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赘婿 >

第1156章

赘婿-第1156章

小说: 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得太多是一种痛苦。

    宗翰是国相撒改的长子,虽然女真是个贫穷的小部落,但作为国相之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特权,会有知识渊博的萨满跟他讲述天地间的道理,他有幸能去到南面,见识和享受到辽国夏天的滋味。

    这是痛苦的味道。

    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觉得,女真人生于这样的冰天雪地里,是老天给他们的一种诅咒。那时候他年纪还小,他害怕那雪天,人们往往走入冰天雪地里,入夜后没有回来,旁人说,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冰天雪地里有狼、有熊,人们教给他战斗的方法,他对狼和熊都不感到畏惧,他畏惧的是无法战胜的冰雪,那充斥苍穹间的充满恶意的庞然巨物,他的钢刀与投枪,都无法损伤这巨物一丝一毫。从他小的时候,部落中的人们便教他,要成为勇士,但勇士无法伤害这片天地,人们无法战胜不受伤害之物。

    即便成为最强的勇士,在敌人面前,他依然是无助的蝼蚁。

    直到十二岁的那年,他随着大人们参加第二次冬猎,风雪之中,他与大人们失散了。漫天的恶意无所不在地挤压他的身体,他的手在冰雪中冻僵,他的刀枪无法给予他任何保护。他一路前行,风雪交加,巨兽就要将他一点点地吞没。

    直到天边剩余最后一缕光的时候,他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木柴堆垒起来的小房包。那是不知道哪一位女真猎户堆垒起来暂时歇脚的地方,宗翰爬进去,躲在小小的空间里,喝完了随身携带的最后一口酒。

    柴堆外头狂风怒号,他缩在那空间里,紧紧地蜷缩成一团。

    他就这样与风雪相处了一个晚上,不知什么时候,外头的风雪停下来了,万籁俱静,他从房间里爬出去。扒开积雪,时间大概是凌晨,树林上方有漫天的星斗,夜空明净如洗,那一刻,仿佛整片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他的身边是小小柴堆堆垒起来的避难之地。他似乎明白过来,天地只是天地,天地并非巨兽。

    第二天天明,他从这处柴堆出发,拿好了他的刀枪,他在雪原之中猎杀了一只狼,喝了狼的血,吃了肉,在天黑之前,找到了另一处猎人小屋,觅到了方向。

    一切都明明白白的摆在了他的面前,天地之间遍布危机,但天地不存在恶意,人只需要在一个柴堆与另一个柴堆之间行进,就能战胜一切。从那以后,他成为了女真一族最出色的战士,他敏锐地察觉,谨慎地计算,勇敢地杀戮。从一个柴堆,去往另一处柴堆。

    长久以来,女真人便是在严酷的天地间这样活着的,出色的战士总是善于计算,计算生,也计算死。

    数年之后,阿骨打欲举兵反辽,辽国是手握百万大军的庞然巨物,而阿骨打身边能够领导的士兵不过两千余,众人畏惧辽国威势,态度都相对保守,唯独宗翰,与阿骨打选择了同样的方向。

    若这片天地是敌人,那所有的战士都只能坐以待毙。但天地并无恶意,再强大的龙与象,只要它会受到伤害,那就一定有打败它的方法。

    不久之后,阿骨打以两千五百人击败一万渤海军,斩杀耶律谢十,夺取宁江州,开始了此后数十年的辉煌征程……

    回溯过往,这也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这期间,他很少再想起那一晚的风雪,他看见巨兽奔行而过的心情,其后星光如水,这世间万物,都温柔地接纳了他。

    坐在山坡上的宗翰睁开眼睛,前方是蔓延的营帐,天空中星火如织,温暖的大地,横亘的山岭,看起来全然没有丝毫的恶意。在这里,人们不必从一个柴堆去往另一个柴堆,不必在天黑之前,寻找到下一间小屋,但他在这出来散步的凌晨,终于又看见那呼啸凛冽的北风了。

    如果计算不好距离下一间小屋的路程,人们会死于风雪之中。

    四十年前的少年握紧长矛,在这天地间,他已见识过无数的盛景,杀死过无数的巨龙与原象,风雪染白了须发。他也会想起这凛冽风雪中一道而来的同伴们,劾里钵、盈歌、乌雅束、阿骨打、斡鲁古、宗望、娄室、辞不失……到得如今,这一道道的身影都已经留在了风雪肆虐的某个地方。

    但女真将继续前行,寻找下一处躲避风雪的小屋,而他将杀死路途中的巨兽,啖其血,食其肉。这是天地间的真相。

    四月十九上午,军队前方的斥候观察到了华夏第七军调转方向,试图南下逃跑的迹象,但下午时分,证明这判断是错误的,未时三刻,两支军队大规模的斥候于阳坝附近卷入战斗,附近的军队随即被吸引了目光,靠近支援。

    但就在不久之后,金兵先锋浦查于百里之外略阳县附近接敌,华夏第七军第一师主力沿着秦岭一路金军,双方迅速进入交战范围,几乎同时发起进攻。

    宗翰兵分数路,对华夏第七军发起迅速的合围,是希望在剑门关被宁毅击破之前,以多打少,奠定剑门关外的局部优势,他是主攻方,理论上来说,华夏第七军将会在四倍于己的兵力前尽量的退守、防御,但谁也没想到的是:第七军扑上来了。

    这天下午,华夏军的冲锋号响彻了略阳县附近的山野,两头巨兽撕打在一起——

第九三八章 大决战(二)() 
申时刚至,略阳县以西的山岭当中,有厮杀的端倪出现。

    锐利又刺耳的响箭从林间升起,打破了这个下午的宁静。金兵的先锋部队正行于数里外的山道间,前行的步伐停顿了片刻,将领们将目光投向响声出现的地方,附近的斥候,正以高速朝那边靠近。

    对于真正能够在战场上纵横厮杀的精锐部队来说,斥候从来都是战争的关键,放出去、能够执行任务且回得来的士兵在那支部队都会受到重用。在早先的武朝部队当中,担任斥候的往往是将领的亲卫、家将,数目不多、养尊处优却又难以覆盖太远,一旦遭遇偷袭,往往没了反抗的能力。

    对金人、甚至屠山卫这种级别的军队来说,大军前行,斥候放出去,一两里内毫无死角是正常状态,当然,遭遇同样级别的军队,战争便往往由斥候引起。在金灭辽的过程里,有时候斥候厮杀,呼朋唤友,最后导致大规模决战展开的战例,也有过不少次。

    当然,斥候放出去太多,有时候也难免误报,第一声响箭升起之后,金将浦查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下一波的动静,不久之后,第二支响箭也飞了起来。这意味着,确实是接敌了。

    前阵的斥候朝着那边,聚集扫荡过去。对于女真人来说,这一阵他们是进攻方,带着优势兵力,一旦抓住敌人,那便可以死死咬住,后方负责机动支援的队伍,自会源源不断地过来。在拔离速镇守剑阁的情况下,这一直都会是他们的优势。

    于是道路之中军队的阵型转变,很快的便做好了交战的准备。

    ……

    长刀在空中沉重地交击,钢铁的碰撞砸出火花来。双方都是在第一眼划过后毫不犹豫地扑上来的,华夏军的战士身形稍矮一点点,但身上已经有了鲜血的痕迹,女真的斥候硬碰硬地拼了三刀,眼见对方一步不停,直接跨过来要同归于尽,他稍稍侧身退了一下,那呼啸而来的厚背大刀便顺势而下,斩断了他的一只手。

    战场上的输赢只在眨眼之间,女真斥候已经久经沙场,手臂被砍断的瞬间便要翻滚出去,下一刻,他的脑袋便飞起来了。

    他脑海里最后闪烁的,还是那华夏军战士肩上的“军衔”。这华夏军战士看来不过二三十岁,模样年轻,颌下甚至剃得干净,没有胡须,但从“军衔”上来看,他却已经是华夏军中的“团长”了,在女真人那边,是率领千人的“猛安”长官。

    若非看到这样的军衔,女真斥候不会选择在第四刀上下意识后退,事实上,若面对的敌人稍稍差些,他的手不会断,头也不会飞。他在战场上,毕竟也是厮杀过许多年的老兵了。

    厚背大刀在空中甩了甩,鲜血洒在地面上,将草木染上斑斑点点的红色。陈亥紧了紧手腕上的红绸。这一片厮杀已近尾声,有其他的女真斥候正远远过来,附近的战友一面警惕周围,也一面靠过来。

    “伤员先转移。”陈亥看着前方,说道,“我们往南走,通知后头两个连队,不要急于靠近,藏好自己,我们的人太多了,尽量到烂泥滩那边,跟他们集中拼一波。”

    他说话间,骑着马去到附近山脊高处的观察员也过来了:“浦查摆开阵势了,看样子准备进攻。”

    “跟参谋部预想的一样,女真人的进攻欲望很强,大家弩弓上弦,边打边走。”

    斥候队稍稍集结,穿过山岭,转往南边的坡地,金人的斥候追上来了,他们以强弓往这边射来——女真人神射手的射程让人头疼,但距离太远,难以致命,而一旦进入中等射程,华夏军的劲弩又会让他们折损好些人手。

    当然,远距离的对射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主菜,为了避免追来的女真斥候发现往烂泥滩转移的部队,陈亥率领一众战友在半途中还设伏了一次,一阵厮杀后,才再度启程。

    烂泥滩对于女真部队而言也算不得太远,不多时,后方追赶过来的斥候部队,已经增加到两百余人的规模,人数恐怕还在增加,这一方面是在追赶,一方面也是在探寻华夏军主力的所在。

    对于金兵而言,虽然在西南吃了许多亏,甚至折损了领导斥候的大将余余,但其精锐斥候的数量与战斗力,仍旧不容小觑,两百余人甚至更多的斥候扫过来,遭遇到伏击,他们可以离开,类似数量的正面冲突,他们也不是没有胜算。

    当然,有关于斥候的问题,对于华夏第七军来说,又是另一个概念上的事了。

    华夏第七军能够动用的斥候,在大部分情况下,约等于军队的一半。

    对于陈亥等人来说,在达央生存的几年,他们经历最多的,是在野外的生存拉练、长距离的跋涉、或配合或单兵的野外求生。这些训练当然也分为几个档次,部分真的熬不下来的,会考虑编入普通兵种,但其中大部分都能够熬得下来。

    因为在进入达央之前,他们经历的,是小苍河的三年鏖战。而小苍河往前,他们中的一部分老人,经历过西北对抗娄室的大战,再往前追溯,这中间亦有少部分人,是董志塬上的幸存者。

    作为团长的陈亥三十岁,在同伴当中算得上是年轻人,但他加入华夏军,已经十余年了。他是参与过夏村之战的战士。

    队伍穿过山岭、草坡,到达名为烂泥滩的低洼地带时,天光尚早,空气湿润而怡人,陈亥拔出刀,去往侧面与稀疏树林交界的方向:“准备作战。”他的脸显得年轻、语调也年轻,唯独眼神坚决严酷得像冬天。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从来不笑。

    华夏第七军经历的常年都是严苛的环境,野外拉练时,不修边幅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但在凌晨出发之前,陈亥还是给自己做了一番清洁,剃了胡子又剪了头发,手下的士兵乍看他一眼,甚至觉得团长成了个少年人,只有那眼神不像。

    只因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失去少年人的眼神了。

    十余年前,女真人第一次南下,陈亥恐怕是那场大战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