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959章

挽明-第959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大为恼火的向左右部将们说道:“这些明人到底懂不懂打仗,骑兵利于突袭,不利和步兵对阵。他们却让我们停留在这里等待命令,难道是要我们站在这里给对方当靶子打吗?”

    巴图尔珲的部将孔金看了对面半天,却向他说道:“台吉,对面的军中似乎有些蹊跷啊。”

    巴图尔珲台吉一边张头向对面望去,一边说道:“对面有什么蹊跷?”

    孔金扬起马鞭指着前方说道:“对方两翼越走越慢,和中军前锋明显脱节了,这是要引诱我们去进攻他们的中军吗?”

    孔金这么一说,顿时引起了其他部将的连连点头。巴图尔珲台吉看着已经踏过了战场中线的敌军中军前锋,终于忍不住下令道:“孔金、色凌你们各自带一个千人队准备出击,若是再过100次呼吸中军还不下令,那么我们就只好自己出击了。

    第一目标就是先打垮敌军中军前锋。然后苏迈尔你带着千人队纠缠住敌军左翼,其他人跟着我直接冲击对方的中军大纛”

    巴图尔珲台吉话还没有说完,便听到己方中军连续传来了三次铳响,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信号时,对面的叶尔羌军陡然发生了极大的变故。

    他对面的叶尔羌左翼部队突然停下了脚步,撤掉了代表叶尔羌汗国的旗帜,打出了一面大明的日月星辰旗。而另一侧的叶尔羌右翼部队则出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隐约可以看到这只部队正在自相残杀。

    两翼叶尔羌军队发生的变故,顿时让原本还在列阵前行的中军前锋混乱了起来,一部分人停下了脚步观望,一部分人则已经调转回头,想要跑回后方的部队中去。

    巴图尔珲台吉还在想着,到底发生了什么时,部下孔金突然摇着他的胳膊喊道:“台吉,中军发信号了,让我们不要理会敌军两翼,直接进攻敌军中军”

    就在几分钟前,表面上占据了优势的叶尔羌军右翼部队中,压住部队前进速度的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还在思索着,在他接到阿布都拉哈汗求援时,那位明国商人对他说的话。

    “环顾吉尔吉斯人的四周,乌兹别克人有乌兹别克人的汗国,哈萨克人有哈萨克人的汗国,叶尔羌人有叶尔羌汗国,卫拉特部有卫拉特联盟,唯有吉尔吉斯人四处飘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大明皇帝愿意给吉尔吉斯人一个机会,如果你们愿意效忠于大明,那么大明就会支持吉尔吉斯人在中亚地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克力奇大人,也许您就是这个未来吉尔吉斯人国度的王者”

    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还在为这位明国商人的话语心潮澎拜时,布古赤伯克匆匆从后方赶了过来,打断了他的遐想,“克力奇首领请加快行进速度吧,我们和中军前锋已经快脱离了半里地了。难道你是在畏惧对面的蒙古人吗?如果你害怕的话,那么就请让开道路,让我们的人为你们打开道路吧”

    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把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斜着眼睛看着布古赤伯克正想说着什么,便听到了从对面传来的火铳射击声响。

    他顿时坐正了骑姿,顺手拔出了腰间的弯刀说道:“真神保佑,一切荣誉都归于吉尔吉斯人”

    在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的带动下,吉尔吉斯骑兵都拔出了武器进行了战前的祈祷,布古赤伯克自然就停下了催促,等待对方祈祷完毕。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祈祷完毕后的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顺手就挥刀将他的头颅砍了下来,而他身边的卫兵也被吉尔吉斯人挥刀砍落下马。这一幕很快就出现在了整个叶尔羌右翼部队中。

    毫无防备的叶尔羌骑兵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突然的袭击,除了几十名武艺出众且马术精湛的叶尔羌骑兵逃离了队伍之外,其他叶尔羌骑兵基本都被反水的吉尔吉斯人送去了天堂。

    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消灭了队伍中的叶尔羌骑兵之后,冷眼看了看正陷入混乱的叶尔羌中军,就对着部下们高喊道:“库车城内现在毫无防备,勇士们都跟着我去拿回真神赐予我们的财富和女子吧,第一个攻入库车城的勇士可以优先挑选城内最为美丽的女子”

    在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的高呼中,吉尔吉斯人发出了一片欢呼,很快这只队伍便调转了方向,向着来时的路狂奔而去了,叶尔羌军根本没有能力去阻止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吉尔吉斯人离去。

    轮台一战,明蒙联军以不到30人的损失就击溃了阿布都拉哈汗拼凑出来的大军,就连阿布都拉哈汗自己也被部下们捆绑了起来,送到了联军的统帅面前。        

第527章 受降和回家() 
11月21日清晨,这是巴达维亚地区难得的晴朗日子。毛利胜家站在距离巴达维亚城东门外约一里远的一处小丘上,这座小丘上的灌木被完全清理了出来,作为了他和一干日军军官的观礼台。

    他们要观看的,正是荷兰人对东协联军的受降仪式。随着三声炮响,一队又一队荷兰士兵从城内走了出来,他们将手中的武器放置在了东协军官指定的空地上,这才走到另一边的空地上列阵。

    当千余荷兰士兵缴械完毕之后,这才有一队士兵护卫着衣着华丽的数十名荷兰高官从城内缓缓而出。这些穿着华丽的荷兰人被守住路口的东协军官一直引到了后方的一处凉棚前,凉棚内就坐的正是以张燮、李晨芳为首的东协联军高官。

    这些东协联军的官员直到荷兰人走到了跟前才缓缓起立,等待着荷兰人向他们行礼问好。双方稍稍交谈了片刻之后,为首的荷兰人解开了腰间悬挂的佩剑,然后双手供奉给了他对面的联军舰队司令官张燮,以表示臣服。

    看着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范迪门递过来的佩剑,舰队司令官张燮却没有上前接过来,而是向着身边的李晨芳说道:“能够打通从万隆到这里的陆上通道,这是陆军将士的功劳。李上校,请你代表陆军将士接受这把佩剑吧。”

    李晨芳只是沉默了片刻,便走上前用单手接过了安东尼范迪门手中的佩剑,然后一言不发的退了回来。李晨芳的这一举动令安东尼范迪门极为不快,他认为对方的举动过于羞辱了自己,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自然不能再反悔。

    直起身子的安东尼范迪门,随即对上了张燮的目光,语气生硬的说道:“我们已经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接下来我希望贵国也莫要忘记你们的承诺。巴达维亚虽然失败了,但是公司可没有输。”

    李晨芳晒笑了一下说道:“不服气的话就把剑取回去,咱们接着打就是了,难道你们以为说两句硬话,就能改变注定失败的结果了吗?”

    直到李晨芳说完了嘲讽荷兰人的话语,张燮才拦住了他的话头说道:“说什么笑话呢?你以为我们这是过家家么?还回去重来,简直是胡说八道。

    总督阁下,希望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我们这位李上校还是太年轻了些,说话有些欠考虑。不过他说的话里,有一句还是正确的。不管这仗怎么打,巴达维亚的失败都是注定的。

    您能够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接受了我们递出的善意,这对东协和巴达维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你不要会错了意,东协之所以愿意向你们递出善意结束这场战争,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不希望为了一场早已经注定了结局的战争多伤人命而已。并不是担忧你们身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多么强大。

    除了正义和对于生命的敬重外,大明的军队无所畏惧。所以您最好不要用不友善的词语来挑战大明军队的仁慈,这对于您和您的同伴,还有您身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甚至是荷兰共和国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安东尼范迪门对这位联合舰队统帅的话语无言以对,交出了武力之后的巴达维亚显然没有倔强的底气。他明智的让出了道路,站在他身后的巴达维亚评议会议长顿时松了空气,立刻堆满笑容的向张燮等联军军官们说道:“各位先生们,巴达维亚的城门已经为各位打开,请你们入内巡阅”

    站在小丘上看着远处荷兰人卑躬屈膝的模样,毛利胜家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虽然被李晨芳打的红肿的脸早已经退肿,但是这时候摸起来,他还是觉得有些隐隐作痛。不过毛利胜家却丝毫没有怨恨李晨芳的意思,反而对这位比自己还要年轻的上司充满了敬畏。

    不管是在日本还是爪哇岛,李晨芳不败的战绩已经让这些日本军官们深深折服了。而这位年轻统帅虽然治兵极为严厉,却也给予了部下足够的俸禄,让他们能够养活家人,比之日本各藩领主相比,实在是算得上爱兵如子的一位将军了。

    如果说毛利胜家此刻心中真有什么人要怨恨的话,那么便是面前这些荷兰人了。明明遇到明军就软弱的一塌糊涂,但是对于他们这些日本人却死活不肯退让,这简直就是在东协各成员面前羞辱他们啊。

    “这些混账的荷兰红毛番,也是怕死的呢。迟早有一天,我要让这些混蛋知道,我们日本人的刀也是能够砍人的。”毛利胜家不由恨恨的说道。

    真田幸昌和其他日本军官并没有觉得毛利胜家这话有什么不对,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在受降时却没有日本的代表参加,幸好还有一个李晨芳站在那里,让他们可以安慰一下自己,否则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啊。

    真田幸昌叹息了一声说道:“说到底,还是日本太过弱小了。如果我们也有大明舰队上的大炮,那些南蛮人还会小看我们么”

    从天寿山祭祀返回不久的崇祯,此时并不知道南洋和西域都有着胜绩正向北京传来。他回到京城不久,倒是先接到了一个坏消息,南京礼部尚书文震孟因病去世了。

    虽说崇祯和文震孟一向不对付,崇祯认为文震孟虽然性格刚直,但是做事却毫无头绪,只会以微言大义批评别人,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是以刚刚登基没多久便将他赶回了家去,最后还是看在姚希孟和其他一些官员的面子,方才复起了他。

    重新回返仕途的文震孟虽然脾气并未大变,但总算不再动不动公开批评朝廷的改革政策了。他埋头于金陵大学和南方的教育事业,总算也还是作出了一点成绩。此次他生病也并不是什么绝症,只是半年前外甥姚希孟病故,才让他郁郁沉沉一病不起。

    在去世之前,文震孟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亲自给崇祯写了一封信件。朱由检看了这封信件之后,也是有些恻然。信中其实并没有其他内容,而是文震孟向皇帝坦诚,之前他同皇帝对改革政策发生争执一事,就今日的大明来看,他当初的固执似乎的确是错了。

    朱由检抬头看了一眼文华殿会议室内就坐的众人,看着这些大臣们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似乎在等待自己公布文震孟的遗书,好决定如何处理文震孟的后事一般。他随手便将信件折了折,然后示意王承恩打开边上的炭盆,就将手中的信件丢了进去。

    看着信件渐渐燃起的橘黄色火光,朱由检才平静的说道:“文尚书的性子真是始终如一啊,朕虽然不喜他的性子,但还是钦佩这样始终如一的人物的。

    朕看也不用再讨论下去了,就以阁臣之礼办理文尚书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