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741章

挽明-第741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的家仆打手也不会这么愚蠢的向幕府挥刀。

    当然,番头铃木三郎本人对于淀渥家操纵米价上涨的行为其实并无恶感。因为今日的日本尚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货币体系,依然还是粮本位制度。

    武士的俸禄是以粮食来计算而不是以金银来计算的,因此粮价的高低就关系到了武士生活的宽裕程度。事实上幕府也并不担心粮价的持续走高,反而担心粮价过低导致武士们动摇对于幕府的忠诚。

    当然,当粮价涨到平民无法忍受的程度时,幕府也要找出几个罪魁祸首来杀一儆百,让那些米商收敛自己的行为,也好消除平民的怨恨。现在的淀渥家,就是那只被挑选出来杀鸡儆猴的鸡。

    当铃木三郎带着队伍转过了一个弯道之后,便看到了淀渥家的大宅,往日打开的大门现在却关的紧紧的。

    铃木三郎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是指挥着两名番士上前去打开大门。那两名番头匆匆上前推了推大门,发觉大门并没有被顶住,于是一人一边推着两扇门往里开启去了。大门开了一小半,两名番士突然定住了。

    铃木三郎不耐烦继续等待,于是便抽出了*指着大门喊道:“丁组守在门外,防止有人逃亡。其他三组跟我冲进去,甲组进去抓人,乙组控制米仓,丙组直接冲到后院控制码头和船只,敢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铃木三郎身后的番士和足轻顿时大声应了一声,这次回应倒是比较整齐,还惊起了路旁树林里的几只鸟儿。而这番回应,也掩盖住了停下推门动作,回头向铃木三郎发出警告的番士的声音。

    铃木三郎一马当先的冲向了大门,跟着他身后的是拿着刀剑的番士,然后才是拿着长枪的足轻。长久的和平已经让幕府的军队失去了警惕之心,也许他们认为进攻一个商人的宅邸根本用不着什么战术,所以就这么乱糟糟的不成队形的冲进了淀渥家的大门。

    铃木三郎兴奋的策马冲进大门之后才发现,就在这宽敞的庭院中间已经竖起了一道家具和杂物搭建起来的矮墙,而矮墙的背后则是两排拿着铁炮的人员。虽然这些人员穿的只是平民的服饰,但是他们端着铁炮纹丝不动的样子,可比他身后的那些武士更像是一只军队。

    这道矮墙距离大门不过60米,当铃木三郎看清了庭院内的布置时,已经快要冲过一半的路程了。骑在马上的他甚至都能看到第一排中的某人,眯着一只眼睛举枪瞄准自己准备击发的动作。

    铃木三郎下意识的勒住了坐骑的缰绳,身体也伏在了马背上,指望着在对方射击之前能够掉头跑回大门外。然而他调转马匹的行动,却让马匹横向面对了对面的铁炮横队。

    铃木三郎只听得对面有人高喊了一声,便听到了一连串的爆炒黄豆的声响。紧接着他的坐骑暴躁的跳了起来叫喊了几声,便把他给甩了出去。

    左腿和右手如同被折断一般的刺痛,差点就让铃木三郎昏厥了过去,但他好歹还是从被摔晕的状态中恢复了出来。还没有等他起身,又再次听到了一连串的爆炒黄豆的声音。

    不敢再乱动的铃木三郎支起了脖子,先打量了一眼身后的部下们,发觉这些天天在自己面前吹捧祖先武勇的部下们,现在如同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拼命的往着大门外挤去,根本没人在意他这个番头的处境。

    而大门外还没有进入的足轻们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依旧堵在了门口,使得想要往外逃跑的武士们死死的卡在了门口。一些冲不出去的武士,绝望的挥舞着刀剑向自己的同伴砸去,试图砸出一条通道来。

    看着这些丑态毕露的部下们,铃木三郎又气又急,不由就此真的晕了过去。站在矮墙后射击了两轮的海防二营将士们,看着从前在他们心目中威风凛凛的幕府武士,居然在两轮射击之下就崩溃了,不由也有些失神。

    李五郎回身看了李晨芳一眼,见他对自己点了点头,于是便提着指挥刀对部下喊道:“第一小队上刺刀,跨越胸墙抓拿俘虏;第二小队装弹警戒…” 

第267章 令人失望的对手() 
李晨芳面无表情的注视着这些宁可往自己同伴身上挥舞刀剑,也不敢回头同自己的部下拼命的日本武士,这些人同传说中被建虏打的四散而逃的辽东明军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实在有些难以置信,这些幕府的武士居然如此之脆弱。看到在一个小队装上刺刀逼近乱做一团的幕府武士,对方便在部下的喝令中丢下武器趴在地上后,他便知道这场战争已经莫名其妙的获胜了。

    李晨芳粗略的估算了下对方的伤亡,两次排枪大约击倒了冲在最前面的20余人,而这些自乱阵脚回头冲撞后队的日本武士,又造成了10多人失去了战斗力。也就是说,这个大番已经失去了一半的战斗力。

    他示意守在身边的一个小队分出一半人,和站在一边发呆的淀渥家的家丁一起上去打扫战场,接着又叫住了家丁中的首领,让他们到自己面前来谈一谈。

    野口利家和武藤右卫门看着眼前的场面先是战栗,随即又变的欣喜若狂了起来。自从16年前从大阪城内逃离,他们还是第一次感觉到看似高高在上永不动摇的幕府权威,有了些许晃动的迹象。

    由绝望中看到希望之后,立刻使得两人觉得倒幕事业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的艰难了。遵照明国大人的吩咐,野口利家和武藤右卫门一边让自己的手下去协助那些士兵打扫战场,一边快步的走到了李晨芳的面前。

    不待李晨芳开口,野口利家已经对着他拜倒在地,将额头紧紧贴在地面上说道:“丰臣遗党毛利胜家见过大人。”

    武藤右卫门也迅速的跟着拜倒说道:“丰臣遗党真田大助见过大人…”

    李晨芳有些吃惊的看向了身边的淀渥武藏,示意他解释下面前的状况。淀渥武藏这时才从幕府武士迅速溃败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他很是恭顺的向李晨芳解释道。

    “小人是为太阁大人提供军需才发的家,虽然太阁大人的基业被幕府所夺去,但是小人也不敢忘记太阁大人对本家的恩惠。当年为秀赖大人对抗幕府的武士们找上门来求助,小人都是竭力安排的。”

    听淀渥武藏这么一说,李晨芳大致是明白了。亏得这一年来他恶补了不少关于日本的历史,也知道了大阪冬、夏两战的经过。知道当年丰臣秀赖母子为了保卫大阪城,招募了十万流浪武士,可是在德川家康施用了计谋之后,最后一战时大阪城内只剩下了一、两万武士。

    德川家康最后大获全胜,还逼迫丰臣秀赖母子在大阪城天守阁内*,但是城内的武士还是有不少逃离出来的。对于丰臣家的血脉,德川家康自然是不惜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进行缉拿,但是对于那些不出名的武士来说,幕府就有些顾不上了。

    和丰臣家关系不深厚的野武士们,随着丰臣家的灭亡就这么散去了。但是对于那些效忠于丰臣家的中低阶武士,在被幕府剥夺了领地还要被缉拿的状况下,只好流浪各地同幕府继续抗争下去了。

    可倒幕也是需要金钱支持的,这些武士们也是要吃饭的,于是当初受过丰臣家恩惠的淀渥武藏,就被这些武士们强制反幕了。他们的力量虽然不足以颠覆幕府,但是对付一个没有大名保护的商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对淀渥武藏来说,身为丰臣家的御用商人,他肯定是不会被幕府所接纳的。因为幕府有自己的御用商人。幕府也不可能信任一个和丰臣家瓜葛太深的商人做自家的御用商人,当初那些在关原之战中左右观望的西军大名,不全被幕府耍了一道么。

    淀渥武藏于是出钱安置了这些武士,在某些时候还能让这些武士替他解决一些麻烦。也正是有着这些武士的帮助,在丰臣家灭亡之后淀渥家再次恢复了过来,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如果不是明人的到来,淀渥武藏和这些武士们大约也就这样的过下去了,至于倒幕什么的也就梦里想想就好了。

    然而明人毕竟来了,虽然不知道明人想要做什么,但是操纵粮价显然能够给淀渥家带来极大的利益,还能给幕府找一些麻烦,因此淀渥武藏便主动和明人联系上了。

    今年开始,在合作明人的暗示下,淀渥武藏终于了解明人似乎想要找幕府的麻烦,于是在和毛利胜家等人商议之后,他加入了明人的计划。

    淀渥武藏不仅将家人送往了明国的上海,还购买了一笔明人的债券,这让他得到了明人的信任。不过淀渥武藏并没有将身边的丰臣遗党告诉给明人,因为他们还不确定幕府会输。

    直到明人训练出来的一个中队士兵,轻易打败了幕府的武士,终于让这些丰臣遗党们做不住了。这才赶紧过来,向李晨芳做了坦诚交代。

    李晨芳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也没有追究他们之前隐瞒身份的那点小心思,只是挥手让他们站起来回话。

    他向毛利胜家和真田大助关心的问道:“究竟幕府的武士都是这种货色,还是我们遇到的是一个例外?”

    毛利胜家一边打量着边上士兵不带火绳的铁炮,一边胸有成竹的回答道:“大人,并不是他们的战斗力太差,而是自从大阪夏之阵后,幕府开始极力控制各藩的铁炮生产和购买。

    不仅各藩将手中的铁炮珍藏了起来,就是幕府自己也很少使用铁炮进行操练了。不过往来各地的说书人,却依旧吹嘘着铁炮和国崩的巨大威力。

    因为今日日本的铁炮和国崩大多在幕府的手中,要是那个大名敢作乱,幕府就能用铁炮和国崩消灭他,幕府似乎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打消各藩的不臣之心。

    这样的话语说的多了,不仅地方上的百姓和各藩的武士们相信了,就连幕府麾下的官兵们似乎也深信不疑了。所以,当他们看到面前有这么多支铁炮瞄准自己,逃离枪口也就成了最快的反应。

    不过,大人如果到了江户,那里的幕府官兵就不至于如此失态了。他们中有不少人还是经历过大阪冬、夏两阵的老将,知道什么才是战争。”

    听了毛利胜家的解释,李晨芳终于释然了。原来不是自己这方太过神勇,也不是对方太过无能,而是对方相信了幕府对铁炮威力的宣传,因此才产生了这样大的恐慌。看起来,这一队幕府官兵倒都是新人啊。

    就在李晨芳还在思索的时候,一名传令兵已经跑来向他报告道:“大人,有一小队敌人向东逃亡了,李中队长带着第二小队追上去了。

    此外,我们抓获了34名俘虏,其中轻伤三人,重伤八人。请大人示下,应当如何处置他们?”

    李晨芳想了想说道:“我记得边上就有一个医馆,让没有受伤的俘虏带着他们前去就医,不过要求他们所有人都卸掉铠甲和武器。

    另外去找一些草席来,让剩下的俘虏将尸体放置在草席上,不得让人侮辱尸体。等我们离去之后,他们就能将尸体带回去交还给家属了。”

    随着李晨芳命令的下达,这些幕府的武士们忙不迭的将身上的阵笠和腹当给卸了下来,淀渥家的家丁们赶紧将这些铠甲和武器都收集搬运了回来。

    不一会,李五郎也押着那些逃亡的幕府武士返回了庭院,他得意洋洋的向李晨芳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