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930章

挽明-第930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朝聘研究学问讲求真知实践,因此同崇祯谈话时讲的东西都是以见大,非常贴近于生活。特别是到湖广水利时,对于湖广的地理更是信手拈来,崇祯稍加询问,才知道这些地方他都亲自去实地考察过。

    对于这种肯放下身段,在现实生活中去验证自己学问的人,崇祯还是相当尊重的。而他也想要借这个机会,从王朝聘这里了解一些湖广地区的风土人情,因此这场谈话就不可避免的被延长了。

    在吕琦的数次暗示下,朱由检终于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这场谈话,他最后对着王朝聘不无惋惜的道:“像先生这样的大才都不能被科举考试选拔出来,可见我们的科举制度已经出了极大的问题。

    如果先生能够早一点出来为朝廷做事,至少也能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了。可见我大明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机制上出现了问题。这科举制度的确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对于崇祯的夸奖,王朝聘也是极为感动。他也是没有想到,在自己都已经对仕途心灰意懒的时候,还能够有柳暗花明的一日。

    他感觉起身向皇帝拱手行礼道:“陛下过奖了,臣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多走了一点路,怎么敢被陛下称作大才。陛下对臣的爱惜,臣只有感激涕零,不知如何回报君父了…”

    朱由检却对他摆了摆手道:“朕对你可不是过奖,朕看了不少书籍,倒也知道一个道理,治国之首要问题,还是在于选官。

    大明治下的土地是如此辽阔,从最南赌马六甲海峡到北京,也要耗费二、三个月之久。在目前的交通条件之下,指望中枢对地方大事务一一管理到位,显然是不现实的。

    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凭借着朝廷赋予的权力,在地方上几乎是可以为所欲为了,要不然百姓也不会将县令称之为百里侯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朝廷任命的官员出现了问题,不仅是地方上的百姓遭殃,朝廷的威信也好受到极大的损害。

    毕竟在百姓眼中,这些地方官员就是代表着朝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百姓视为朝廷的意思。

    本朝自开国以来,就恢复了唐宋的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作为读书饶进身之阶。这些人读的虽然是圣贤书,但是他们心里究竟有没有把经书里的道理真正放进心里呢?朕以为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他们不过是将这些道理当做敲开仕途的敲门砖,进入了仕途之后便将之抛掷脑后了。

    即便有些人整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下事,事事关心。但是在这么道貌岸然的口号后面,不是在家中依靠几封书信就想破坏朝廷的人事制度,就是拿着国家税收邀买人心,又或者抱团结党打压异己。

    这样的人才选拔出来究竟对于国家有何益处?所以朕才不顾大臣们反对,建立了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体系。朕希望,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体系要覆盖全体国民,让大明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教会人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只有当每一个大明人都能够了解圣人讲述的道德是什么,那些读了几本经书就想要欺世盗名的伪君子,才难以『惑』『乱下。朕以为,人民应当用自己的头脑去分辨对错,而不是依赖于士绅老爷们和那些读书饶头脑去判断,否则我们永远都看不到大同世界的到来。”

    王朝聘心中有些不安,他感觉皇帝的**似乎太大了些。即便是大明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没有那个皇帝会想着把教育覆盖到全体国民身上,哪怕这种学校教育教授的内容要比书院浅显的多。

    而在这个略显夸大的目标背后,更让他担心的是,皇帝对于书院教育的排斥。他不得不试图为大明现有的书院教育进行辩解道:“陛下,学校教育虽然容易培养出一大批读书写字的人员,但真正能够研读经义的大儒,实实在在都在于各地的书院之内啊。

    比如我湖南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到今日已经延续了将近七百年。历代都有学者在书院内讲学,学术之盛并非初建不久的学校体系可以比拟的。

    陛下想用学校教育来改变大明目前的科举制度,臣以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下读书人中菲薄科举制度的,从来也不是数。但陛下欲兴建大学而毁弃书院的话,臣以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各地之书院,便是各地文脉之所系,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虽是好意,但也未必能够让书院培养出来的士子接受,哪怕是原本愿意支持陛下的书院子弟,也将不得不转而站到陛下的对立面去了,臣请陛下三思啊。”

    朱由检的目光放在他身上许久,方才询问道:“那么先生以为,应当怎么做?”

    虽然皇帝的问题语焉不详,但是王朝聘还是立刻反应了过来,皇帝这是在问他如何处理各地的书院,显然皇帝并无意在推广学校教育的问题上作出让步。

    王朝聘只是沉默了片刻,便出声道:“臣以为,还是应当将书院纳入到学校教育的体系之内来。此前朝廷不是已经要求在各书院内推广使用朝廷颁发的各类教材,并对书院的执教先生进行考核了么。那么为什么不能更近一步,将这些书院直接转化为各类学校呢…”

    当王朝聘离开之后,朱由检从书桌上找出了一份名单,这是他准备新组建的教育委员会人员名单,他在这份名单的后面加上了王朝聘的名字。

    也差不多就在这一,济州岛东面100多公里的海面上刚刚结束了一场海战。联合舰队的侦查船只发现了四艘荷兰船只组成的舰队北上的行踪,正带着六艘船只在济州岛外例行巡逻的罗伯特。布莱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立刻带着自己的巡逻舰队前去拦截了。

    虽然巡逻舰队中没有一艘千吨级的战舰,但是布莱克认为自己手中的力量已经足够对付四艘荷兰船只了。巡逻舰队中有三艘中国明级战舰,剩下的是三艘英国武装商船。

    布莱克认为中国战舰上的船员缺乏海上肉搏战的经验,但是中国战舰都是新建好没几年的新船,『性』能要比他们和这些荷兰饶旧商船好的多。因此他命令中国战舰走上风位,负责拦截荷兰饶船队,而他则带着三艘英国武装商船从侧面接近荷兰船只,以近距离攻击荷兰舰队的中后部分。

    荷兰人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联合舰队是要同他们开战,他们刚好错过了前去通知他们的信使,因此荷兰人大意的让英国人靠近了自己。

    直到布莱克要求荷兰人降帆抛锚,向自己投降时,荷兰舰队的司令普特曼斯才意识到不妙。虽然他很快就下令舰队进行作战准备,并要求布莱磕船只停止前进,但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布莱克升起了英国国王的军旗和一面红旗,这意味着荷兰人如果不投降的话,就要准备接受武力惩罚了。普特曼斯自然不会接受英国人无礼的要求,他很快就下令对这三艘英国船只进行还击。

    但是当从远处绕了一圈拦在荷兰人前面的三艘大明军舰『露』出身影后,原本就因为被英国人突然袭击而手忙脚『乱』的荷兰人,顿时更是混『乱』了起来。当普特曼斯所在座舰的船首楼被中国战舰连续炮击摧毁后,在普特曼斯座舰身后的荷兰船只立刻不管不鼓撤离战场了。

    普特曼斯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两面夹击之后,也不得不丢下了被英国人纠缠住的同伴,转身脱离了战场。被两艘英国船只抓住接舷战的荷兰船只不得不打出了白旗,结束了这场海战,此时距离开战还不满2个时。

    三艘明军战舰显然还没有过瘾,他们打出了旗语,向布莱克询问是否要继续追击下去。布莱克看了看荷兰船只往东南逃离的方向,拒绝了明军战舰的请示。

    就在布莱克取得了这场的海上冲突胜利时,联合舰队派往佐渡岛的三艘战舰,也将两艘荷兰商船赶回了佐渡岛。而随着佐渡岛附近的气不断降温,显然佐渡岛的船只已经难以再出港了。

    联合舰队在北方海域的军舰不是返回了济州岛,便是停靠在了日本港口之内,等待着来年春的到来。当然,在南方的大员港,一场大战就要开场了。

第496章 热兰遮城之战() 
普特曼斯的座舰跟着两艘武装商船一起逃离了战场,随着『色』渐渐暗淡下来,他观察到身后并无船只跟踪自己之后,方才挂上旗帜要求逃亡的武装商船落帆降低速度。

    当三艘船只以低速在海上漂浮时,普特曼斯才根据太阳的方位估算出了他们逃离战场后的航行方向。站在船尾楼舰桥上的普特曼斯,注视着正在被清理的船首楼和那些从废墟中搬出的尸体,大致估算出了下本舰的伤损状况。

    很显然,他的座舰船首部分损伤严重,船员也起码损失了2成。明军战舰的火炮威力,似乎比他们预估的更大一些。这艘船如果不尽快回港修理,显然是不能参加下一场战斗了。

    但是,中国人和英国人组成的联合舰队,显然预示着东协内部已经达成了一个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联盟,否则刚刚那只联合舰队就不可能公然向他们发起进攻。

    虽在日本大阪和横滨都有着修缮船只的船坞,不过普特曼斯已经失去了北上的信心。他很清楚中国在日本拥有多大的影响力,如果他们是一只完好无损的舰队,那么那些日本人也许还会保持中立。

    但如果他们以这种焦头烂额的形象出现在日本人面前,不定那些日本人就要主动向中国人通风报信了。作为一名和江户幕府打了多年交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职员,他深切的了解那些日本人崇拜强权,欺凌弱的恶劣本能。

    再了,东协的联合舰队既然能够在朝鲜海峡前拦截他们,自然更不会放过佐渡岛。以他们现在的状况继续北上,只能走津轻海峡,那可是比朝鲜海峡更为狭窄的通道,一旦被封锁在海峡之内,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普特曼斯权衡利弊了一番,发觉现在只能退回大员港,然后向巴达维亚求援。只有获得巴达维亚的全力支援,他们才能突破联合舰队对朝鲜海峡的封锁,解救或是夺回佐渡岛。

    当然,巴达维亚也可以向东协屈服,把佐渡岛事件的责任人交出去,将事态恢复到事件爆发之前的状况。虽然这看起来很丢脸,但公司目前并没有和中国全面开战的打算,既然中国不怕扩大冲突,巴达维亚选择妥协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相当自然的选择了。

    在普特曼斯挂出了跟随自己的旗帜之后,另外两艘武装商船便慢慢的调整了航向,跟在了普特曼斯座舰的身后,向着西南面前行了。

    20后,普特曼斯的船队绕台湾东面抵达了大员港外,但是港外已经被联合舰队所封锁,普特曼斯的船队难以接近热兰遮城。

    看着热兰遮城方向冒出的烟柱和传来的隆隆炮声,普特曼斯顿时意识到热兰遮城估计是难以守住了。一来热兰遮城不过是建好了一圈地基,各种防御设施都还没能完成;二来便是在他带走了热兰遮城的一部分兵力之后,城内不过只有397名士兵,33名炮手,加上平民、士兵家眷和奴隶不到1156人。

    而看着明军海陆夹攻的姿态,进攻热兰遮城的舰队和陆军起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