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144章

奸雄天下-第144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成吉思汗起家时的蒙古精兵其实是差不多的,虽然武艺骑士不如。但是辅以天雷、强弩,如何不能硬抗蒙古?”

    道理是这么回事儿,可是要做到就不容易了,特别是在3oo年陈规陋习拘束下的大宋。

    贾似道沉沉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你知道就好,霹雳水军练兵的什么《操典》、《条令》吾这里都有,你带回去给寿松兄看看,让他也选两三万青壮,找个僻静的岛子封闭起来练兵。若能练出三万霹雳水军这样的精锐。就能立于不败了。老夫也会在江南练兵,就在霹雳水军的基础上扩军。至少练出五万精锐。如此,我们两方联手。可有八万精兵,纵然不能恢复中原,也能让齐鲁之地归于大宋。”

    “练八万精兵……那得多长时间?”李翠仙容色有些犹豫,虽然霹雳水军训练的时间也不长,但那是陈德兴亲自训练的,换成别人恐怕没有他的本事吧?而且霹雳水军毕竟还是水军,南沱场之战也是以水战为主,就算是6上的交锋也是步兵对抗步兵……还是在蒙古汉军士气几乎崩溃的情况下开打。这样的胜仗,到了北地平原,是根本打不出来的!所以,在李翠仙看来,起兵反蒙的制胜关键还是时机!

    一定要趁着蒙古内讧的机会举兵,决不能拖到新的蒙古大汗产生。

    贾似道哈了一声,似乎在掩盖心中的什么想法。只是眼神当中那点无奈,怎么也消退不掉:“翠仙,这事儿……还是不能急的!再多准备准备吧。”

    急也没有用!贾似道不是大宋官家,而大宋这家3oo年的老店也早就没有初兴时候的朝气了。

    ……

    马蹄声轰隆隆如雷一般响动。数百铁骑,只是簇拥着大蒙古国总领漠南军国庶事的忽必烈大王走在前头。

    在他们身后,是无数白色的旗帜翻卷,更有无穷无尽的铁骑步卒跟随。忽必烈的大军,终于回到了燕京城。

    在忽必烈身后,除了忠于他的属于蒙古中央兀鲁思名下的漠南蒙古各千户的兵马,各路以探马赤军为名的大蒙古精兵猛将,更有北地各路汉侯的精锐步卒。大蒙古国最强的武力,现在就集中在忽必烈的麾下。步骑足足十二万,军资由北方汉地竭力供应,虽然谈不上充裕,但是足以支撑一场长期的战争。

    每名蒙古将士,脸色都是沉沉的,金鼓号角声中,更增添了几分肃然之气。谁都明白,他们的主公忽必烈已经是腹背受敌,北面有和他反目的亲兄弟阿里不哥,南面有刚刚战胜了大蒙古国三十几万南侵大军,阵毙蒙哥大汗的汉人国家——大宋!若然不能战决,忽必烈大王就会被南北两路强敌合力碾压,哪怕他再有雄才大略,也只有粉身碎骨!

    无数人的目光,只是追随着走在前头的忽必烈的身影。高大魁梧的身躯在马上挺得笔直,头也不回的直看着北方。仿佛要带着他的十二万大军一路北上,直扑和林而去,将大蒙古国的汗位从他弟弟阿里不哥手中夺走!

    看到他们的主公如此坚定镇静,众人心中的忐忑顿时化去了不少。

    忽必烈大王,一定可以打败阿里不哥成为大汗,然后再带领大家去抢江南汉人的花花世界!

    在队伍前头,无数游骑只是往来奔走,将燕京四下的情形,不断的带过来。

    “大王,燕郊扎营之地已经踏勘完毕,四下没有现阿里不哥所部。燕京总管府已经准备好了扎营所需工料,大军一到,就可以立营!”

    “大王,塔察尔大王的大纛已经过了黄河故道,正往燕京而来,兵马约有两万,都是东道诸位大王的蒙古军,没有现益都汉军跟随!”

    听到回报,忽必烈只是一笑:“塔察尔安答不是来和我为敌的,否则他一定会请益都李璮相助!”他的语调突然放沉,“这李璮素有2心,就是无胆。若我是李璮,必精锐数万击塔察尔,便可先斩吾大蒙古一臂!”

    他身边的汉人谋士姚枢插话道:“大王,李璮必先联络南朝而后才敢作乱,若南朝遣霹雳水军北上益都,则大事危矣。如今还需先北后南,示好于南朝。”

    忽必烈淡淡的扫视他一眼,笑道:“奈何南朝有贾似道!若不是他把3oo万岁币给了西路军,阿里不哥凭什么和吾争斗?若吾身边也有贾似道这样的谋臣就好了。”

    他看了看身边一群儒服幞头的儒生,笑问道:“你们谁能当我的贾似道?”

    北地名儒郝经就在马背上叉手道:“属下愿意为使,去南朝再会南朝君臣!”

    “哦?郝经,你想去和贾似道说什么?”

    听到忽必烈的询问,郝经笑道:“臣想去替真金少主提亲。”

    真金是忽必烈的嫡长子,现年十六岁,是由姚枢、窦默、王恂等北地汉儒教育长大的,彬彬有礼,熟知儒家经典,被一票北地汉奸认为是最适合基础忽必烈王位的人选。

    “向谁提亲?”忽必烈迟疑一下,追问道。

    “向南蛮官家提亲,”郝经笑道,“臣听说南蛮官家只有一女,年方十五,尚未许配人家,若能求来侍奉真金少主,大王便和南蛮结成婚姻之好,便可专力于北方了。”

    “让真金娶一个汉女做正妻吗?”忽必烈的脸色微微有些阴沉,蒙古宗王的后宫当中当然不乏各族艳色,但是正妻都无一例外是蒙古贵人之女。而且蒙古的传统是嫡子继承制(不是嫡长子),一般只有正妻所出的嫡子才有资格继承汗位或是王位。如果真金迎娶了南宋皇帝的公主,那么蒙古大汗之位就有可能落入一个拥有一半汉人血统的王子手中。

    甚至,这个南朝汉人的公主还有可能如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一样监国称制!

    面对忽必烈阴沉的目光,郝经只是微微一笑:“大王,汉人女子身体柔弱,恐难以适应北地风寒,若是水土不服而早夭也是不奇怪的……”

    。。。

第217章 朝气暮气第一更() 
如果说一个3oo年的衰弱帝国最缺少的是什么?那无疑就是向上的朝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漫长王朝的末年,都是暮气沉沉,犹如人之将死。但是在这一片暮气深沉当中,有时候也会存在那么一点如星星之火一样的朝气。

    这种朝气,就是民族的希望所在,就是另一次兴起的开端。

    现在,陈德兴所在的广阳岛,就是这么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物,无一不展现着蓬勃向上的精神。

    不间断的思想教育还在挥着作用,人人都相信……或者假装相信大汉民族高于一切,相信只有消灭鞑虏,恢复北地,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这种为民族而战的军队,在它的诞生初期,自然拥有着非凡的精神力。

    而精神力又转化成了物质!这是毋庸置疑的,一支被某种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可以接受较低的物质待遇和非常严格的纪律。而节省下来的物质待遇,就会转化成为火药、盔甲、长枪、弩机、石机、战船、粮食补给,还有铜和铁,还有高价搜罗来的工匠。这一切,都源源不断的采购运输而来,或者就在广阳岛上的作坊里面进行生产。

    陈德兴现在正在储备各种物资——为不久以后的离去做准备!离去,是必须的!并不是因为娶了公主以后就不能掌权那么简单。而是南宋整个国家都暮气沉沉,南宋的军队和官场更是腐朽到了极处。

    来自后世的陈德兴知道,这种暮气,这种腐朽,都是会传染的!别看现在霹雳水军军心如铁,众志成城。只要他们真正融入到南宋官场、军队这两个大染缸中去。不用一年。就会开始朽坏,最多三年,就会把南宋官场、军队的坏毛病全部学会。甚至连民族军队这个底线都守不住——因为现在生改变的仅仅只是霹雳水军军中的气氛。在整个南宋社会,君臣大义才是最主流的思想。民族大义仅仅是补充……在蒙古南侵的时候调子高一些,等蒙古人一走,调子就放低一些。哪怕陈德兴上窜下跳的鼓动,也不可能将整个南宋社会变成法西斯德国或是军国主义日本那个样子。因为,他不是大宋官家,拿整个暮气沉沉的官僚集团没有一点办法!

    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团体成长到一定程度后离开,去北方某地建立自己的国家——一个属于大汉民族的国家。一个民族国家!后世的历史一再证明,这个世界上的各种鞑子最怕的就是近代民族国家,无论是统治亿万人鞑靼王朝,还是成吉思汗的各种子孙,或者是土耳其和北非的真神教鞑子,遇上一个被煽动起来的,狂热的民族国家就只有挨打的苦命。

    而作为北上建立民族国家的准备之一,研青铜火炮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可是13世纪的大杀器!而且也是陈德兴目前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科技金手指。

    毕竟铸造青铜器的技术,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比较成熟了——看看后世出土的商周时期的各种大型青铜礼器、祭器就知道了。至少那些东西的形状比起大炮可复杂多了!理论上,商周时期的中国。就能铸造出青铜大炮了!

    “……铸铁炮暂时不要想了,就用青铜吧!这玩意周朝的时候就在用了……七成半的黄铜加两成半的锡。”

    一个铸造作坊外面,一身粗布衣裳的陈德兴站在一门木质的大炮模型前面。对负责主持霹雳水军右军(工匠部队)的黄智深、任道士和齐塔三人交待着铸炮的事宜。

    “这配方俺知道,铜加了锡以后容易融化,铸造起来方便。”齐塔是铁匠出生,但是铜匠的活儿他也懂一些。“不过……生铁应该也能拿来铸炮的,生铁可比铜便宜多了。”

    “还是由简入难吧,青铜容易铸造多了……等把青铜炮铸好了,再搞铸铁炮吧。”陈德兴摇摇头,否定了齐塔的意见。

    他知道,历史上直到19世纪之前。青铜都是欧洲人铸炮的主要原料的。

    因为青铜的熔点只有8oo摄氏度,而铁的熔点高达15oo摄氏度以上!对于13世纪的工匠们而言。这7oo摄氏度的差距由如一道鸿沟!而且青铜的硬度和韧性也好于生铁,不大容易炸膛。

    另外。耐腐蚀性同样过生铁。在盐分和湿度都很大的战舰上,铁炮很容易就搞得锈迹斑斑,而青铜铸造的大炮则不会有生锈的问题。

    “铸炮这事儿还是得一步步来啊!”

    陈德兴轻轻拍了拍那门木炮,思索着道:“虽然木炮帮俺们解决的大炮外形和炮架的问题,不过俺们还是不能一步到位就上一寸半甚至三寸的铜炮。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试验的,比如炮壁要多厚才不容易炸膛——这个炮壁厚度和大炮口径该有一个大致的比例。再比如炮身多长才合适?木炮试验的结果表明,炮身越长,炮弹打得就越远。还有就是铸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比如气孔会不会太多?大炮的内膛怎么处理?火门怎么开?要不要在炮身外面加铁箍?这些问题我们现在不知道,只能用反复的试验找到答案。

    所以,我的意思是专门成立一个炮作,由老七(齐塔)亲自负责,上面由我直辖!专门搞大炮,先做小的、短的,然后再慢慢放大做长。几个月之内能拿出几门可用的青铜大炮就行了。等我们有了自己的地盘,再大量生产不迟。另外,这个炮作里面的兄弟都必须执行最严格的保密纪律,没有我的批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