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赘婿 >

第799章

赘婿-第799章

小说: 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余人的阵列,分作了两股,在这片地势不算陡峭的斜坡上,以高速冲向了五千步跋。

    视野当中,西夏人的身形、样貌在巨大的摇晃里迅速拉近,接触的一瞬间,毛一山“哈”的吐了一口气,然后,锋线之上,如雷霆般的大喊随着刀光响起来了:“……杀!!!”盾牌撞入人群,手上的长刀如同要用尽全身力气一般,照着前方的人头砍了出去!

    血浪在锋线上翻涌而出!

    “杀”嵬名疏同样在呐喊,然后道,“给我挡住他们”

    “杀啊”毛一山一刀下去,觉得自己应该是砍中了脑壳,然后第二刀砍中了肉,耳边都是狂热的呐喊声,自己这边是,对面也是狂热的呐喊,他还在朝着前面推,在先前感觉是交战锋线的位置上,他疯狂地呐喊着,朝里面推出了两步,身边犹如汹涌的血池地狱……

    **************

    “……照如今看来,前方整个战线,已拉伸了近十五里。这支军队才三千余人,要如何打?”

    “……按先前铁鹞子的遭遇看来,对方火器厉害,不可不防。但人力毕竟有时而穷,几千人要杀过来,不太可能。我觉得,重头戏恐怕还在后方的近两千骑兵上,他们败了铁鹞子,斩获颇丰啊。”

    “……大将军那边的考虑还是有道理的,以步跋与十余里的战线陷住那三千余人,使这七千军队首尾不能响应。只是我觉得,未免过于慎重了,便是自夸天下无敌的女真人,遇上这等战局,也未必敢来,这仗即便

    胜了,也有些丢脸哪。”

    原野上,这是一支一万二千人的西夏中军,将领野利丰与叶悖麻一面骑马前行,一面低声讨论着战局。十万大军的延伸,茫茫漠漠的原野,对上前后各三千余的两支小队伍,总给人一种泼喜打蚊子的感觉。虽然铁鹞子的离奇覆灭一时令人心惊,真到了现场,细想下来,又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小题大做了。

    “女真人,说起来厉害,实际上护步达岗也是有因由的,因由在辽人那头自古以少胜多,问题多在败者那边。”说起打仗,叶悖麻家学渊源,了解极深。

    “那你觉得,这次会怎样?”

    “分兵两路,心存侥幸。若我是敌将,见这边并未轻敌,怕是只能收兵远遁,再寻机会……”

    话说到这里,前方陡然有动静传来,远远看去,有斥候骑兵在朝这边奔行,那奔行的速度不对!其中一骑朝这边过来,传递了消息。

    前方接战!

    丑时三刻,前方的三千余黑旗军陡然开始西折,寅时前后,与嵬名疏军接战,都罗尾部正往西面追赶,力求合围敌军!

    按照计划,这个时候,野利丰与叶悖麻带领的这支大军,就要往北面扑上去,以策万全。两人也是这样打算的,只是,实在有些意外。

    对方竟然真的开打了?

    想什么呢……

    ****************

    黄石坡西面山地,喊杀沸腾。大军接触后冲撞、厮杀、冲散……

    纵然嵬名疏全力呐喊着整队,五千步跋仍旧像是被巨石砸落的海水般冲散开来了,黑旗军碾杀至中阵时,他带领着亲信冲了上去,随后也正面撞上了巨石,他与一队亲信被冲得七零八落。他脸上中了一刀,半个耳朵没有了,浑身血淋淋地被亲信拖着逃出来。

    步跋乃是西夏军中精锐,但善山战,不善阵战,这是不少人的评价,但这只是对于其长短处的分析,真要阵战,步跋也不是不能打,欺负一两只普通军队还是没问题的。但这支碾杀过来的队伍,阵战太强了。

    他们在奔行中或许会下意识的分开,然而在接战的一瞬间,众人的列阵密密麻麻,几无空隙,冲撞和厮杀之坚决,令人胆寒。习惯了灵活的步跋也极有凶性,但遇上这样的冲撞,前阵一次崩溃,后方便推飞如雪崩。

    不久之后,都罗尾率领着步跋朝着西面高速赶来,接近黄石坡时,便遇上了流散的步跋小队,待到踏足这片山野,见到了战场的情景:漫山遍野的被杀散的步跋,山坡上的血肉尸体朝着远处延伸出去,拉出一片长长的痕迹。

    对方杀溃嵬名疏的部队后,只用了极少的时间收治伤员,然后便朝着西面转移其实连伤员也不多,冲锋那片刻被箭矢射中的人占了伤员的一半,在交战片刻后,整个步跋队伍被对方一往无前的凶狠厮杀打懵了。

    都罗尾站在山坡上看着这一切,周围五千属下也在看着这一切,有人疑惑,有些嘲讽,都罗尾咽了一口口水:“追上去啊!”

    他心中知道,事情麻烦了。

    ****************

    六月三十,下午寅时,庆州。黑旗军与西夏十万大军的第一场厮杀,在周旋了近一日之后,陡然爆发。

    黄石坡附近,以庞六安、李义率领的黑旗军二、三团主力共三千六百人与西夏嵬名疏部五千步跋交战,不久之后,正面击穿嵬名疏部,朝西面再度踏上董志塬原野。

    同一时刻,西南面原野上,林静微等一队人马随着马队辗转,此时正在看着天空。

    他皱着眉头:“时间不多了,这风力,不太好办哪……”

    不远处,马队正在前行,要与这边分道扬镳。秦绍谦过来了,询问了几句,微微皱着眉。

    “这些东西,能用是好事,但若不能用,本就不该寄望太多。林先生负责这边,看着办就是,我等先去了。”

    林静微点了点头。他身边的马队背上,背着一个个的箱子。

    阳光明媚,天空中风并不大。这个时候,前阵接战的消息,已经由北而来,传入了西夏中阵主力当中。

    五千步跋接战、五千步跋转眼战败的消息,呈接踵之势,转眼间蔓延过整支军队。

    所有人接到消息的人,头皮陡然间都在发麻。

    杀过来了(。)请访问

    。。。

第六八二章 雳雳雷霆动 浩浩长风起(八)() 
自古以来,人之**力量、质素,彼此并无太大区别。区分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其一为精神,其二……为族群。

    天光灿烂、原野无边,战马奔驰。

    所谓族群,以规则为纽带,将千万人的力量合而为一。此一,是人类这个族群能够繁衍生存的真正伟力,个人的力量渺小难言,唯有族群、国家的伟力,能够区分自我与他人的力量差别。千百万人组成的群体力量强大者,说明他们适应世界与自然的规则,他们是优秀之人,千百万人组成的群体力量孱弱者,说明这千百万人,乃劣等之民,必将被世界与自然所淘汰。

    靖平二年六月三十,董志塬上的这个下午,陈东野在骑着战马的奔跑当中,想起小苍河中宁毅说的话。

    人之力量,其最大的一部分,并不在我们个人身上。

    沉重的铠甲如同堡垒般的束缚着身体,战马的奔行因为沉重而显得比平日缓慢,视野前方,是西夏军队延绵的战阵,拒马被推了出来,箭矢飞上天空。在铁骑的前方,仅仅三百多的刀盾手举着盾牌,已经朝箭雨之中冲锋过去,他们要推开拒马。一千五百的重骑兵分散开来,对西夏军队,发动了冲锋。

    对于陈东野等人来说,唯有在这一刻,他们愈发明白这些话的意义:人的力量,并不在我们个人身上。

    从多年前过来,当兵吃粮,在武朝的军队中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辗转过几个地方。天下极大,世道却很小,每个人都是这样过的。每一个人都未必没有雄心壮志。军队中以武力为尊,也有许许多多武艺高强者,意气风发,遇上任何人,都敢叫板。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军中的官员们看着士兵烈火般的性子。鼓励这些争斗,认为这样便能训练出厉害的队伍来。

    人人都吃空饷,从上到下,大家都有好处。官员每个月将多的饷银发到每个人的手上,兄弟手足之情,溢于言表。这些事情,没有什么不妥,在这时间,所有的地方。都是这个样子的,但凡是人,都是这个样子的,没有谁比谁能厉害出多》style_txt;少多少倍。

    然后女真人来了,数十万人的被几万人驱赶溃散,屠刀之下血流成河,军队中再厉害的人在这里都失去了作用。再后来到了夏村,及至造反。许许多多的人也始终疑惑于差异到底在哪里。陈东野是华炎会的成员,在小苍河中偶尔听宁毅谈天说地。对于许多的东西,只是记在心中,未必能有太深的感受。

    直到这一次出来,莫名其妙地打下延州,再在一战之中吞没铁鹞子,到得此刻。数千人的军队对着十万大军真正发动进攻的这片刻间,他骑在战马上,心中终于无比清晰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是有着极大的差别的。

    那力量上的差别,不是一倍两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可以变为十倍、百倍的。

    前方的厮杀已经开始,血浪翻飞,千余重骑以十人为一组,在长达数百丈的战线上发动了冲锋,如同雨点般的,落入一万二千人组成的庞大敌阵当中。

    铁骑轰然撞上顽抗的军阵时,发出的响声是沉闷而可怖的。高速冲锋的战马在撞击下已经失去平衡,陈东野在巨大的震动下朝前方撞了出去,如林的枪阵刺在铁甲之上,他咬紧牙关睁着眼睛,朝前方的西夏人刺出了长枪,枪锋刺破了软甲、衣服、刺进肉里、然后刺出去、推进、哗啦的拉开骨骼和身体、鲜血飚飞。这一瞬间,世界变得混乱了,无数的撞击与猩红充斥了视野,他的身体也在撞击中轰隆隆的砸下去。

    骑兵从他的旁边杀过去,过得不久,穿着钢铁甲胄的人从血肉尸体之中爬起来,抽出了长刀。这战场的其它地方,铁骑仍如雨点般的落入。

    申时二刻,在董志塬这战场的南面,秦绍谦率领三千余人,对西夏将领没藏已青率领的一万二千大军发动了进攻。作为久经沙场的西夏宿将,在接触的片刻间,没藏已青率领的军队做出了顽强的抵抗。

    于此同时,从北面跃上董志塬的另一支黑旗队伍,正沿着古原往西南的方向插下去,似乎要划过大的弧线与南面的骑兵汇合。这一刻,整个战场,都已经大规模地动起来。

    示警的烟火响得愈发频繁,传讯的斥候奋力抽打身下的战马,奔行在原野之上。夏末秋初,随着微风抚起,天色古澄,时间还在跨过“下午”的范畴,董志塬上,已经被一拨一拨紧张而肃杀的气氛笼罩。

    作为西夏王李乾顺本阵的两万五千大军已经在原上停了下来,接踵而来的战报正在冲刷着李乾顺、阿沙敢不等人的脑海,甚至于三观。

    从申时开始,黑旗军的进攻动作,意味着这场战斗的彻底爆发。在这之前,十万大军的推进,对于屯兵董志塬边缘的这股敌人,在西夏上层来说始终有着两种可能的推测:其一,这支军队会逃跑;其二,这支军队的真实战力,并不会高到离谱。

    而随着战报的不断传来,这样的心理预期,都在被迅速的冲刷剥落!

    随着北面黄石坡嵬名疏的交战、溃败,跃上平原的那支以步兵为主的黑旗部队,还在不断的斜插前行。都罗尾率领五千步跋紧随其后,试图咬死他们的后路,而野利丰部的一万余人,也已经开始西推。

    此时,环绕两万五千西夏本阵而行的,一共有六支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