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683章

挽明-第683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说是不利的。

    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这数千里的边境分兵把守,所以我们在长城之外建立了缓冲区。以关内为后背,以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为哨探支援,再以丰镇、承德两地为拳头,以抵挡后金的绕道入侵。

    但这还是被动的防御,我们还需要更为积极一些的防御。刚刚大家也都听到了,一只万余人的军队,仅仅是日常行军消耗,就需要这么多物资。

    从沈阳到承德千余里,往草原绕道丰镇、河套地区,路程就更远了。后金是一个小国,如果每次远征都需要自带粮秣,那么光是拖,我们也能拖垮他了。

    但如果后金能够从路上的部族征收粮秣,并征用劳力,那么他们的远征,对于后金国力的消耗就不大了。

    所以,从大、小凌河开始,到西拉木伦河,直到大兴安岭地区,我们要把这一地区的部族全面清理一遍。

    要么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哨兵,防御后金绕道入侵。要么就将他们迁移到承德、漠南、青海,绝不能给后金留下一块进攻的踏脚板。诸君,可明白了吗?”

    周三畏把吴怀设为中路军统帅时,吴怀甚至还没抵达承德。那达慕大会结束后的第三日,东路军首先出发了,朱由检在送行的时候,对杜度、雅荪几人说道:“这次是忠义八旗第一次出征,若是作战时遇到挫折,不必硬攻,不要做无谓之牺牲,尽管向后方求援就是了。”

    朱由检宽慰的话语,却让杜度很是受伤,他不由涨红了脸说道:“还请陛下放心,忠义八旗虽然成军不久,但这些将士们都久历沙场,并不是什么新兵。

    我们昔日愚昧无知,帮助后金对抗大明,实在是罪莫大焉。如果不是陛下宽厚,我们早就尸骨无存了。此次出征,正是报答陛下之时。

    还请陛下拭目以待,臣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朱由检拍了怕他的肩膀说道:“好,有这样的志气就好,那朕就等着看你的功绩了。不过朕最后嘱咐你一句,前方作战你尽可做主,但向后方通报可不能断。你们既然已经投奔我大明,朕总是希望,咱们这君臣之谊要能够长长久久的。” 

第199章 杜度的**() 
面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海兰珠脸色绯红,她的心脏跳动的如敲鼓一般,这让她很是紧张。不知道过了多久,维持着同一个姿势的她,感觉脖子都快要抽筋了,这才忍不住小声问了一句:“还没好么?”

    朱由检看着面前被自己编的乱七八糟的辫子,忍不住嘴角抽动了一下,顺手就解开了去,“我怎么看都觉得,你还是扎马尾辫子更清爽一些。”

    海兰珠下意识的就伸手按住了要散开的发辫,转头向着崇祯不满的说道:“你做什么啊,你扎了快半个钟点了,都快扎好了,又要解了去,这不是折腾人吗?”

    朱由检看着海兰珠死死保卫着自己的成果,颇有些手足无措,他现在有些痛恨自己为什么要手贱了。

    正在他想着要如何说服海兰珠放弃自己编制的发辫时,侍女琪琪格的通报解开了他的困境,听到吴怀正在大堂内等候自己,朱由检便匆匆逃出了这个让他有些尴尬的地方。

    蒙根其其格看着海兰珠的发辫,不由上前笑着说道:“格格,还是让我来重新给你编过吧,陛下的手艺可真是…”

    侧着头在镜子里端详头发的海兰珠却笑容满面的说道:“不会啊,我觉得还好,给我头绳,我自己来扎。”

    从侧门走入大堂的朱由检,一眼便看到了站在堂前观望着庭院风景的吴怀,上午的阳光斜斜的照进大堂,正好将吴怀笼罩在阳光之中,这让穿着铠甲的他犹如一尊将军雕塑一般,颇有几分气势。

    听到身后的动静,吴怀赶紧转过了身来,向着崇祯行礼问好。朱由检一边上前扶了扶他,一边对着他说道:“不是说,你要后天才到么?怎么提前赶来了。”

    吴怀恭顺的回道:“臣听说后金在义州那边闹了点动静,担心他们玩弄声东击西的计策,就先过来听候陛下之命了。”

    朱由检招呼着他坐下说话,随即将出征的作战计划,和自己将要前往张家口一行,同林丹汗会面的事情交代了一下。

    吴怀听完之后便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让杜度率领东路军是不是不妥?龙山靠近义州,若是杜度出兵的事被那边知晓,他们派人前往说服杜度返回后金,东路军恐怕会有危险。”

    朱由检却不以为然的说道:“杜度看起来也不是什么愚笨之人,那这么容易被人说服。一个反复小人,在哪里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再说了,整个东路军也不过是些塞外降人组建的部队,他们迟早都是要跟着我们上战场的。与其在关键时刻反叛我军,倒不如先试试他们对我大明的忠心好了。”

    吴怀哑然无语,半响才转移了话题说道:“那么陛下既然要同林丹汗会盟,是不是让臣护卫您前去比较好,这中路军不妨让周三畏指挥着,反正整个作战计划都是他制定的,应当不会出什么纰漏。”

    朱由检依旧摇着头说道:“那怎么行?第一骑兵师毕竟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周三畏资历太少,恐怕难以服众。此次扫荡草原,虽说目标不过是那些各自为战的部落,但我们要提防的是后金会不会插手。

    你刚刚也说了,后金军队在义州有动静。这义州和龙山也就是隔了一道边墙,若是后金真的出兵保卫那些部族,你就要接应东路军退回来了,这样大的责任,周三畏恐怕还担不起。此次作战,就是以骑兵为主,其他兵种都难以调用,你不上前指挥,还能有谁能更好的指挥这些骑兵…”

    就在崇祯和吴怀交谈的时候,杜度率领的三千人马花费了三天时间,终于抵达了宽河城。这座由宋国公冯胜修建的土城,原本是明军出喜峰口后的重要据点,不过同样也在永乐时被放弃了。

    自去年大明开始向关外实施屯垦之政策后,位于交通要道的宽河城也就最先被恢复了起来。这座土城位于燕山山脉东段,有崇山峻岭以为屏障,又有宽河从边上经过,可以同关内进行水路运输。据说为了改变滦河径流量变化过大,不利于水上运输,总参谋部已经考虑在潘家口一带修筑水坝蓄水了。

    不过现在的宽河城,还是水陆兼用,为承德和关外屯垦的村子转运着大量的物资,而此地也迅速成为了一个小型的要塞。

    杜度带着大队人马到来,让驻守宽河城的参将虚惊了一场。虽然他们穿着明军的服饰,但是口音和样貌却掩盖不了女真人的特征。若不是有随行的明军参谋加上可以证明身份的文书,双方倒是要因为误会而发生冲突了。

    确认了杜度的身份之后,驻守本城的参将立刻设宴向杜度等人赔了个不是。虽然宽河城地处关外,但是本地物产丰饶,加上此处是转运关外物资的第一要点,因此招待众人的宴席还是不错的。一道宽城板栗煮野猪肉,甜咸可口,让杜度也不由多吃了几口。

    不过宴席结束之后,杜度便将几名女真降将召集了起来,他对着众人说道:“这几日的行军,大家也看到了。这些喀喇沁的自卫军在陛下面前倒是装的忠心耿耿,但是出了承德就拖延散漫的很,我看他们其实并不十分情愿去攻打自己的族人,你们觉得呢?”

    杜度的副手雅荪倒不这么看,他试图为这些自卫军分辨道:“东宁伯这话似乎说的太过了些,我看这些自卫军倒是够努力了,只不过他们没有受过什么训练,因此自然跟不上我们女真子弟和科尔沁部的武士。更何况山路艰险,一天40多里,已经算是不错的行军速度了。”

    杜度立刻打断了他的话语说道:“从此处到龙山,400余里,按照现在的速度,起码10多日才能抵达龙山附近。苏布地就算再迟钝,那时也应当有所防备了。

    我军虽然有三千之众,但是苏布地背后的义州就是后金国的领土。我们刚刚在宴席上也听到了,义州和大明交界的几个堡寨受到了镶红旗的攻击。

    虽然我不清楚镶红旗的进攻目的是什么,但是义州此时必然有八旗兵丁驻扎着。若是让苏布地把这些八旗兵丁引了过来,那些自卫军的乌合之众能够不逃亡吗?我军此次行动岂不是要以失败收场?”

    忠义镶蓝旗都管查塔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我们也可以向中路军求援啊,出发之前陛下不是说了吗?有什么状况可以多向后方通报。”

    杜度撇了他一眼说道:“我们自投奔陛下以来,寸功未立,就多次得到陛下的赏赐,还组建了忠义八旗于我等统领。现在好不容易上了战场,就要向陛下求援,今后军中还有谁会看得起我等?

    再说了,我们不比那些勋臣贵戚,他们受皇帝恩养已久,和皇帝多有姻亲关系,家中又广置产业,就算不上战场,也能荣华富贵终生了。

    可我们不同,虽然蒙陛下厚待,得了一个爵位,但是朝中大臣和勋贵们,依旧当我们是外人。在大明我们什么根基都没有,若是失去了陛下的宠爱,就算不流落街头,也会投闲置散,被人轻视。

    大家也都应当知道,我们当日公开投奔了大明,就是狠狠的打了黄台吉的脸。此人一向声称自己是受上天庇护的,后金也是受上天庇佑的,我们弃后金而投大明,就是在和他唱反调。

    所以你们最好少打着,在大明过不下去了,就逃回后金去的打算。若是被黄台吉记恨在心里,你们回去就是送死。这后金汗位本就是我父亲的,不过是代善、黄台吉他们使了阴谋诡计才夺了去。

    你们看看我,黄台吉和我乃是骨肉至亲,他登基之后防范我还不是和防贼一样?你们连爱新觉罗都不是,难道还想着黄台吉会宽宥你们吗?”

    被杜度这么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通,这些女真投降将领们顿时纷纷为自己辩解了起来。他们一边表示绝没有背叛大明回去后金的想法;一边又发誓要跟随杜度奋力作战,以报效皇帝的恩德。

    冷眼看着众人一一表态之后,杜度这才继续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和我想法一样,想要在这场作战中争个头彩,让陛下高兴高兴,我们就好好说说,接下来的作战方略。”

    杜度提出的作战方略就是分兵,将占了一半人数的自卫军丢在身后,忠义八旗和科尔沁武士组成的军队轻装简行,争取在6天之内抵达龙山,然后扫荡那些没有收拢起来的部族。

    600忠义八旗,800科尔沁武士,这只全副武装的骑兵部队,已经足够扫荡喀喇沁部的任何一个部族了。

    不过杜度的副手阿达海却有些担忧的说道:“那些科尔沁武士有海兰珠的庇护,统领他们的查干对海兰珠又忠心耿耿,我们现在改变作战计划,他会认同吗?”

    杜度坚定的看着众人说道:“我保证,他一定会认同的。”

    在众人将信将疑的目光中,杜度亲自去找了查干,半个钟头之后,查干跟着杜度前来,同众人商议起了分兵的事务。

    众人很是好奇,杜度是如何说服查干的,不过他们的试探都没有得到查干的回应。

    其实杜度说服他的理由很是简单,海兰珠现在既然是皇帝陛下的妃子,那么科尔沁部能够帮助海兰珠稳固宫中地位的方式其实并不多,还有什么比他们立下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