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770章

挽明-第770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逼到绝境之后,这位一直掌握着幕府监视各地大名工作的剑豪,终于恢复了身为武人的本性。柳生宗矩抓住脸色惨白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板仓重昌的衣领,摇醒了他后,语气凝重的对他说道。

    “醒醒,板昌殿,现在可不是发呆的时候。咱们两人不能都陷落在这里,你带着前队继续向前跑,我去后队指挥,替你拦一拦。回去后替我转告将军大人,就说柳生但马守不能继续侍奉他了,还请将军大人恕罪…”

    板仓重昌手脚有些发软的想要去抓住转身离去的柳生宗矩,但是他最终还是无力的放下了手,转身收拢了部下继续向着萨垂岭北面的大道跑去。为了能够远离骏河兵,板仓重昌连萨垂岭都不要了。

    柳生宗矩向着队伍后面逆行时,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四、五名弟子,也转身跟了上去。以柳生宗矩为核心组成的小团体,不断的用刀背敲击那些想要逃离的士兵,驱使他们重新返回后方的战场去。

    凭借着柳生宗矩的威名,幕府军队伍中段的秩序倒是开始有所好转了。只不过柳生宗矩还没喘上一口气,道路南面那所小渔村里,突然又跑出了一队骏河兵来。

    和道路上停留的幕府军上千人数相比,这一队从南面冲出来的骏河兵还不到六十人,若是平日里自然不足为惧,哪怕他们端着铁炮,也不过射出六十发子弹而已。

    但是在这个受到袭击的混乱时刻,没有人愿意出列去领教这些铁炮手的射击技术精不精湛。这不是2000军队对付六十只铁炮,而是区区几名或是十几名自告奋勇者去对抗一只六十人的军队。

    看着原本有些秩序的队伍又开始混乱了起来,柳生宗矩不得不抓过了身边的一名弟子,让他带着一部分拦下来的士兵前去抵挡南面冲出来的那小队骏河兵。

    柳生宗矩自己则带着人继续往后队冲去,希望能够在后队总崩之前稳住形势。

    当松浦信元带着集结成列的两个中队替换上了刚刚散乱冲出树林的部下后,对面本就摇摇欲坠的后队防线更是分成了几段,不少幕府军士兵因为恐惧而脱离了防线。

    此前那队骏河兵冲出来时,因为不过几十人,还没有排列成队形,威慑力不够大。因此幕府军的后队咬牙挨了一轮射击,倒下了二、三十人之后,还是在一些武士的指挥下,或者说是太刀的威逼下,勉强组成了一个数百人规模的圆阵。

    松浦信元将两只中队分成了4道横队,在距离幕府军后队圆阵30步的位置停了下来。他拔出了自己的指挥刀,斜指着天空喊道:“第一横队举枪瞄准,自右向左次第射击,预备,放。”

    次第射击是一枪接一枪的施放,虽然不及齐射那么令人震撼,但是连绵不绝的射击,对于敌方来说压力更大。因为谁也不清楚,下一发子弹会不会飞到自己身上来。

    次第射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射击之后的烟雾比较少,当一朵朵白烟在枪口喷出,接着又缓缓散开,一时之间倒是把战场变成了一个虚幻的世界。

    射击的铁炮手能够看到对面的敌人,却看不到在淡淡烟雾下掩盖的鲜血,而铁炮的轰鸣声也掩盖了中枪敌军的哀嚎声。

    他们的耳边只能隐约听到身边长官声嘶力竭的号令,在数百次乃至上千次训练中刻印在他们身体上的习惯,迫使他们如同傀儡一样,机械的穿过前排射击完毕的同僚,然后举枪射击,接着停下装药。

    敢于站在前面同骏河兵对射的幕府军铁炮手,在骏河兵的两轮射击中倒下几十人后,就再也拿不住手中的铁炮,转身向着后方逃亡了。

    挤在一起的幕府军,给骏河兵第三轮射击提供了最好的靶子,这一轮射击给幕府军造成的伤亡抵得上前两轮的总和。看着从烟雾中走出的又一个横队的铁炮手,恐惧终于压倒了幕府军的后队士兵。

    幕府军后队被打出了一个缺口的圆阵没有再补上,士兵们反而开始向着两侧散去了。圆阵内来自相模樱村的富太郎心惊胆战的看着,这些从烟雾中不断前进,却又面无表情向着自己这边开枪的骏河兵,听着身边的同伴不停的尖叫倒下,他觉得对面的烟雾里也许隐藏着一个吃人的鬼怪,正在给这些骏河兵施加法力。

    脑子里不断胡思乱想的他,在看到对方再次举起手中的铁炮瞄向自己这边后,来自对面的恐惧终于压倒了身后武士们的太刀,他转身便向后方逃了去,想要远离对面的铁炮。

    位于阵型中心的富太郎的逃亡,终于带动了最后一道防线上的崩溃,在后方督战的一名武士看到这一幕后,顿时挥舞着太刀走了上来,口中对着富太郎等人叫嚷着,想要把他们赶回去堵住防线上的漏洞。

    看着气势汹汹走来的武士大人,富太郎下意识的放缓了脚步,他正准备为自己辩解几句时,和他一起被征召的同村人太助突然大喊了几句,接着就举起了长枪向着喝止他们停步的武士冲了上去。

    “反正都是死,与其被铁炮打死,倒不如和这些逼着我们去死的武士老爷们拼了。”

    太助虽然口中喊的很是凶悍,但是没有习过武艺的他又怎么能戳中常年习武的武士呢。富太郎眼睁睁的看着,对面的武士轻松的避开了太助用尽力气的一刺,然后就双手握刀准备由上至下把敢于冒犯自己的太助一刀两断。

    也不知是那里生出的力气,原本僵硬的难以动弹的富太郎,为了挽救太助的性命,下意识的握着手中的长枪,对着对面举刀的武士就是这么轻轻一送,不偏不倚的刺进了对方毫无保护的咽喉。

    有了富太郎、太助的领头,之前被武士喝止住的农兵们,顿时红着眼睛,向着阻止他们逃亡的武士乱刺了起来。幕府军后队最后的一点秩序,就在这样的内讧中轰然倒塌了。

    堪堪走过队伍三分之二位置的柳生宗矩,就这么听到一声山崩海裂一般的惊呼声,接着便看到整个后队如潮水一般退了下来。无数士兵、武士就这么不管不顾的从他们身边逃了过去。

    一路上被柳生宗矩好不容易收拢起来的数百士兵,也在这样的人潮中被冲散,许多士兵就此丢下了武器、铠甲一切有碍于他们逃亡的东西。

    柳生宗矩此时居然还有暇对着身边的弟子说道:“冈田,你来为我介错吧,我的旅程似乎只能到此为止了。”

    看着柳生宗矩就要就地坐下切腹,突然就有两名弟子上来架住了他的胳膊向着后面跑去,一边跑一边对着他劝说道:“老师,现在还不到绝望的时候啊,幕府连自己的直属部队都没调用,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挫折罢了。

    老师要是就这么被无名之辈给击败了,我新阴流道馆今后还有什么颜面在江户立足?还请老师返回江户向将军殿下请求一次洗刷耻辱的机会,保住道馆的名誉啊…”

    本来还在挣扎的柳生宗矩,听到弟子提到的道馆荣誉,终于放弃了挣扎,到了他这个地位,就算是死亡也不是他自己可以轻易决定的了。

    被柳生宗矩拜托介错的弟子冈田却没有跟着逃跑,反而持刀对着老师和同门喊道:“老师,请准许我冈田研一以新阴流弟子的身份在此战死,如此也算不坠了我新阴流一门的勇气…”

    柳生宗矩张了张嘴,却终于羞愧的什么也没喊出来,任由弟子扶持着自己跌跌撞撞的随着人流前进着。于此同时,身处人流中的柳生宗矩等人,能够清晰的听到,队伍的前后中都有着骏河兵射击铁炮的声音。显然骏河兵的伏兵并不止一处,柳生宗矩心如刀绞的想着,这六千兵力真是要全军覆没了不成。

    和柳生宗矩、板仓重昌两人的惶惶不安不同,松浦信元和沼田兼一两人却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在两人一后一前的伏击配合下,终于再次击破了这只犹如丧家之犬的幕府军。

    至此,板仓重昌、柳生宗矩两人率领的第一波幕府军进攻被骏府以不到一半的兵力所击破,最终逃过萨垂岭的,大约还不足一千人。

    沼田兼一亲自带着一个中队冲上了萨垂岭,想要趁势夺回骏府城东面的这个要点。也就在这条山道上,他遇到了某个想要一骑当千的武士,差点要了他的命。

    不过看着这名跪在地上也不肯倒下的武士,沼田兼一也不由生起了几分钦佩。他对着武士的尸体合掌拜了拜后说道:“找个地方将他好生埋了,不许剥去他的衣物。把他的佩刀留下,日后若是找到他的后人,也好将佩刀还他…” 

第300章 异心() 
除了这名独自在山道上试图螳臂当车的武士外,沼田兼一带领的这个中队还是无惊无险的攀登到了萨垂岭山顶。山上除了幕府军匆忙逃亡而丢下的一些物资外,并没有看到一个守军。

    沼田兼一站在山顶向东望去,山下的东海道上已经是狼藉一片,跑不动的幕府军干脆的放弃了抵抗,丢下武器跪在了道路边上。还有余力的幕府军则勉力向着东面跑去,但已经变得毫无队形。

    他的部下也终于停下了追击的脚步,把这些跪在了道路两侧的降兵给押解了回来。此时正值黄昏,东海道边上的骏河湾在阳光的反射下波光鳞鳞,正是让人赞叹不已的美景。

    就在沼田兼一放下作战的心思欣赏难得一见的美景时,他身后的部下们在搜索了周边的山林后,终于放心的坐在空地上休息了起来。

    经历了长时间的奔跑和作战后,这些经历了近两年严格训练的士兵们,也感到了疲惫和饥饿。他们一坐在地上,就开始从背包中取出了食物,就着水壶中剩下的冷开水食用了起来。

    不管是背包、水壶,还是他们身上的衣服鞋袜,都是军中统一提供的制式装备,当然这是指明军而不是骏河军。这些额外的制式装备虽然增加了一些士兵的负担,但是却极大的增强了这只军队的活动半径。

    至于他们现在从背包中掏出来的食物,倒不是很统一。在攻占了幕府军的大营之后,不少士兵觉得烧毁营中的所有食物太过可惜了,于是在负担以内补充了一批幕府军的食物。

    由于战场条件的限制,这些在明国吃白米饭的士兵们,不得不接受了糙米作为自己的主食。而幕府军这边的主粮同样也是糙米做成的饭团,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可挑的。

    虽然在战国时代,士兵出征不仅需要自带武器、铠甲,还要自己准备外出作战期间的食物,不过到了战国后期,由大名统一供给军粮已经成为了风潮,德川家更是首先采用统一制作便于携带且储存的军粮的先驱之一。

    到了今日,日本各藩向每一位士兵供给的军粮标准都差不多,大致为每人每日:米四合五勺…**,盐一勺,味噌二勺。这些大米会制成饭团、或是煮熟晒干,以方便士兵携带。

    至于副食则主要是盐渍的梅子或是柿饼,海边的藩国则是各种脱干水分的鱼干。高级武士因为家境较好,可以自己携带一些白糖、萝卜干、豆腐等小菜。

    沼田兼一的部下们对于这种淡而无味的伙食自然有些食不下咽,特别是那种坚硬的如同木柴一样的柴鱼,更是在折磨他们的牙齿,因此很快便掏出了应该作为储备的各式罐头。

    获得了胜利的沼田兼一并没有呵斥部下们的举动,就算是他自己,现在也很难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