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565章

挽明-第565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明白了,臣这次出关,一定会将陛下交代的事情办理妥当的…”惠世扬立刻起身向着崇祯躬身行礼,欣然接受了皇帝的命令。

    待到惠世扬离去之后,王承恩才小心的向皇帝说道:“陛下,这惠元儒心思诡秘,他可不是袁尚书这样有节操的君子,恐怕未必可以被陛下所信任。”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笑了笑说道:“朕信不信任他,其实没什么打紧的。重要的是,首先他有没有这个能力掌控刑部;其次他愿不愿意支持朝廷的改革。

    否则,就算是朕找个可以信任的人坐上刑部尚书的位置,也未必能够保证,刑部能够照着朕的心意运转起来。

    只要他能够交出一份让朕满意的答卷,那么朕不会介意他心里想些什么。而只要他写下了答案,就等于是在朝中表明了立场,和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划清了界线。

    如果他想要先讨好朕,登上了刑部尚书之后,再想重新倒戈回去,那就是坏了自己的名声。一个两面三刀之徒,恐怕谁也不会待见他,想要拿下他,也不会是多么为难的事…”

    崇祯三年四月一日,天刚蒙蒙亮的清晨,在京城东面观星台附近的贡院东、西街上,已经是人满为患了。

    今日正是会试开考的日子,站在京城贡院前的,不是提着烤篮的士子,便是叫卖早点的小贩和维持秩序的巡警。

    崇祯元年的恩科试后,按照科举的规则,第二次会试应当在崇祯四年开始。不过,崇祯二年和三年,皇帝以朝廷淘汰昏官庸吏,导致官员缺口太大为由,连续在北京召开了科举补试。

    原本三年一次召开的会试,突然就多出了两场科举考试。以大明疆域的辽阔面积和低下的交通手段,这两场考试自然对北方的士人较为有利。

    崇祯二年的会试因为通知的较晚,最终只有北方数省和江南几省的士子赶到了京城参加考试,参加人数大约为往年会试人数的一半,但录取人数也还是达到了200多人,略高于平常的会试。

    因此,到了崇祯三年,上京参加考试的士人明显就多了些,站在贡院街道上的士人,足有3000有余。不少人天色未亮便已经提着灯笼在贡院门口等候了,一心只想要早些入场。

    站在贡院内明远楼上观望院外情况的考官们,此刻正围在正副主考礼部侍郎周延儒和吏部郎中袁继咸身后。

    袁继咸看了看楼内的时钟之后,便拱手对着周延儒说道:“周主考,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开门了?”

    周延儒同样看了一眼时间,方才点了点头说道:“也好,此次科举规则改了不少,就让他们先进来熟悉熟悉情况好了…”

    等在贡院门口的考生们正检查着随身携带的文具时,只听得“吱吖”一声,贡院的朱漆大门突然打开了。

    一名低阶官员从门内走出,站在台阶上负手站好后,便抬头对着门前街道上站立的考生们大声的喊道:“三年会试正式开考,参加考试的考生都排好队伍,每五人为一伙进入贡院。不得喧哗、不得争执、违者受罚…” 

第60章 败退下来的后金军() 
在黑龙江中部的左岸,有一条被当地人叫做精奇里江的支流,这条河流的中下游有数百里可以通航的河道。

    而且除了精奇里江盛产鱼类,上游两岸的森林和山区有着丰富的皮毛兽,下游临近黑龙江的地区则是平坦而广阔的草原,可以让当地的达斡尔人蓄养牛、马和驯鹿。因此这条黑龙江中部的支流,也就成了附近达斡尔人居住最为密集区域。

    在熬过了漫长的冬季之后,覆盖着厚厚积雪的河面上开始出现了一片片空白的水面,精奇里江的达斡尔人终于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临近黑龙江的多科屯的达斡尔族首领色博克 巴尔达齐,按照往年的惯例带着族人沿着黑龙江左岸捕捞河鱼,以储备4、5月份青黄不接时的族人口粮。

    当他们离开了村子大约7日,快到三月底的时候,47人组成的捕捞队已经装满了携带来的所有木桶,显然这是一次收获丰盛的出行。

    这日中午,在河边宿营地同族人一起烧烤河鱼的色博克 巴尔达齐,一边品尝着烤的嫩黄流油的鱼肉,一边对着身边的族人们说道:“今天下午我们就启程回村子去,然后争取再出来一趟,要是下一趟的收获也这么好,我们倒是可以去河对面找那些金国人换取一些盐巴和其他物资了…”

    这些达斡尔人正兴高采烈的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时,突然便有人听到了一些异常的响动,得到了族人的警报之后,巴尔达齐立刻丢下了手中的烤鱼,抓起了一旁的鱼叉叫喊着,将自己的族人组织了起来。

    虽说这里还是属于达斡尔人的地盘,但附近也还有一些鄂温克、鄂伦春人的村子,虽说在金国人眼中,他们都被称为索伦人,但事实上他们并不算是一个部族的人。当然,即便他们并不属于一个部族,平常之间也不会爆发什么激烈的冲突。

    在这片大半年被冰雪覆盖的土地上,人们很少会为了仇恨爆发战争,部落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争夺食物和猎场。收获了大量河鱼的达斡尔人,此刻自然想要判断来者的目的,是否是看上了他们的收获。

    不过让达斡尔人意外的是,从西面稀疏的河边树林中转出来的,却是一群穿着金国服饰的军士。巴尔达齐衡量了下对方和自己这边的实力,便丢下了手中的鱼叉,摊开双手向着对方一个人迎了上去。

    梅勒额真昂古理带着一个牛录多一些的残兵败将,正在附近寻找一条过河的通道,结果哨兵却告诉他,找到了一群正在附近打鱼的达斡尔人。逃亡中几乎丢掉所有补给的昂古理,立刻便决定同这些达斡尔人商议下,补充一些食物,并打听过河的办法。

    看着独自一人向他们走来的年青达斡尔人,昂古理便让身边的士兵放下了武器,然后抓着身边的一位向导向他迎了上去。

    经过了一番交谈之后,不管是巴尔达齐还是昂古理都放下了心来。精奇里江流域的达斡尔人虽然还没有完全臣服于后金国,但是双方之间的往来还算是比较密切的,这些达斡尔人已经被后金视为了,将要被接纳为八旗的生女真部族了。

    看到他们,昂古理知道自己大约是脱离了危险了。然而他却不知道,他带领的这群残军的模样,极大的颠覆了面前这些达斡尔人对后金将士威猛无敌的印象。特别是年青的巴尔达齐,小时候曾经听说过后金**队出征黑龙江的事迹,这只军队一路上克敌制胜毫无敌手,一直打到了黑龙江的出海口。

    因此巴尔达齐一直都认为,后金国的武力是不可战胜的。他也一直在达斡尔人中宣传,应当归顺于后金国,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生活物资,还能受到后金国的保护。他的朋友雅克萨达斡尔部的首领博穆博果尔,在他的劝说下,也是对后金国起了投靠的心思。

    然而战无不胜的后金将士,现在却败逃到了他的面前,这让巴尔达齐有些疑虑了起来。他还从来不知,在黑龙江下游居然有能够打败后金军队的强大部族呢。

    数日没有好好进食的女真将士,在放下了戒备之后,便开始狼吞虎咽的享用起达斡尔人的烤鱼起来了。进攻庙街失败,又被依附于明人的当地土著部族追杀了一路,不得不偏离了回程道路的女真将士们,心情显然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抵达了达斡尔人的临时宿营地后,便毫无顾忌的指挥起这些达斡尔人为自己服务了起来,有几个达斡尔人因为烤的河鱼火候不到,还被心情恶劣的女真人狠狠的责骂了几句。这些女真人粗暴的行为,顿时引起了达斡尔人的普遍不满,所幸在巴尔达齐的极力压制下,终于没有酿成双方的冲突。

    在劝说族人的过程中,巴尔达齐注意到,这些女真将士就算是对于自己的将军昂古理,也失去了应有的敬畏。而昂古理也自顾大口嚼着鱼肉,对于自己部下们的行径,完全是一副充耳不闻的势态。

    联想到他此前同昂古理交谈,对方闭口不谈为何会出现在此处的缘由,巴尔达齐终于意识到,即便此前后金国派出的使者对他们表现的多么的友善,对方也没有把他们当做真正的自己人。

    昂古理生怕他们也许会同追击他们的势力有关联,就完全对他们封锁了消息。但是他却没有考虑过,帮助了他们的达斡尔人会不会因此被追击他们的势力所报复。

    巴尔达齐顿时熄灭了,邀请他们去附近相熟的村子修整一天再上路的打算。在接下来和昂古理的交谈中,巴尔达齐不再关注于女真人和谁发生了战争的事情,开始为昂古理介绍起附近和对岸的地形来了。

    有了巴尔达齐这位了解地理的本地土著,昂古理终于放下了心来。处于开河季节的黑龙江,因为冰层溶化速度不一,使得原本可以直接通行的江面,现在却成了满布陷阱的区域。他们也是在下游丢掉了好几条人命,才不得不循着江边往上游前进。

    匆匆的吃过了一顿烤鱼之后,昂古理和部下都无心在此处继续逗留下去,他们催促着巴尔达齐派人带领他们从安全的地点渡过河去,好同对面臣服于后金的部族联系上,那样他们这群人才算是真正安全了。

    巴尔达齐吩咐一部分族人整理行囊,自己则带着另外5名去过对岸的族人,为昂古理等后金败军带路前往对岸。

    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冰上之行,巴尔达齐终于将昂古理等人安全的带到了对岸,当他们爬上了数米高的河堤之后,眼前便出现了一片平坦的草原。

    巴尔达齐停下了脚步,对着边上的昂古理小心的说道:“昂古理大人,从这里往前走五六里便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首领叫做俄力喀。他曾经和我说过,他是后金大汗的臣民。只要大人到了他的村子,应当就能够安然返回南方的宁古塔地区了。

    小人还需要回去安顿族人,因此就不能够远送了,还请大人见谅。伽里纳他们三人会代替小人,将大人一直带到村子再返回,所以大人不必担心会迷失方向。”

    过了河的昂古理,已经没有刚刚在河对岸那么窘迫了。他看了看周围被人破坏的痕迹,确认了巴尔达齐说的不是假话之后,便点了点头敷衍的回道:“也好,你那些族人看起来也离不得你,你便先回去吧。

    既然前面不远便有村子,我们这边也没有其他事需要麻烦你了。你这次帮了我一个忙,这份人情我就记下了,若是有朝一日你来沈阳,我一定会回报你的…”

    昂古理交代了几句场面话之后,便带着部下继续向前行进了。巴尔达齐看着渐渐远去的队伍,终于放松了下来,对着身边的两名族人说道:“抓紧时间回去对岸吧,天色已经不早了。”

    两名族人答应了一声,便跟着他从原路返了回去。比起刚刚大队人马过河要四处试探,这次他们三人返回就轻松的多了。

    返回了宿营地的巴尔达齐并没有招呼准备好的族人回家,而是将回家的队伍托付给了自己的副手,他另外叫了几名狩猎经验丰富的族人跟在身边,然后对着族人交代道:“你们跟着沙思提返回村子里去,我带着瓦力柱他们沿着后金军队前来的方向去探一探,看看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