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715章

挽明-第715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周玉凤突然对自己跪下,正伸手去扶她的崇祯顿时僵住了,他注视这皇后的眼睛生气问道:“就为了这事?是谁在你耳根子边上乱嚼舌头,告诉朕。”

    周玉凤的神情有些惊慌,但是却并没有躲避崇祯的目光,“臣妾的母亲这些日子都在宫内照顾臣妾,今日臣妾遣人去家中取些母亲要用的东西,却被告知父亲、兄长他们都被臣妾接进宫来了。臣妾在坤宁宫中等了一天,都没有看到父亲和兄长的到来,便只能前来询问陛下了。”

    听了皇后的解释之后,朱由检的眼神才舒缓了一些,他继续将周玉凤扶了起来,“起来说话,地上这么凉,你真想弄坏了身体么。朕让人请他们过来,不过是有些事想要询问,你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了。等朕问完了话,明日便让他们去坤宁宫看你好不好?”

    崇祯的劝慰并没有让周玉凤放下心来,确定了父亲和兄长真的是被皇帝派人带走之后,她顿时联想到了这几日宫内发生的事件,不由紧张的开口问道:“难道臣妾的父亲、兄长,和永宁宫发生的事情有关?”

    “又是谁和你说的永宁宫的事?”崇祯下意识的就吼了一句,不过看着皇后有些发白的小脸,和不停绞着的双手,崇祯又不由有些心软。他挥手让王承恩带着众人离开尚书房,决定安静的和周玉凤说说话。

    听到房门被关上之后,周玉凤鼓足勇气说道:“陛下回来那天,礼妃来坤宁宫求见陛下,之后礼妃被送往了永和宫,永宁宫却被封锁了几日,大皇子也被陛下亲自带来乾清宫照看。臣妾想着,永宁宫内必然是出了问题了。可是父亲、兄长他们怎么会和永宁宫的事扯上关系,陛下是不是搞错了…”

    周玉凤刚开始的话语,还是颇有条理的,但是一牵扯到家人身上,她就有些语无伦次了起来。朱由检默默的想了想,便开口将永宁宫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只是隐没了关于英国公府的那条线索。

    周玉凤并没有如崇祯猜想的,为父亲和兄长求情,而是不停的抹着眼泪哭泣了起来。这让原本想好应对皇后求情的崇祯一时愕然,颇有些不知所措了起来。

    自从他苏醒以来,同周玉凤相处的时间最多,两人的感情也最为深厚。看着周玉凤为家人伤心的样子,朱由检又不由想起了刚刚唐王世孙怀念父亲的文字,两相夹击之下,他的心倒是首先软下来了。

    朱由检俯身蹲在了坐着哭泣的周玉凤面前,一边拿着手绢给她擦着眼泪,一边小声哄着说道:“现在事情还没有完全查证,你先别伤心了。你要是哭坏了身子,我找谁赔我啊…”

    周玉凤好不容易止住了哭泣,拿着崇祯给的手绢擦拭着眼泪,哽咽着说道:“臣妾不是为父亲、兄长哭泣,而是替慈照哭泣。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也有人算计他,实在是太没有天良了。要是发生在慈烺和婷婷身上,我怎么活得下去…”

    朱由检无言以对,只是伸手将周玉凤搂在了怀里,让她依偎着自己慢慢的平息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尚书房内就保持着一片安静,不管是崇祯还是周玉凤都没有再提及永宁宫和周国丈一家的事情。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玉凤终于轻轻推开了皇帝,低着头说道:“臣妾应该回去了,陛下也早点歇息吧。”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便对着房门外高喊了一声:“王承恩,去准备一顶暖轿来,送皇后回坤宁宫去…”

    翌日,王德化和吕琦带着最新的案情来见了皇帝。王德化向崇祯汇报道:“…周国丈说的和尚膳监吴管理交代的事情都吻合的上,此外三位国舅的确不知道国丈同吴管理的密谋。

    据周国丈自己说,把孝定皇太后的谣言和用面具恐吓大皇子一事联系起来,的确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可关于孝定皇太后的谣言和恶鬼面具诅咒的事情,都是在勋家举办的宴席上听来的,但他已经忘记了是谁先开始传的了…”

    吕琦接着说道:“英国公府的几名下人带着棺材出了广安门之后,便被锦衣卫拦截了下来。

    臣找人核对了棺材里的尸体,的确是那位同赵佥书接触的英国公府管事。经过对尸体的检查之后,发觉此人确是自缢而死,但身上酒气熏人,似乎是酒后自杀的。

    臣又询问了英国公府的下人,知道这位管事昨晚回府时还是神志清醒,且英国公治府尚算严谨,这位管事在府内并不以贪杯好酒出名,也从未醉酒误事过。因此臣等以为,这位管事有可能是被灌醉了酒,才被人吊死的。

    此外,这位管事死后,据说留下过一纸遗书给小公爷。小公爷看完之后就跑去了管事的房内单独待了片刻,出来之后就吩咐他们将管事拉出城外下葬,不必再等管事的家人来料理后事。并且还监督着把管事房内的物什都烧了,说要去去晦气…”

    听完了两人的汇报之后,崇祯出奇的平静,并没有像昨日那样怒气冲冲,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出动抓人的命令了。

    等待了许久之后,王德化终于打破了房间内的宁静,小心翼翼的向皇帝进言道:“陛下,臣已经让锦衣卫做好准备,是不是要下令拿人?这些英国公的下人一晚未归,再等下去,臣担心有人会毁灭证据。”

    一直沉默着的崇祯终于开口了,他悠悠的说道:“朕要抓人,还需要证据吗?

    抓了周皇亲一家,再抓了英国公世子,这案子就完结了?周奎,小人尔,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而不自知。抓了他,除了动摇中宫的地位之外,什么好处都没有。

    英国公府向来都是勋贵领袖,皇室之忠臣,本代英国公本就是风烛残年,抓了英国公世子,英国公说不好就要辞世了。一个谋害皇室子嗣的英国公府,还能继续成为勋贵的领袖,皇室的忠臣么?

    将这案子落实,就是后宫起火,勋戚离心的下场。就此轻轻放过,今后还会有谁敬畏朕的权威?朕这口恶气出不出,都在别人的计算之中,你们且来说说,朕应该抓谁?”

    王承恩、王德化、吕琦三人赶紧跪了下来,他们谁也不敢接皇帝的话,因此直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没找到那个在周皇亲和英国公管事身后,为他们出谋划策谋害皇子的人。

    可是偏偏他们现在又很清楚,的确是有这样一个人,或是一群人的存在。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不能提前发现针对皇室的阴谋,又不能找到阴谋背后的幕后黑手,三人除了向皇帝请罪之外,也实在是难以为自己辩护了。 

第237章 五凤楼一() 
朱由检沉默的看了三人许久,方才出声道:“去请英国公入宫,朕要在五凤楼见他。把所有的案卷、证人送去五凤楼,给他看。另外,让田尔耕、张世杰今日值守五凤楼,就这样吧…”

    好不容易又挨到了一个新的春天,在换上了玻璃顶棚的花厅内,张维贤半躺在一张湘妃竹制作的躺椅上,一边享受着从上方照射下来的温暖阳光,一边观赏着花厅内摆放的各式盆景。

    虽然花厅内已经温暖无比,但张维贤依然还是不时的感觉到了透入骨缝的寒冷,因此让人给他盖上了一张柔软细腻的毛毯,这才让他好过了一些。

    看着花厅东面宽阔的海子上不时划过的画舫,张维贤忽然觉得生命实在是太过美好了,对于这样的生活他实在是他太不想离开了。

    不过,长生不老的梦想,就算是拥有了整个天下的皇帝都未曾实现过,更何况是他这样的凡人。如果不是太医院在医学上的研究,他甚至连去年夏天都挺不过去了。

    他眼前的这些风景人物,大约是看一天就少一天了,张维贤心中如此想着,又暗暗的祈求着自己能够多看几日这样的风景。

    就在张维贤安静的享受着春日下午的阳光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享受。

    张维贤睁大了眼睛向通道望去时,心中还带有一丝恼怒,想知道是那个不识相的,在这个时候来打搅他。

    结果提着袍角冲入他眼睛的,却是世子张之极。张维贤有些不快的看着儿子说道:“府内的大小事务不都已经交给你处理了么,有什么事需要让你跑到我面前来,难道是陛下驾临了?”

    张之极苦笑的对着父亲说道:“和父亲猜的差不多,陛下请父亲入宫相见,连宫中的马车都带来了。”

    张维贤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难以动弹的身体,才有些意外的说道:“陛下请我入宫?陛下请我这样一个在家等死的老头子入宫,是为了什么事?”

    张之极摇着头说道:“来请父亲的是王德化,他怎么都不肯说是什么事,只是一味请父亲出行,似乎父亲不出去,他今日就不走了。”

    张维贤有些奇怪,但也没有想太多,便命令管家叫人将自己抬了出去。

    王德化很是客气的请张维贤上了自己带来的马车,一路上张维贤虽然旁敲侧击的想要从王德化口中探听些消息,但王德化却每每岔开了话题,装作听不懂张维贤的意思。

    张维贤试探了几次也就作罢了,等到马车停下之后,他才发现马车外面正是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着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

    午门城楼和两侧雁翅楼相连,城台上的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被称为“五凤楼”。五凤楼内除了钟鼓亭外,还保存着太祖高皇帝的铠甲和武器。自崇祯登基之后,又在东西两侧的雁翅楼内挂上了开国以来的历代武将文臣,这里倒是成了一个大明的凌烟阁了。

    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有些起疑心的张维贤被带上了城楼西侧第七间庑房。看着这间房间内悬挂的河间王张玉、首代英国公张辅的画像,张维贤推开了扶着他的两名侍卫,恭恭敬敬的上前对着画像行了礼。

    礼成之后,张维贤才转过身来,脸色凝重的看着王德化问道:“王太监带我来此处,真的是陛下的意思吗?陛下现在何在?”

    王德化一边上前搀扶着英国公坐了下来,一边吩咐着身后的小太监将准备好的东西放在了桌上。

    “陛下的意思是,国公先看了这些卷宗就明白了。如果国公想调人证来核对,张指挥使就在外面,国公吩咐一声就是了。”

    王德化面带微笑的向后退去,快退出门口时又对着门外的侍卫吩咐道:“此地阴冷,英国公身子不好,你们再去拿两个炭盆来…”

    听着王德化的脚步在门外远离,张维贤原本原本有些浑浊的双眼,慢慢变得深邃了起来。虽然今天的阳光不错,但是这间东向的屋子却没有阳光,为了让张维贤能够看清东西,王德化很贴心的准备了一支烛台用于照明。

    一生经历过多少惊涛骇浪的张维贤,此刻哪里还不明白,英国公府似乎惹上了一些麻烦。看着面前这两叠卷宗,张维贤只是发了一会呆,便伸手挪动了下桌上的烛台,调整了光亮之后,便翻看起了上面的卷宗。

    午门的城楼之内,朱由检正观赏着太祖朱元璋穿过的铠甲和武器。一长一短两只黑色长枪交叉放置在兵器架上,看着鹅蛋粗细的枪杆,再估算着长枪的重量,朱由检也不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