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463章

踢开永乐-第463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些天文学问题全部说完,允熥站起来,扫视了一遍曹徵、周伟与思澄堂三人,对他们说道:“曹徵,周伟,朕要给你们二人一个新的官职,你们二人可愿意?”

    他们两个顿时心头一紧。这个时候说给他们新的官职,那不用说,只能是有关天文方面得了。说不定就是让他们两个入钦天监。

    他们二人并不愿意。虽然他们喜欢研究天文学,但这个时候研究天文学即使不考虑犯法的关系,也被普遍认为是不务正业。天文星象嘛,只要能够依照它制定出历法来不就成了,研究其他的有什么用?

    他们两个可以想象,若是接受了允熥的任命,以后在生活中会受到怎样的指指点点。曹徵还好些,毕竟是勋贵子弟,不务正业整天吊儿郎当的多了,顶多被曹兴打一顿,在社交圈子被大家嘲笑一番,也就罢了,或许以后因为能够得到皇上的接见被大家重视;周伟可不一样,他身为文官,忽然当了被认为研究神神道道的天文星象的人,绝大多数友人都会不再和他交往,家乡的族人也会痛骂他。周伟的父亲的身体不好,再被气出个好歹来。

    但曹徵偷偷瞄了一眼允熥的眼神,觉得不能违背允熥的话,至少他们二人不能都推绝了允熥的任命,咬咬牙说道:“陛下,臣愿意接受陛下的官职。”

    周伟犹豫了半天,最终说道:“陛下,臣身为二甲进士,虽然喜好研习天文,但天文之事与国计民生并无多大干系,臣愿为陛下处置有关国计民生之事,万不敢做其它有违孔子教诲之事。”

    允熥略觉遗憾,但也在预料之中。所以并无生气的样子说道:“也好。”

    “既然如此,周伟,你的字朕还记得,写的不错,文章也很有条例。”允熥一边说着,一边派侍卫去楼下买笔墨,待笔墨买回来后接着说道:“你为朕拟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即日起,废除钦天监,”允熥的头一句话就让周伟的手一抖,差点儿写错字,但允熥并没有看着他而是盯着天花板所以不知道他停顿了一下,而是继续说道:“取格物致知之意,设立格致院,研究天文、地理、物性变化等诸多现象发生的缘故,研习数学,兼编制历法。”

    “格致院设院正一名,正四品,院副一名,从四品,内另设主簿等官职。格致院不归属于任何一部,如同太医院、海务院等一般。”

    “以中书舍人杨士奇为格致院院正,管辖院务,曹徵为院副,主持研究之事。原钦天监衙门诸官员,若有对天文地理等有所研习的,并入格致院。”

    允熥所提出的,就是类似于现代的自然科学院的机构。

    中华因为长期中央集权的缘故,对于不能做官也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学问十分鄙视。他不能改变集权的现状,为了在大明发展科学,他必须对喜欢研究科学的人进行支持,并且不能是暗地里的支持,必须是公开支持,让他们能够做官,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科学事业。

    当然,这有可能会有人亡政息之逾,但他现在只能这样做。

    至于为何不直接发明‘科学’这个词汇而叫做格致院,一来,科学这个翻译词实际上并没有完整体现sce的本意,清末民初的许多翻译家都反对直接借用扶桑人的翻译,提出使用‘格致’或者‘格物’这样更贴切的词;二来,使用格致这个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词也容易被中华的士大夫所接受。

    ‘不仅要设立格致院来鼓励研究,更要翻译来自西方的书籍,选择其中领先大明的方面让曹徵等人进行研究,不仅要学会他们的格致,更要学会他们在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大食人有过一个百年翻译运动,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书籍翻译成大食文,加上自己的独立创造,从而造就了数百年大食人领先世界的情形,中华也可以复制大食人的方法发展大明的科学,或者叫格致。’

    ‘而不论是大航海还是殖民掠夺,都是扶菻人后来称霸世界的主要缘故,最重要的缘故是他们的科学得到了大发展,殖民掠夺来的财富不过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只要大明的格致能够一直领先于世界,大明也必然能够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允熥想着。

    想到最后,允熥抬起头来说道:“曹徵,将来格致院必然会成为大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你绝对不会后悔来到格致院的。”

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 
    “多谢陛下恩典。”曹徵马上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来跪下说道。虽然他其实并不相信允熥的话。

    周伟也跪下来,偷偷看着曹徵,满眼都是歉意。在他看来,曹徵是替他顶了雷,自己有些对不起他。

    思澄堂也跪下接旨。他是钦天监的监副,解散钦天监这样的事情,即使旨意并未正式下达,既然他在也要接旨。他倒是与曹徵或周伟想的不同。不管允熥最后说的这段话是真是假,都能表明皇上十分重视格致院,对他来说解散钦天监去格致院只要好处没有坏处。

    允熥又说了几句话,眼看着太阳已经偏西,让他们退下,自己整了整衣服,也走出客栈。

    他在客栈门口略站了站,昀芷戴着帽子与两个侍女从一家衣料店走了过来,身后的侍女还一人抱着一件花色新鲜的绸缎。她一边吩咐侍女将绸缎放到马车上,一边走到允熥面前笑道:“兄长可真是,出来玩也不忘了正事。”

    “只不过是偶尔碰上了,怕再忘了所以马上安排了。”允熥也笑着说道。

    他们兄妹说笑几句,瞧着天色不早了,动身返回皇宫。

    此时是大明的城池一天之中最为繁华的时候,不论是官员还是平头百姓都已经下值了,许多人挑一处酒楼或者饭庄与几个同好一起吃吃饭,高谈阔论一番,待天黑下来以后才赶在宵禁前返回家中。有钱有地位的在上档次的酒楼聚会,没钱没地位的在街边露天的小摊上排出几文大钱,喝点酒吃点下酒菜,也是一次聚会。所以此时道路两旁所有的酒楼、饭庄或小摊全都人满为患,喧闹声能传出几里地。

    当然,不仅是酒楼饭庄,瓦肆内也是人声鼎沸。这里就没有什么官员了,甚至连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少,许多短打扮的人挤在一个个台子前,不时还有人叫好,向戏台上扔些钱财。不过普通百姓就算衣食不必担心,也不会有多少闲钱,扔到台上的都是铜板。

    昀芷大老远就听到了从瓦肆传来的叫好声,马上对允熥说道:“兄长,那边是瓦肆吧。妹妹老远就听到从里面传来的声音了,想去看看。”

    “这可不行!”允熥断然拒绝。瓦肆那种地方哪有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去的。“你若是想听戏听书了,又不喜欢教坊司的班子,兄长让人找京城内有名的民间戏班子入宫给你说书唱戏,或者你去四弟的府邸听也一样,但万不能去瓦肆。”

    “兄长,妹妹对听戏听书的兴致不大,但早就听宫女说起过瓦肆,说里面热闹非凡,不仅有唱戏说书,还有许多许多其它东西,妹妹很想去看看。”昀芷哀求道:“就让妹妹去看看吧。”

    允熥被她哀求的很有些心软,遂道:“罢了罢了,今日兄长就破一次例,带你去看看。”

    “三哥对妹妹最好了。”昀芷马上笑道。

    随即在几个侍卫的簇拥下,他们走进了瓦肆。

    一过瓦肆与外面的边界,允熥就感觉仿佛走进了另一座世界。只见道路两旁无数手艺人大声吆喝着,同时表演自家的节目,有溜猴的,斗鸡的,跑马卖艺的,舞刀舞剑的,胸口碎大石的,弄虫蚁的,好不热闹!

    允熥也是头一次来到瓦肆,并且许多东西他两世都没有听说过,顿时被这一派景象所吸引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心里暗想:‘那些说古代娱乐匮乏的果然是胡扯,虽然没有电脑游戏,但即使普通百姓平日里也不缺消遣的东西。’

    见识不算少的允熥都如此,更不必提很少出宫的昀芷了。她瞧见什么都好奇,凑到一旁去看一看,看的高兴了还会扔下几贯宝钞,惹得手艺人十分高兴的对她答谢。

    正走着,忽然听得有人喊:“韩老五来了!”

    顿时瓦肆内许多人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过去,同时议论道:“韩老五可算来了,就等着看他的绝活了。”

    允熥与昀芷都好生不解,宋青书拉住一人问道:“这韩老五是何人?他的绝活是什么?”

    被拽住的人显然很不高兴,但转过头见到允熥这一行人就知道惹不起,勉强说道:“韩老五是瓦肆里一个很有名的手艺人,有一手名叫《蟆教书》的绝活。”

    “《妈教书》?这是什么?”允熥问道。

    “不是《妈教书》,是《蟆教书》,蛤蟆的蟆。”这人又道。

    允熥命宋青书松开这人,他马上跑了过去。允熥说道:“《蟆教书》?这蛤蟆怎么个教书的法子?”

    “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昀芷马上接道,拉着允熥要过去看看。允熥也十分好奇,也就跟着过去了。

    到了地方,果然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上了。昀芷侧过头看向允熥,允熥沉吟了一会儿,吩咐道:“叫他们让出一块地方。”他和昀芷总不能挤进人堆里去看。

    宋青书虽然不愿,但也接了命令,与另外两个侍卫要清出一小块地方来。围看的普通百姓一看就知道得罪不起他们,只能让出一小块地方。

    允熥走过去,只见一个三十余岁衣服破烂的人手里拎着两个袋子站在当中,附近摆放着一张椅子,不时有“咕咕”的声音从袋子中传来。

    见到允熥一行人,这人眼睛闪过一丝喜色,打开其中一个袋子,只见一只大蛤蟆跃出,跳到椅子上,这人又解开另外一个袋子,八只小蛤蟆从口袋中跃出落地,环对著大蛤蟆,寂然无声。这人喝道:“教书!”大蛤蟆便“咯咯”得叫,八只小蛤蟆都跟著大蛤蟆“咯咯”得叫,大蛤蟆叫几声,小蛤蟆就叫几声,如同先生教学生。这人突然说:“止!”一大八小九只蛤蟆当即绝声。

    “好!”顿时一片叫好之声。

    就连允熥也看呆了。后世他见过训蛇的,训猴的,训狮的,训虎的,训狗的,训猫的,但从未见过训蛤蟆的!不仅没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不仅如此,他也从来不知道,蛤蟆这种低等生物竟然也是可以驯化的。

    相比较来讲,反而昀芷的惊讶程度要低一些,她比允熥更早的回过神来,一边叫好,一边拿出身上的宝钞来要打赏。她还嫌钱不多,又对允熥说道:“兄长,还有钱么?算妹妹借的,回去后从妹妹的月钱中扣就是了。”

    允熥回过神来,吩咐宋青书拿出五十贯钞放到昀芷手上,笑道:“如何能算作妹妹借的,就算兄长打赏的好了,只是由你打赏。”

    昀芷对他笑了笑,转过头对那人说道:“这是打赏你的!”把宝钞与几十枚铜板包在一起扔了过去。

    “谢这位大小姐。”那人马上躬身致谢。此时昀芷头上戴着帽子他看不清面容不知是夫人还是小姐,但是听着声音清脆,感觉年纪不大,于是称呼小姐。

    同时他心里十分高兴。‘果然这样的大户人家手面大,这上百贯的宝钞可就是二十贯钱,平日里十天半个月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