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世圣手 >

第145章

盗世圣手-第145章

小说: 盗世圣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急的摇头跺脚道:“官爷,我都说了几百遍了,我们画舫每天迎来送往,都是些世家子弟,儒雅书生,哪来的什么盗匪?”。

    那位官员沉吟片刻,说道:“本官念你年迈,这样吧:你只要供认那位如烟姑娘暗通盗匪,其余你一概不知,本官即刻放了你。如何?”。

    那位婆婆瞪大了眼睛,半天没有吱声。

    半晌之后,她重重叹了一口气道:“老身虽说市井人家,出身低微。但我好歹也算有些良心,数年来如烟姑娘就是我的摇钱树,我对她可谓知根知底。我老了,她还年轻,若为了保全自己的老命,昧心屈从了歹人害她性命,我后半辈子于心难安啊!”。

    那位官员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道:“大胆刁民!满口胡言,给脸不要脸,来人呐,大刑伺候!”。

    随着粗壮的木杠“咯吱咯吱”的转动,紧接着是一声骨头断裂的脆响,那位婆婆惨嚎了一声,口吐白沫,缓缓闭上了双眼。她终于没能再见到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阳。

    在相隔不远的另一间阴森的刑讯室中,如烟姑娘浑身颤抖地匍匐在地。她原本洁白的裙裾沾满了暗黑色的污迹,头发蓬乱,满脸的汗水,连一头柔长的乌发都濡湿了大半。她的双手十指被紧紧夹在径圆五分,各长七寸的几根圆木当中,再贯之以绳,这便是著名的“拶指”之刑。

    曾经光滑柔嫩抚弄琴弦的手指此刻血迹斑斑。

    她吃力地抬起苍白憔悴的脸庞颤声说道:“大人,民女冤枉。从未结识过所谓流贼盗匪,更不知他的去向。”

    高高在上的审案官员鼻中冷哼道:“你休要嘴硬!如果今后还想继续弹琴就速速从实招来,免受无谓的皮肉之苦!”。

    见如烟姑娘紧咬着已变的发白的嘴唇缓缓低下头去,那名官员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立于两旁的狱吏同时扯紧了绳索,十指连心,撕心裂肺的疼痛令如烟姑娘身不由己地猛烈抽搐了两下,便昏死了过去。

    皇宫内院之中,小顺子正小心谨慎地跪在地上,服侍着李弘基更换准备早朝的皇袍。

    大齐皇帝李弘基胸中的怒气此刻已经消散了很多,他轻声问道:“那边可有已将贼人擒获的消息传来。”

    小顺子连忙停下手中动作,俯身叩头道:“回禀圣上,奴才刚收到消息,没有抓到那贼人,只是将如烟姑娘与那位老太婆带回了刑部大牢,连夜严加审问。”

    李弘基仰头想了想,淡淡说道:“一帮废物,那么多人竟然抓不住一个小毛贼?如烟姑娘既然已经被抓进大牢了,也好,杀杀她身上的傲气。只是你要亲自前往知会他们一声,对如烟姑娘切切不可滥用刑罚,关在大牢里饿她几天就足矣。”

    小顺子撅起屁股,连连叩头道:“奴才明白了”。

    李弘基一抖袍袖,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跪爬在地上的小顺子连忙在他身后挺直了腰板,用阳气不足的声音冲门外喊道:“圣上起驾,出宫早朝。”

    天光大亮之后,“窜天猴”侯三才告别了温柔乡,起身匆匆穿上了衣服、鞋袜,赶回了自己居住的客栈。他急于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前脚赶回客栈的关羽脱去了白色的长衫,躺在床榻之上动起了脑筋。算来算去,能同时调动巡城兵马司和刑部官差的人物在京城里也屈指可数。很快,他的心中便有了计较。

    当时上岸之后,关羽并没有急于离去,而是远远地看着那群手执火把的兵卒气势汹汹地登上了如烟姑娘的画舫,就连如烟姑娘与那位老婆婆最后被押上了小船,他也看了个一清二楚。

    他的内心涌起一丝丝愧疚之情:毕竟如烟姑娘与那位老婆婆是受了他的连累才会含冤入狱。今日夜间去刑部大牢砸监反狱?想到这里,他又轻轻地摇了摇头:这里是大齐的京城大都,不是红巾军占领的潮州府,负责看守的狱吏们恐怕早有防范,说不定此刻正摩拳擦掌等着我现身。我就这么去了不等于自投罗网吗?

第三十一章 夜入皇宫() 
这一夜,寥寥的几颗星斗孤零零地悬挂在茫茫的夜空中。一阵冷风吹过,一排光秃秃的树木伸长的枝干随风摇曳,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的影子。

    关羽浑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将一个包裹背在背上勒紧,轻轻推开窗户,四周观察了片刻,便轻轻一跃,飞上了屋脊。

    辗转腾挪之间,他像一只矫健的狸猫,悄无声息地在屋脊之间跳跃,很快便来到了高大的朱红色宫墙之下。黑暗中他的双眼闪闪发亮,小心地观察了一会儿周边情况,他轻提一口气一跃而上,在墙头迅速地伏下身子,四处张望。

    他没有注意到:离开客栈没多久,他的身后便远远地坠着一个短粗的身影,同样是一身黑色的夜行衣。那人显然没有惊扰他的意思,只是不远不近地跟着,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待到他飞身跃上高大宽厚的朱红色宫墙,背后的黑影才止住了脚步,趴在一所屋脊之上一动不动地继续注视着他的动向。

    暖洋洋的御书房中,灯火明亮。

    李弘基放下手中的朱笔,轻轻推开了面前摊开的奏章,伸了个懒腰。

    当值的老太监郑德才见状连忙紧走几步,端上了一碗不冷不热的燕窝粥。

    “圣上,时辰不早了,明日一早您还要上朝,圣上要多多保重龙体,不如早些歇息?”。郑公公小心翼翼地低声问道。

    李弘基轻轻点了点头,回答道:“等喝完了这碗粥吧。”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堆还没批阅的奏章皱眉叹道:“做人难,做君王尤其难,想做一个勤勉有为的君王更是难上加难!”。

    郑德才深以为然地点头道:“圣上近来确是过于劳累了,就连老奴也颇为感同身受。要不尽早再从百官之中甄选出一位太宰,也好辅助圣上处理一些杂务?”。

    李弘基抬眼看了郑德才一会儿,轻轻叹了一口气。

    郑公公以为自己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连忙低头跪倒在地,口中言道:“老奴一时失言乱讲,请圣上恕罪。”

    李弘基轻抬右手,说道:“平身吧,朕之叹息与你无关。说实话,满朝文官之中朕竟然没有找到可以信赖,可堪托付之人!以往之种种,寡人真心信不过他们,所以只好事必躬亲!”。

    郑公公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身来,若有所思地轻轻点了点头,垂首不语。

    两人都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一根粗壮的立柱上,一个黑色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倒挂着滑落地面。

    李弘基一抬头,率先看到了一身黑色夜行衣,不慌不忙踱过来的关羽,不由得大惊失色,毛骨悚然地高声喝道:“什么人?”。

    郑公公回头一看,更像是大白天见鬼了似的头发根都竖了起来,挺身挡在李弘基身前,又像被谁猛然掐住了脖子似地怪叫道:“护驾!护驾!”。

    随着他凄厉的呼喊声,呼啦啦冲进来十几个手握钢刀,体格健壮,肌肉饱满的宫中护卫。

    关羽冷冷地扫视了他们几眼,心道:这些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大内高手?

    他微笑着拱手抱拳道:“诸位莫慌,恕任某唐突。在下并无恶意,只是践行承诺,前来登门道谢的。”

    待李弘基看清了来人相貌,非但没有平静下来,倒是更为震惊。在关羽的嬉皮笑脸上,他似乎暂时没有发现更大的威胁存在。

    他镇定了一下自己,开口对身边的护卫言道:“先别着急动手,朕要听听他想说些什么。”

    此时关羽也停住了脚步,二人虽相距咫尺之遥,却好似远隔天涯。

    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李弘基充满好奇地上上下下打量着关羽。片刻之后,他开口道:“你竟然能越过这宫中层层的护卫前来见朕,倒也是有些本事!如此舍命前来,所为何事?”。

    关羽垂下眼帘,低头恭敬地抱拳施礼道:“惭愧惭愧,圣上过奖了。在下全无恶意,请圣上先撤了这些护卫再说。”

    李弘基犹豫了片刻,淡定地挥手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朕心中自有分寸。”

    郑公公讶异地叫道:“圣上,万万不可啊!您乃真命天子,万不可将自己置于险境”。

    李弘基胸有成竹地对那些呆立不动的护卫挥手说道:“无妨,你们且退下。他若有心加害,早就暗中下手,断不敢现身于寡人眼前。”

    关羽微微点了点头,算作回答。心中暗道:这位大齐的皇帝也算有几分胆魄和见识。

    那些大内护卫们不敢违抗圣旨,迟迟疑疑地退出门外,却也不敢离去,在门外紧握手中钢刀,随时准备冲进来救驾。

    关羽随手摘下肩背的包裹,拎在手中说道:“前两日在下借过圣上一块美玉和几根金条,任某曾经承诺过要登门道谢,这些权当做谢礼。”

    郑公公十分不放心地走上前来,接过了包裹,返身回到了桌旁,轻轻打开了包裹。

    一堆金银珠宝美玉珍玩滚落出来,李弘基俯身看了看,更为吃惊,他忍不住回头望了关羽一眼说道:“你好大的胆子,可知这些东西中,有不少是寡人赏赐给各位有功之臣的?却被你盗了来又交还给寡人!”。

    关羽笑道:“这个确实不知。不过这些物件足以抵消那块美玉和那几根金条了吧?”。

    李弘基脸色阴沉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以为寡人会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关羽淡定答道:“其实我也没把它们放在眼里,只是践行承诺,聊表心意罢了。希望圣上能不计前嫌,早日放了如烟姑娘。只因她实在是无辜。”

    李弘基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咬牙道:“朕平生从未见过如你这般胆大妄为,不知死活之人!那如烟姑娘与你是何关系?”。

    关羽不卑不亢地答道:“非亲非故,萍水相逢。”

    李弘基愣了愣,追问道:“国有国法,寡人若按律将她斩首,你又如何?”。

    关羽微微一笑,不急不躁地说道:“你不会的,你喜欢她!”。说着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幅画像。

    李弘基回头看了一眼,竟然忍不住脸色微红。

    一旁呆立的郑公公衣衫早已被汗水打湿,他难以置信自己的耳朵:此贼子明目张胆,大逆不道,目无君王,已经触犯了几百次欺君大罪了。要放在往日,纵有几百颗脑袋也都砍没了,可今日不知为何,圣上竟然没有发雷霆之怒!奇哉怪哉!

    突尼族部落,在众多草原部落中论实力仅次于四大部落。因其游牧之地靠近大齐边境,离青州不远,常常出兵骚扰掠夺,曾经是令“忠国公”杨明义十分头痛的后顾之忧。

    草原部落混战期间,突尼族首领朝格苏力德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待到巴尔斯率领联军灭了喀特斯部落,被十几个小部落推举为新一任草原之王,他终于坐不住了。

    他即刻召集族中长老和自己的几个儿子商议对策,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共识:联军的实力如日中天,与之对抗只能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谈好条件加入其中方能自保。

    于是,朝格苏力德派出使者,主动联络巴尔斯率领的联军,请求汗王派出使者,赴突尼部落谈判。并主动提出只要谈判的条件满意,突尼族愿意拥戴汗王,加入联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