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221章

踢开永乐-第221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证物证俱在,白选国本人也供认不讳,不会有冤枉之处。”陈瑛答道。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白选国?”允熥问道。

    陈瑛对于皇帝问自己这个问题略有惊讶,但他对此事早有思考,略微沉吟后就说道:“陛下,臣以为,依照《大明律》,白选国罪该处死;但陛下仁厚,不如改为流放西北。”

    “噢,你觉得朕很仁厚?”允熥眯起眼睛说道。

    “陛下体恤大臣,关心百姓,如何不仁厚?”陈瑛说道。

    “是啊,朕就是对你们太过仁厚了,以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允熥说道。

    陈瑛心下一颤,但面上不显,也不说话,就当没听到。

    ‘心理素质不错嘛!’允熥暗赞一声。

    允熥发现这次的事情从就事论事变成了文官整体对勋贵的攻击后,就想着如何平息此事。

    靠强力制止是不行的,允熥比不了朱元璋,没法使用皇权硬压下去;干掉几个最为积极的人也不顶用,至少表面上这些文官在做正确的事情,允熥只能寻找其他的理由干掉最为积极的文官,而此事事关文官集体利益,在知道允熥不可能像朱元璋一样把他们都干掉的情况下,其他人不会轻易放弃。

    允熥思来想去,又和秦松商量了半天,想出了七条对策以平息这次的事情。

    第一黄淮生病。黄淮是引爆这次事情的人,他已经退不下来了,所以允熥让他装病将事情交给府丞处置,降低事件中心的热度;

    第二,发掘弹劾勋贵的官员进谏弹劾的私心那些心底有私心的人迟疑,减少跟风进谏之人,降低事情的热度;

    第三,对那些只记得进谏弹劾而忘记了本职工作的人进行处置,同样是减少跟风进谏之人,降低事情的热度;

    第四,指使听话的御史对文官中贪污受贿之人进行检举揭发,从而扰乱局势;

    第五,对那些大公无私之人,比如方孝孺,釜底抽薪将他调到外地为官,允熥最近没有事关儒家的改革,暂时用不到方孝孺可以让他离开中央一会儿;

    第六,发生一件同样非常的事情,引导舆论转移对象,这一点允熥已经在筹备了;

    第七,就是将并无破绽但能力极强的文官收编或处死。

    允熥看着面前的陈瑛,他就是属于并无破绽但能力很强的文官。

    陈瑛,滁州人。洪武年间,入国子监读书,后来任命为御史,后又至山东担任按察使。建业元年调北平佥事。朱棣谋反事败后,有人进谏陈瑛意图跟随朱棣谋反,但查无实证,当时允熥安定人心,没有追究。

    陈瑛很有能力,在北平事情办得不错,去年被评定为中上,调回京担任刑部郎中。

    允熥恍惚觉得这个名字前世似乎看到过,大概在历史上的永乐朝是大臣之一,但记不清他的事迹了。不过仅凭允熥能记住他的名字,就足以说明陈瑛是个有本事的人了。所以允熥决定收编他。

    允熥说道:“陈爱卿,朕听说你这次虽然自己弹劾的勋贵不多,但鼓动朋友们弹劾勋贵,每日晚上都在公租房地方的酒馆与朋友聚会,为此甚至推辞了三品以上大臣的府邸仍旧住在公租房内。”

    “陛下,臣从小家里不富裕,若是住进了府邸中则需要雇佣很多仆人打扫,臣又在刑部为官每日上班很远,所以臣雇佣了轿子和轿夫,剩下的俸禄就不足以雇佣足够的下人了,所以臣推辞了府邸,并非是和朋友聚会。”

    “臣生性喜好交朋友,所以朋友不少,臣是滁州人距离京城不远,籍贯为京城左近的朋友不少,他们都深受勋贵其害,所以义愤进谏,并非臣的鼓动。臣等只是义气相投而已。”陈瑛较为平静地说道。

    ‘回答的不错嘛。’允熥又暗赞了一句。虽然听到皇帝和他说刚才这段话他就应该明白自己已经暴露了,但丝毫不慌张,仍旧平静地为自己狡辩,这样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陈爱卿,朕觉得你很有才能,欲将你升为左佥都御史,兼任中书舍人,你可愿意?”允熥也不试探了,直接说道。

    “陛下任命,臣岂敢推辞!”陈瑛跪地说道。

    “起来吧,在朕面前平日里不必跪来跪去的,朕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处置你们。”允熥笑道。

    允熥相信陈瑛是聪明人,自己的任命颇有重用他的意思,他不会看不出来;刚才允熥任命他的官职中左佥都御史是正四品,中书舍人只是正七品,但表示重用的任命恰恰是正七品的中书舍人。

    从陈瑛的过往允熥断定他一定是热衷权位之人,既然得到了自己的重用不会不识相的,也就不会捣乱了。‘说不定他心中此时颇为激动呢。’允熥想着。

    此时陈瑛心中确实非常激动。陈瑛热衷权位,本来官场走的也很顺畅,建业元年他已经任满六年的正四品官并且考评都是中上该入京升官了,但因为谣言他阴谋跟随朱棣造反之事,生生被压了一年,虽然去年底成功回京但只担任正五品的郎中。

    所以他有些着急,生怕自己从此无法升为高品官员,所以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能掺和的一定掺和进去以图引起陛下重视。现在他终于引起陛下重视并且得到重用,岂会不激动。

    允熥又和他说了几句话他退下了。

    第二天果然弹劾勋贵的风潮开始慢慢退去,进谏的奏折少了许多,允熥的做法初见成效。

    允熥随即亮出了他的吸引文官注意力的大杀器:《大明大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元史》已重修完毕,为明经实义,从下月起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大明大典》。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允熥刚刚继位时就拿出了《大明大典》引起文官们的注意,现在《元史》已经重修完毕,可以开始编纂《大明大典》了。

    此诏书一下,大多数文官马上就不什么勋贵家人违法了,天天和朋友们谈论的都是《大明大典》。若是在这样一部书编纂的过程中能当主编,就真的名留青史了;即使当不上主编当一个总裁、副总裁也能死后留名。

    允熥保持热度,宣布从全国招募字写得好的人;命令内经厂更多的铜活字,保证没有缺漏的字;同时命令朝廷的各种藏书机构搜寻本单位的藏书时刻准备着交给编辑《大明大典》的人员;

    还选拔了五名总裁,三十名副总裁,在京城中找了一处很大的地方作为编纂的地点;并且向全国征集珍贵的孤本、善本,凡是献出朝廷没有的书籍的人,一律纳入史馆为官。

    但就是不宣布主编、副主编的人选。

    凡是自认为有些本事的人都巴望着主编、副主编,根本没有心情其他事了,弹劾勋贵的风潮彻底被遗忘了。

    想看更多更劲爆的用txtjiaa

    1

第597章 宝安市舶司() 
,踢开永乐

    虽然好不容易平息了这次文官对勋贵的攻击,但允熥仍然心有余悸。这次的事情实实在在给他上了一课。

    在此之前不管是洪武末年还是建业朝的前两年,朝堂之上不是没有政治斗争,但高层大多是他的亲信,至不济也是老成谋国不会轻举妄动之人,中下层官员的斗争也没什么影响,虽然有江浙一带人私下里搞小动作,但从未有过如此的大规模群体**件。

    这让允熥真切地意识到,朝堂之上无小事,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有可能引很大的事情生,一份弹劾的奏折他都不能轻忽,在暂时想不明白时不如先留中,看看有没有其他动静。

    ……

    允熥总结了好多条这次的经验教训,认真牢记后准备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即使可能会引起官员们的不满甚至导致其他的政治斗争,改革也必须进行下去不能停滞;‘不管前边是万丈深渊还是地雷阵,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允熥很认同这句话,虽然他未必做得到。

    不过就在允熥打算下达新的旨意前,杨任和张彦方的奏折从广枺搅司┏牵罕Π彩胁八疽殉锉竿瓯希媸笨梢猿闪⒈菹卵《ǹV铡

    允熥极为高兴:这比当年上沪市舶司开海还要快了三四个月,而早开海一个月,就能多赚一个月的关税,他如何不高兴?

    允熥仔细斟酌后,选定了二月初三,龙抬头之后的第二日为开海之日。

    ……

    ……

    正月三十日,正在宝安的杨任接到了允熥的旨意,马上派人将张彦方叫了过来。

    等他过来了,杨任将旨意递给他。张彦方接过旨意看了看,有些紧张地说道:“二月初三就开海,只剩下三天时间了,时间不够啊。”

    “先前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召集商户来市舶司内做生意,也没有太多问题。”杨任说道。

    “可最大的问题就是召集商户啊。广枺镜氐纳袒б簿桶樟耍耙丫铝嗣髦寄旰笠诒Π部#枪昴暾率逡院66续续又从老家来了宝安或广州,初三将他们聚集到宝安市舶司也容易。”

    “可外地的商人和番商就不容易召集过来了。福健、湖广甚至茳西、江浙过来的商人都回家过年了,这些日子赶过来的也不多。陛下开海是方便粤、闽、湖、赣、桂等数省商人,而不仅仅是广枺纳倘恕!

    “番商也不会多。广枺饫镏白咚降纳倘松醵啵谏匣:笮矶嗳巳チ松匣Γ淙蝗羰撬侵辣Π部6ㄈ换嶂胤祻V枺辽僖驳迷俟涣礁鲈隆!闭叛宸剿档馈

    “去年十月份不是已经下明旨设立宝安市舶司了吗?番商为何这附近?”杨任说道。

    张彦方解释道:“杨兄,这些番商谁知道朝廷这次多久后能开海?若是筹备个一年、两年的,他们一直在这里等着不成?一两年没有生意做一般海商如何维持的下去?这可不比当年上沪开海前,洪武三十年、三十一年朝廷在沿海大规模打击海盗,走私根本进行不下去,番商只能去上沪碰碰运气。”

    杨任这才明白为何在宝安等着消息的番商这样少,“可陛下已经下了旨意,定下二月初三开海了,时间已经不能更改。若是推迟两日、三日的还好说,推迟两三个月……”杨任话并未说完,不过张彦方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若是向陛下奏报此事时和陛下说时间订的宽松些就好了。’他想着。但事已至此也已无法改变,张彦方于是说道:“咱们只能稍微变通一下了。”

    “上沪过去采用的是租地租房,一块地皮连带房屋租给商户五年,商户可以自己改造房屋,但不能动地基只能盖些简单的屋子;可以转租,但必须到市舶司衙门签订转租文书。”

    “咱们头一年仅租给商户一年,而不是五年,但完全不得改造房屋,只能搭建凉棚之类的;同时允许甚至鼓励商户转租,不需要到市舶司衙门报备。……”

    张彦方说了许多,最后说道:“幸好陛下的旨意并未规定完全按照上沪市舶司的条例来,甚至在书信中允许依照广枺厍氖导是榭鼋斜渫ǎ蝗痪驼娴拿话旆恕!

    杨任之前在筹备上沪市舶司时也费心费力不少,所以明白张彦方说的章程确实更加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