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653章

挽明-第653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动手去拉扯她的云朵,顿时急急的说道:“殿下你往后站站,要不然你全身都要湿了。”

    崔玉芝没好气的回道:“湿了就湿了呗,这里难道还有人管我不成?这宫里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蓟州老家呢。”

    云朵的脸色顿时有些发白,她看了看左右,才小心的对着崔玉芝说道:“小姐可不敢乱说,要是被人听了去,传到陛下耳中就不好了。”

    崔玉芝的心里的郁闷似乎突然被点燃了,她猛的转过了身来,看着云朵大声说道:“我说就说了,这宫里一点意思都没有,每天就只能待在这个院子里,出门一趟还要经过管事同意,这和被母亲禁足有什么区别。

    传到陛下耳中倒也好了,要不然他估计都不记得我长什么样子了。湿了衣服怎么了,我就是喜欢,我乐意,反正就算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也没人管我。”

    “小姐。”看着崔玉芝突然向后退出了屋檐下,云朵被惊吓的叫了出来。

    崔玉芝仰头看向天空,雨水很快就打花了她的视野,将她将要落下的眼泪压了回去。这一刻,她倒是格外思念起自己住了十来年的闺楼和母亲来了。

    崔玉芝颇有些哀从心来的感觉,她正想借着这场雨好好哭上一场的时候,却突然发觉雨突然停了。明明听得见雨水落在地上的声音,却没再感受到雨滴落在身上的感觉,这让崔玉芝大为奇怪了起来。

    她不由努力睁开了眼睛,向上方望去,发觉一把雨伞正遮在了自己头上。她还没反应过来,被吓呆的云朵终于出声喊道:“陛、陛下,小婢云朵恭迎陛下。”

    崔玉芝这才转过身来,发觉给自己撑伞的正是崇祯。崔玉芝顿时忘记了刚刚的哀怨,有些怯生生的向板着脸的崇祯问道:“陛下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看着崔玉芝的大半身衣服都湿漉漉的,朱由检摇了摇头便搂住她向同顺斋内走去,经过一旁低头向自己行礼的云朵时,又对她吩咐道:“去拿热水和毛巾来,再找一身干净的衣服过来,给萱妃换上。”

    被崇祯搂在怀里之后,崔玉芝刚刚那股疯劲倒是不见了,乖巧的被崇祯带入了房内。

    同顺斋位于永和宫的后院,这里原本是给永和宫主用于读书刺绣的地方。不过一侧的房内倒也有张锦榻,是供崔玉芝午休小睡之用的。

    朱由检替崔玉芝解去了湿掉了大半的外衣,又从云朵那里接过了干毛巾,小心翼翼的替她抹干了头发。这时才看到怀里的崔玉芝脸色绯红,双目紧闭,嘴唇也微微嘟起。一脸的旖旎。

    原本心无旁骛,只是担心崔玉芝受寒着凉的他,顿时觉得房间内的气氛似乎有些微妙。他忍不住把视线往下挪了挪,只着了一身亵衣的崔玉芝,露出了两条白生生的胳膊,倒是露出了几分青涩的女孩味道。

    “罪过,罪过。”发觉心中起了一丝**的崇祯,顿时把视线挪开了去。他冷静的对将热水捧进来的云朵说道:“替你家殿下把身子擦一擦,然后把衣服换上了吧,朕去隔壁的书房坐坐。”

    朱由检和云朵交接了怀中的崔玉芝后,便快步的走了出去,无视身后崔玉芝会有什么反应了。到了隔壁的书房,他连续喝了好几盏茶水,才总算不那么口干舌燥了。

    之所以不去动崔玉芝,而压抑自己的**,并不是朱由检有什么道德上的洁癖,而是他不敢放纵自己的**。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身处于这样一个位子,他的**就是别人眼中最好的弱点。

    不管是这宫内还是宫外,总是有着众多的聪明人,也许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形势一无所知,但却并不妨碍他们对于人性的了解。

    逐步的放大一个人的**,削弱他的意志力,从而制造出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的技能。

    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待的越久,朱由检就发觉自己就越像是一个圣人。因为他如果不能像个圣人一样控制自己的**,就会在无止境的**中迷失自己。

    身为大明皇帝,基本上他想要什么样的个人享受,身边的人总是会为他达成的。在没有限制的权力下,不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总是会被**支配,忍不住做一些恶事。

    是以历史上的明君,并不是那些最为聪明的皇帝,而是善于控制自身**的皇帝。同样,那些出名的昏君,不是因为他们太愚笨,而是过于放纵自己的**了。

    当朱由检将一壶茶喝的没有什么滋味的时候,崔玉芝终于打扮一新的走入了书房。

    不管是朱由检还是崔玉芝,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及刚刚的事情。朱由检坐下和崔玉芝闲聊了一阵,突然便对她说道:“你若是觉得待在宫内发闷,不如便去西苑新办的中学读书去吧。”

    崔玉芝楞了一下,才歪着脑袋不确定的问道:“读书?妾身。宫里的规矩不是不能随意出宫的吗?那座中学里没有外男吗?”

    朱由检对着她眨了眨眼说道:“宫里的规矩不是朕说了算吗?中学里有没有外男不重要,重要的是朕相信你。这样吧,那座中学也对宫内的一些宫女开放,朕让吕琦给你重新弄个身份,你之后和云朵一起去上学,就不会这么烦躁了…”

    崔玉芝虽然脸上还有些发热,但是心里却开始期待起出宫读书的事情来了。虽然西苑也在皇城之内,但是比起后宫来,却也少了许多高墙,这让她感觉自己的天地突然变大了一些。

    穿着一身简单家居素服的叶小鸾,抱着一副硕大的单筒望远镜,呆呆的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漆黑如墨的夜空,不由有些气恼的说道:“下雨天真是讨厌死了,连星星也看不到了。”

    沈宜修和叶绍袁看着如此小儿女作态的女儿,反而相视一笑,感觉大为欣慰。自从把小鸾接回家中之后,他们就发觉这个女儿的性子随了她过世的养母,小小年纪就整天写些伤春悲秋的词句,这让两人都很是担忧。

    叶绍袁接受了皇帝的诏令,将家人带来北京,也未尝不有让这个女儿换一换环境,冲淡她思念养母的感情,免得伤了自己的身子。

    现在看来,北京的环境的确适宜小鸾,特别是京城流行的新学,让小鸾完全投入了进去。在皇帝的关照下,她逐渐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性子也开始慢慢恢复了正常。

    三女小鸾的变化固然是让叶绍袁夫妇感到欣喜,不过当他们将目光转到厅内俯身作画的次女叶小纨身上时,心里又不由有些忧虑了起来。

    亭亭玉立的叶小纨已经快要18岁了,虽然她的容貌不及妹妹小鸾出色,但也是温婉可人的一位大家闺秀。而且小纨在文学音律上的才能,就是叶绍袁自己也是自叹不如的。

    然而这么一位乖巧可人的女儿却迟迟不能出嫁,这让叶绍袁夫妇都有些心事重重了起来。

    沈宜修不由将丈夫拉到一边,很是不满的对着叶绍袁小声说道:“小纨转眼就要18岁了,再耽搁下去,岂不是真要留在家中当老姑娘了。你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叶绍袁喃喃不能言语,好久才涨红了脸说道:“小纨和小鸾的婚事,前辈和族内几位长辈那里多有交代,不是我不想将她们许配出去啊。”

    沈宜修想了许久,才咬牙切齿的说道:“可是陛下现在也没有挑选秀女入宫的动静,小鸾那里还能等一等,但是小纨怎么还能等下去。那些老混蛋想要巴结陛下,却拿人家的女儿作伐,真正是不像话。

    反正我不管,若是明年3月之前还没有动静,我说什么也要将小纨嫁出去。若不是这些混账阻扰,去年小纨就该同永祯成亲了。”

    叶绍袁赶紧小声安抚道:“由你,由你,可千万小声一些,让女儿听见,平白惹得她们闹心…” 

第164章 火种() 
叶雨轩被传召他的内侍带到东安门外的一处宅邸内时,他愕然发现,今日被召来的并不止他一人。台海巡阅府的郑彩,中央银行的行长汪逢元,还有一位年轻的武官,都坐在前院的正厅内等候着。

    看到叶雨轩的到来,坐在厅内的三人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便对着他点了点头,又继续沉默了下去。叶雨轩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默默的加入了等待。

    四人坐了不一会,便看到吕琦从后堂转了出来,对着四人点了点头说道:“你们都跟杂家进来吧,陛下已经在内堂等着你们了。”

    四人齐齐答应了一声,便自觉的跟在了吕琦的后面,走入了内堂。内堂的地方远比外面的正厅小的多,因此里面的家具摆设并没有如外间那么等级分明。几张椅子都摆放的很接近,显然这里是一个用来舒适谈话的场所。

    朱由检让四人坐了下来,然后开口说道:“今天把你们叫来,其实只有一件事要和你们商议,此前送去各位的资料,你们应当都应该都已经看过了。所以朕也就长话短说了,把你们叫来的目的,就是打算好好的教训一下日本幕府,让他们端正自己的行为。”

    除了汪逢元有些意外之外,其他三人似乎都知道皇帝在说什么,大家都注视着皇帝,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当然,以大明现在的海上力量,即便是加上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力量,想要迫使日本幕府屈服,还是有些吃力的。幕府自称江户旗本4万骑,朕看没有4万,2万总是有的。

    再加上那些征召的农兵、忠诚于幕府大名的军队,要是真打起仗来,幕府集结一支10来万的军队,还是轻而易举的。大明和欧洲人的船只联合起来,能够运输1万人到日本,已经差不多到运力的极限了,再多后勤就要供应不上了。

    虽说日本是一个岛国,海上力量一旦被摧毁之后,幕府就失去了反击我们的能力。但是作为一个多山的岛国,我们要是处处进攻,人员损失就太大了。直接攻打德川经营了数十年的江户城,我们的力量又会不足。一旦战争陷入了僵持的局面,幕府就能用时间把我们拖垮,毕竟远渡重洋去补给,消耗的资源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仅仅依靠武力的话,我们能够击败日本幕府,但是未必能让幕府屈服投降。那么教训日本幕府的战争目的就难以达成,这场战争也就等于是失败了。

    要想让幕府屈服,就要从内部动摇幕府的抵抗意志,这样幕府才会在我们的武力展现下低头。朕把你们四人召来此处,就是想要谈谈如何从内部动摇幕府的抵抗意志。叶断事官,你先来说说,长州、萨摩两藩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会不会和幕府刀兵相见?”

    听到皇帝点了自己的名字,叶雨轩马上反应了过来,稍稍在脑海里回忆了下关于长州、萨摩两藩的情报,就开始向在座的几人介绍起,长州、萨摩两藩的背景和实力,它们同幕府之间的历史关系,双方现在的矛盾和现状。

    最后他总结道:“以臣的看法,长州藩领有石高37万石,萨摩藩领有石高60万石,两藩加在一起还不到百万石。而仅仅是幕府控制的江户周边的关东平原,石高已经超过了200万石,这还不包括幕府控制的诸多大名。

    虽然长州、萨摩两藩在我大明面前摆出了一副气势汹汹,和幕府势不两立的态度,但如果幕府采取怀柔的手段的话,臣估计这两藩是干不出鱼死网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