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801章

挽明-第801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善看了看面无表情的黄台吉,又看了看有些坐立不安的莽古尔泰,便不由说道:“这些子弟贝勒们说的都还有些道理,但左右也就这么回事。再这么争吵下,我看除了伤害彼此之间的情分,也不会有什么结论出来。不管怎么说,这后金国的大方向,总要我们三人来把住的,不如这事还是我们三人定一定吧?”

    黄台吉看了看身边的两人,便微笑的说道:“大贝勒和我,意见已经很明了了。看来这事关后金国运的事,就只能看三贝勒一言而决了。不知三贝勒对土谢图汗等人的求援一事如何看待?”

    如果说莽古尔泰同黄台吉、代善相比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他始终还是把后金的利益放在了正蓝旗的利益之上。因此明知道此刻反对外喀尔喀右翼求援,对于自己而言是最有利的,但他还是忍不住为后金的大局考虑了起来。

    在迟疑了片刻之后,莽古尔泰终于开口说道:“林丹汗终究是我国之大敌,难得他脱离了自己的部族,远在漠北征战。我们选上一支精兵,在土谢图汗他们的接应下突袭林丹汗的部队,或许就能改变我国、蒙古诸部和明国之间的局势,我觉得答应土谢图汗他们的求援还是需要的。”

    代善有些木然的看了莽古尔泰一眼,立刻便改口说道:“既然三贝勒也这么说,那么我看这事就按照大汗的意思决定下来好了。不知大汗打算调取那几旗远征漠北呢?”

    黄台吉思考了下便说道:“远征漠北,消灭林丹汗的部队,对我后金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此次出兵不可不慎重。我的意见是,应当选派一只熟悉北方冬季作战,又有足够威望的旗主贝勒以为统帅…”

    莽古尔泰只是听了几句,便知道黄台吉口中说的正是自己。在他刚刚表态要支持出兵后,想要拒绝黄台吉的命令显然有些不合适,但此刻的莽古尔泰却并不愿意远离沈阳城。

    自从阿敏被圈禁之后,他在朝中就失去了一个为自己说话的帮手。而代善凭借着义州之战同豪格的关系突然好了起来,这就令莽古尔泰感觉自己似乎被其他各旗的贝勒们所孤立起来了。

    在这样的时刻带兵出征,莽古尔泰很是担心,黄台吉会通过控制城内的正蓝旗家眷来分化瓦解自己的部下。没有了正蓝旗部众的支持,黄台吉想要对他做什么,估计都不会遇到什么阻扰了。

    不想沦为第二个阿敏的莽古尔泰,于是在黄台吉还没有宣布人选的时候,突然打断了黄台吉的话语说道:“大汗说的自然是对的,不过我女真一族人才济济,总不能老让几个老人站出来撑场面。

    大汗之前不是说,要让我们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多出门锻炼锻炼,免得堕了父祖的威名么?我看这一次就是个好机会。

    我提议由岳托和豪格领兵出征,让他们去吹一吹漠北的寒风,也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父兄,当初是如何开辟出这方基业出来的…”

    莽古尔泰的话语顿时让大政殿内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站在殿下的豪格,虽然豪格装作一脸的不在乎,但他摩拳擦掌的模样,可见是被三贝勒说到痛处力。

    因为义州之战,和豪格已经算是绑在了一起的代善,不得不为豪格求情道:“去岁豪格贝勒的镶黄旗损失不小,让镶黄旗出兵恐怕不大合适吧…”

    黄台吉听了一会两位大贝勒的争执后,方才开口说道:“豪格虽然是我的长子,但我也不能偏袒他。

    三贝勒说的对,应当给年轻人锻炼锻炼,免得再出现义州这样的混账事情。不过豪格虽然有罪,但镶黄旗并无罪过。

    我看豪格可以加入出征兵马戴罪立功,至于镶黄旗还是留着沈阳休养为好。另外,此次出兵目的是歼灭林丹汗的部队,光凭一旗的武力恐怕难以做到,还是从各旗中抽调精干,做好一击击破林丹汗的准备…”

    在黄台吉和岳托等贝勒的逼迫下,代善和莽古尔泰终于同意了黄台吉抽调本部白甲护兵的提议。至于出征的统帅,最终还是落在了多尔衮身上,济尔哈朗、豪格作为他的副手。多尔衮虽然有些闷闷不乐,但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命。

    虽说黄台吉在大政殿内压倒了众位大小贝勒,达成了出兵漠北的决策。但是真正能够调用的人马也就3500人而已。这当然不是后金无人可用,而是物资不足了。

    两次入侵明国都没有得到多少收获,后金国的国库自然也就干枯了。虽说今年黄台吉把心思放在了国内的生产上,但自己生产终究不及劫掠明国百姓更容易。因此这趟远征,就只能压缩兵力,把最为出色的各旗护兵召集了起来。

    不过就在后金国内准备出征漠北的事务时,镶黄旗下的两个蒙古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偷马逃出了沈阳,一路逃亡到了察罕浩特。

    驻守在察罕浩特,正视图恢复这座草原城市旧日规模的衮楚克台吉得到了这两名逃回的蒙古人的汇报之后,思考了足足一个晚上,才派人前往漠北寻找林丹汗的踪迹试图向他报警。

    此外,衮楚克台吉还向承德和丰镇两地传报了这个消息,并派人监视了辽河套附近的动静,生怕后金军会顺便生起攻打察罕浩特的念头。 

第335章 鸽信() 
镶黄旗下的蒙古人偷马失踪,当豪格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第二天的白天了。若是以往,他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向父汗汇报,不过现在么他就有些心虚了。

    在义州丢掉了将近半个镶黄旗之后,黄台吉对他就表现的很是失望了。如今他居然连手下人都管不住,这两个蒙古人偷跑,显然是同后金打算远征漠北有关,豪格有些不确定把这个消息汇报上去,是不是合适。

    思考了半日之后,豪格悄悄的前去拜访了大贝勒代善,先向他讨了一个主意。代善倒是真想保住豪格,他立刻将倚为心腹的宋献策召了过来,向他问计。

    宋献策只是思索了片刻便直言不讳的说道:“豪格贝勒,你来错了地方。你现在应当赶紧入宫向大汗老实交代情况,则大汗必定会为你遮掩此事。否则一旦其他人先将这事呈报给大汗,恐怕大汗就要对贝勒你心怀成见了。贝勒难道不知,事君以忠,事父以诚的道理吗?”

    豪格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他赶紧起身向着宋献策拱手说道:“多亏宋先生教诲,我差点就想岔了。”

    豪格随即和代善打了个招呼,就迅速的离去了。听着脚步声渐不闻后,坐在太师椅上养神的代善,这才直起了身子,不无担心的向宋献策问道:“豪格这么径自去向大汗坦白,真的会没事?若是大汗真要追究豪格的过失,我是不是应当出言保一保他?”

    宋献策曲着身子满面堆笑的说道:“大贝勒不必担忧,大汗膝下虽然不止豪格一个儿子,但是能够领镶黄旗的儿子却只有豪格一个。只要豪格贝勒和大汗是一条心的,大汗就不会追究这事,否则这镶黄旗如何还能让豪格贝勒主持大局…”

    就在宋献策为代善分析局势时,距离代善府邸两条街的青州南货行中,一名伙计打扮的青年人正小心翼翼的把一只鸽子从笼内抓了出来,边上的中年掌柜看着他的动作,不无担心的问道:“你确定这鸽子能飞回锦州?”

    那名青年头也不抬的的回道:“您放心好了,这可是张万钟张先生培育了三年的鸽种,一定不会迷路的。

    张先生在我们山东可是被称之为鸽神的存在,他还写过一本怎么培育鸽子的《鸽经》,被皇上亲自下令付印推广。前年开始,张先生主持的军鸽局就已经在旅顺、登莱、上海、广州、台湾试飞过信鸽了,基本上都没有迷失过。

    再说了,就算这只迷路了,边上不还有一只预备的么?总有一只会到达锦州的。其实掌柜你也不必太过紧张,这鸽书上只有一连串的数字,就算被人无意打落,他们也发现不了鸽书上究竟写的什么内容。”

    看着腾空而去的两羽灰鸽,那位中年掌柜不由望空拜了拜,口中祈祷了一番才对着身边的伙计说道:“这关外到底不比关内,空中猛禽甚多。我就是担心它们折在了哪只贪嘴的厌物口中,坏了皇上的大事。我还是觉得,老老实实的让人把消息传回去,比用这些活物靠谱…”

    对于掌柜的话语,这名伙计也只能翻了翻白眼,随即说道:“掌柜的,我把这里收拾了,就去前面柜上了,您还有什么其他吩咐不…”

    沈阳到锦州城400余里,商队便是以每日八十里的速度前进,也需要将近五日功夫。不过这两只信鸽只花了6个多小时便回到了锦州的鸽笼内,负责管理鸽笼的人员离开上前将鸽书取下,并给予了清水和食物。

    半个小时之后,从鸽书上翻译出内容的锦衣卫重新整理出了一封文书,然后派人骑马传往京城。而那两封鸽书重新封闭在了黄铜管内,绑在了另外两羽鸽子身上飞向了京城。

    16个小时之后,这两羽鸽子也成功抵达了北京内城的一所大宅内。鸽子身上携带的铜管很快就送到了宅邸的主人张万钟手里,此时已经差不多是第二日早上了。而骑马报信者,此时还远没到山海关呢。

    张万钟,字扣之,虽然年近40,但平日里保养得当,望之犹如30出头,可谓是风度翩翩。他是山东邹平县人氏,也是官宦名门之后。祖父张元,进士出身,官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父亲张延登,进士出身,现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虽然家学渊博,但到了张万钟这里就出了一些偏差,他不爱四书五经,却非常喜欢那些杂学,特别是养鸽子和养马。因此都快四十了也仅仅只是一名贡生而已。

    唐宋时文人雅士就已经开始蓄养鸽子,到了明代养鸽之风更是大涨。不过明人养鸽并没有把信鸽和观赏鸽分开。明人即把鸽子看做一种观赏性的宠物,也常常利用鸽子的习性用来传递家书。

    大明正统年间,就有文人记载,淮阴有人在自家屋顶捡到了一只极为疲惫的鸽子,观看鸽子脚上用油纸包裹的信件,发觉这只鸽子是三日前从北京放出的。北京到淮阴七百多公里,这只鸽子只花了三日时间,可见这只鸽子已经很接近于专业的信鸽了。

    当然明人啧啧称奇的趣闻,对于崇祯来说并不以为然。在没有无线电波的时代,信鸽是远距离传递信息最快的方式了,但专业的信鸽可不是随便找几对鸽子就能充任的。品种、血统和专业的训练,是培育出专业信鸽不可或缺的条件。

    不过在这个时代培育出一些专业信鸽倒也并不是那么艰难,因为南方的赛鸽会,特别是广东的各种赛鸽会、飞鸽会、白鸽会,已经为挑选出合用的种鸽和养育鸽子的人员打好了物资基础。

    比如佛山的放鸽会,就有三场比赛,从清远东临寺飞回佛山,从飞来寺飞回佛山,从横石驿飞回佛山,最远的距离就超过了300里。

    在锦衣卫的寻访下,在养鸽人中小有名气的张万钟就被召入了京城,负责信鸽局的筹建工作了。张万钟倒是没想过,自己不务正业的小爱好居然入了皇帝的眼。不过他对于建立一个遍及全国的信鸽通讯系统,倒是大感兴趣,于是一口应承了下来。

    2年多时间过去之后,这对用于远途通讯信鸽的安全归来,算是完成了初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