及朝鲜,这种庞大的压力,不仅稳定了女真内部矛盾始终处于斗而不破的境地,还让迫使女真最杰出的人才不断的涌现出来。

    今日后金能够东盟朝鲜,西压蒙古各部,南和明国,并不在于后金有多么兵多将广,而是在于后金在辽东数次击败明军、蒙古主力的威名,使得蒙古各部及辽东各部族都不敢再起反抗后金的念头而已。

    一旦后金失去了军事上战无不胜的威慑力,围绕后金的相邻各国必然会再次蠢蠢欲动,特别是一旦让明国失去了对后金军事力量的敬畏之心,哪怕是以十人交换一人,也能把建州女真各部从东北平原赶回赫图阿拉的老林子里去了。

    而今日之女真,早就不是努尔哈赤起家时数百人的小部落了。一旦失去了东北平原退回赫图阿拉,那么被努尔哈赤强行吞并的女真各部,必然会再次分裂。到时恐怕一小队明军就能将他们抓捕回去,让明国皇帝告捷太庙了。

    大帐内的女真亲贵都知道,岳托站出来反驳自己父亲退兵的主张,也许有保全自己,讨好黄台吉的意思。但是他说出的理由,还是相当正确的,也的确是众人所担心的一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