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50章

挽明-第50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田尔耕从来没有品尝过权力的滋味,那么也许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一条路。但是从权力之巅掉落下来的田尔耕,却始终有那么一点不甘心。现在选择了离开京城,不但从此成为了一介任人宰割的平民,而且也意味着今后他田尔耕这个名字,就将以阉党党羽记载入历史之中,田氏的族谱中将不会再有他这一支的名字了。

    朱由检非常有耐心的等待着,他完全没有催促田尔耕的意思。整顿军屯不过是个开始,重要的是要把京城附近的军事力量重新掌握在他手中。

    虽然时间倒流了300多年,但是朱由检从来没有忘记中学政治课的内容,所谓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而军队和警察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从登上皇位开始,他就一直想要接触京城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京军。但是很显然那些把持着京军的勋贵们,并不愿意皇帝去了解京军的真正情况,因此这会损害他们吃空饷的利益。

    到了天启七年,京军已经算不上是一只军队了。它更像是国家以低廉薪水雇佣的一群奴仆,只要有权力者都能免费使唤他们。在这种情况之下,稍稍有些志气的军户都逃亡了,而外军则对入京班军闻之色变。

    就算是忠于大明皇室的英国公张惟贤,也对此无能为力。京军已经完全烂到了根子里去了,张惟贤也不愿意为了大明皇室和整个勋贵阶层作对,毕竟200多年来勋贵之间的互相联姻,已经让大明的勋贵成了骨肉相连的一个怪兽了,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当张惟贤指示京军中的部下不许配合锦衣卫的摸底调查时,朱由检就已经明了了。这位英国公效忠的是大明皇室,而不是他朱由检。

    对于张惟贤的举动,朱由检选择了隐忍和退让。他收回了对京军调查的锦衣卫小组,开始埋头整理宫内和厂卫的内务。到了今天,宫内二十四衙门已经完全俯首贴命,朱由检这才开始准备对厂卫大动干戈。

    对于田尔耕、崔应元、许显纯这些前锦衣卫高官,朱由检是不打算留他们在锦衣卫中枢了,或者说是暂时不打算留他们了。一来这些人已经被东林党人操纵舆论,成了酷吏的代表。继续把他们留在锦衣卫中枢,只会把锦衣卫的形象破坏殆尽。二来这些人下去之后,朱由检才能提拔可信任的人上来。

    但是就这么把他们赶出锦衣卫,却又太浪费了些。田尔耕、崔应元、许显纯这些人,这些年干倒的一二品高官不少,在东林党人的宣扬下,他们在外可是凶名赫赫。

    在某些时候,恶名也是一种威慑力。比如在清理军屯的过程中,派其他不知名的人去,也许这些卫所军官和地方缙绅还会试图做些什么。但是如果让田尔耕去干这件事,这些军官和缙绅就会思考下,为了几亩田和田尔耕作对是不是值得?这位曾经的阉党爪牙手中,可是沾满了士人的鲜血的。

    而对朱由检来说,使用田尔耕如果激起了地方上的矛盾,他抛弃田尔耕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了不起就是推迟几天发配云南的事。

    朱由检正在想着自己计划的时候,一个嘶哑干凅的声音响了起来,“下臣,愿意为陛下效力,清查京城附近的军屯事宜。”

    朱由检恍惚了下,顿时从思考中清醒了过来。他看着跪在面前的田尔耕咧了咧嘴,然后说道:“你可是想清楚了?清理军屯一事可不是什么好干的事,北京附近势官豪族多如牛毛,你若行事不得法,就算朕贵为天子,也只能保证你的家人无恙。不过若是你下去就是给我和稀泥,打算蒙混过关,就算缙绅官吏不与你为难,朕一样不会放过你。”

    田尔耕额头汗水涟涟,但是他反而慢慢直起了腰板,进房间后第一次抬头对上了崇祯的目光,坚定的说道:“既然陛下亲口承诺,保证臣的家人无恙,则微臣还有什么可求的,自当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由检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王承恩吩咐道:“给田都督赐座上茶,朕要好好和他谈谈。”

    田尔耕赶紧推辞道:“陛下面前如何能有臣的座位,臣万万不敢在君前失仪。”

    朱由检只是很平静的说道:“不必多想,朕让你坐着说话,是因为朕需要的是做事的人才,而不是奉承朕的奴才。议事之时不论君臣,只问实际。清理军屯一事非同小可,若是你和朕议论时都不敢畅所欲言,我看你这差事还是趁早别干了,免的朕用你的脑袋去挡住朝中悠悠之口。” 

第79章 皇庄() 
崇祯的话听在田尔耕耳中,不是与有荣焉,而是悚然心惊。他自然明白,皇帝这么礼遇他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清理军屯一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他的下场必然是惨不可言。

    田尔耕心中其他心思立刻全部抛开了,他知道不管他有什么想法,只有干成了清理军屯这件事才有机会去想。

    看到田尔耕坐下之后,朱由检才开口问道:“京城附近卫所众多,你认为应该从那个卫所开始清理比较合适呢?”

    田尔耕只是略一思索,就回答道:“营州左屯卫位于边墙和京城之中,此卫官兵久不闻战火,军务废弛。我之前有所耳闻,此卫官兵逃亡者有十之七、八,卫所屯地也只有剩下版图之上的十之二、三。其卫所之地大多为地方豪族、勋贵、太监还有…”

    原本还说的比较流畅的田尔耕突然停下来了,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有什么就说,何必吞吞吐吐。朕难道还会因为你说了实话,就怪罪于你不成?”朱由检皱了皱眉头说道。

    田尔耕心一横,就低头注视着地上的地毯说道:“我听说,宫中也占了几块地作为皇庄。”

    “王承恩,宫内在营州左屯卫占了几块地?”朱由检毫不迟疑的问道。

    皇帝的反应出乎田尔耕意料,原本他以为朱由检会有所犹豫。但是这位陛下看来似乎对财富并不怎么看重。由微见著,可见陛下是真心想要整理军制了。陛下年少气盛,但愿不要是一时冲动,否则他就是祭祀用的牺牲了。

    从王承恩那里了解了一些皇庄的情报之后,朱由检才对着王承恩说道:“你这两天让这三个皇庄的管事来宫内一趟,愿意留下的以后就要编入军户,不愿意的就分流到其他皇庄去。到时候把皇庄完整的交给田尔耕。”

    王承恩有些为难了,宫内的太监虽然有月例,但是大明朝连官员的俸禄都这么刻薄,更别提这些皇帝的家奴了。这太监月例银子也就混个饿不死而已,大多数太监的生活改善,也就是指望这些皇庄了。

    是以自明中期之后随着宫内太监数量的增加,而宫内侵占的皇庄也在不断的增长。改革能提高宫内太监的待遇,大家自然是欢迎的,但是改革要是损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作为太监这个团体的一员,王承恩自然是要站出来说话的。

    然而让王承恩为难的是,如果替太监说话,就会让自己从小陪伴的朱由检失望。但是不说的话,又会让宫内的太监们怨恨,在场而又不出声拦阻的自己。

    王承恩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使出了宫内太监们最拿手的拖延策略。大明的皇帝一向没什么长性子,一拖两拖之后也就记不得自己吩咐过的事了。所以宫中的太监一旦遇到有什么不想去办,但是皇帝又吩咐过的事,就会选择拖延战术,拖到皇帝自己忘记了,就是皆大欢喜。

    王承恩拿定主意之后,就开口说道:“陛下,马上就是秋收了。今年的庄稼就要成熟了,现在让庄户们走人是不是不大好,就算是把他们分流到其他皇庄中,没了这一年的收获,明年他们要怎么活下去呢?我看是不是等收获完了这一季的麦子再说?”

    “三个皇庄九千倾地,涉及到的人口几近4万5千人,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按照规定,每亩田缴3分银子,三个皇庄就是2万7千两。京城各处皇庄加起来近300多万亩,理论上应该每年上缴11万多两白银。但是我听说这几年最好的年份也就上缴了7万多两。

    为了这区区每年7万多两银子,弄的京城附近民怨沸腾,豪族勋贵群起而学之,国家税收损失超过百万,这笔钱到最后难道不还是要从内库中拨出去吗?这种赔本的生意有人干了这么多年还乐此不彼,是挂着朕的名义在喝大明的血啊。

    告诉御马监的庞天寿,不只是这三个皇庄,所有皇庄、牧场、皇店都要进行改革。哪怕就算是每年没了这20多万两银子,朕也不许有些人打着朕的招牌,败坏大明的国政。

    这四万多人要尽量让他们留下来,改成军户无非就是害怕今后子孙后代永远不得脱籍么。要清理屯田的话,这军户制度也要改,我大明的卫所制度时至今天已经是难以为继了,军人不能搞世袭制,普通军士也不能搞终身制。

    军户今后只负责提供兵源,但其本身不再作为军人管理,而应当视同为民户。每个年满18岁的男丁只要没有身体缺陷和智力残疾,就必须服役满5年。

    5年之后还没有升级为军官者,就应当退役。现在的卫所军队也同样照此处理,凡是服役者必须脱产训练作战,禁止军官和地方官员奴役军士。

    各卫所军官也要分现役和后备役,后备役只负责管理定期训练退役军士,不再对军士有任何特权。军屯的田地属于国家所有,军士只有使用权,所有土地按照卫所人口均分。考虑到卫所人口增长的情况,每隔三十年就要重新调整一次…”

    朱由检从王承恩的一个问题,发散到了整个皇庄和军户制度上去了。对于每个人来说,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都会从自己的人生阅历中寻找答案。

    对于曾经的苏长青来说,他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依然是共和国的土地政策。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必然是伴随着土地往少数人手中集中,而被掠夺了土地的农民就变成了资本家的剥削对象,而封建社会也就逐渐衰亡直到被资本主义所取代。

    但是放纵资本家的后果,绝对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田园诗歌,而是无数奴工的血泪哀嚎。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初期,曾经有一位工厂监工自豪的说道:“给我一个身体健康的青年,我绝不能让他在机器面前活过三年。”

    而以英国工业革命中,资本家对农民土地的残酷掠夺,而没有激起全国性的暴乱,那是因为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发现了美洲大陆,失去土地的英国农民有地方可以容纳。

    英国人有美洲大陆可去,但是大明人可去不了。太平洋的宽度超过大西洋一倍,且太平洋的气候可比大西洋复杂多了。以大明退化了200多年的航海技术,和这个时代落后的海上定位技术,航程越长,在海上迷失方向的几率就越大。

    是以这个时代的跨洋海上航线都是以国家力量垄断的,而每一条航线都意味着流淌着黄金的金河。跨越太平洋的航线一向都掌握在西班牙人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海上力量,擅自跨越太平洋就意味着挑起战争。

    而东南亚等海上岛屿可不是什么无人岛,土人和欧洲殖民者现在正在那里混战着,这种地方充其量也就每年移民数千人最多了。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每年移民美洲大陆的人数超过万人,而英国人口当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