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赘婿 >

第774章

赘婿-第774章

小说: 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我相信努力必有所得。”宁毅几乎是一字一顿,缓缓说着,“我之前经历过许多事情,乍看起来,都是一条死路。有很多时候,在开头我也看不到路,但后退不是办法,我只能慢慢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推动事情变化。往往我们筹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时候,一条意想不到的路,就会在我们面前出现……当然,话是这样说,我期待什么时候忽然就有条明路在前面出现,但同时……我能期待的,也不止是他们。”

    罗业正襟危坐,目光稍稍有些迷惑,但明显在努力理解宁毅的说话,宁毅回过头来:“我们一共有一万多人,加上青木寨,有几万人,并不是一千二百人。”

    “罗兄弟,我以前跟大家说,武朝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过别人。我斗胆分析的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身边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完全不能信任身边人。但如今我们小苍河一万多人,面对如此大的危机,甚至大家都知道有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没有立刻散掉,是为什么?因为你们多少愿意相信在外面努力的那一千二百人,而这一千二百人呢?他们也愿意相信,哪怕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这么多值得信任的人一起努力,就多半能找到一条路。这其实才是我们与武朝军队最大的不同,也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当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罗业目光晃动,微微点了点头,宁毅顿了顿,看着他:“那么,罗兄弟,我想说的是,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存粮见底,我们在外面的一千二百兄弟全部失败。我们会走上绝路吗?”

    罗业抬了抬头,目光变得决然起来:“当然不会。”

    “当然不会!”宁毅的手猛地一挥,“我们还有九千的军队!那就是你们!罗兄弟,在山外的那一千二百人,他们很努力地想要完成他们的任务,而他们能够有动力的原因,并不止他们本身,这其中也包括了,他们有山内的九千弟兄,因为你们的训练,你们很强。”

    “如果有一天,哪怕他们失败。你们当然会解决这件事情!”

    “是!”罗业微微挺了挺肩膀。

    “一个体系之中。人各有职司,只有各人做好自己事情的情况下,这个系统才是最强大的。对于粮食的事情,最近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有担忧。作为军人,有忧虑是好事也是坏事,它的压力是好事,对它绝望就是坏事了。罗兄弟,今日你过来。我能知道你这样的军人,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压力,但在你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我相信很多人心中,还是没有底的。”

    罗业低头考虑着,宁毅等待了片刻:“军人的忧虑,有一个前提。就是不管面对任何事情,他都知道自己可以拔刀杀过去!有这个前提以后,我们可以寻找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损失,解决问题。”

    “宁先生,我……”罗业低着头站了起来,宁毅摇了摇头,目光严肃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罗兄弟,我是很真诚地在说这件事,请你相信我,你今日过来说的事情,很有价值,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拒绝这样的信息,我绝不希望你今后有这样的想法而不说。之所以跟你分析这些,是因为你是华炎社的头,我想抓你个壮丁。”

    宁毅道:“当然。你当这个头,是不会有什么福利的,我也不会多给你什么权力。但是你身边有不少人,他们愿意与你交流,而军队的核心精神,必须是‘拔刀可杀一切’!遇上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是可战。那一千二百人解决不了的,你们九千人可以解决,你们解决起来吃力的,这一千二百人,可以帮忙,如此一来,我们面对任何问题,都能有两层、三层的保险。这样说,你明白吗?”

    “属下……明白了。”

    “所以,我是真喜欢每一个人都能有像你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又害怕它的副作用。”宁毅偏了偏头,笑了起来。

    罗业站起来:“属下回去,必定努力训练,做好自身该做的事情!”

    窗外的微风抚动树叶,阳光从树隙透下来,正午时分,饭菜的香气都飘过来了,宁毅在房间里点点头。

    “留下吃饭。”

    **************

    同一时刻,距离小苍河十数里外的荒山上,一行十数人的队伍正冒着日头,穿山而过。

    他们的步伐颇为迅速,转过山岗,往山涧的方向走去。这里怪木丛生,碎石堆积,颇为荒凉凶险,一行人走到一半,前头的带路者陡然停下,说了几句口令,阴暗之中传出另一人的说话来。对了口令,那边才有人从石头后闪出,警惕地看着他们。

    这些人多是山民、猎户打扮,但身手不凡,有几人身上带着明显的官衙气息,他们再前行一段,下到阴暗的山涧中,昔日的刑部总捕铁天鹰带着属下从一处山洞中出来了,与对方见面。

    这边为首之人戴着斗篷,交出一份文书让铁天鹰验看之后,方才缓缓放下斗篷的帽子。铁天鹰看着他,紧蹙着眉头。

    “朝廷那边怎么了?竟派你过来!?”

    “你如今归我节制,不得无礼。”

    从山隙中射下来的,照亮来人苍白而消瘦的脸,他望着铁天鹰,目光安静中,也带着些忧郁:“朝廷已决定南迁,谭大人派我过来,与尔等一道继续除逆之事。当然,铁大人若是不服,便回去求证此事吧。”

    铁天鹰望着他,片刻后冷冷哼了一句:“让你主持此事,哼,你们皆是秦嗣源的门生,如非他那样的老师,今日如何会出这样的逆贼!京中之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言语不满,但毕竟未曾质疑对方手令文书的真实性。这边的消瘦男子回忆起曾经,目光微现痛苦之色,咳了两声:“铁大人你对逆贼的心思,可谓先知先觉,只是想错了一件事。那宁毅并非秦相弟子,他们是平辈论交。我虽得秦老相爷提拔,但关系也还称不上是弟子。”

    铁天鹰神色一滞,对方举起手来放在嘴边,又咳了几声,他先前在战争中曾留下病痛,接下来这一年多的时间经历许多事情,这病根便落下,一直都未能好起来。咳过之后,说道:“我也有一事想问问铁大人,铁大人北上已有半年,为何竟一直只在这附近盘桓,没有任何行动。”

    铁天鹰微微皱眉,然后目光阴鸷起来:“李大人好大的官威,这次上来,莫非是来兴师问罪的么?”

    “并非是兴师问罪,只是我与他相识虽不久,于他行事风格,也有所了解,而且此次北上,一位叫做成舟海的朋友也有叮嘱。宁毅宁立恒,平素行事虽多出奇谋,却实是惫懒无奈之举,此人真正擅长的,乃是布局运筹,所推崇的,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布局未稳之时,你与他对局,或还能找到一线机会,时间越过去,他的根基只会越稳,你若给他足够的时间,等到他有一天携大势反压而来,咳……我怕……咳咳咳咳……这天下支离破碎,已难有几人扛得住了……”

    阳光从他的脸上照射下来,李频李德新又是剧烈的咳嗽,过了一阵,才微微直起了腰。

    “所以……铁大人,你我不要彼此猜忌了,你在此这么长的时间,山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就劳烦你说与我听听吧……”。

第六六五章 琴音古旧 十面埋伏(一)() 
庆州州城。

    烽烟与混乱还在持续,高耸的城墙上,已换了西夏人的旗帜。

    城市东南一侧,烟雾还在往天空中弥漫,破城的第三天,城内东南一侧不封刀,此时有功的西夏士兵正在其中进行最后的疯狂。出于将来统治的考虑,西夏王李乾顺并未让军队的疯狂无限制地持续下去,但当然,即便有过命令,此时城市的其它几个方向,也都是称不上太平的。

    对于这种有过抵抗的城池,军队积累的怒气,也是巨大的。有功的军队在划出的东南侧肆意地屠杀抢掠、虐待奸淫,其它未曾分到甜头的队伍,往往也在另外的地方大肆抢夺、凌辱当地的民众,西北民风彪悍,往往有挺身反抗的,便被顺手杀掉。这样的战争中,能够给人留下一条命,在屠杀者看来,已经是巨大的恩赐。

    曾经庆州城豪绅杨巨的一处别院,此时成为了西夏王的临时王宫。汉名林厚轩、西夏名屈奴则的文臣正在院落的房间里等待李乾顺的接见,他不时看看房间对面的一行人,猜测着这群人的来历。

    那一行一共六人,为首的人很奇怪。是一位身着仕女衣裙的n女子,女子长得漂亮,衣裙蓝白相间,明亮但并不明媚。林厚轩进来时,她曾经礼貌性地起身,朝着他微微一笑,此后的时间,则一直是坐在椅子上低头沉思着什么事情,目光平静,也并不与周围的几名随行者说话。

    这女子的气质极像是念过许多书的汉人大家闺秀,但另一方面,她那种低头沉思的样子,却像是主理过不少事情的当权之人——一旁五名男子偶尔低声说话。却绝不敢轻忽于她的态度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等待皇帝接见的房间,由一名汉人女子带领的队伍,看起来真是耐人寻味。

    他的仕途是定位在口舌、纵横之道上的,对于人的气质、察言观色已是习惯性的,心中想了想女子一行人的来历,门外便有官员进来。挥手将他叫到了一边。这官员乃是他的父亲屈里改,本身也是党项贵族首领,在西夏朝廷任中书省的谏议大夫。对于这个儿子的回来,没能劝降小苍河的武朝军队,老人心中并不高兴,这固然没有过失,但另一方面,也没什么功劳可言。

    “陛下马上见你。”

    “是。”

    “你这次差使不成,见了陛下。不要讳饰,不要推诿责任。山里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自有陛下定夺。”

    “是。”

    略微叮嘱几句,老官员点头离开。过得片刻,便有人过来宣他正式入内,再度见到了西夏党项一族的皇帝。李乾顺。

    相对于这些年来急转直下的武朝,此时的西夏皇帝李乾顺四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春秋鼎盛之时。

    西夏是真正的以武立国。武朝以西的这些国家中,大理地处天南,地势崎岖、群山众多,国家却是不折不扣的和平主义者,因为地利缘故,对外虽然弱小。但旁边的武朝、吐蕃,倒也不不怎么欺负它。吐蕃目前藩王并起、势力庞杂,其中的人们并非良善之辈,但也没有太多扩张的可能,早些年傍着武朝的大腿。偶尔帮忙抵御西夏,这几年来,武朝减弱,吐蕃便也不再给武朝帮忙。

    唯有西夏,自立国这么多年来,与武朝争斗,与吐蕃争斗,与辽国争斗,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息。若非之前几十年遇上天纵之才的种师道,种师道身后又有强大的武朝经济实力支撑,它也不至于被赶出横山一带。

    往南的屏障消失,眼看危亡在即,西夏的中上层臣民,或多或少都有着紧迫感。而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李乾顺作为一国之君,抓住女真南侵的机会与之结盟,再将军队推过横山,半年的时间内连下数座大城,清涧城中连西军种家的祖坟都给刨了,年初又已将种家军余部打散,放诸以后,已是中兴之主的巨大功绩。一国之君开疆破土,威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

    将林厚轩宣召进去时,作为主殿的厅堂内正在议事,党项族内的几名大首领,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