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329章

逆水行周-第1329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闭的门窗,发出“嘭嘭嘭”的声音。

    外边风雨大作,房内同样动静不小,外间,准备就绪的杨丽华来到门口,听得里面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先是一愣,随后很淡定的走到旁边,坐在榻上。

    有人插队,暂时不清楚是谁,杨丽华丝毫不介意,因为她已经过了争风吃醋的年纪。

    陪伴宇文温二十载,现在的她没有本钱和年轻的“后进”比美色,与其勉强,还不如顺其自然。

    杨丽华知道宇文温精力旺盛,一会还会要她,所以不会想太多。

    里面“激战正酣”,差不多到要紧时候,杨丽华怕自己现在进去,让宇文温分心坏了兴致,就只能在外等着。

    侍女见着贵妃在等待,很快端来茶水,杨丽华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心思很快便飞到千里之外的明州,想着弟弟如今情况怎么样了。

    如今已是秋天,杨丽华随着宇文温起驾回长安,前几日抵达钟离后暴风雨来袭,于是御驾在城中逗留至今,而她的弟弟杨广,已经随着使团前往明州会稽,等待风信起便出海南下,前往西洋天竺。

    夏秋之际沿海地区多风暴,这一点杨丽华很清楚,她在想明州那边何时能够雨过天晴,然后弟弟能够平平安安抵达天竺。

    波斯使团来访,皇朝派出使团与其一同前往波斯,秋天就动身,时间有些赶,得益于扬州发达的工商业,使团很快就准备好了礼物,而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也已准备就绪。

    使团自广陵渡江抵达南岸京口,然后走陆路去明州,杨丽华听宇文温说,如今大队人马在明州港舒舒服服住着,待得时机合适便扬帆起航。

    一想到大海,杨丽华就觉得心惊胆颤,在广陵时宇文温带着家眷乘船出海,在近海兜了一圈,杨丽华在船上看着深不见底的大海,总觉得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盯着她。

    再说海上颠簸得厉害,向来不晕船的杨丽华有些顶不住,回到岸上后过了几日才缓过来,所以现在想着弟弟要出海,她就担心起来。

    但担心也没有用,除了每日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之外,她什么也做不了。

    正走神间,杨丽华忽见眼前多了一个人,定睛一看,却是宇文温从房内出来了。

    衣冠端正,手上拿着一把小刀。

    小刀的刀刃散发着寒光,晃得杨丽华眼睛一花,随后心猛地跳了一下,脑袋一片空白怎、怎么回事?

    “你迟到了喂。”宇文温淡淡的说,杨丽华木然的点点头,随后看清了宇文温身后、房间内的情景。

    房间内一切如常,榻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没什么“大战过后”的狼藉模样,而榻前案上,摆着个帆船模型,还有些许材料和工具。

    宇文温将小刀交给侍女,随后埋怨起来“我这模型都快做成了,你倒好,在外面发呆?”

    “妾失礼了”

    杨丽华赶紧道歉,为自己方才的判断失误感到尴尬,走进房内,看着那艘帆船模型,她有些惊讶“这船模样好怪呀。”

    宇文温看着自己的杰作,摸了摸颌下小胡须“怪么?很好看嘛!”

    “呃这船身那么长,桅杆那么一二三五根桅杆,真做出来的话,能出海么?”

    “能出海么?嗯?”宇文温听到这里,音调都高了几分“我跟你说,这船都已经有十几艘了”

    有些小激动的宇文温,听到自己的心血被人质疑,瞬间就忘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开始进行‘科普’“你知不知道,这种船型很先进”

    促进海贸,必然离不开航海技术的发展,而海船的性能至关重要。

    对于宇文温来说,搞大航海有几种喜闻乐见的船型,除了三层炮甲板、火炮近百门的战列舰,就属大名鼎鼎的飞剪船最受欢迎。

    飞剪船,在原本的历史里,是十九世纪出现的帆船船型,这种帆船航行速度极快,据说横跨大西洋也就耗时十来日时间,而太平洋海域的海上贸易,走私鸦片、贩卖茶叶的主力船型也是飞剪船。

    高航速能够缩短运输时间,能够躲避风暴,而科学的帆型,操纵起来能省去许多人手,这就降低了人工,所以飞剪船正是搞海贸的利器。

    这种海贸利器,宇文温当然想要,问题是他不懂飞剪船的结构。

    只知道这种船的船身狭长,具有“流线型”,低干舷(低重心),尖底,有能劈开海浪的尖船首,然后有多根桅杆,至于桅杆上的船帆是横帆或纵帆为主,完全不知道。

    他无法直接“发明”出飞剪船,只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让人不断地摸索,摸索了十几年,终于摸索出来像样的船型,并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造船工艺。

    宇文温不知道这种船型是不是真正的飞剪船,但造出来的船出海试航时,航行速度确实很快。

    实验时的顺风航速,平均下来有每小时十二海里(一海里等于陆上三里半),后来加以改进和完善后,改进过后的船型,顺风时的平均时速稳定在十五海里。

    要知道一般的大海船其顺风时的航行速度最多每小时十海里。

    杨丽华听到这里,终于知道这艘船的厉害之处在哪里,但她看着这长长的船身,有些担心“这么长的船身,会不会很容易从中间断开?”

    “对,以当前的造船工艺,造出如此狭长的船只后,入海很容易就断了,所以光靠木龙骨不行,得上铁龙骨。”

    宇文温说着说着,愈发激动“主帆样式为纵帆,能逆风航行,帆的材质是软帆,不像硬帆那么重,你看到的这艘帆船模型,是五桅纵帆帆船,将来普及后会是市舶司的主力快船!”

    杨丽华不清楚航海技术,也不关心,宇文温说了那么多,她基本上都听不懂,但注意到一句话“将来普及?”

    “没错,这种新船型,制造、维护、操纵起来和传统船型不太一样,需要花时间培养各类工匠及水手,急不得。”

    宇文温拿起这艘船模,两眼似乎放光,他神秘兮兮的问杨丽华“这种船已经小批量制造,如今有十余艘航行在大海上,张鱼的座舰就是这种船你可知道这船的诨号叫什么?”

    杨丽华哪里知道这船有何诨号,摇摇头“妾猜不出来”

    “呵呵,你肯定猜不出来。”

    宇文温笑眯眯的说着,随后揭开谜底“叫做巡海夜叉!”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巡海夜叉() 
风和日丽的早晨,明州湾东面外海,舟山港,码头上一片喧嚣,准备就绪的一艘艘海船,即将起锚扬帆出海,随着时有时无的西北风,向南方而去。

    在这里等了一个多月风信的周国及波斯使团,终于等到了出海的时刻,大队伍浩浩荡荡来到码头,分别登上不同的海船。

    使团携带的礼物以及航海所需物资均已于昨日装船完毕,只要人员登船,就能立刻出发。

    船队中途会经过福州侯官,抵达广州番禹。在那里与波斯国使团所乘波斯海船汇合,一起前往南洋,过名为“马六甲”的海峡后折向西洋,前往极西之地的波斯。

    此次航行,船队中途会路过天竺地区,靠泊著名海港“多摩梨帝”,随行的智缘等一众僧人就会在那里下船,前往佛教圣地那烂陀寺求学深造。

    此时此刻,登上海船的智缘,回头看了看码头,看了看舟山港的景色,又看了看四周,深吸一口气。

    航海有风险,船上人员一旦遇到海难便只能听天由命,他这一去,不知能否平安抵达天竺。

    而他也不知道今生是否还能回到中原。

    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舟山港,智缘闭上眼睛,似乎是要将眼前情景印在脑海里,以便将来返回时,能够远远认出自己的出发港。

    一旁,两名吏员正在对登船的僧人进行登记,确定登船之人都已经获得市舶司的许可,这倒不是防止有人偷跑出国,而是为了确保船上床位、伙食能够足额分配。

    此次天子遣使前往极西之地波斯国、罗马国,允许僧人报名随行,获得批准的僧人登船之后,有“包食宿”的待遇。

    当然,对于一心向佛的出家人来说,只要在船上有立锥之地,只要有食物充饥、有水解渴就行,待遇好不好,其实没什么关系。

    晋时,法显和尚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去时走的是陆路,跋山涉水花了许多年才抵达那烂陀寺,回来时走海路,搭的是番邦过路海船,半路又遇重重险阻,都是他自己熬过来的。

    如今前往天竺的僧人们,坐的是朝廷的顺风船,而将来回中原时,还有南洋贸易公司的顺风船可以坐,条件比起当年的法显来说,不知好了多少倍。

    许多僧人想到自己就要前往天竺,心中不由得激动起来,看着左右纷纷扬帆起航的海船,大家对圣地那烂陀寺充满了期盼。

    在人力划动的拖船拖曳下,海船依次离开码头,随后借助风力向外航行,港区内许多海船纷纷让出航道,目送这支规模不小的船队离开。

    却有数艘样式独特的双桅海船,不远不近的跟着船队,同样向着外海而去。

    这几艘船走走停停,船上两根主桅的船帆一下收起,一下满帆,看上去有些奇怪,而甲板上聚集着许多人,也不知在忙些什么。

    智缘饶有趣味的看着这些船,看着船上忙碌的声音,听着那些断断续续的吆喝声,他仿佛看到蹒跚学步的孩童,仿佛看到初次骑马之人那小心翼翼的模样,

    果不其然,一旁的吏员向乘客们说起眼前这几艘船的身份这都是市舶司航海学堂的训练船,学员们乘船出海,学习如何操纵新式帆船。

    “这些船,大家都看到了,船型是双桅纵帆船,实际上和常见的海船一样,只是船帆有些不同,是软的,是用帆布做的。”

    “纵帆船能逆风航行,硬帆能兜八面风,但就是重,没办法做得太大,因为如此一来桅杆承受不住,所以折中的办法就是用软帆,大家看看,这几艘船的桅杆,是不是比寻常海船的桅杆高许多?”

    “桅杆高了,船帆就能做得更大,受风多,船就快。”

    “当然了,软帆收放起来有些麻烦,尤其是收帆,不像硬帆收帆那么快,若是遇到狂风不能及时收帆,很容易出事,要么桅杆被吹断,要么船帆被狂风撕裂。”

    “软帆操作起来需要更多的人,这就意味着工钱开支增加,一般的商船不稀罕用,软帆都是走远洋的大海船用得比较多,所以需要不少的水手。”

    “如何操纵硬帆船、软帆船,需要老手来手把手的教,如今海贸大兴,合格的水手紧缺,靠着船主自己带队伍太慢,所以得有航海学堂。”

    “学员入学,包食宿,不过毕业以后,必须为两洋贸易公司船队做事满一定年限,才可有自由身。”

    听着吏员详尽的解释,许多乘客恍然大悟,他们之中,有人知道如今各织造司开设有“纺织学堂”,为各纺织工场培养纺织工。

    如今市舶司的航海学堂,正在为两洋贸易公司培养大量的水手,而规模越来越大的贸易船队,意味着财源滚滚来。

    有同船官员知道,如今朝廷收入之中,海贸所得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正是因为有了海贸带来的利润和税收,才让朝廷有底气推行各项政策。

    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