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792章

挽明-第792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接下来的商议中,前往小路伏击的任务自然被推给了松浦信元所部,其他人留在宿场拦截船队,并同东门外的远藤信直所部对峙下去。

    在李晨芳的建议下,宿场内的原住民和一些俘虏被勒令在东面和南面的木栅栏之外挖掘一道壕沟,以阻扰幕府援军抵达后的进攻速度。

    留守宿场的近六百逃兵重组成了6个百人组,然后各自分配了负责的任务,并在宿场内放置柴火和易燃物,做好放火的相关准备。

    在李晨芳带着松浦信元大队沿着淀川南下时,他们留在对面的哨探终于联系上了走失的沼田兼一大队,用船只将沼田兼一大队运过淀川后,李晨芳手中的兵力便超过了600人,这更是让他增添了不少信心。

    就在李晨芳寻找着伏击地点时,井伊直孝这边也终于收到了远藤信直的详细汇报,其实在远藤信直的信使抵达之前,从枚方逃亡的士兵就已经跑到井伊直孝所在的本阵了。

    听到远藤信直让一群阿部正次的逃兵给抢占了汛地,井伊直孝也是有些怒不可遏,若非双方相距太远,他早就令远藤信直切腹谢罪了。

    不过井伊直孝这边也正是紧张的时刻,今天早上开始,淀川西岸的长野业辉便汇报,安威川西面的敌军又有了动向,从昨日修建的大营处前进到了长野业辉所在营地的对面,隔着一道狭窄的安威川又修建了一个小营。

    长野业辉原本想要派兵上前阻止,但很快就被对方击退。井伊直孝原本想要带着老营的主力过河,先消灭安威川西面的这部敌军,但阿部正次、西乡重员又传来了消息,大阪城内的军队出动了。

    大阪城大约出动了四、五千人马,在幕府军前哨营地东西两侧各立起了一营,这两座营地距离前哨营地大约不到半日里,看起来对方有夹击前哨营地的动向。

    井伊直孝不得不把注意力再度放回了大阪方向,他令庵原朝真带着800人增援长野业辉,然后再分派给阿部正次2500援军,老营内只剩下了3千赤备和2千多杂兵。

    井伊直孝已经将手中的3千赤备当做了决定胜负的一击,只要大阪军和自己的前军纠缠在一起,他就要带着赤备队从侧面给大阪军狠狠一击,一次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然而正当他耐心的等待大阪军的进攻时,却又传来了身后逃兵作乱的消息,这实在是让他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不过在寻思了半天之后,他还是令大久保新右卫门和小野田为躬两人带着1500藩兵前去平息枚方宿场的逃兵作乱事件。 

第324章 局势翻转() 
知道事态紧急的大久保新右卫门和小野田为躬,很自然的就选择了临近淀川的这条小路。

    大阪平原以河川数量诸多而著称,沿途汇入到淀川的小河不知有多少条,因此淀川两岸的沼泽、湿地、杂树林是最为密集的地区。

    开发这样的土地极耗劳力和时间,因此靠近淀川的土地只有一小部分被开辟成了水田。

    为了尽快抵达枚方宿场平息乱事,大久保新右卫门和小野田为躬把部队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队人马150人轻装快速前进,主要是负责哨探前路上的状况;第二队人马450人正常速度前进,负责接应第一队;第三队900人以保存体力的速度行军,也是主力。

    从下游的老营到上游的枚方宿场,这段道路大约是15公里有余,大久保新右卫门这只援军走了将近三分之二的路途时,受到了埋伏在道旁树林内的李晨芳所部的袭击。

    袭击地点在一处沼泽湿地前,深具耐心的李晨芳放过了前两队人马,袭击了大久保新右卫门率领的主力。

    松浦信元、沼田兼一两个大队被李晨芳拆成了六只中队,埋伏在了将近一公里长的芦苇丛、杂树林内。

    袭击开始于这只援军队伍的末尾,当走在队伍前面的大久保新右卫门试图返回后方指挥时,队伍的前段也遭遇到了袭击,这导致队伍中间的士兵也混乱了起来。

    大久保新右卫门还没有判断出,敌人的主力在那个方向时,李晨芳亲自带着两个中队冲击了这只队伍的中间部分。本就开始混乱的幕府军立刻就动摇了,不少人放弃了抵抗转头跳下了河堤。

    这场战斗在十五分钟内就结束了,600人伏击900人,还是在全无防备的状态下,这些缺乏训练的藩兵们,哪里是久经战场的海防二营的对手。

    大久保新右卫门看到队伍被赶下道路彻底失去指挥后,便在一小队武士的帮助下,冲破了自己人的阻挡,跑去前面和小野田为躬率领的中队人马汇合了。

    除了一百多死伤者,上百名跳入淀川的逃亡者,和跟随大久保新右卫门逃脱的一些士兵,这只部队最后被李晨芳俘虏了将近600人。

    击败了这只部队之后,李晨芳顾不得收拾战场,便令沼田兼一带着一个中队清扫战场,他和松浦信元则带着剩下的五个中队,展开了对于大久保新右卫门等部分人员逃亡方向的追击。

    走在中路的小野田为躬,听到后面传来的枪声后便下令停止了前进,并派人将前面开路的第一队人召了回来。

    但是李晨芳率领的队伍追击的实在是太迅速了,小野田为躬的部下刚刚看到大久保新右卫门了。

    刚刚才摆出防御阵型的小野田为躬的部下,只是抵挡了一轮冲锋,就被这些正兴奋起来的敌军给连续冲破了三排横队。

    大久保新右卫门虽然没有继续跑路,但是他带来的那些部下却吓得再次逃亡了,正在艰难的稳固阵型的小野田为躬,立刻发觉自己的部下也跟着逃亡了起来,没人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前去挡住敌军的进攻。

    李晨芳的部队就像是一把加热过的餐刀切割黄油一般,无声无息的就将小野田为躬的部下轻松的分成了两半。被逼下河堤的士兵大多被俘,逃进了树林和沼泽的士兵,倒是大多逃脱了。

    大久保新右卫门虽然拉着小野田为躬再次逃离了出去,不过他们和前队人马汇合时,身边士兵也就200出头而已。大久保新右卫门看着远处整理队伍,准备对自己这些人马发起再一次进攻的敌军,又看了看身边露出恐惧神情的士兵们,终于决定投降。

    小野田为躬还没从刚刚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就听到了这个让他更为震惊的决定,他一把拉住准备去传信的武士,一边对着大久保新右卫门怒吼道:“你疯了吗?那些人可不是什么逃兵,他们肯定是大阪叛军,你是想要我们都被幕府当做叛逆吗?”

    大久保新右卫门的脸色虽然苍白,但还是坚持的说道:“丢失了一整只军队,我们就算逃出去也要被勒令切腹了,难。投降了对方,我们还有一条生路,不投降的话,我们现在就完蛋了。”

    小野田为躬诧异的看着大久保新右卫门说道:“我们要是战死在这里,幕府大概还会饶过我们的家人,投降了这些叛军,还会有什么生路?”

    大久保新右卫门吞了一口口水后说道:“大阪叛军既然能够在这里伏击我们,可见枚方宿场就是被他们拿下的。前线的大军被断绝了粮道,哪里还有胜利的机会。

    如果连井伊殿都被打败了,幕府难保不和大阪进行和谈,我们不就有生路了吗?何必要在这里白白送死呢?”

    大久保新右卫门在为自己的决定辩解时,还悄悄的给自己的部下使了眼色。他的话一说完,便有几名武士上来抱住了小野田为躬,还劝说道:“小野田大人,中国人有句俗话,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小野田为躬的部下都站在了原地,并没有人上前帮助他脱困,小野田只能眼睁睁的看到那位传递投降消息的使者向着对面跑去了。

    从昨晚开始到现在,又是奔跑又是战斗,饶是经过了2年训练的海防二营将士,这一刻也有些体力不支了。

    因此虽然对面看起来人数已经不多,但李晨芳还是召回了冲在最大久保新右卫门主动提出的投降,对于李晨芳来说倒是省下了不少无谓的流血,因此他很快就接受了。

    在解除了大久保新右卫门等人的武装之后,李晨芳算是确定了他们投降的真心实意。他令大久保新右卫门、小野田为躬依旧担任被俘的700多名幕府军士兵的统领,这让被俘的幕府士兵们安心了许多。

    李晨芳带着胜利返回枚方宿场时,驻守在宿场的幕府军逃兵们也刚好扣下了六艘从京都而来的船队。六艘船有四艘装满了粮食,另外两艘则是其他物资。

    也就在这时,李晨芳向逃兵们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向这些逃兵们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逃兵们现在可以自行离去,他将会保证井伊直孝在明天天亮以前不会派人追捕他们;另一个是要求对方加入大阪义军这方,在战争结上就要分道扬镳了,也就不想揭穿李晨芳等人的真实身份,给自己惹麻烦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过,这些大阪叛军居然会这么胆大妄为,利用了他们不说,还真的把井伊直孝大人派出的援军给消灭了。

    全副武装的1500人尚且被对方六百余人的队伍给消灭了,逃兵这边心事各异的六个百人组,,李晨芳也不阻拦,还让他们带上了足够的食物。另外四个百人组则表示愿意留下来,李晨芳令沼田兼一把这些逃兵和大久保新右卫门等俘虏重新编组,组成了3个大队和一个辅兵大队。

    接下来,李晨芳让大久保新右卫门派出部下,将东门外的远藤信直给骗进了宿场。看到了井伊直孝的军令和大久保新右卫门的信物后,远藤信直带着数十人跑进了东门,结果被埋伏的街道两侧的伏兵一些人跑回了西南方的老营,只有最后几十人选择了向李晨芳投降。

    驻守在老营内的井伊直孝,没有听到大阪军和阿部正次率领的前军接触的消息,倒是在黄昏时再次听到了大久保新右卫门、小野田为躬被伏击的消息。

    数十名被漂流下来的士兵,第一时间就向老营士兵讲述了这个噩耗。听说伏击士兵有可能是大阪的叛军后,井伊直孝终于坐不住了。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受骗了,占据枚方的可能不是一伙逃兵而是大阪的叛逆。

    营中的粮食最多也就够大军2、3日所需,粮道被断绝大军也就不得不撤退了,井伊直孝自然不能容许大阪叛军就这么截断了自己的后路。他令木俣守安守住老营,自己亲自带着两千赤备队,前去夺回枚方宿场,疏通粮道。

    由于天色将黑,井伊直孝选择了远离河道的官道行军,这里视野开阔,又都是田野,最是适合骑兵驰骋。

    不过他带着赤备队刚跑出老营1、2公里,身后老营方向就燃起了火光。井伊直孝立刻大惊失色的率队赶了回去,等他回到老营才发现,着火的不是老营而是老营身后的三道浮桥。

    大阪叛军将缴获的六艘运输船装上了干柴和引燃之物,然后顺江而下,在靠近浮桥的地方点燃了运输船,让它们顺着水流飘向了下游的浮桥。

    这三道浮桥一断,淀川两岸的幕府军顿时就失去了联系。对岸的长野业辉、庵原朝真就成了孤军,井伊直孝站在浮桥边听着对岸传来的厮杀声一夜未睡。

    直到天亮前,对岸的厮杀声才渐渐平息。太阳高高生起后,长野业辉、庵原朝真等百余人在大阪叛军的押解下,垂头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