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680章

挽明-第680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右翼诸部同大明维持的数十年和平关系,也使得过去两个民族之间的激烈矛盾慢慢冲淡了。林丹汗西迁,试图吞并右翼蒙古诸部,使得顺义王对明国的进一步归顺,也让蒙古右翼诸部在心理上更亲近于明国一些。

    在今日的蒙古右翼诸部中,投入明国的军队,为明国作战并不是有违诸部共识的问题。而且能够被明**队接纳的,都是各部上层家族出身的子弟,普通牧民还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林丹汗西迁,蒙古左翼各部的迁移,加上明国边民出关的屯垦,蒙古右翼传统地盘上的人口组成正急剧的发生着变化。

    虽说现在有明国官吏和顺义王这些右翼诸部台吉们主持,为各个部落分割了固定的草场,但是对于这片土地上的蒙古部族们来说,他们的放牧区都极大的被缩小了,部族内的年轻人开始无所事事了起来。

    这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羡慕着那些参加明军的蒙古贵族子弟获得的财富,抱怨着自家部族长老将草场不断的出售给那些汉人移民,虽然还没有出现什么反明的苗头,不过长此下去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崇祯准备在各个部族挑选人员组建怯薛卫,无疑是给了这些年轻人一个出路。因此当卓尔璧开始挑选人员时,各部族的年轻人都热情澎湃的围住了他的帐篷,比那达慕的会场还有热闹了三分。

    虽然有些部落首领觉得,皇帝采用怯薛这个名字组建军队有些问题,毕竟这是成吉思汗的护卫亲军之名。皇帝陛下这么做,恐怕有挑战黄金家族对蒙古各部天然权力的意思。

    不过看着面前这些年轻人的热情,他们知趣的把这种质疑埋在了心里。这是黄金家族和皇帝陛下之间的争斗,还是让黄金家族的血脉自己去向皇帝陛下提出质疑吧。

    就在卓尔璧紧张忙碌的挑选人员组建怯薛卫的时候,一队从西面而来的人马也抵达了承德。3、40的队伍中汉人和蒙古人都有,不过让人惊讶的是,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的柳敬亭也在这只部队之中。

    在柳敬亭通报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崇祯很快便召见了他。柳敬亭随即带着队伍中一名衣着华贵的蒙古贵族,进入了皇帝居住的官署之内。

    在官署后院的书房内,崇祯见到了两人。向着皇帝见礼之后,柳敬亭就指着身边的蒙古贵族向皇帝介绍道:“陛下,这是林丹汗的二妹夫衮楚克台吉。

    林丹汗和漠北外喀尔喀的绰克图台吉会盟商议对付黄教,听说陛下前往蓟州主持对付后金的军事演习,因此派衮楚克台吉拜见陛下。”

    经过了柳敬亭和社会调查部一年多对蒙古各部历史渊源的调查,此时的崇祯对于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和权势人物的来历,已经不是两眼一抹黑了。

    蒙古左翼有两个衮楚克台吉,一个是奈曼部的万户济农,现在已经归顺了黄台吉。一个便是眼前的林丹汗妹夫,左翼部落中的一名蒙古亲贵。

    朱由检招呼着两人坐了下来,和衮楚克台吉叙了叙话,这才转回正题问道:“这绰克图台吉是什么人?在外喀尔喀部势力如何?”

    林丹汗派这位二妹夫衮楚克台吉作为使者来见崇祯,主要是他信任的大妹夫贵英恰老是在他面前说明国皇帝的好话,而明国皇帝又吹捧贵英恰是什么蒙古第一勇士,两人这种互相吹捧的言语,实在是有些可疑。

    更不必提,去年贵英恰出兵协助明国对抗后金,为自己的部族捞取了不少好处。于是怀着对于贵英恰的不信任,林丹汗这次干脆派出了和他关系比较疏远的衮楚克台吉。

    然而他并不清楚的是,衮楚克台吉早就搭上了柳敬亭,一直向柳表示愿意向明国靠拢的事。

    因此崇祯向他询问关于绰克图台吉的事,这位衮楚克台吉就毫不犹豫的把绰克图台吉的出身来历抖了干净。

    绰克图台吉是达延汗季子的曾孙,是外喀尔喀左翼中最有权势的台吉。出生于铁蛇之年的绰克图台吉,今年已经50岁了,麾下有部族近5万人。

    和林丹汗想利用红教统一蒙古各部的共识,从而恢复中央集权制度的蒙古帝国不同。这位绰克图台吉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宗教狂热信徒,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在漠北各部推广藏传佛教。

    绰克图台吉和他的母亲,一直以来就是外喀尔喀境内,翻译藏传佛教和建立藏传寺庙的最大支持者。然而绰克图台吉和他的母亲信仰的,都是红教噶举派。

    黄教的兴起,让绰克图台吉十分之不满。就如林丹汗信任的萨迦派僧侣沙尔呼图克图一样,绰克图台吉最为信任的僧侣是红教领袖之一,沙玛尔兰占巴。

    因此在对于黄教的仇恨下林丹汗同绰克图台吉结了盟,但是这次会盟却不仅仅是因为反黄教信仰。

    在林丹汗西迁之后,蒙古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战争,迫使一部分蒙古部族迁移到了靠近明国的区域,但也同样使得一部分部族投往了漠北蒙古。

    在地广人稀的漠北,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这些来自于浩齐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乌珠穆沁、苏尼特等部的属民,很快便引起了外喀尔喀贵族们的争夺。

    绰克图台吉自然也不例外,他在外喀尔喀左翼中势力不小,但是在整个外喀尔喀却是以右翼势力最为强大。因为右翼不仅靠近明国河西走廊,还背靠吐鲁番以北的漠西蒙古诸部,商业上比左翼更为发达一些。

    再加上明国放开了对于蒙古地区的贸易限制,有不少商队为了绕开吐鲁番控制的商道前往漠西蒙古,就选择了从外喀尔喀右翼的地盘上绕道。

    这不仅为外喀尔喀右翼蒙古诸部带去了大量的物资,也为他们带去了大量的财富。

    而跟随这些汉人商队前往外喀尔喀部的,基本上都是信奉黄教的底层牧民,有不少牧民听说外喀尔喀右翼蒙古诸部正在和反黄教的左翼绰克图台吉作战,都不惜丢下和商队定下的合同,帮助右翼的台吉们去征战了。

    本就在战争中落于下风的绰克图台吉,在获得了汉人金钱上支持,漠南蒙古牧民人力上支持的右翼联军面前,更是一败涂地,连自己的地盘也被占去了不少。

    绰克图台吉见势不妙,只能南下来联络林丹汗,希望说服这位盟友北上,帮助他对抗外喀尔喀右翼蒙古诸部。

    林丹汗对于绰克图台吉的邀请很是动心,毕竟他的志向是重建大蒙古帝国,要把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重新整合在黄金家族的旗帜之下,漠北蒙古也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本就是他要征服的对象。

    可是在现在这个时刻,他却不敢轻易的答应绰克图台吉的邀请。因为他原本西迁的目的,是先吞并右翼蒙古诸部,使得整个漠南蒙古重新变成一个整体。如此一来,他在辽东丢下的那些部族人口,就能从右翼蒙古这里获得补偿。

    然而因为明国的横插一脚,使得他的计划没有完全成功。虽然他占据了右翼蒙古最为富庶的土默特地区,但是却让右翼蒙古诸部对他恨之入骨,宁可投奔明国也不愿意跪倒在他的旗帜之下。

    在明国的斡旋之下,林丹汗固然在河套地区得以立足,但是他同样也失去了向西、向南的发展方向。就算林丹汗想要同明国支持的右翼蒙古诸部再打下去,对他颇有怨言的部众们,也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

    此刻他若是领兵北上,林丹汗就要担忧右翼蒙古诸部会不会抄他后路,把河套地区夺回去了。因此听说崇祯出京北上之后,便派遣了妹夫前来,想来探听下崇祯对于他插手漠北蒙古一事的态度。

    朱由检思考了许久,才对着衮楚克台吉问道:“那么你认为,朕应当如何答复林丹汗比较好呢?” 

第196章 来意() 
崇祯的问题对于衮楚克台吉来说,简直没什么可以考虑的。就像林丹汗希望能够得到崇祯的谅解,好让他出兵漠北收复外喀尔喀各部。

    衮楚克台吉和一些蒙古左翼的台吉们,也希望林丹汗可以离开青城,好方便他们在左翼做些反对他的事情。

    衮楚克台吉为首的一些蒙古左翼台吉们,已经厌倦了整天说些全蒙古各部都必须要服从他的言论的林丹汗。

    一个拥有大志的君主对于察哈尔部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一位志大才疏的君主,对于这些蒙古左翼的贵族们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林丹汗一边将自己比作成吉思汗,一边却在同后金的战争中不断失去自己的部族,甚至于丢下了察哈尔部的根基,跑来侵占右翼蒙古兄弟的地盘。

    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是,付出了这么大代价,蒙古右翼诸部也没有屈服,反而迫使这些在名义上遵从于林丹汗为全蒙古大汗的部族,彻底倒向了明国。

    后金在辽河套地区的扫荡,将察哈尔部留下的部族一扫而空。这让不少家人和族人留在辽东的台吉们大为不满,他们试图反对林丹汗,然后带着左翼诸部返回辽东故土去。

    衮楚克台吉毫不犹豫的说道:“外臣以为,陛下应当支持汗王出兵漠北。若是汗王不在青城,外臣愿意为陛下内应,助陛下全取河套之地。”

    朱由检饶有趣味的看了他半天,直到衮楚克台吉低下了头去,他才微笑着说道:“河套之地虽然不错,但是朕想知道,你想要从朕这里得到什么呢?”

    衮楚克台吉思考了半天,终于咬牙说道:“外臣希望能够率领察哈尔部重回辽东河套之地,为陛下牵制后金。”

    朱由检沉默了一阵,方才说道:“你对朕倒是诚实,这点很好。不过你说的这件事,朕需要考虑考虑。这样吧,朕先安排你下去休息,明日想好了再回复你。”

    衮楚克台吉有些激动的心情顿时僵住了,不过在柳敬亭不露痕迹的提醒下,他还是恢复了平静离去了。

    听着房间外面的脚步声远去之后,朱由检才转头向身边站着的柳敬亭询问道:“你替朕讲讲,这段时间,丰镇和归化城有没有什么新闻吧…”

    柳敬亭赶紧收起了,对皇帝会如何回答衮楚克台吉的好奇心。他将这次自己在丰镇和归化城的所见所闻,向皇帝一一阐述了一遍,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

    朱由检听完之后,却突然向他抛出一个问题,“柳先生,你是怎么看,衮楚克台吉想要在察哈尔部搞政变的事?你觉得我们是支持他呢,还是不支持他呢?”

    措不及防的柳敬亭下意识的就将心里话讲了出来,“臣以为支持衮楚克台吉没什么坏处,林丹汗每年从我国得了这么多赏赐,却不愿意派兵东征后金夺回自家的故土,这摆明了是想坐山观虎斗啊。

    臣在归化出使的这些日子里,就看到数十次林丹汗的亲卫在街上驱赶那些黄教信徒。臣还听说,自从绰克图台吉抵达归化之后,跟随他而来的红教喇嘛,已经为林丹汗做了数次占卜。

    据说占卜的材料,就是那些被抓起来的黄教信徒的内脏,凶残之处简直是耸人听闻。臣以为,如此邪教不可不防。

    以臣的看法,林丹汗如此残酷的对待自己的部众,恐怕是迟早要众叛亲离的。支持衮楚克台吉重新整理察哈尔部,未必是一件坏事。”

    看着柳敬亭一副深恶痛绝的神情,显然是对红教用活人进行占卜的事激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