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927章

挽明-第927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汪行长是我吗?”

    汪可仁点零头道:“正是李秘书你啊,如果想要悄无声息的把这些收割下来的财物和物资运出来,我们自然需要一些代理人,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帮手,代替我们在后金国内做这些事,这才不会被后金官府所发觉。

    这些代理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身份,这样当他们开始向国外转移财物和物资时,才不会被后金的官员所拦截。对于后金的上层人士,你应该是最为了解了,我们需要你给我们挑选出合适的对象,好让我们的人去拉拢他们。

    有了范永斗帮助我们调整后金的经济政策,再加上这些后金内部的代理人,就算我们转移不出所有财物和物资,也能转移出大部分了…”

    李延庚这才反应了过来,刚刚谈到经济措施他不是很明白,但是提到对后金内部人事的了解,他倒是胸有成竹了,他对着汪可仁欠了欠身子道:“这个么,倒也简单,给我3的时间,我就可以理出一份可以接触的人员名单出来…”

    就在这些银行家们热火朝的讨论着如何对后金的金融系统下手的时候,西苑精舍内的气氛却阴沉的很。

    十一月初的下午,气阴暗不明,似乎是要下雪的『色』。朱由检却站在阳台上就这么让寒风吹拂着,让自己因为气闷而发昏的头脑清醒清醒。而在他的身后,王承恩和吕琦都焦急的劝他返回房内,不要被寒风吹坏了身子。

    寒风里的朱由检并没有理会两名亲信太监的劝,他呼吸了好几口室外冷冽的空气,方才觉得心情舒坦了一些,看着外面的萧瑟景致对着身后两人道:“你们,这些朝廷大臣究竟是怎么想的?朕已经了几次,朕对于皇子的教育早有打算,他们还是这么不依不饶的上书,是嫡庶有分,应当先立太子,早安人心。他们究竟安的什么心,朕现在不过才25岁,难道朕看起来是这么不长命的人吗?”

    王承恩顿时紧张的回道:“陛下慎言,慎言。陛下上承命,自然是福泽绵长。那些上书的官员不过是被猪油蒙了心,才管起了陛下的家事,陛下置之不理也就是了,不必同这些蠢人置气,气坏了身体可是得不偿失啊…”

    吕琦也是跪在一旁连连点头应是,朱由检回头看了两人一眼,这才转身走回了自己的办公桌旁。看着皇帝听了劝,王承恩赶紧给吕琦使了个眼『色』,让他将阳台的玻璃门给关上,自己则心的走到皇帝身边伺候着。

    朱由检再次拿起了几封劝他立朱慈烺为太子的奏折看了起来,过了许久他才冷静的向吕琦问道:“社会调查部难道就什么流言都没听?这些官员难道真是心有默契,才给朕上这样的奏折,给朕添堵?”

    吕琦绞尽脑汁的回想,也一直没能想起什么线索,倒是一旁的王承恩突然道:“陛下,是不是您上次巡视礼部,和礼部官员提起教育时,到要让大皇子明年上学去了,让这些官员生起了什么误会?”

    朱由检皱了皱眉『毛』,不以为然的道:“照儿明年七岁了,难道不该上学吗?”

    王承恩低着头心翼翼的道:“本朝惯例,唯太子方可出阁讲学,臣以为礼部的官员大约是以为陛下欲立太子了。”

    朱由检这才有些醒悟了过来,他顺手从一旁的奏折中翻出了几本批阅过的奏折,这几份则是在向他推荐教导皇子的人选。他有些恼火的将手中的奏折丢在了桌上,口中道:“闹了半,这些官员是正事不做,整在猜想朕的心思吗?还他妈是瞎猜…”

    王承恩、吕琦固然不会接皇帝的话语,朱由检骂了几句便也住了口,现在他倒是有些头疼了。眼下的状况,他做什么表态似乎都不大合适了,思考了许久之后,他便对着王承恩道:“让内务府整修一下西苑边上的英烈学,明年开春便让照儿和婷婷一起上学去。

    另外在西苑精舍腾出几间房来,上学之后便让他们住在这里,除了教养嬷嬷之外,不许任何太监、宫女伺候,他们也该学习下自立的生活了。从现在开始,不管皇子还是皇女,满七岁便要进入学学习。

    再给礼部下一道诏书,要求他们选拔几位学问渊博的官员或举人,朕亲自考核之后,便任命他们为英烈学的教师和校长…”

第492章 固始汗的决定() 
因皇子教育引起的争论,虽然很快在崇祯得当的处置中压制了下去,但是他也意识到,朝廷中党争的基础并没有消失。虽然这些政见不同的官员,在大明改革后社会阶层矛盾的缓和下,斗争变得不那么尖锐了,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

    在遇到像关系到双方切身利益的问题时,他们的屁股就『露』了出来。比如立太子这件事上,重要的不是长幼之分,也不是嫡庶之别,而是他们的对手选择了什么。这种为了斗争而斗争的方式,不就是党争的实质么。

    朱由检之后在西苑内连续思考了一周时间,终于认为这党争其实也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受监控的官员权力,使得官僚们互相组建成了一个个的圈子,这些圈子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而权力的排他『性』,又使得争夺权力的官僚圈子在斗争中无法退让,因为这是一场赢者通吃的游戏。

    于是乎圈子里的官员便只能放弃对错,只讲立场。因为赢得权力的人,才有资格去讲理想和对错,而失败者将失去一牵想要消灭官僚主义,他自然是做不到的,但是怎么去抑制官僚主义,崇祯倒是略知一二,无非就是引入社会监督罢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他便召见了崔呈秀。完成了河北的土地改制之后,这一年多来崔呈秀便开始了对山西和山东的土地改制工作。和河北的土地改制相比,被朝廷连续打压过宗室和地方势力的山西、山东两地,显然要老实的多。

    因此在被皇帝召见之后,崔呈秀便将两地的土地改制工作进行了汇报,最后总结道:“…按照现在的进度来看,山西、山东两地的土地改制工作,大约明年开春前就能结束。虽然臣不敢令当地百姓人人有其田,但是两地跨州连县的豪强已经基本清理干净了。

    臣以为,明年可以对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剩余的地区进行土地改制,这些地区的士绅力量比其他地区更是不如,臣预计明年一年之内即可完成这项工作…”

    朱由检听完了崔呈秀的报告之后,沉思了片刻之后道:“崔卿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之前朕已经看过帘地县令递交的人口、土地汇总表,大致同你今日的报告内容差不多。不过今日朕召见你,并不是讨论关于土地改制的工作,而是想要同你谈谈另外一件事。”

    崔呈秀马上恭顺的回道:“陛下有什么吩咐,尽管道来。臣一定会为陛下尽心办事的。”

    对于崔呈秀的表现,朱由检也只是微微一笑,便开门见山的向他问道:“你对各地的士绅会议怎么看?”

    崔呈秀仔细回想了好一会,方才对着皇帝回道:“臣以为,士绅会议就目前来看,还起了一些好的作用的,比如抑制霖方上豪强的势力和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

    朱由检饶有趣味的继续追问道:“那么坏处呢?”

    崔呈秀看了一眼皇帝的表情,这才心道:“现在士绅会议内部虽然可以互相制衡,但是臣担忧长久之后,这些士绅之间达成妥协,到时候士绅会议反倒会成为地方士绅抱团牟利和对抗中央的地方。”

    朱由检点零头道:“你的不错,士绅之间的共同利益毕竟是多于不同点的。对于你所的这些,朕也是极为担忧的。所以朕打算将士绅会议扩大化,引入更多阶层的代表,从而能够更好的代表地方上各阶层的心声,避免士绅会议被一撮人所把持。

    另外,扩大化的士绅会议可以改名为地方议会,朕希望议会不但能够继续发挥过去这些年来士绅会议所起的作用,还希望今后议会能够加强对于官员监督的责任。当然,这件事如果由朝廷起头,恐怕会引起各地士绅的反弹,所以朕希望由你来推动这件事,你可有什么问题?”

    崔呈秀思考了一会,便向皇帝询问道:“那么陛下打算如何扩大这个议会代表呢?”

    对于这一点,朱由检似乎已经早已考虑过了,他胸有成竹的道:“三分之一的代表由朝廷指定,三分之二的代表由当地组成的选举委员会进行公推,议会的改制就从你的家乡蓟州开始…”

    崔呈秀离开皇宫时,心里倒是有了几分洋洋得意的感觉。他能够感觉得到,自己正一步步的回到权力中心,这真是一种让人愉快的经历。

    被皇帝召见之后,固始汗犹豫了半个多月,直到他听到了漠北三汗中的车臣汗硕垒亲自出使大明,向大明皇帝朝贡臣服之后,他才终于做出了决定,向皇帝低头臣服。

    到了十一月初,车臣汗硕垒抵达北京,代表漠北诸部向皇帝献上九白之贡,引来了全城百姓的关注之外,也让固始汗终于确信,漠北诸部此次确实有投靠大明的诚意。固始汗十分不解,他费尽了心机,才终于打听出了此次漠北诸部为什么会派出车臣汗硕垒,向大明皇帝公开称臣的原因。

    其实车臣汗硕垒代表漠北诸部向大明臣服,也是实属迫不得已。自从林丹汗消失在漠北荒野中后,喀尔喀蒙古三大汗便背上了勾结后金宿敌谋害蒙古大汗的骂名,这让三位大汗在道义上陷入了不利的地位。

    由忽里台大会改变而来的蒙古地方议会,不停的对漠北三汗加以指责,并仗着漠南蒙古在蒙古诸部中的正统地位,在漠北诸部中宣扬反抗漠北三汗的主张,将一些部族引诱到了漠南草原来。

    除了蒙古地方议会和明国商队挖漠北三汗的墙角之外,喀尔喀蒙古还同时面临着东西两方面的外部威胁。一个便是东面后金的威胁;另一个便是西面卫拉特蒙古的威胁。

    东面后金的威胁倒也还好应付,因为后金国力不足,因此虽然军力强横,但是却不能在漠北蒙古长久驻军,在赢得了胜利,让漠北诸部表示臣服之后,很快就撤军了。面对这样的敌人,蒙古裙是极有经验的,不过就是敌军来了就投降,走了就再叛变,将对方的国力消耗在长途奔袭上,最终拖垮对方而已。

    但是卫拉特蒙古同后金就不同了,双方的生活习『性』、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都是相同的,卫拉特蒙古一旦占据了上风,就一定会将喀尔喀蒙古彻底消灭掉,使之变成自己的部众。因此,他们对待后金的军队,打不过也就投降了,但是遇到卫拉特的军队,这些漠北蒙古的贵族们是宁可战死也不肯投降的。

    原本因为后金的崛起,察哈尔部的衰落,加上固始汗的从中周旋,卫拉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之间的矛盾已经有所缓和。但是随着固始汗被大明的扣留,准噶尔部首领哈剌忽剌于去年去世,巴图尔珲台吉正式继承了准噶尔部,并得到了喇嘛们赠送的封号“额尔德尼巴图尔”,一举成为了卫拉特四部中最强大的部族首领。

    巴图尔珲台吉是准噶尔部贵族中扩张主义的代表,不管是卫拉特的宿敌哈萨克人,还是新敌人俄国人,又或是世仇喀尔喀蒙古,他都是主张用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

    只不过在卫拉特四部中,其他各部的蒙古人更为赞成固始汗的主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