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859章

踢开永乐-第859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误指挥导致军队战败、自己战死,从而歪曲甚至拒绝执行命令,仅仅身份高是不可能让将士们都听命的。

    “你也不要冷笑。官家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这对咱们家也有好处,狡兔三窟的道理你也应该懂得。徐家六年前就开始在海外做安排,派增寿在苏藩做左相,还将自家的两个小辈派去历练。现在咱们家也可以在外海安排了,这是好事。”常升说道。

    “而且即使旁人听不到,你也不要将直呼官家之名。文垚也就罢了。”他又嘱咐道。

    “我也知道这是好事,只是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罢了。”常森说了一句,恢复正常的语气继续说道:“除了咱们家,蓝家、李家等人家也会借此在印度安排吧。不过,他们家都没有女儿嫁给未就封的宗室,现下除了文垚也没有适龄婚配皇子,做安排可不容易。”

    “也未必一定要有姻亲,只是没有姻亲安排起来更费力一些。可印度是大明周围最后一片富庶之地了,若是不在印度做安排,难道让自己的儿孙去汉洲?”常升道。

    “我瞧着汉洲也不错,官家也重视汉洲,没准将来去了汉洲的人之后代日子过得最好。”常森笑道。

    常升也笑了几声,说道:“好了,不要开玩笑了,说正事。朝廷和南洋藩国大约要半年时间准备好同孟加拉国之战。再算上运送粮草、将士、弹药等的时间,大约要十一月份同孟加拉国开战。官家安排文垚成婚大约是九月份,十一月份去印度指挥用兵打仗也正好。”

    “咱们兄弟不会打仗的名头大家都知晓,就不必强占一个副将的位置了;但是继宗一定要去。他经过安南之战和西南几次剿灭叛匪之战,他现在也有了善战的名头,比咱们两个的名声还好些,若是我与他各指挥一支兵,分派给他的将士会更听从命令。”

    常升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不高兴的神色,一直乐呵呵的。要不是他姐姐嫁给了懿文太子朱标,现在的皇帝是他侄儿,他们家多半已经和邓家、信国公汤家一样逐渐衰败。

    当然,他们家会比这两家强些。邓家和汤家太倒霉了:邓愈洪武十年就去世了,儿子邓镇的女儿是李善长的外孙女,受牵连被杀,世袭的爵位也没了;汤和死的晚,死于洪武二十八年,但他的长子、少子都战死,比他死的还早。这也罢了,可汤和长子汤鼎的长子汤晟,汤晟的长子汤文瑜都早逝,使得汤家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成年的家主,即使名义上还有爵位,有什么用?不可避免衰败。

    但即使有允熥扶持,他们家如果一直不能出人才,早晚也会衰败。‘好在继宗争气,虽然达不到点兵多多益善的程度,也至少能将兵十万。允熥也愿意任用他,我们常家总算又能至少延续一代。’

    “我也见过文垚,他年轻气盛,拨给他指挥的将士也至多万人上下,必定不会愿意交给旁人指挥;虽然珺月是继宗之女、继宗是他的长辈,放在他头上也不好,大约只能由一名功勋卓著的副将亲自统领。我想着,让继宗统领两三万人做参将,与文垚分来领兵。”常升继续说道。他虽然不会去印度,但影响将领安排的能力还是有的,何况是安排自己的儿子。就算他直接去和允熥说,允熥也会答应的。

    “继宗的长子将来要留在京城继承爵位,次子可以让继宗带去孟加拉,一是历练,二是将来就留在孟加拉落地生根。除了继宗之子,继宗的兄弟也要打发几个出去。继姚这样一无是处的就留在京城吧,在京城还有咱们管着不至于为非作歹,在孟加拉没人管得住犯了事惹文垚厌恶可不好;派去稍微有点儿本事的。”常升继续说道。

    常森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过来一会儿常升说完,他才说道:“继峰要不要去印度积攒资历?”常继峰是常茂留下的孩子,几经波折被常升找回来,今年二十二岁,身上有一个世袭指挥使的世职。但他却更喜欢读书,要走文官路线,五年前考中秀才后入国子监读书,去年年底刚刚毕业。

    常升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罢了,就不要安排他首批去印度了。咱们家吃占一些也就罢了,吃得占得太多也不好。而且他刚刚毕业,还没做过官,贸然去印度对他也未必是好事。”

    “也好。”常森答应一句,伸伸懒腰道:“二哥,可还有旁的事情?若是没有,弟弟回去想想将哪几个还算成器的人派去印度历练。”

    “咱们家的事,已经没有了;但还有一事,与咱们家也有关,我要和你商量商量。”

    “何事?”

    “是,罢了,咱们两个现在去找蓝珍喝酒,与他商议。此事蓝珍应当还不知晓。”

    “二哥,”常森奇怪的问道:“这件事也是官家命宦官刚才传的话吧,若是未派人告诉蓝珍,那官家也未必愿意让他知晓。”

    “通常时候是这么个道理,但这次的事情不同。而且这次的事情算是好事。”常升笑道:“走吧。”一边说着,他站起来。

    “那弟弟就和蓝珍一起听听是什么好事。”常森也站起来,笑着答应一句,和他一起离开府邸。

    

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 
    “大哥,得知此事,你还不劝父亲就藩海外?”

    “不用,就在开封挺好。而且你也知道父亲钻研医学,不仅在王府内专门开辟了一个百草园,又在城外建了一个百兽园,专门养能入药的动物;整个河南省甚至整个大明的名医都会前来开封交谈医学。若是就藩海外,这些都要重新建起来,想要与名医交谈也十分不便。我这些年在做什么你也知晓,若是迁到海外,也多有不方便之处。只要官家没有改封的意思,就留在开封。”

    “可是,允熥当然不会废除你们的爵位,但将来呢,将来若是大哥你的儿孙所喜好的与你或父亲不同,当时继任之君的心思也与允熥不同,咱们家未必能保得住亲王之位。”一开始说话那人又道。

    这人当然就是朱有爋,他称为大哥的当然就是朱有炖。今日已是正月十八日,允熥新年头一次上朝就正式宣布了两件大事,其中之一是要出兵惩戒孟加拉国,之二就是要对宗室与勋贵的爵位进行改革。第二件大事的正式圣旨与允熥和抱琴说的内容相比,还多了一点取消五经博士等文官世袭官职,与武将世袭官职统一归到十六等爵位体系中。

    第一件事朝中官员都已知晓,也不吃惊,少数几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但很快被驳斥。

    可第二件事出乎众人预料。谁也不曾想到,陛下会忽然对爵位制度进行改革,在侍者宣读完毕圣旨后,一时间,在场众官员无人说话,都在思索此事会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很快,在场的文武官员都认为此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好处大而坏处小。

    有关宗室的内容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不需考虑;单单与勋贵有关的内容中,允熥增设了许多爵位,而且明确提出效仿汉代之制,这对于所有官员可是一大福音。要知道,在汉代获得爵位比大明可容易多了,大明几乎只能通过军功封爵,而且条件极为苛刻,以文官封爵的在开国之后一个也没有;而汉代被加封为列侯的理由就很多了,历任丞相若是担任丞相前不是列侯,都可以加封为列侯;其他官员想要加封为列侯当然没这么容易,但加封为关内侯等也很多;甚至平民也可以加封爵位。

    当然,降等袭爵对勋贵当然不好,可对于身上连个爵位都没有人来说,岂会考虑那么长远?唯一有可能反对的,只有现在的勋贵了。一些人想到这里,不由得看向蓝珍、常升等人,注意他们的反应。

    但这些人并未提出反对,而且很快表示赞同。有些人疑惑不解,但更多的人略微思索后想到莫非陛下之前已经与他们说过了?

    这些人猜的当然不错,允熥已经提前与常升等人议论过了,探知他们不会反对后才在上朝时公开宣读圣旨。早已加封的勋贵不反对,改革对其他没有爵位的人又好处大而坏处小,自然在朝堂之上通过。

    可消息传出来后,朱有爋却焦急起来。他父亲不愿去海外执意留在中原,将来会不会也变成降等袭爵?现下允熥说之前加封的王爷不在其列,允许一直世袭罔替,可即使允熥信守承诺,将来的后继之君变卦了呢?他急忙找到大哥朱有炖,和他说了此事。既然圣旨已经宣布,想让允熥收回是不可能了,他就只能劝说朱有炖返回开封后劝父亲朱橚就藩海外。

    “二弟,你不必如此焦急,我相信官家不会变卦。”朱有炖仍然乐呵呵的笑道。

    “大哥!”朱有爋加重语气又说了一遍“官家信守承诺不会变卦,可将来的后继之君需要考虑啊!”

    “二弟,”朱有炖见朱有爋仍然这样焦急,只能说道“在公布圣旨前,官家已经与我说过了。兄长觉得这个规矩很对。若是每一位亲王都世袭罔替,又有皇子不断被加封为亲王,朝廷早晚不堪重负。天下虽大,外番虽多,可早晚有一日被分封殆尽,到那时剩下的藩王如何是好?只能留在中原朝廷发放俸禄。久而久之,朝廷会不堪重负的。二弟,咱们是宗室,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二者,咱们家的亲王、郡王之世爵都是世袭罔替,即使是后继之君,想要废除所要考虑之事也甚多,若非朝廷已经不堪重负,未必敢废除;若是朝廷已经不堪重负,废除世袭罔替也是应当之措,不然就该是朝廷加税,百姓被逼造反了。”

    在公布圣旨前,允熥能提前将此事透露给常升、蓝珍等人询问他们的意思,岂会不与亲王、郡王商量?被允熥留在京城的几位藩王几乎没什么影响力,意见可以忽略;原本封在中原的藩王又大多改封到海外或边疆,只剩下蜀王朱椿与周王朱橚了,正巧周王世子朱有炖和蜀王朱椿今年都来了京城,当然要与他们商议。

    朱有炖很快表示支持。道理他想的很明白。朱椿一开始有些不愿,不过最后还是被允熥说服。在说服了他们二人后,允熥才草拟圣旨,并在新年后上朝头一日宣读。

    而且,还有另一重缘故使得朱有炖不在意周王之爵降等承袭,不过这个理由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了,即使外人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别想这道圣旨了,”朱有炖见朱有爋仍然不太高兴,说道“允熥要派你再次巡抚南洋,准备的如何了?”

    “大哥,随行的侍卫已经挑选出来,共选了三十人;官家派出护卫的将士也已预备妥当,船只这几日也能备好。打算过了二月初二启程前往南洋。”朱有爋回答道。他当然没有被朱有炖劝服,对后继之君心怀疑虑,但既然他反复劝说朱有炖也不以为意,他也不能再劝,只能收回自己的心思,回答道。

    “挑选随行的侍卫和不能马虎了。”朱有炖又道“你前次从南洋返回后也说起过,南洋的几位叔叔、兄弟吃穿享受不比中原差,所以也不必带许多享受之物。可你生性喜欢混迹于市井之中,南洋诸藩的治安也不比中原,挑选侍卫就很要紧了。”

    “弟弟省的。”朱有爋道。

    “拿来我瞧瞧你挑选的侍卫名单。可不要挑选只会陪你吃喝玩乐,但武艺稀松之人。”朱有炖又道。

    朱有爋将名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