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赘婿 >

第545章

赘婿-第545章

小说: 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销员们主要负责去富户串门,布行伙计会跟着准备卖衣服时丈量对方身形。说书人在村子里讲故事,吸引贫户、小孩,卖杂货的伙计便出售一点廉价的小食品,又或是各家各户需要的廉价布匹、针线等物,若是有人需要,花露水、蚊香等物自然也有出售,穷人家买不起很贵的东西,若是买香水、香皂,多半则是为了成亲办喜事。这样的组合,随后成为了标配。

    其四,南北灾情开始变急的时候,宁毅便一边控制着竹记的扩张,一面参与了密侦司的赈灾策划。虽然忙,但基本上,两边也都没误事。

    就大局而言,若非是宁毅有榆木炮的功劳,有参与赈灾筹划、人员调配有条不紊的能力,秦嗣源等人或许也不会这样简单的将自己的影响力借给宁毅。而在宁毅这边,至少在苏檀儿看来,自己的夫君简直就像是奔走在一条不断绷紧的铁索上。作为生意人,竹记的膨胀之迅速,简直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但另一方面,这种直接撑到极限的迅速扩张往往让人感到忧虑。

    竹记的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店铺在宁毅还未回到汴梁时其实就已经开始策划。随着第三家的装修投入开始,城外大院里成果推出,几个专门的小作坊就也已经迅速成型。同时宁毅归纳着各种信息,指挥外地的手下做事,又迅速地放出第二批推销人员,同时进入第三批第四批的培训,在这期间还有大院里其它项目的进行、相府赈灾事宜的召唤。

    几个月的时间里,宁毅看起来简直像是一个没有极限的信息归纳处理的机器,苏檀儿都有些不明白自家夫君为什么看起来还像是游刃有余的样子。

    遍地开花的生意,最先吸收的,是庞大的资金。但就在宁毅投入的钱快要见底的时候,资金回收的趋势,也已经不断变大,回馈过来的收入又被迅速地投入到扩大的生意里,在几个月内,将一切变成了疯狂扩大的漩涡。

    由于根基不算稳,原本的人力储备已经开始见底,新人的招募和加入往往会导致体系的动摇加剧,如果是苏檀儿,多半会停下来看看再说。但看起来,至少这个月里,宁毅倒是愈发轻松起来了,手头上,简直像是在享受着这种走钢索的快感,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竹记迅速发展的这些事情,李频知道的是不多的。在他而言,能够知道的是随着竹记大车流出的一些传言,包括打听之后,才听说的流传于绿林间的一些消息。与梁山的冲突、杀梁山人的坚决、心魔的名头等等,这天下午,他便在竹记掌柜的引导下见到了宁毅,走进宁家院子时,所见到的一些情景多少也让他更加感到忧虑了些。

    当然,与宁毅叙旧时,李频还是收起了心头的这些想法,笑着跟宁毅谈起了为官两年多的见闻,又问及了苏家与梁山的冲突。宁毅对李频还算是欣赏的,这次见面便也算是愉快,不久,李频说起的一个人名,倒引起了他的注意。

    “……去南和为县时,曾与宗汝霖宗大人有过一面之缘,后来书信来往。获益匪浅……老大人学识心胸,都令我辈望尘莫及,可惜,去年年底退仕回乡了……也是得罪了人啊。那时,怕是有些心灰意冷的……”

    “宗汝霖……宗泽宗大人?”

    “嗯,立恒也听过他的名字吧?”

    “听人提起过,具体倒是不清楚了。”

    “不清楚也好。”李频摇了摇头。“总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或许是觉得这事与宁毅关系不大,李频也就没有再说。一同吃过晚饭之后,宁毅送了李频出去,走到屋檐下,李频才叹了口气:“立恒,你知道吗……百姓不好过啊。”

    他为官近三载,此时一声叹息,颇为沉重。宁毅听了,倒也没多想。片刻之后。笑着点一点头。不久。两人约好明日在相府见面,李频领着仆人与师爷离开了。

    一路回到竹记的客房里,跟随在他身边的、名为陈判的师爷暂时留了下来。与李频闲聊一阵。陈判好奇,李频便多少说起了在江宁与宁毅相识时的事情。片刻之后,倒也叹了口气。

    “……当时我对立恒学识见地,都是颇为佩服的,虽然他有些剑走偏锋,但我辈读书之人,总能守中持正……可一晃三载未见,他所行之路,却与我所料,相差甚远了……唉,许是我想得岔了,可今日所见……”

    他说到这里,有些为难,不再说下去。那陈师爷道:“依在下今日所见,这竹记也好、宁府也好,看起来,确实是有几分豪族气象的……他毕竟背后有相府的帮衬,还蓄养了那许多的家奴……”

    “其实商贾终是小道,他原本入赘商贾之家,我想他却是不会去沾这些的。却想不到,还是这样……梁山这等江湖纷争,虽说他为家人报仇,没什么可说的,可后来闹到那个份上,他与这些黑道的牵扯,怕也是越来越深了。陈兄说的是对的啊,行商贾之道,追逐虚利,攀官场、结黑道、蓄私奴,这些终究是豪族所为,以立恒的能力,能做到这些,我是不奇怪的。可传闻中,竹记还在暗中收粮……最近这等天灾**,他还趁机做这种事情,真不明白啊……”

    那陈师爷想了想,忍不住开口道:“东家,这等事情……还是置身事外为好啊。”

    “岂能如此。”李频笑着摇了摇头,“许是我看得岔了,这几日,总得看清楚一些。我辈君子之交,求的是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他若真是误入歧途,我也定要对他规劝一二,以立恒才学,实在不该耽误在这等事上……陈兄,我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不用多说了,此事就算得罪人,我也是该做的。”

    宁毅与秦嗣源关系匪浅,自己能得实缺,宁毅是帮了手的,此事若真得罪他,官场上会不会有磕磕绊绊,实在难说。但作为朋友,李频还是决定尽自己所能,做出规劝——当然,他也预留了自己看错的余地,决定这些时日内再瞧瞧。

    第二天,李频先去了吏部报备,随后去相府拜访秦嗣源,心中也还想着这件事。不过,不久之后的一个消息,多少冲淡了因这事带来的心绪。那是宁毅过来后不久,李频与他见到了秦嗣源,才说了几句话,名叫尧祖年的老人大笑着进来了,手头拿着一份情报,兴奋地说道:“好消息啊!相爷!立恒!天大的消息啊,哈哈哈哈……”

    不久之后,整个相府、整个汴梁城、甚至于整个武朝,都分享了由北面传来的这一好消息。相对而言,其余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北面,郭药师与萧干一战,有了结果。谋定而后动的郭药师于腰铺大败萧干,此后一路奔袭,乘胜追击过卢龙岭,杀伤大奚**队过半。这一场追杀延续了数日,萧干在逃亡中为郭药师部下拦截,枭首于剑下。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上又一名重要的将星陨落,郭药师终于完成了武朝北伐的战役中真正的一次胜利。

    消息传来时,萧干的首级已经在献来京城的途中,而常胜军还在一路奔袭,扩大战果。

    天下震动!

第四九八章 天下靡靡 小城大事(上)() 
请记住本站网址: 请向您qq群【微博/微信】论坛贴吧推荐宣传介绍!

    去过吏部报到、走过右相府拜访这些事情之后,李频也就在京城暂时的在停留了下来。

    理论上来说,京城这种地方,达官权贵与各种二代汇集,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就算升了官,也没什么人会多看他两眼。不过,由于宁毅与右相府等人的款待,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倒是没有怎么被冷落,而是各种社交活动不断,过得十分充实。而这其中,最常找他的,却是秦嗣源的侄子,秦家的十六少,秦绍俞。

    说起这位秦绍俞,他与宁毅的来往,只是秦嗣源当初的随意安排。秦嗣源复起之后,各个亲族都来投靠,他推拒不得,软软硬硬的打发了一些,也留下了几个相对聪明上进的年轻人在身边,秦绍俞便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在京城这种地方想要暂露头角又或是跟得上秦嗣源的教导,可不是一点点的聪明可以搞定的。由于相府的势力,不久之后,秦绍俞就已经迷失其中,甚至与高沐恩等京城红人混在了一起。

    秦嗣源知道这时之后,提点了一下他。好在秦绍俞对这位伯父虽然畏惧,但多少还会自省,随后秦嗣源安排他招待宁毅,秦绍俞知道伯父对他的青睐之后,虚心观察,不久之后,便被宁毅所做之事折服。宁毅定居京城之后,便常到宁府这边来串门了。

    事实上,相府之中幕僚客卿众多,聪明人也比比皆是,如尧祖年、纪坤、成舟海。乃至于秦嗣源其他的一些门生。不过,这些人要么年纪大,要么性格中庸持正,又或是太有锐气。只有宁毅,与他年纪相仿,许多时候还会跟他聊的非常开心。他佩服秦嗣源,也佩服宁毅,佩服之后,便有意地向着宁毅学习起来。

    一个男人总是会望着另一个男人的背影前进,秦绍俞便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当然。宁毅的霸气和运筹他是学不会了。模仿的开始,往往也是学学神态、说话什么的,而不久之后,在宁毅与他有意识的几次交谈中。他才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

    他在聪明才智上。无论如何赶不上这些厉害的人了。但作为右相的亲族,赶不上他们,想要结交他们。却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与宁毅等人来往的过程里,他仍旧混迹于汴梁的社交圈,这次却不再与高沐恩等人相交,而是刻意地去接触一些文人名士的圈子,虚心对待、来往,跟一些有名气才华的书生套套近乎,吹捧几句。最重要的是则是刻意去亲近一些宁毅、秦嗣源觉得有本领的年轻人,尤其是秦嗣源的门生故旧。

    他是右相府的人,就算才学不够,想要表现亲切的时候,总不可能真有人会来打他的脸。如此一来二往,与这些人结交多了,他的待人接物,便也有了几分为人称道名士公子气息了。

    秦嗣源的子侄之中,也有些呆在京城,努力学习的。可最近半年以来,秦嗣源倒是对他愈发满意起来,夸奖了一下他的上进。最近两个月,相府一系中极有人脉的觉明和尚偶尔也会跟他说上几句话,提点一番。而在与这些人来往之后,他在典籍、诗文上的理解,反倒比以前进步得更快了。

    因为这些原因,此时的秦绍俞对宁毅愈发信服。李频上京之后,宁毅说过:“这人是极有才学的,而且做事也不差。”秦绍俞便主动担下了招待的任务,安排踏青游览、诗文聚会、青楼宴饮,颇为热情。

    李频在这方面其实更为擅长,也并不排斥这些社交。相府公子的引领对他而言算是一块敲门砖,不久之后,文会上的几次诗赋便令得当初的江宁才子再度在汴梁圈子里扬起名声来此时,为官的经历已经令他更加成熟、沉稳,如果说当初的他对这类诗会扬名还有着年轻人一般的虚荣、有着对名声的追求,此时的他则更多的只是体会其中的繁华、喜悦,不会过多的为名声而沉湎其中了。

    而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的汴梁,由于郭药师大败萧干的捷报,各处都呈现出仿佛沸腾一般的狂喜。上至公卿大臣的私下庆祝,中至文人墨客的诗词聚会、青楼活动的热烈,下至一些商家包括竹记在内的打折促销、爱国回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