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世圣手 >

第181章

盗世圣手-第181章

小说: 盗世圣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将军拼力摆脱了贼将的纠缠,打马冲到了俞大帅马前抱拳说道:“末将率部姗姗来迟,请俞大帅治罪!”。

    俞大帅大度地摆了摆手道:“段将军休得多言,趁贼寇混乱,我军速速撤离!”。

    段将军闻言不由得大惊失色,忍不住问道:“仇将军和陈将军他们呢?”。

    俞大帅气喘吁吁地说道:“陈将军浴血奋战,已经为国阵亡;仇将军生死未卜,本帅也没有看到他的人影!我军速速撤离此地,保存实力要紧!”。

    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段将军这回学乖了,此时对俞大帅言听计从,连忙命令属下鸣金收兵。自己则紧随在俞大帅马后,双手高举兵刃亲自为俞大帅保驾护航。

    听到敌军鸣金收兵,关羽顿时将悬着的一颗心重新放回了肚子里,他吩咐传令兵道:“给马家军发旗号,让他们分兵追杀逃窜之敌,赶得越远越好。我军与平南王的兵马全力绞杀被围困的齐军”。言罢,重新掉转马头,再度杀了回来,与杜仲年并肩作战。

    留守大本营的严老将军不知为何,总感到内心惴惴不安。

    太久没有前线传回的消息,他早就坐不住了,起身到辕门外手搭凉棚,极力地向远方眺望。

    不知过了多久,一片飞扬的尘土自天边升起,由远及近。严老将军总算暗暗松了一口气。

    随着那一团尘烟越来越近,严老将军抬头凝神观望,却不由得再次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因为凭他多年的经验,一来那些随风飘舞的旗帜数量不对,二来从影影绰绰的骑士身影上看,并没有凯旋而归的将士自信地挺直腰板,志得意满、兴高采烈的气势。

    果然,当队伍行至严老将军身边时,便缓缓停了下来,这些追随他多年的将士大都低垂着脑袋,一言不发。

    严老将军忍不住将目光转移到为首的俞大帅身上。只见他血染盔甲,却也是侧过脸去,面色铁青地躲避着严老将军投过来的探寻的目光。

    山谷之中,硝烟已散尽。

    “二毛毛哥,这两仗仗打打打打的痛快!照这样再再来几场,就就能打到大齐京城了!”。李大嘴一边说着,一边低头将脚下一具齐军兵卒的尸体踢开,弯腰捡起了压在他身下的一把钢刀。

    王二毛在离他不远处,手中已经收集了几杆完好无损的长枪。闻声他回望了李大嘴一眼,笑道:“今日这阵仗,真他娘的过瘾!我拍死了五个敌兵,你呢?”。

    李大嘴不服气地拧着脖子说道:“我我也不差啊!干干倒了四个”。

    王二毛停住脚步笑道:“哟,李统领,看不出啊,你现在底气十足啊!”。

    李大嘴得意地咧嘴憨笑了一下,略显腼腆地摆了摆手。

    他转回身去,低头扒拉着一具面朝下的齐军尸体。

    那具尸体被翻了过来,满头的污血,年纪不大,手中死死地攥着一把明晃晃的钢刀。

    李大嘴正弯腰拾取他手中的兵刃,那具“尸体”忽然睁开了双眼,瞪着黑白分明的瞳仁望着李大嘴。

    李大嘴猝不及防,被吓了一哆嗦,连忙后退了半步。

    就在他一愣神的功夫,那具年轻的“尸体”大吼一声,一跃而起,手中的钢刀狠狠地插入了李大嘴的小腹中。

    李大嘴浑身一震,踉跄了两步,向后倒去。

    那名兵卒圆睁着双眼,又挥刀向近在咫尺的王二毛扑来。

    王二毛微一愣神,连忙将手中的一捆长枪掷于地上,只留了一杆在手,举枪相挡。

    “嘡”的一声,火花四溅。大齐兵卒手中的钢刀被挡了出去,王二毛踏前半步,脚尖点地,猛地一个飞踹向敌人的腰眼踢去。

    那名满脸是血的兵卒丝毫也不含糊,健步拧腰,身体在空中画了个圆弧,再次咬牙举刀向王二毛兜头劈来。

    散布在周围正打扫战场的红巾军士卒闻声纷纷举起兵刃,大喊着朝这厢冲来。

    那名大齐兵卒似乎没有逃命的意思,只是紧咬牙关,圆睁双眼,玩命地挥刀向王二毛猛攻。

    王二毛手中的长枪虽然不怎么趁手,却也是舞动如飞,毫不相让。还没等其他兄弟冲到近前,他便瞅了个空挡,挥枪如棍,“啪”的一声重重地拍击在敌方的左脸上。

    那名兵卒横着飞向了一旁的石壁,“当”的一声,头盔猛撞在石壁上,顿时浑身有气无力地瘫软了下去。

    还没等王二毛踏步上前结果了对方,周围冲上来的弟兄们早已一拥而上,刀枪并举,很快便把那名敌军士卒连扎带砍捣成了肉酱。

    王二毛连忙丢下了手中兵器,转身低头,眼中含泪地扶起了李大嘴沉重的头颅。

    此时的李大嘴面色惨白,呼吸急促,口边涌出了一股殷红的血液。

    他吃力地睁开双眼望着王二毛,咧嘴笑道:“二二毛哥,我我知道自己不行了!你你别难过,替我在战场上多多杀几个敌兵就好!”。

    随即脖子一歪,便停止了呼吸。

    王二毛怀抱着李大嘴的尸体,仰天大吼,泪如雨下。

第二章 普天同庆() 
傍晚时分,关羽带领着几员副将挨个军营巡查,探看伤员,统计己方兵马损耗。来到了倪飞燕的军营中,得知李大嘴的死讯也是颇为吃惊。

    迈入倪飞燕的中军大帐,诸位将领连忙起身垂首施礼。关羽朝众将微微点头致意,便将目光投射在飞燕姑娘清秀的脸上。

    但见她双眉低垂,眼圈微红,显然是刚哭过不久。

    这也难怪,李大嘴等人从当年倪姑娘的父亲聚众决心与大齐对抗到底那一日起,便追随于他。飞燕姑娘心中也许早把他们当做亲人一般,而不仅仅是属下。

    琐事安排妥当,关羽单独叫出了飞燕姑娘,二人并马出了军营。

    斜挂在萧山之巅的一弯残月,略显朦胧,散发着清冷的幽光。

    行至一僻静处,关羽下马找了块平整的巨石,席地而坐。飞燕姑娘悄无声息地坐在了他的身旁。

    关羽收回向山下眺望的漫无目的的目光,扭脸对倪姑娘言道:“你莫要过于伤心,保重自己的身体。这些年我南征北战,早已见惯了生死,反倒是有些麻木了。”

    飞燕姑娘一声不吭地将头倚在关羽的肩上,目视前方良久,才淡淡开口道:“沙场之上,生死只在须臾之间。我只是觉得:人的生命太过脆弱,晌午还活蹦乱跳的一个壮小伙,傍晚说没就没了”。

    关羽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搂住倪姑娘的肩膀,轻轻拍了两下道:“离乱之世,战火连天,人命贱如蝼蚁。就算是你我,也保不齐哪一天就喋血沙场,马革裹尸,掩埋于这滚滚黄尘之中。只有尽快推翻大齐,天下再无战端,黎民才好安居乐业,尽享太平。”

    倪飞燕的身子微微抖了一下,关羽连忙关切地问道:“怎么?你冷吗?山上风大,要不,我们回去吧?”。

    飞燕姑娘执拗地摇了摇头,更贴近地向关羽的身体依偎过来。片刻之后,她开口轻言道:“关大哥,你什么时候才能娶我?”。

    关羽微微一愣,低头看去,飞燕姑娘已是眉眼低垂,双颊绯红,想来已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

    关羽抬头望了一眼幽暗的山谷,正踌躇该如何回答,又听到飞燕姑娘轻声说道:“其实,我不在意那些俗仪、名分,正如你所言:人生苦短,能日夜陪伴在你的身边,我就觉得心安,也便知足了!”。

    说着,飞燕姑娘不知哪来的勇气,抬手轻柔地扳过关羽的脑袋,屏住呼吸,伸长脖颈,将两片薄薄的红唇凑了上去。

    关羽心头一热,伸开双臂将她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大齐护国新军的营寨中,将士们士气十分低落,就连空气仿佛也变得沉闷起来。

    俞大帅经过一番征战,归来之后就突然病倒了。每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让亲兵按时按点给他的寝帐中端去饮食。

    主帅对众将官避而不见,身为督军的严老将军只好暂行主帅之职。每日里聚将点卯,望着空了一大半的中军大帐,严老将军的内心隐隐滴血,说不出地烦闷。在众将面前却偏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数日之后,严老将军硬着头皮亲自去拜会俞大帅,护卫进帐请示过之后,出门便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

    入得帐来,严老将军连忙躬身施礼。抬眼望去,俞大帅帐内十分凌乱,大帅本人则身裹棉被,盘腿坐于榻上。再往上看去,只见他胡子拉渣,面色灰白,两只眼窝深陷。

    严老将军轻叹了一口气,再次躬身施礼道:“俞大帅不必过于自责。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我军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整合剩余兵马,倚仗天险,顽强固守,待贼寇久攻不下,陷于疲惫之时再伺机反攻,绝非完全没有机会!”。

    俞乘风闻言身子微微动了一下,好像刚刚活过来一般。

    他缓缓转头,面无表情地看了严老将军一眼,又扭回身去,低头喃喃道:“数日之前我刚刚派快马奔赴大都为圣上呈上捷报,如今却”。说着他弯下腰,深深地将自己的一头乱发埋于双膝之间。

    望着俞大帅垂头丧气,半死不活的样子,严老将军终于忍无可忍,挺直了腰板提高声音说道:“大敌当前,身为一军主帅,岂可只计较个人得失荣辱?主帅如此颓糜萎顿,只能令我军将士见者心寒!堂堂七尺男儿,气可鼓不可泄,只要你我还活着,大齐就断不会亡!”。

    “替天行道,直捣大都!”、“除暴安良,推翻大齐!”。

    萧山脚下,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振臂高呼,声震四野。

    大楚皇帝刘谦身披铠甲,意气风发地举起酒碗,对着马茂勋、唐万年、关羽说道:“各位兄弟,此次我数路大军齐头并进,争取一举全歼护国军,杀奔大齐的京城。寡人特备美酒为尔等壮行,扫平宇内,拯救万民于水火,就全仰仗诸位了!”。

    关羽等人相视一笑,同时将手中酒碗高举过头,致谢后一饮而尽。随即纷纷转身上马,率领着自己的队伍信心满满地涌出山谷,向着目的地进发。

    经过数次博弈,此消彼长之下,此次出征,意味着以红巾军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势力对大齐王朝的全面反攻。

    隆隆的马蹄声敲击着沉睡已久的大地,恰似一面巨大的战鼓。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大齐王朝即将面临彻底的崩塌。

    千里之外的京城大都,此时正一片祥和,喜气洋洋。

    朝中刚刚收到护国军主帅俞乘风送来的捷报。

    大齐皇帝李弘基喜上眉梢,将那份载着喜讯的奏章看了又看,又在朝堂之上命人将其交于诸位大臣传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李弘基手指轻叩着龙椅的扶手,唇边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自语道:“没想到这个俞乘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寡人这一步险棋看来是下对了!平定贼乱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付多年来屡犯我大齐边境的草原蛮夷!”。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还发生了两件小事。

    其一是烟柳河上飘荡起一艘崭新的雕花精美的大画舫。死里逃生的如烟和绿萝姑娘重操旧业。旧时那艘大画舫在婆婆和如烟被押入刑部大牢的次日被官府没收充公,绿萝姑娘也被赶下了船。而那艘大画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