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738章

挽明-第738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相关联系人,都被一一处死。另外数十人被打发出宫,调去天寿山或是凤阳守陵去了。

    尚膳监的人手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并一分为二。一个专门负责宫内饮食,人数不过百余人,称之为御厨房。另一个则负责朝廷宴席和祭祀,更名为国宾馆。作为宫内旧人最多的尚膳监,经过了这一番清洗之后,再也形不成一个团体了。信王潜邸出身的太监,和旧宫内底层出身的太监,终于完全掌握了宫内的话语权,王安、魏忠贤昔日在宫内留下的势力,就此式微。

    听完了对于这些宫内人员的处置之后,朱由检总算是松了口气。掌握着宫内众人饮食的尚膳监,居然会出现同宫外之人勾结的人,这简直让他有些寝食难安了。剔除了这些人员之后,他才算是安心了下来。

    不过,这个夏天对于远在桂林独秀峰下的靖江王府来说,却是一个难熬的夏日。靖江王朱履祜在其庶长子朱亨嘉的撺掇下,向崇祯上书,指责他刻薄宗室,对韩、秦两藩处置太过严厉云云。

    朱履祜上这封奏折自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实在忍受不了崇祯登基以来对于宗室日趋严厉的管束,因此希望借着韩、秦两藩的案子,煽动起各地宗室的不满,让崇祯作出退步而已。

    早在万历时,王士性在《广志绎》里就记载过:“靖藩宗室二千人; 岁食藩司禄米五万两; 故藩贮不足供; 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几十年过去之后,此时的靖藩宗室已经超过了三千人,一年五万两的禄米就更是不足用了。

    因此靖江王府霸占民田,或是拦河收取租税等不法之事,也是层出不穷。崇祯整顿宗藩,让藩王、郡王拿出自己的财产投入到宗室基金会,为未成年的宗室、年迈多病的宗室及宗室女子提供年金,并不许宗室子弟违法乱纪,而是要自食其力的政策颁发后,自然招来了藩王、郡王和那些不安分的宗室人员的反对。

    朱亨嘉虽然是庶出,但是一向得到朱履祜的宠爱,因此在桂林城内横行霸道惯了。带人强占民田,霸占江面收取渔税,收拢罪犯和地方无赖作为打手,这种事情在他看来简直不算什么。而崇祯登基之后,这些往日里他最爱做的事居然都成了违法乱纪之事,这让朱亨嘉极为不满。

    在崇祯颁下宗室自律条文后,他曾经对着左右的亲信说过:“他姓朱,我也姓朱。无非就是他运气好一些,先帝去的及时,才让他捡了个帝位,否则他也不过就是个地方藩王而已,那轮的到他对我指手画脚的。

    且我祖上于分封之日以粤西烟瘴不愿就封,马皇后出面安慰祖上出京,以东宫仪卫赐之。这要是论起来,我靖江王府虽然不是太祖子孙,但也不是什么没有名头的旁支可比的。他这么刻薄宗室,难道不怕祖宗责怪吗…”

    朱亨嘉骄横跋扈,自以为靖江王府替韩、秦两藩喊冤,乃是理直气壮之举,天下宗室自然会站到靖江王府的一边来。登基不久,年纪且少的崇祯,必然会在各地宗室的指责下作出一定的让步。

    朱亨嘉觉得,崇祯对付宗室的行为,就和废帝建文削藩一般,一定会引起各藩的愤怒。而他虽然不是奉天靖难的成祖皇帝,但是背靠着广西狼兵的靖江王府,也不是崇祯能轻易触碰的。

    然而,朱亨嘉等来的不是各地宗室的声援,而是京城四位藩王的斥责。刊登在大明时报上的几篇文章不仅驳斥了靖江王的上书,而且还将这封上书同太祖惩治靖江王先祖的事情联系了起来,指责靖江王居心叵测,意图为其祖上翻案。

    为祖上翻案,反对太祖高皇帝,这种莫须有的大帽子扣下来,让整个靖江王府上下顿时惶惶不安了起来。此前对于皇帝颁发的宗室法令的不满和怨气,突然之间就消失了。现在靖江王府上下只是想要撇清,这封上书和替祖先翻案无关。

    有韩、秦两藩的下场在前,靖江王府上下自然很明白,要是被崇祯抓住了把柄,他们的下场显然不会比韩、秦两藩好多少。比起现在的藩禄不足,被整个剥夺了封国显然更让他们感到畏惧。

    久不管事的靖江王朱履祜破天荒的把朱亨嘉找去,足足骂了他一个时辰,中气十足的样子,一点都看不出来此前朱履祜已经进入了风烛残年。

    骂过了朱亨嘉之后,也只是让恼怒的朱履祜出了一口胸中的恶气,并不能解决靖江王府被四位藩王批判的问题。朱履祜不得不让人写了一篇辩解书,为自己辩解说明,他的上书并不是为先祖翻案,只是不忍心韩、秦两藩的下场,这其中也许有以讹传讹的事情,所以他才一时冲动的上了书。

    然而这篇辩解书刚刚发出,最新的大明时报又刊登了山东三藩和河南一些宗室的文章,同样是站在了朝廷的立场,对于靖江王府进行了批判。认为靖江王的上书是歪曲事实,在朝廷按照律令处置犯罪宗室时,却跳出来指责皇帝,这是意图串联各地藩王图谋不轨云云。

    到了这个时候,朱履祜终于明白了过来,皇帝已经瞄上了靖江王府。他的上书不仅没有得到地方宗室的认同,反而成为了皇帝攻击他的罪状。现在各地宗藩显然是在被迫表明立场,究竟是支持皇帝,还是支持靖江王府。

    本就不是太祖子孙的靖江王府,虽然地位上有些特殊,但现在毕竟不是开国初年,靖江王府头上已经没有了马皇后和太祖皇帝的庇护。而皇帝将这封上书同反对太祖皇帝联系了起来,让靖江王府同皇室之间那点亲戚情分都给戳破了。

    朱履祜、朱亨嘉父子都是又惊又惧,原来他们上书说崇祯刻薄宗室的确没说错。崇祯甚至比当初的建文还要凶恶,连表面上的亲戚情分都不愿意维持,一动手就把靖江王府逼入了绝境。

    朱履祜、朱亨嘉虽然指责崇祯刻薄,但是心里却并不是真这么想的。当他们发觉崇祯真的刻薄绝情的真面目时,顿时又害怕了起来。靖江王府虽然有镇守两广,节制狼兵的责任和权力,但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成祖靖难之后,各地藩王手中的兵权早就被收回朝廷了。靖江王府因为人口众多,平日里在两广可没少干扰乱地方的事情。朱履祜可不认为,桂林的官军会为了他去对抗朝廷的命令。而广西狼兵虽然勇猛,但是素来以没有军纪著称。一旦出了家乡,劫掠妇人财物,杀戮良民冒功之事就层出不穷。因此在嘉靖之后,官府已经很少调狼兵出境了。

    广东的士绅百姓若是听说靖江王府找狼兵出山,估计没人会支持他。而且狼兵多出于左右江,乃是广西入云南的要道之一,自从朝廷开始开发云南的铜山之后,对于左右江地区的土司就大力进行了安抚,此地的土司也多开始亲近朝廷,不再如此前那便敌视汉官了。

    最重要的,还是朱履祜已经老迈,哪里还有和皇帝真刀真枪的对抗勇气呢。朱履祜不得已之下,再次写了一封请罪书,老实的承认是自己一时昏聩,才偏听偏信了几个奸小的怂恿上书云云。朱履祜还抓了朱亨嘉身边的几个狐朋狗党送上了京城,希望能够以此来消弭崇祯对靖江王府的愤怒。

    接到朱履祜第二封请罪书时,京城已经是七月了。朱由检并没有看在朱履祜的哀求上放过靖江王府,他让王承恩继续在大明时报上刊登第四批宗室的书信。

    当天下宗室都对靖江王府人人喊打的时候,也就是他出手收拾靖江王府的时候了。有了靖江王府这个榜样,想来各地的宗室应当会尊重他颁发的宗室法令了。

    放下了朱履祜的请罪书后,朱由检便对着吕琦吩咐道:“让福王世子和唐王世孙进来吧。这一次福王世子和陈奇瑜做的还是不错的,将唐王世子被害一案察的很是清楚明白,陈奇瑜的奖励自有内阁去考虑。

    这福王世子么,你去拿一条玉带来,朕要赏赐给他。另外拟旨意,宗人府宗人之下设若干行走,主要管理宗室违法乱纪之事,令福王世子朱由崧任宗人府行走…” 

第264章 常德大地震() 
崇祯四年七月十七日晚,湖广常德府发生了地震,先是从西北方响起了不知名的巨响,就如同在地上打雷了一般。接着常德府的百姓就感到大地在晃动,井水不断喷出,地面开裂,且不断有泥沙浆水涌出。

    常德城内倒塌荣府宫殿及城垣房屋无数,但发生地震时入夜不久,城内百姓都没有熟睡,因此躲避及时,被压死的男妇据说只有六十人。

    同日常德府所属的桃源、龙阳、沅江,及武昌府、辰州府所属沅陵、沅州,靖州属会同,长沙府属长沙、善化、湘潭、宁乡、湘阴、醴泉陵、安化,承天府属钟祥、沔阳、潜江、景陵等州县俱震。

    次日,澧州亦震数次,城内地裂,城墙房屋崩坏,压死居民十余人,王家井喷出黄水,铁尺堰喷出黑水,彭山崩倒、河为之淤。又荆州府同日亦震,坏城垣十之四,民舍十之三,压死军民十余人。

    此次地震波及范围甚广,远至南京无为州也有震感。而震中区域破坏的力度之大,也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少见。湖南东北部环洞庭湖地带直到长江边上的荆州地区,是受灾最为利害的地区,受灾百姓几达百万人。

    当常德府发生地震的消息传入京城时,包括黄立极在内的内阁诸臣们都一时失去了语言能力。和历史上不同的是,此时的大明北方没有被后金肆虐,陕西的农民起义军也没有蜂拥而起,应该算是极为安定的局面。

    但是,对于这种无法避免的天灾,根据天人感应的理论,不是皇帝出现了过错,便是朝中有奸臣作祟。特别是在北方安定的局面下,天下士绅更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常德府的地震事件上,朝中大臣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被批评的缘由。

    从江户传回的消息,幕府并无意在广兴号事件上让步,并且极为反感大明对于日本国内事务的干涉,幕府直接无视了那些南蛮代表。因此崇祯开始和海军参谋本部、卢象升、郑彩等人商议出兵日本的事务。

    直到地震事件的消息传来,使得崇祯不得不放下了手上的事务,匆匆跑来了文华殿,和内阁诸臣讨论应对之策。

    听完了内阁对于湖广地震善后的处置之后,朱由检显然极不满意,他摇着头说道:“地震可不是平常的灾害,不是派几个普通御史带着一些银子就能把人心安抚下去的。

    对于旱灾、水灾或是蝗灾来说,在爆发之前还是有些迹象的,百姓大概还能明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地震这样的天灾,发生之前毫无迹象,也难以让人明白地震发生的缘由,简单的来说,就是无法用合理的缘由来解释地震为什么会发生。

    因此,地震对于百姓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发生时巨大的破坏力,更重要的是心理上造成的恐慌。我们必须要让百姓安定下来,否则很难不被有心人利用,天灾演变成**。

    所以,我们需要一位内阁阁臣亲自带队前往地震灾区进行赈灾,并安抚灾区百姓的人心,必要时还要调动地方上的驻军对惑乱灾民的奸邪进行镇压。

    湖南地区发生这样大的地震虽然是件不幸的事,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现在正好是夏收之后,湖广本就是产粮区,因此我们倒是不用担心灾民的口粮问题。加上天气炎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