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813章

挽明-第813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只是一片好意,绝无强求之意。再说了,三藩入京也不是什么小事,这留在晋地的田宅和那些郡王、将军、宗室要如何处理,总要拿出个章程出来的…”

    和崇祯相谈了一个上午,山西三藩离开皇宫时都是步履沉重,一副心思重重的模样。倒是陪在一边的福王世子,表情轻松的不断开解劝说三藩。

    在四位宗室离开皇宫时,孙之獬也终于离开了内阁所在的文华殿,和晋地三藩相比,他的精神面貌就好的多了。走出了文华殿的院子之后,他回头恶狠狠的看了一眼身后,方才快步离开。

    在上午的质询中,张瑞图挟内阁之权威,对着他又吼又叫的,但是知道苏长青就是崇祯的首辅黄立极态度微妙,连带着新晋吏部尚书的温体仁也是沉默不语。

    这无形之中极大的减轻了孙之獬身上的压力,有着皇帝作为后盾的孙之獬,在张瑞图的盘问下始终一言不发,无计可施的张瑞图只能虚张声势的说要派人进入报社查找苏长青的踪迹。

    沉默了一个上午的孙之獬这才开口嘲讽道:“大明时报不仅是陛下的产业,还是内廷主办的报纸。张阁老要查抄大明时报,敢问是依照了那家的律法?”

    内阁阁臣们似乎此时才想起,大明时报的前身乃是东厂,于是空气一时紧张了起来。毕竟向来只有东厂监督百官,倒是没听说哪一位阁老去东厂拆招牌的。

    看着骑虎难下的张瑞图,黄立极最后出声说道:“既然是陛下的产业,那此事还是交给陛下定夺为好。

    孙之獬,你身为陛下近臣,主持陛下之喉舌,就应当细细审查文字,不要把那些无君无父之言也刊登了出来。若是搅的天下人心浮动,你担的起这个责任吗?”

    令孙之獬离开之后,黄立极就令自己的秘书带着一叠文件前往了西苑精舍。自从皇帝搬迁至西苑之后,文华殿这边就来的没有之前这么频繁了。

    虽说现在内阁权力大增,大部分事务黄立极都可以同阁臣商议后处理。但是远离了皇帝之后,反倒是令黄立极有些坐卧不安,并无大权独揽的喜悦之情。

    毕竟以他的年纪,现在最希望的还是安然卸任,返回家乡享受下晚年的最后时光。而不是在京城和皇帝争权,最终失去皇帝的宠幸。

    更何况,改革之政虽然是黄立极推行主持,但他心里却很清楚,最终拍板的都是皇帝本人。若是比较处理政务和熟悉官吏人情,崇祯自然是比不上他。

    但是论推动改革的决心,营造改革的大势,去迎合底层百姓的喜好,则黄立极自认不及崇祯了。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许多事情不和皇帝讨论一下,黄立极就很难下定决心。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现在崇祯才是内阁放胆做事的定心丸。

    黄立极抵达西苑精舍时,正是午餐时间。搬到西苑精舍之后,崇祯觉得有一大好处就是,自己离烧饭的厨房近了,不必每天吃些温热的饭菜了。

    听到黄立极到来,朱由检便邀请他去楼下的专用餐厅吃饭。北方冬季很少有新鲜蔬菜可用,白菜和腌菜大约就是冬季北方餐桌上的主要蔬菜了。

    不过今日皇帝的餐桌上却有着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黄立极不由笑了笑说道:“陛下这里的洞子货倒是出色,看来这伺候之人倒是用心了,这般粗大的黄瓜和西红柿,没有2、3元一个恐怕出不来。”

    朱由检一边邀请他坐下,一边却笑着回道:“先生是走眼了,这可不是什么洞子货,这是农科院今年试验用玻璃和铁框架修建温室大棚,弄出来的试验品。人家特地送来给朕尝尝鲜。”

    黄立极顿时皱了皱眉头说道:“农科院不好好的培育良种,玩弄这些花俏,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吧。”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说道:“那倒也不然,京城富户实在不少,但是能够吃的上洞子货的毕竟还是极少数。

    农科院研究温室大棚,也是希望能够借此取代洞子货,给那些农夫在冬天找个营生,顺便也满足了京城富户的需求,倒也没什么不好。

    再说了,现在我朝正在后金后方用兵,据说那些地方气候严寒,都没什么蔬菜可食。若是能够借此解决那些地方的冬季吃菜问题,也是一个好事啊…” 

第353章 北方的新土地() 
“后金的后方?”黄立极有些诧异的询问了一句。朱由检随手从一边的茶汤中蘸了蘸,便在桌子上画起了东北亚的示意图。

    然后他指着图纸说道:“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中间的海峡北上,就是鲸海地区。鲸海中间是库页岛,而朝鲜北面的鲸海沿岸就是后金所谓的东海窝集。

    窝集者森林也,也就是说从图们江往北,长白山以东都是难以通行的莽莽森林。当然在兴凯湖南北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交汇地区还是有大片的平原的,不过这些平原上有着大面积的沼泽,当地土著又以渔猎为生,因此基本没有什么开发。

    我朝开国之初,在此处设奴儿干都司,但随后即放弃了。建州女真的祖先虽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迁移到了我辽东边墙的附近,因此这里依然还是一片原始莽荒的景象。建州女真虽然称这里是他们的发源之地,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多加重视,只是将之视为掠夺人口补充建州女真人口的来源之地。

    所以,我将之称为后金的后方。在花费了2年的时间之后,东海巡阅府不仅在海参崴建立了港口和镇守府,还收复了庙街和双城子,又新修了瓦伦堡。乌苏里江之上游,黑龙江之下游,已然落入了我军手中。

    现在海参崴和庙街虽然只有海上相通,但只要能够把乌苏里江流域完全探索出来,再占住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伯力地区,那么这一大片滨海的土地就成了我朝的新领土。有了这片领土作为根基,则我大明军队不但斩断了后金补充人口的来源之地,还在它后方建立了一个出击的基地。比之地方狭小缺乏纵深的东江镇,此处的重要性显然是远远过之了。”

    黄立极看了崇祯画的地图半天,也没弄清楚这黑龙江下游加上乌苏里江流域究竟有多大,他最终放弃了猜测,抬头直接向崇祯试探的询问道:“陛下说的这个区域,到底有多大?”

    朱由检歪着脖子想了想说道:“大约相当于大半个辽东的地方吧。”

    黄立极沉默了许久才出声道:“这么大的区域,陛下打算投入多少人手和资源才能控制住此处?由北京往辽西运粮,都已经让国家难以承担了。现在要绕过朝鲜半岛,给这些区域的驻军运输粮食,国家还能维持么?臣以为,我朝能够守住宁锦防线,和后金平分草原,已经是极好的结果了,陛下何不退让一二呢?”

    朱由检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先生大约是误会了,这一片滨海地区可是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哪怕不是为了牵制后金,大明也不能放弃这里。

    在黑龙江下游支流和库页岛的一些河流中,我们发现了黄金。而黑龙江、鲸海和兴凯湖都是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特别是黑龙江下游、库页岛及海参崴附近的滨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另外这些地区还有着丰富的皮毛和人参资源。

    光是凭借着皮毛和人参的贸易,我们就已经赚回在这一地区的资金投入了。至于粮食问题,朕其实也正想要和先生商议,不过咱们现在还是先吃饭…”

    心中有事的黄立极只是划拉了小半碗饭,就停下了筷子。而朱由检倒是很香甜的吃了两大碗米饭,才邀请黄立极去二楼会客厅说话。

    朱由检走入了会客厅后,就让吕琦将一张地图拿了出来,他指着摊开的地图说道:“先生可以看看,这就是海参崴…兴凯湖,绥芬河…乌苏里江之间的地图。

    从去年开始,地图测绘局就以商队的名义,在这一地区派出了11只小型探险队,对当地的部族人口、地理、植物、地质、河流进行了考察。考察使用的经费和商队的贸易利润刚好抵消,可以说是极有成效的探险组织。

    这一地区虽然同后金之间只隔了一道长白山,但是该区域内分布的人口却极为少数。根据探险队的调查,二、三十年前此地人口还是极为茂盛的。但自从建州女真崛起之后,就不停的抓捕宁古塔及长白山地区的部族,作为本族人口的补充。导致原本长白山地区成为了现在的野人山,除了极少数部族外,大多数人都逃到了乌苏里江流域。

    绥芬河中游出河谷的东宁平原和下游的双城子,虽然还有八、九百户人家居住,但已经向后金臣服,自我军开辟海参崴据点之后,这两地现在已经投降我大明。失去了这两处据点,后金想要翻越长白山进入平原地区,就失去了接应。他们现在想要出兵攻打双城子,就需要从西南方的珲春和西北面的宁古塔出兵,翻越数百里的无人区,这显然是两条极为艰难的进军路线。

    而对我军来说,如果守住了双城子,就等于获取了乌苏里江上游及兴凯湖南面平原的控制权。根据我们的植物学家报告,在双城子和海参崴之间的森林里发现了不少类似于我国南方才会出现的植物。

    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气候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寒冷。今年海参崴镇守府在驻地附近种植了一些小麦和土豆,虽然产量较低,但是已经证明了这一地区是可以发展农业的了。双城子附近的平原土壤肥力不错,这一地区又有着大量的河流分布,只要能够把这一地区开发出来,我们就不必再往海参崴和庙街调拨粮食了。”

    黄立极看了看地图,很快便抬头看向崇祯说道:“陛下想在这一片区域发展农业?就算陛下说这一片平原是可以开发的,可朝廷目前似乎也难以负担啊。就连距离福建这么近的台湾岛,我们花了四年时间,也不过才迁移了15万人。可总花费却达到了750万元,朝廷投入的250万元,到现在都没收回十分之一,不过臣倒是听说某些台湾垦殖公司是赚了盘满钵满了。”

    朱由检对此也不由有些脸红,台湾现在的大宗产业有三样,基隆附近的采金业,西部平原疏林地带上的狩猎鹿群,和制糖产业。除了最后一项,前两项都被台湾垦殖公司所垄断,和制糖业的投入回报相比,采金和狩猎鹿群才是暴利。

    九份和大、小金瓜石矿区的发现,使得台湾黄金年产量达到了近两吨,也就是六万余两。其中台湾垦殖公司收取了一半作为税收,另外向矿工们出售高价的工具和水银及其他生活用品,低价收购金砂、金块,最终落在垦殖公司手中的就是4万5千余两黄金,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了大明开国以来官方开采的数量。

    虽然落在矿工手中的黄金人均不到八、九两,但年纯收入已经超过120余两白银,是他们过去年收入的数倍。因此被黄金吸引前往台湾的大陆贫民已经越来越多。至于鹿皮、鹿茸、鹿肉干一年的收益,一年也有十几万两。

    这两者的收益相加,不仅养活了四海营这样庞大的私军,还给台湾垦殖公司的股东带去了丰厚的利益。但是对于朝廷的一些官员来说,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损公肥私么。

    朱由检不由转移话题说道:“先生也不能只看这一面,若是没有四海营坐镇台湾,那些土著和荷兰人又怎么会这么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