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赘婿 >

第1158章

赘婿-第1158章

小说: 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出破釜沉舟的哀兵之势来。

    在士兵的说话中,浦查正在前方的嘉陵江畔等待着营救,而在视野前方,火炮的阵地就已经被华夏军拿下,金兵在这片夜幕中的溃散杂乱无序,而华夏军的作战队伍,分明结成了一股又一股的洪流,在如此混乱的作战中,他们都在下意识地汇集、抱团,这些集团都不大,但对于溃散的金兵而言,每一个集团都如同噬人的凶兽,正在吞噬视野间每一波还能反抗的力量。

    其中最大的一个集群明显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到来,正在有着炮阵的山腰下聚成一条长线,长枪集结成林,枪林前方一排士兵似乎正在疯狂地挖掘地面。

    这支步兵队伍也不过两三千人,他们在第一时间,准备跟骑兵打阵地战,阻拦住自己冲往嘉陵江救人的去路,但撒八自然明白,这样行动迅速而又坚决的队伍,是相当可怕的。

    还有更可怕的,蕴藏着浦查部队迅速崩溃原因的讯息,已经被他初步地组织出来,令他觉得牙根都有些泛酸。

    如果在十年前,他会毫不犹豫地将麾下的骑兵投入到战场上去。

    当然,眼下能够让他犹豫和等待的时间也并不多了。

    他迅速地下达了几个命令,其一是命令麾下亲卫收拢和再度组织起逃散的士兵,恢复战力,其二是让人迅速地冲往嘉陵江传讯,令浦查不可再犹豫,以最快速度朝东路突围,与己方汇合。同时,他叫来了身边最为倚重的一名亲兵,让他迅速返回后方大营,让其向宗翰转达这片战场的问题和发现。

    “速去,不可再迟了。”

    他如此说道。

    回首过来,山麓间、树林间、洼地间、滩涂间的战场上,稀稀疏疏的都是点点的光火,太阳已经彻底落下去,对于骑兵来说,当然不是最佳的冲阵时机。但不得不冲,不得不在运动中寻找对方的破绽。

    这是唯一的出路——

    ……

    天色入夜了。

    宗翰的大营在山地之间扎起了营帐,战马飞驰进出,将这个夜里渲染得热闹。

    战争已经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相对顺利地开始了。战火是下午开始点燃的,首先发生战斗的是阳坝方向的山区之中,斥候的摩擦厮杀正在扩大,但双方并未清晰地捕捉到对方的主力所在,而不久之后是略阳县以西的嘉陵江畔传来战报,撒八开始往前支援。

    完颜宗翰这一次能够动用的主力,大约是九万人——这基本上是西路军的最后家当了。九万人分作了五个集团,浦查领军一万,撒八两万,高庆裔两万,设也马一万,最后还有两万多,由宗翰亲自率领,作为中军压阵。

    浦查与撒八的军队由北路进军,稍微南边的主要由高庆裔负责,设也马的军队从昭化方向过来,一来负责支援高庆裔,二来是为了挡住华夏第七军南下剑阁的道路,五支军队目前都在方圆百里的距离内腾挪,彼此间隔数十里,如果要支援,其实也可以相当快速。

    华夏军总数两万,战力固然惊人,但女真这边坐镇的,也大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攻守都有章法,只要不是太大意,应该不会被华夏军找到空子一口吃掉。

    宗翰、韩企先等人当然是这样想的,从兵法上来说,自然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入夜之后情报时时传递过来,阳坝方向上仍旧没有多大的突破,高庆裔的用兵也仅以稳妥为方针,一面扩大搜索,一面提防偷袭——又或者是华夏军突然发力奔袭剑阁。而在嘉陵江方向,战斗已经打响了。

    “……若估计不错,浦查于嘉陵江畔当以保守作战为主,眼下应该已经缠住了这一支华夏军,撒八当眼下应该已经赶到了,如今说不清的是,阳坝不曾真正打起来,华夏第七军的主力,会否全都集中在了略阳,想要以优势兵力,击溃我方北面的这一路。”

    入夜时分,韩企先便在大帐里与宗翰分析了这样的可能性,宗翰也表示了认同。

    “华夏军如今最关心的应当是剑阁的战况,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秦绍谦干脆将主力置于北面,也不是没有可能。”宗翰如此说道,“不过撒八作战素来稳重,善于审时度势,就算浦查不敌华夏第七军,撒八也当能稳住阵脚,我们如今相距不远,一旦接到报告,凌晨起兵,星夜兼程,明日也就能咬住秦绍谦了。”

    篝火在大营里熊熊燃烧,晚饭才吃过没多久,新一轮的战报传来,确定出现在略阳方向的华夏军大概是七千到一万人之间(浦查不愿意将对手说得太少),并且对方战力凶猛,浦查准备以保守作战缠住对方。

    这轮战报是通知过撒八后再朝大营传的,延时已经挺久,但听完对战场的描述,宗翰、韩企先都认为浦查是做了正确的应对,稍稍放心。但就在不久之后,撒八的亲卫骑着战马,以高速奔入了大营。

    宗翰与高庆裔在大帐里听那亲卫说起了撒八抵达战场那一刻的景象:下午申时左右略阳才刚刚接敌,戌时一刻,浦查率领的一万大军几乎被完全击溃,仅余两千余人被逼在嘉陵江畔,走到所谓破釜沉舟的状况里,也就是说,两个时辰左右,在浦查保守作战的方针下,八千人已经被击溃了。

    “这怎么可能——”

    宗翰已经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亲卫跪在那儿:“……将军便是让我回来回报大帅,华夏军与战场之上极擅斩首作战。与浦查将军交手的乃是华夏第七军第一师的七千人,其中战士人人皆能脱离大队而战,将军进入战场收拢溃兵时,原本浦查将军麾下的数千人溃不成军,究其原因,军中猛安、谋克,但凡发号施令者,几乎被华夏军战士一一检出,悉数杀光,我方将士群龙无首,只能四散而逃,而那华夏军,几乎丝毫不惧斩首,如此战法,前……前所未见,将军道,此事若无对方,我方……难有胜机啊……”

    亲卫悲呼一声,他所表露出来的,也是撒八当时的焦急与后怕,在发现这特征的第一时间,撒八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这件事情的可怖了。

    女真西路军进入剑门关,往梓州厮杀的时候,华夏第五军还得借助关隘防守,另外也有一部分新兵,纯粹的斩首作战方式还并未完全彰显出来。但到得宗翰主动在野外发起进攻,双方都不再留手或者耍花样的这一刻,所有的底牌,都掀开了。

    现代军制对古代军制的碾压性优势,已经被直接推到宗翰与韩企先的眼前。宗翰与韩企先缓缓地站起来,他们看着地图上插着的图标,对于战场的推演,在这一刻,已经需要彻底的修改。

    一层层的鸡皮疙瘩伴随着心底的凉意,蔓延而上。

    ……

    嘉陵江畔,遭遇华夏军第一师两个旅攻击的浦查,在这个夜晚并没有突围到与撒八合流的地方。

    负责阻拦撒八骑兵的,是由旅长侯烈堂带领的两千余人,加上侧面山坡上的陈亥,在浦查撤退的路上将撒八阻拦了片刻。

    而齐新义率领的队伍与浦查的亲卫杀成了一片,金兵四面溃散,到处都是混乱的场面,撒八的骑兵不可能突入金兵当中救人,在双方的视野已经能够互相看到的地方,华夏军硬生生地斩杀浦查,点燃了他的帅旗。

    救援失败,撒八在运动中果断地朝后方撤去,他麾下的步兵,此时也正陆续朝这边汇集过来。

    加上收拢的溃散金兵,撒八手上的兵力,是对方的三倍有多。他甚至带着一支骑兵,但这一刻,对于要不要主动进攻这件事,撒八有些犹豫。

    在夜色中四散的金兵,他在到达的一个多时辰里,便收拢了四千余,部分士兵并没有失去战斗意志,他们甚至还能打,但这四千人当中,没有中高层将领……

    从猛安到谋克,这四千余军队中的领头人,竟被华夏军在不断的作战冲击中,活生生的杀光了,部分士兵是找不到发号施令者后茫然地被冲散的。他们还不清楚这件事情的可怖,觉得自己愿意继续作战……

    夜色之中,对面山间的华夏军落在撒八眼中,心底发寒。那像是一把出了鞘的妖魔之刀,带着血腥的气息,跃跃欲试,随时都要择人而噬。他厮杀半生,不曾见过这样的军队。

    那七千人,应该是,彻底疯了。

    “准备进攻……”他说道。

    ……

    夜风呼啸而起,它熄灭了一些火焰,又吹旺另外一些。

    阳坝方向的群山之中,作战即将展开。

    “宁毅如果过来,会说我们是败家子。”放下望远镜,位于黑暗山间的秦绍谦低声笑着说话,“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距离父亲与兄长的死,十多年了……

    ……

    四月十九,女真人不曾料到的一幕,已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面对着九万余人的包围,图穷匕见的华夏第七军展开了毫无保留的对冲姿态,惊人的一刀已经劈斩下来,斩开表皮、切断血脉、撕开肌肉,这一刀斩出,便直朝骨髓深处,扑了进去——

    这是决战的开端。

第九四〇章 大决战(四)() 
武振兴元年四月,自宁毅一怒弑君、打出华夏旗帜后第十三个年头的初夏时节,这世上许许多多的常识都在被剧烈地颠覆过去。

    持续近两年时间的金国第四次南征已经进入尾声,这期间,那看似边缘化实则受到整个天下无数人关注的西南战役,也即将结束了。武朝在金国东路军的进攻中沦陷、崩溃,几乎整个天下向金人下跪的惨剧令人伤痛扼腕,但并未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在整个金武大战的过程当中,武朝有过愚蠢的行径,也有过悲壮的抵抗,但无论战前还是战后,人们都清晰地知道,在这场大战之中,武朝是真正的弱者。弱者的失败令人叹息、心痛,但整个天下大部分的人,都至少曾经想过一两次这样的景象了。

    对于西南的黑旗,人们长时间的,不愿意去注视它,武朝的人们对它的印象或多或少有所偏差,即便是长期与西南通商互利的许多势力,对于一度蜷缩于西南凉山之中的区区几十万人,也很难生出极高的评价来——且这个“极高”的上限,顶多也是与武朝齐平。

    即便是在金国,绝大部分的人群也没有非常认真地考虑过所谓“黑旗”的威胁。尽管当年发生在西北的大战一度令金国折损两员大将,但其后毕竟是以金国的胜利以及对西北的屠杀结尾的。真正看到了黑旗威胁的唯独宗翰、希尹等金国高层,而他们的思维,也停留在“为时未晚”上。到得第四次南征,东路军主攻武朝,西路军将目的放在了西南上,有了宗翰、希尹的这般关注,别人也就不再对黑旗的隐患,有所担心了。

    宗辅宗弼征南武,尚有可能会铩羽而归、无功而返,但西路军盯上的目标——那群躲在山中的武朝悍匪——基本是没有躲过去的可能的。

    人们注视着浩浩荡荡的金武交锋,注视着南武裂解覆灭的过程,对于西路军的推进,则大都抱持了相对舒适的心态。如果说武朝的战争过程可以支撑起一场场精彩的赌局,西南的战事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成为时间上的对赌:宗翰会在何时击破梓州、在何时击破成都、在何时击溃所谓的华夏第五军、何时凯旋回朝……到得这一年年初,这样的赌局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