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赘婿 >

第834章

赘婿-第834章

小说: 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太可惜了。

    真是想让所有沮丧的人,看到这样的变化。

    五年的时光过去,我也没有看到盗版在近期有可能消失的可能性。有一点很有趣的是,无论是在五年前,还是五年后的现在,我压根不恨盗版——我一定站在它的对立面,我一定提倡正版,但我不恨它,我几乎从未为这种东西的存在上火——我们生活在一个盗版横行的时代,一个占了盗版极大好处的国家和社会,真的是习以为常了。但我见不得一个以丑为美,以扭曲为自豪的世界,几年前我曾经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出现,即便是现在,如果你去一个叫“赘婿dt”的贴吧看看,也能看见这样的人。

    赘婿写了五年,读者去去留留,常有新人出现,最近因为南方都市的报道,书评区又火了一阵,有读者就过来问,作者居然会骂人?会骂人娘亲。也有些是看盗版的故意装成无知读者来问的。这里确认一句,没错,我就是这样骂人的。

    事情从五年前说起,五年前赘婿贴吧开始禁盗贴时,引出了一大批恬不知耻的人出来维护他们的“权益”。我是个喜欢辩论的人,偶尔写书有暇,参与辩论,洋洋洒洒几百几千字都能写。当时发生了几件事,其中一件是:有人发帖子,骂一位朋友死全家,大概是说你不是作者,有什么资格出来反盗贴。我出来说,我现在来了,是不是可以请你死全家了。他们截了图——当然只是我的话——四处传播,说作者竟然骂人,以作为他们看盗版正当的证据。

    第二件事是,其时有一个读者,说香蕉居然是这样的人,不给我免费看书,我一直以来看错你了,然后表示他把一直以来买的,我的盗版书,都烧了——他烧了我的盗版书,我当然哈哈,此后又是截图,说香蕉居然不重视读者。

    这件事情到最近,才忽然听到有人爆料,很有意思,虽然我一直听说什么更新组什么更新组很嚣张,但我在赘婿贴吧的事情里一直没见过。最近才有人说起,原来烧盗版书这个帖子。是破晓更新组故意做出来的,他们处心积虑想要抢赘婿吧。最后,没有成功。

    第三件事是,有一天跟一个盗版支持者辩论了半天,这个人忽然表示,我当然知道我说的这些没有逻辑,我就是故意胡搅蛮缠。来浪费你的时间的。哈哈哈哈。我当时一想,没错啊,这么简单的逻辑,智商正常的人,怎么会真觉得盗贴是他们的利益?掰着七歪八拐的逻辑,说这样的那样的话,他们的目的性无非就是一个,我要看你的盗版,我还要心安理得。

    从那以后。我再不长篇大论地辩论,尤其是在这几年,写作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如果有人拿一些对错极其简单的问题,拐了十八个弯过来现。我的招待,也就是四个字了,我的认真,不能浪费在蠢货和坏人身上。

    所谓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的成色,明事理,知对错。有立场,能坚持,这些东西,是素质。不骂人,从来不是。

    我并不为盗版生气,它漫山遍野的存在着,我甚至对于十年二十年内我的书能杜绝盗版,然后我得到很大的利益,也未曾期待过。这几年来有人让我为禁盗版说话,有的我答应,有的我拒绝了,那并非我追求的东西。

    我们的很多人,把世界想得很复杂:“如果要打倒盗版,你应该……”“这件事要做成,得靠国家……”“这件事的核心在于国家xxoo……”,每一个人说起来,都像是领导人一般,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候,但后来忽然有一天发现,世界并不是如此运作的。

    我们——如同每一个人陈述的那样——是普通人,甚至是****,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一,而拥有决定力量的上层,他的影响力,也许是一亿。假设某个领导人要做某件事,他会听取的,从来就不是****说的,如何如何去做,他只会看人们对于这件事的认知程度、迫切程度,如果有很多人真的需要这个,他会将力量加上去,然后,怎样去做,那是专家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总想去改变世界,以为找到某个关键点,就能做到什么。后来才明白,自己只是一,十四亿分之一,而世事的变化,只能看着这一个一个的“一”去堆垒。盗版不重要,对与错却重要。

    假设有一个人看盗版,今天国家或者任何组织打掉了一个盗版网站,他们默默地去找下一个,这样的人,没有道德缺失。而当国家或者任何组织打掉了一个,跑出来说话,以各种方式论证这个盗版的正确,不该打的,一定是道德缺失。

    未来十年二十年,只要想看,盗版网站或许都会存在着,但只要知道盗版是错的,或许二十年后,我们的下一代,会生活在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上。而仅仅为了一次两次搜索或是寻找的麻烦,把对跟错都扭曲掉的人,没有希望。

    世界当然是复杂的,但又是简单的,每个人的说话,每个人的对错,不见得会让世界变好,但如果要拥有这个变好的可能性,所谓****,就只能将自己的十四亿分之一放上去。

    这从来就不振奋人心,也很难让人慷慨激昂,这仅仅是我们唯一的路,把大部分人的力量放大到极致,也只是十四亿分之一,我们不能清楚地看到改变,但世界一定会算上它。

    我偶尔在微博上说话,评论一些东西,就有人说,香蕉要变成公知了,我发个家里生活的图片或者故事,也有读者出来说:“发这些多好,公知不敢当的。”又有人说,香蕉坚持这么多年,很不容易。其实,这样那样的,都是我想说的话,我不曾违心,又哪有什么“不容易”呢。

    *************

    /》

    曾经想要写书,是因为华丽的文字可以让沉闷的东西变得慷慨起来,让无趣的东西变得生动,想不到三十一岁写个随笔,忽然又变得沉闷了。因为在某一天回头看看,世界竟如此的简单。一份努力一份收获,没有捷径,认真才会赢,那些在书里、电影里令人澎湃的故事,令人难言的激动,总得从脚下一步步的走起。

    然而生活是复杂的,那些规律和原理,总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窘迫时你可以适应它,到某一天,变成令你自豪的谈资,满足之余,或也会偶尔的觉得空洞。曾经还是个孩子的我,转眼间也已年过三十。

    四月底的一天中午,我和妻子去湖边散步,太阳很好,风也很大,暖洋洋的,浪花啪啪的拍打湖岸,我和妻子在树下的长凳上休息,前面不远处两名姑娘踩的一艘船不时被风吹过来,两人便又往湖心里哗哗哗的踩走。我写书偶有头痛,妻子让我躺下来帮我按头,我取了眼睛,一帮孩子从不远的地方走过来,在附近的湖边吵吵嚷嚷地玩了一阵,往更远的地方去。

    我和妻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睁开眼睛时,风正吹在身上,阳光从树的上方透下来,模模糊糊的,远远近近是并不喧嚣的人声、风声。我忽然想起十几岁时的暑假,我刚刚初中毕业,从同学家里借了全套的三毛全集,每天在家里看书,那时候我住在一所房子的二楼,床对着大大的窗户,窗户外有一棵椿树,除此之外,能看见大片大片飘着云朵的天空,我看完《撒哈拉的故事》,躺在床上,看外面的云,过堂风懒洋洋的从房间里吹过……

    从那以后,我开始接触到社会上复杂的东西,等到看见更复杂的世界,整个二十年代,努力地想要看清楚这一切,看清社会运作的规律,看清楚怎样的事情才有可能是对的。我再也没有过那种脑子里什么都不想的时刻了。

    那是我想要停下来的时候。

    我并不能很好地向你们陈述那一刻的感觉,我就先记录下它,那或许会是交响乐中最为复杂的东西。数年前我会模仿着村上春树写这样的句子:“只要xxxxxxx,人或许便能得救。”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但或许——即便在这样混乱复杂的世界上——在未来的某一刻,我们仍有回去的可能。

    不要急于损毁自己。

    此致,敬礼。

    2016年5月3号。愤怒的香蕉。

    (。)

    ps:  即便曾经生活在粪坑里,我也不想努力地变成一只屎壳郎。

    与诸君共勉。

第七一〇章 凛锋(四)() 
宣家坳是位于庆州北面,与保安军交界的一个庄子,如今已近废弃了。☆→,

    罗业等人抵达时,时间已近黄昏,秋雨未歇。灰黑色天幕下的废弃村庄看来俨如无人的鬼蜮。事实上,这一路过来未曾再与女真军队撞上,他们心中便有些准备了。失散的黑旗军大部队不曾往这边来,很可能是往西南方向去了。

    他们扑了个空。

    这一天的雨淋下来,众人的精神都有些萎靡,几匹俘获的女真战马看来更是恹恹的,开始拉稀,已经无力奔走。接下来便只能在附近找地方过夜。

    出于谨慎考虑,一行人隐匿了行迹,先派出斥候往前方宣家坳的废村里过去探查情况,随后发现,此时的宣家坳,还是有几户人家居住的。

    在那看起来经过了不少混乱局势而荒废的村庄里,此时居住的是六七户人家,十几口人,皆是老迈贫弱之辈。黑旗军的二十余人在村口出现时,首先看见他们的一位老人还转身想跑,但颤巍巍地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目光惊恐而迷惑地望着他们。罗业首先上前:“老丈不要怕,我们是华夏军的人,华夏军,竹记知不知道,应该有那种大车子过来,卖东西的。没有人通知你们女真人来了的事情吗?我们为抵抗女真人而来,是来保护你们的……”

    他说过之后,又让本地的士兵过去复述,破烂的村庄里又有人出来,看见他们,引起了小小的骚乱。

    这场小骚乱不久之后总算还是平息了,村庄中的十几名老弱之人在这里过的是极难的生活,看来家中已无后人。也没有能力再迁去其它地方,因此呆在这里艰难度日,说是苟延残喘也不为过。见到罗业等人的第一反应他们本是想要逃跑,但这样的距离下,逃跑也已无用,他们这才选出一名看来见过些许世面的干瘦老人前来交涉。

    罗业表达了善意。大致说明状况之后,二十余人找了几间还能遮雨的房子,在其中点起火来。他们在屋外杀了两匹战马,又将另外两匹已经不好行动的战马分给村中人,再搭了些许干粮。村中的老人诚惶诚恐地收下,其后倒也变得友善起来。

    干瘦的老人对他们说清了这里的情况,其实他就算不说,罗业、渠庆等人多少也能猜出来。

    自去年年初开始,南侵的西夏人对这片地方展开了大肆的屠杀。先是大规模的,后来变成小股小股的杀戮和摩擦,以十万计的人在这段时间里死去了。自黑旗军打败西夏大军之后,非聚居区域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混乱,逃亡的西夏溃兵带来了第一波的兵祸,然后是匪患,接着是饥荒,饥荒之中。又是更加激烈的匪患。这样的一年时间过去,种家军统治时在这片土地上维持了数十年的生机和秩序。已经完全打破。

    宣家坳距离城市太远,原本聚居于此的人,死的死走的走,这片地方已经不太适合居住了。十余人因为年纪老迈,侥幸幸存后也很难选择离开,他们在附近原本还种了些田地、麦子。前不久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