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919章

挽明-第919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在他心里还有着一道保险,认为真要出了什么事,将主持纸币发行的范永斗推出去平息众怒也是了。现在要是对纸币的印刷作出限制,不管是推行屯垦还是打造军械,都将会受到经费不足的限制,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而对于主持纸币发行的范永斗等商人来说,他们感觉现在的自己像是在天堂和地狱轮回往来一般。

    纸币的发行使得他们可以用不值钱的纸张去换取后金市场的大宗物资和金银等硬通货,然后再高价出售给明国的商人,这两者之间的差价使得国库和经手的商人都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而且,纸币取代硬币成为货币的另一个好处是,沉淀在商户或百姓手的纸币,等同于是他们将自己的财富无息借给了国家周转,对于范永斗这些商人来说,这笔无息借款拿出去放贷,收取的利息也是极为惊人的了。

    但是,随着纸币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范永斗等商人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入一个庞大的旋涡内了。

    首先,后金国内及附属的蒙古、野人女真各部,此时并没有养成商品经济的概念。大多数人都认为,金银虽然贵重但依然不及各种生产及生活物资重要。

    蒙古人和野人女真宁可拿几张好的貂皮、狐皮换一顶暖和的皮帽子或一桶酒水,也不乐意接受金银货币。而八旗亲贵们更喜欢拿庄园里的产出交换明国出产的各种布匹绸缎、瓷器、茶叶、白糖等商品。

    也是说,不管是后金的附属部族,还是国内的满蒙百姓,他们认可接受后金纸币的前提,在于这些纸币能够购买到来自大明的商品。

    而后金国能够用于支持这些纸币兑换价值的,只有马匹和粮食。随着纸币发行总额的不断升,范永斗惊恐的意识到,纸币的发行并没有让后金的经济变得独立起来,反而让后金经济变得更为依赖于同明国的商品贸易了。

    如果现在切断了同明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后金纸币将只能涌入到马匹和粮食的交易去,除非汗王下令没收蒙古诸部及各旗的公有财产,否则国家所拥有的马匹和粮食根本无法冲抵已经发行的纸币数量,这只能造成纸币的大幅度贬值,像大明宝钞一般被百姓所弃用。

    范永斗感觉自己的脖子后面总有些发寒,要是真的出现了这样的场面,他可不认为那些受到了损失的满蒙贵族会轻易放过他。

    最令他感到寒心的还不仅仅于此,爱新觉罗家子嗣旺盛,宗室子弟便有百人之多。这些宗室子弟也并不是都像岳托等人那样颇具才能,能够领兵阵的人才。

    虽说后金刚刚崛起不久,这些宗室子弟还不像明朝的宗室那么混账,但他们也还是需要国家奉养的。后金本身的经济不发达,多余的一点家当不是投入到再生产,是被拿来拉拢蒙古及野人女真各部了,因此爱新觉罗的宗室们过得一向较清苦。

    如今范永斗这个明国逃来的外人,仗着印刷纸币陡然富裕了起来,爱新觉罗的宗室子弟自然是不甘心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印刷纸币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么简单的事汗王居然不交给家里人管理,反倒是給了一个地位卑下的外人,实在是令人难以信服。

    这些宗室子弟自然会时不时的门找茬,顺便打打秋风。而这些宗室子弟更麻烦的,便是那些爱新觉罗家的女性,她们常常光明正大的门来借钱,不是借了再不门,是三天两头的过来借钱而不肯支付利息。

    这些爱新觉罗家的女子,不管是被黄台吉称为姑姑还是格格的辈分,她们对于财物的贪婪行径,算是黄台吉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呵斥她们的丈夫和父亲几句算完事了。

    在这种内外夹攻之下,连范永斗自己也不得不突破了自己制定的纸币发行数额,将后金元的发行数目一次次的突破到一个新的高度去。

    金钱不断涌入国库的景象,总是能够给所有人一个错觉,认为这样的景气能够永远的持续下去。哪怕是有那么几个聪明人觉得不对,也只是想着在大厦崩塌之前捞一笔,而不是试图去阻止大厦的崩塌。

    当然,范永斗等人的恐惧,黄台吉是感受不到的。粮食生产的提升,经济的宽裕,使得他可以大肆拉拢满蒙亲贵,肃清阿敏逃亡,莽古尔泰反叛给后金国内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正蓝旗向大明的投降,使得莽古尔泰一系的势力大受挫折,即便是之后被黄台吉赎回了不少正蓝旗军将,忠诚于莽古尔泰及德格类的势力都已经大多留在了明国。

    黄台吉这一年多来把正蓝旗、镶蓝旗、镶黄旗重新打乱整编,不仅重建了这三旗的组织架构,更是确保了三旗对于自己的效忠。

    如此一来,黄台吉、豪格两父子等于控制了两黄旗和两蓝旗,成为了女真八旗真正的第一军事集团了。

    在重建满洲八旗的同时,黄台吉还将满洲八旗的蒙古人剔除了出来,同蒙古四旗结合组建成了蒙古八旗。令阿岱、*、恩格图、额驸布彦岱、吴赖、扈西布、伊拜、额驸苏纳为蒙古八旗的八固山额真,蒙古八旗定额一万八千六十四人。

    这一举动看似是为了加强满人对于国内蒙古人的控制,但在事实却是削弱了满洲八旗旗主的势力,而加强了后金大汗的权力。在过去,这些女真化的蒙古人只会听从本旗旗主的命令,但是在这之后,他们只会听从于后金大汗的命令。

    而对于国外那些依附后金的蒙古部族,黄台吉也将这剩下的五部族编为了一十三旗,以防止这些部族再逃往明国那边。漠南蒙古一十六部,至此被大明和后金瓜分殆尽,再无一只独立的部族。

    至于漠北蒙古三部,虽然还试图在明国和后金之间左右逢源,但是由于明国商路在漠北的不断延伸,漠南蒙古地方议会的各项命令,使得漠北蒙古的底层牧民们开始倾向于投向明国。

    臣服于明国,和明国进行贸易往来,显然投向后金,跟随后金去入侵明国要安全轻松的多。

    黄台吉殚精竭虑了一年多,总算是将后金国内的政治斗争缓和了下来,也有了几分府库充盈的景象。但是当他再度环顾四周时,却发觉后金此刻如同陷入到了一个囚笼之内,一时之间难以再找到发展的方向了。

    除了东北方的漠北蒙古和北方的黑龙江游的虎尔哈部外,其他地区不是控制在大明手,便是同大明结盟了。虽然一些汉官见国内形势稳定下来之后,再次向他书请求开启讨伐明国的战争,但是八旗亲贵们却对此报以沉默的态度。

    黄台吉知道,正蓝旗整旗向明国的投降事件,已经严重的打击了八旗将士对阵明军的自信心了。不少人在私下里认为,辽东土地沃野千里,足够满洲人在此据地称王了,何必一定要去同明国死磕不休。

    还有一些人则觉得,满洲人总数不过百万,死一个少一个,而那些汉人在关内有亿兆之数。哪怕是一个满洲人交换10个汉人的性命,满洲人全灭了,汉人也不过是只断了一条胳膊而已。那些投降的汉官总是想要撺掇后金同大明开战,究竟是真的为后金靠拢还是想要灭亡我族呢?

    黄台吉虽然听说了满洲军将在私下里讨论的这些言论,但也只能装作充耳不闻。这些满洲军将之所以如此愤愤不平,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这几年同明国的交战除了伤亡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收获。而明国皇帝对待俘虏的优待政策,也极大的消除了底层将士对于明国的仇恨,特别是那些被放回的俘虏,对于战争的厌恶感极为明显。

    为了防止这些投降军将影响八旗的士气,黄台吉只能对这些被俘过的军将采取隔离劳作,降级使用和分散安插到其他部队去。这些行动固然是保住了八旗的士气,但是却也使得不少被俘的将士更是心灰意懒了。

    在这样的状况下,黄台吉自然是认为,同明国再度开战的时机尚未来到。不过他也意识到,不能够再纵容明军沿着黑龙江而,将虎尔哈各部全都拉拢过去,那样的话后金北部出现了一个统一的虎尔哈政权,让后金陷入到四面围攻的境地去了。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x

第483章 工业时代的序幕() 
梅思沃尔德拿着手的素描本对着不远处的钢铁桥梁许久,方才皱着眉头对着身边一名创造朴素的年轻人说道:“莱利先生,你能不能再画的的精细一些,最好能够将例尺也画在边。手机端 如果那些国人不阻止你的话,你可以再跑近一些,将那些铁梁的交接节点也给他画出来,我希望得到的效果是,英国的工程师可以按照你的素描本把这座桥完全复制出来,你能做到吗?”

    年轻的画家颇有些不乐的说道:“这可有些麻烦了,那些国人根本听不懂我的话,他们对待外国人的态度可不算友好,我可不打算被他们送到国人的监狱里去…”

    梅思沃尔德拿出了自己的钱包,然后从抽出了三张10元面额的钞票夹在了素描本递给了年轻人,“国是一个很讲究人情的国家,如果你买一些食物和酒水去和他们沟通,我相信看守桥梁的守卫是不会拒绝你画几幅画的。

    我不管你画的好还是坏,只要你的素描达到了我的要求,每一张素描我都会支付一英镑零三先令,如果是油画的话,那是30英镑一副。这些酬劳并不计算在你的年薪之内。公司聘请你3年,但事实你在国为我们工作的时间只有一年。如果你想利用这一年时间赚一笔大钱的话,要按照我的吩咐去做。

    我的手有着大量的工作,不仅仅是画这座桥梁和这里的铁路,还有天津的码头、唐山的钢铁厂、北京的纺织工厂等等内容,都要画出来。我相信,只要你能够完成我交代的任务,那么等你回到英国时,有足够的积蓄开一间自己的画室了。到时候,我也会为你推荐几位有身份的顾客。

    所以莱利先生,你应当为你自己的未来拼搏一下。按照国人说的,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莱利小心的接过了自己的素描本,按住了面的纸币后殷勤的说道:“请放心阁下,我一定能够完成您的任务,确保这座桥梁每一个水面以的部位都能被复制出来…”

    莱利说完便向梅思沃尔德告辞,然后转身向着高地下的村子走去,显然他是要按照梅思沃尔德所说的,去和桥梁的守卫联络感情去了。

    站在梅思沃尔德身边的罗伯特看着年轻画家走远之后,方才耸了耸肩膀对着司说道:“花这么多代价画出一座桥值得吗?我觉得算是莱利能够完美的将这座桥梁画出来,英国也建造不起这样一座铁桥。

    据说这座桥梁的造价高达87万元,我都觉得这些国人简直是疯了。要是在英国修建起这样的铁桥,起码也要40万英镑,那足可以修建20艘莫里斯号了,我想不管是国王还是议员们都不会容许,修建这样一座铁桥。”

    梅思沃尔德似乎并没有把罗伯特的话语听进去,看着东北方5、60米远的滦河大桥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已经让他沉迷于其了。

    这座大桥总长据说还不到700米,但是却足足修建了2年多,光是修建桥墩都失败了两次。最后国人采取潜水的方式探索河底基础才重新选定了桥墩的基础,并利用欧洲的潜水钟技术改造为气压沉箱方式完成了打桩和桥墩修筑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