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953章

挽明-第953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到底。

    哪怕公司失去了巴达维亚,但是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我们依然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可以切断中国同欧洲之间的贸易航路,我相信中国人应该会有所顾忌的。”

    安东尼·范·迪门还在思考威廉。基磕分析时,对方又再次向他道:“总督阁下,现在向中国人投降,您还可以利用评议会分担投降的责任。

    一旦战争再次开启,那些议员就有可能联合城内的军队挟持您,以您的名义单独向东协投降,到时候您可就完全成为本次战争失败的替罪羔羊了。

    我们应当利用这次谈判的机会,尽可能的争取到一个好的结果。然后将普特曼斯阁下交换回来,您身上的责任才会尽可能的被减少…”

    安东尼·范·迪门很快便理解了威廉。基磕暗示,显然对方是要他借助这次谈判的机会把评议会的议员们一起拖下水,然后联合议员们将战败的责任推卸到普特曼斯身上去。他只是低头思索了一会,便知道这是他现在唯一的生路了。虽然这个计划很无耻,但是安东尼·范·迪门并愿意自己的人生终结在这一个。

    他终于点零头道:“我会同评议会的议员们好好谈一谈,你叫上苏鸣岗从西门悄悄出去,先和中国人谈个框架出来。只要中国人愿意让我们保留巴达维亚城,公司和中国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不受影响,那么我们愿意出城投降。否则的话,我宁可战死于此…”

    崇祯九年七月,安葬熹宗皇帝的德陵终于全部完成。九月,崇祯携在京的宗室藩王、勋戚及熹宗皇帝时期的元老重臣,前往德陵拜祭。

    虽当初修建德陵时因为国库紧张,不得不分期拨款修建,但是随着之后内务府用度充足之后,崇祯便加大了对于德陵的拨款,甚至还数次修改谅陵的修建图纸,这使得德陵最终修建完成时,一共花去了480余万元,超出了预算近一倍。

    德陵的花费如此之高昂,在崇祯眼中的确是奢侈了一些,但是他也用德陵的修建投入牢牢的压制住了那些宗室的不满,使得各地的宗室不能以淡薄亲情的罪名打击他的名声,也让皇嫂张氏始终站在了他一边。

    对于懿安皇后张氏来,熹宗皇帝的名誉现在就等同于她的名誉。虽然在崇祯登基时,她因为恼怒魏忠贤等人,一度想要替东林党人翻案,但是在崇祯让周后前去劝下,终于慢慢打消了她这个念头。

    过来几年之后,张氏终于醒悟了过来。替东林党人翻案,实际上就是在打熹宗皇帝的脸面,那些劝她翻案的人其实并没有为她考虑。一旦熹宗皇帝任用殉人打压正人君子的名声传播了出去,百姓自然也就将他视为了昏君,对于她这个前皇后来绝不是什么好事。

    且兄长尸骨未寒,崇祯就要替东林党人翻案,这不仅明熹宗皇帝识人不明,也间接明了崇祯寡淡薄情的个『性』。而被崇祯亲自证明为正人君子的东林党人,也就占据道德上的高地,随时可以『操』纵舆论批评皇帝和朝廷的作为,从而影响百姓对于朝廷政策的观福

    也就是当初年少的崇祯主意坚定,为了保护兄长的名誉始终不同意给东林党翻案,只是赦免了那些被问罪的东林党人以作了事。这也使得东林党人始终不能翻身,最终被皇帝分化瓦解,算是将启年间的党争给平息了下去。

    哪怕某些东林党人及其弟子再不满,也无法对崇祯的这种行为作出批评。因为崇祯的做法正是儒家所推崇的亲亲相隐,也极为符合忠孝两字。自诩为正人君子的东林党人,自然不能要求崇祯违背儒家推崇的伦理道德,只能默默的咽下了这口气。

    醒悟过来的张氏对于崇祯甚为感激,也觉得当初丈夫选择的继承饶确没有选错。张氏原本并不想干预国事,她觉得崇祯做的已经够好了。但是想到某件事不仅是国事,却也是家事,因此就不得不趁着这个机会,向着崇祯劝一二了。

    在皇帝陪着她进入享殿拜祭时,张氏便忍不住向崇祯道:“陛下,臣妾有句话不知当不当。”

    虽然张氏比崇祯大不了几岁,但是崇祯对她却一直是执礼甚恭,因此他便目不斜视的回道:“嫂子有什么话直无妨,朕洗耳恭听就是了。”

    张氏撇了他一眼,便认真道:“陛下如今已经有了三个皇子,这些藩王是不是也该打发回封地去了?福王世子如今在宗室中风评太好,久居京城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啊。”

    朱由检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敢想向皇嫂问些什么,却又硬生生的忍耐住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向前继续行去,身后的大队人马都没有注意到皇帝的这一动作。

    走了几步之后,朱由检便语气轻松的回答道:“嫂子的话,朕记下了。”

    张氏听后也就不再作声,稍稍落后于崇祯一个肩膀的位置,默默的跟着崇祯向着享殿走去。当她看着崇祯在祭祀官的唱礼声中,对着熹宗皇帝的神主牌行三叩九拜之礼时,心中也不由大为伤福她知道熹宗皇帝在世间的痕迹,将会和她的容颜一样慢慢逝去,接下来大明将只会记得面前这位年轻皇帝的未来。

第522章 西行战记一() 
哈密其实就是一处建立在戈壁绿洲上的部落王国,其有人烟处都分布在七角井、三道岭、五堡、四堡等泉水露出地面的绿洲地区,总人口也就在2…3万之间。但其利用泉水灌溉的农业却非常发达,算是一处极为富裕的戈壁绿洲。

    处于天山东段南麓的哈密盆地,被巴尔库山、喀尔力克山及嘎顺戈壁所包围。北面的天山山脉将水汽完全遮挡在盆地之外,使得整个哈密盆地地区气候干燥,且多大风。其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形,也令的此地易攻难守。

    虽然哈密满可以做一个自给自足的绿洲*存下去,但是它作为内地通往天山南北两路的必经之地,有着西域门户之称,再加上这里农业的发达,有着足够的粮食盈余。因此在和平时,此地是内地和西域通商往来的歇脚地;战乱时,便成了两地互相进攻的立足点。

    大明成化朝之后,中原失去了向外拓展的野心,哈密也就从中原进窥西域的据点,变成了劳民伤财的一处卫所。当吐鲁番兴起后,数次覆灭了哈密王国,终于让大明放弃了这处据点,将防线退回到了嘉峪关之后。

    随着叶尔羌汗国的兴起,嘉峪关外的大明七卫,最终都被叶尔羌汗国的人马逼进了嘉峪关内。而自大明重开西域商路之后,嘉峪关外的旧卫所开始一一恢复。崇祯九年八月中旬,明军丁国栋率700多骑兵出现在了哈密城外,城内虽然有吐鲁番总督派遣的哈密阿奇木,但是这位阿奇木完全没有据城抵抗明军的念头,他带着家眷和亲信部下于当晚就悄悄的逃离了哈密城。

    第二日一早,哈密城内的伯克们发现阿奇木家已经人去楼空之后,也是大为吃惊。众人围在阿奇木府外的街道上商议应该怎么办时,伯克默默特雅儿站出来说道:“我们世代居住于哈密,和那些中亚来的蒙兀人向来说不到一块去。阿奇木大人逃走时和我们说都不说一声,难道大家还指望逃去吐鲁番后能得到总督和汗王的夸奖吗?”

    其他伯克此时也是病急乱投医,便纷纷向这位等级并不高的伯克询问,大家现在应该怎么办好。默默特雅儿立刻高声说道:“我们此前一向都是臣服于大明的,只不过最后大明不愿意再保护我们,我们才迫不得已投降了吐鲁番。

    自古以来,都是我们哈密人统治吐鲁番,也只有这几十年来我们才沦落成了吐鲁番的臣民。我看,咱们应该立刻打开城门迎接大明官军,就算不能够恢复以往的地位,好歹我们也不用向吐鲁番总督交税了”

    默默特雅儿伯克的主张很快得到了其他哈密伯克的认同,但是他们还是有些担心明军是否会接纳他们的投效。于是便推举默默特雅儿伯克先出城去同明军交涉,然后再迎接明军进入哈密城。

    作为大军先锋的丁国栋,自然没想到居然有这等意外之喜。他并不觉得自己这只部队能够打下哈密城,因此停驻在城外村子时连攻城器具都没有打造。不过出兵之前,总督大人对他们千叮万嘱,出兵后一定约束军队,不可骚扰平民,因此明军所驻扎的村子里,秩序倒也是尚可。

    当默默特雅儿伯克带着哈密的一些父老前来犒军时,发现明军驻扎的村子里并没有发现什么尸体和被掳掠的女子,心中顿时安定了起来。叶尔羌汗国内部交战时,那些被招募来的士兵对于本国平民的杀戮和劫掠,同外国入侵者毫无两样。同那样的军队相比,这些明军的军纪简直可以算的上是秋毫无犯了。

    默默特雅儿伯克更是坚定了向明军投降的心思,对于这些哈密父老的上门,丁国栋自然不会摆出什么架子。他立刻丢下了手中的军务,出门迎接了这些前来犒军的哈密父老,并极力拉拢着这群人的首领默默特雅儿伯克。

    再经过了一场宴请和密谈之后,默默特雅儿伯克顿时将城内的虚实和哈密的人口分布等情况一一告诉了丁国栋,并向他禀报了哈密想要重新回到大明版图之内的请求。丁国栋满口答应了默默特雅儿伯克提出的要求,并临时任命他为哈密长官,在总督带领大军抵达之前,由他来管理本地的民众。

    十天之后,总督府参议樊一蘅跟随王世宠率领的一个半团抵达了哈密,对于丁国栋的当机立断,樊一蘅大为赞赏。他不仅以总督府参议的名义去掉了默默特雅儿头上的临时字样,并且也没有着急催促军队继续西进,而是和默默特雅儿巡视了哈密各地,提拔了数位深受当地民众信任的伯克担任治水官和司法官,这一举动极大的稳固了哈密百姓的心理,令哈密地方迅速成为了明军的后方。

    当甘宁总督梅之焕带领主力抵达哈密城时,明军对于哈密的统治已经是深固不摇了。此时明军在哈密已经集结了整个二十一师团近八千人,还有3000多甘肃边军及1700余吐鲁番自卫军。由于有着哈密充盈的粮仓作为支撑,使得明军倒是不必长途跋涉运输粮食了。

    而这个时候,也是哈密及吐鲁番一年中气候最为适宜的季节,不仅没有什么风沙,气温也极为舒适。因此梅之焕在哈密稍稍修整了下部队,便决定前往收复整个吐鲁番地区,他留下了参议吕大器和千余人马镇守哈密,并督建铁路延伸到哈密的工作。

    此时从嘉峪关抵达哈密城的铁路只剩下了360余公里,按照每日铺设6…7公里铁轨的速度,入冬前后就能将铁路修到哈密城,那么嘉峪关到哈密的物资运输速度足以提高2…3倍,而成本却可下降至30%左右。因此这条铁路在梅之焕心中可比哈密城重要多了。

    从哈密盆地边缘绿洲七角井、13间房向西,便是吐鲁番盆地。盆地北面就是高大的天山山脉,但是盆地里面还有两处东西向的低矮山脉,北为火焰山,低于900米;南为觉罗塔格山,约1000~1500米;两者之间就是吐鲁番盆地最大的绿洲了。

    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山脉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岩石,倒是低沉下去的沟壑中反倒是长满了郁郁苍苍的林木,初次来到西域的明军官兵们,看到这样迥异于家乡的景象,简直以为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不过樊一蘅很快就找到了缘由,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