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31章

奸雄天下-第31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文提过,陈德兴前世只是个航模爱好者,并不是真懂造船造械,因而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从模型开始,一点点放大,最后造出成品。而且陈德兴也不是插着腰站在一边指挥,而且亲历亲为,一块儿动手干活,还不时的和工匠们交流总结,一点没有堂堂都统制的官架子。

    吕师虎的目光在一堆成品、半成品中缓缓扫过,最后落在了一架二尺余长,一尺多宽的木制发石机上。

    这发石机的底部是个四方形木架子,之上还搭着两个平行的三角形的木框,两个三角木框架顶部还架着一根粗壮的木棍,木棍外面还包裹着厚厚的麻布。在四方形木架子靠前部的位置,两股弓弦——不是两根,而是由不知多少根弓弦合成的两股——从木架边框上打出的洞眼穿过再用粗短木棍固定住。两股弓弦呈麻花状拧在一起,中间还插着根圆木棍,木棍一头还装了小铁锅。装着铁锅的木棍上还系着粗粗的绳索,同木架子尾部横着的另一根圆木棍连在一起,这根圆木棍是从木架尾部两侧的木框中穿过,两头还安装了转盘。另外,在这架发石机的不少紧要部位,还用铁制器件加固,还有一些部位系着绳索,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这架发石机虽然个头小了一些,但却是可以使用,陈德兴方才已经试验过了。

    “发石机……已经做成了?试过没有?”吕师虎几步就走上前去,在这架袖珍发石机周围转了几圈,才看着陈德兴发问道。“只是小了一点,此物真的可用?”

    “已经试过了,二尺五寸长、一尺六寸宽的发石机可以将三斤重的石弹抛到五十步开外。如果把尺寸放大两倍,应当可以将三个六斤重的铁砲砲到二百步外。”

    陈德兴顿了下,望着吕师虎,“吕世兄,这个款式的发石机只是安装在船上的,因为没有安装轮子,所以不大好移动……另外还会有一种野战发石机,吾还会专门设计一种砲车以挂载发石机,便于移动。只是这发石机加砲车的重量不小,靠人力可拉不太动,是否可以请抚司划拨一些骡马牲畜?如果没有马,给个一百几十头牛也是好的。”

第四十八章 野战炮兵 求收藏()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荐!

    。。。。。。

    “马是没有的,不过牛倒是可以弄到些。”吕师虎笑道,“庆之,你刚才说得砲车是个甚东西?可有样图?”

    “样图自然已经有了。”

    陈德兴一抬手,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将吕师虎请进了厅堂。陈德兴在军营中的宅院是没有女人伺候的,只有几个上了些年纪的老军在端茶送水。他们都是跟随陈德兴从战场上下来的军卒,年纪都近四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老人了。身体虽然都还不错,但是学习能力毕竟不如年轻人,陈德兴也不指望他们学会砲军的本事,便给他们安排了护兵的差事。

    “世兄请看,这就是小弟新做的样图,机动型扭力发石机。”陈德兴取过一张新画好的图纸,展开在了吕师虎面前,这不是一幅结构图,而是一张平面效果图。

    图上的发石机结构更加复杂也更加紧凑,而且是由两个部分拼在一起组成的,包括一架安装在两个轮子上的发石机和一个用来支撑这架发石机的木质支架。支架是由三根木头组成的框架,直接和发石机后部相接,呈大约大斜角布置。当支架一头埋入地面的时候,前方的发石机底部大约可以和地面平行。

    这样的设计其实参考了历史上的滑膛炮炮架,发石机后方的支架还可以挂在一辆两轮马车或是牛车上,组成一辆四轮马车(牛车),如此便让发石机有了一定的机动性。

    吕师虎的目光在这幅样图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在了已经组成的四轮砲车之上。“这是……将两辆马车挂在了一起?真是奇思妙想啊!”

    陈德兴笑笑:“小道而已,吕世兄请看这张图。”说着话,他便将一套三层浆座战舰的图纸展了开来。“此种战舰,便是西域地中海诸国最常用的战船,乃是两千余年海上争锋所产之利器,其速度极快,战力不俗,正好用于川江逆流之中。”

    据陈德兴所知,此时宋军水军是比较强大的,战船有飞虎船、铁头船、铁鹞船、车头船、造马船、铁壁铧觜船等诸多名目。但是没有一种可以在川江逆流中以较快的速度前行。这就让占据上游的蒙古水军有了相当大的优势。

    而在宋军水军的诸多江船战船中,速度最快的是用“翼轮”驱动的车船,号称可以日行千里。不过在陈德兴的记忆中,这种车船的航速远远达不到日行千里,连日行三百里都悬。折算成西方的航速计算单位,也就是四节到五节的样子。

    或许一艘精心打造的车船在刚刚下水的时候,真的达到日行千里的航速。但是用木料打造的传动装置的耐用性和精密性是可想而知的,当机械装置被磨损之后,车船的性能必然会大幅下降。所以在陈德兴记忆中南宋水军的车船都同时配置了船桨,称之为“铁壁铧觜船”,平时用船桨驱动,战时再浆车(古人管翼轮驱动装置叫车)并用。

    不过这种铁壁铧觜船的速度,在陈德兴看来,还是很难在每小时10公里以上的逆流中前进。可在川江逆流中前行的古代战船,在陈德兴想来也只有西方人的多层浆座战舰了。如果贾似道想要逆流而上增援四川,就必然需要这种以速度见长的战船。

    而前世身为高级海员的陈德兴对于古代船舶结构并不陌生,少年时便喜欢制作船模,后来还收藏了不少高度仿真的古代船舶模型,其中就有著名的多层浆座战舰——这种一度称霸地中海的古代战舰是颇让他着迷的,他不仅亲自制作过仿真模型,而且还研究过此类战船的结构和性能。知道这种战船在作战中的最快速度可以超过10节!即便是巡航速度也能达到7。5节以上。拥有这样的航速,足以让多层浆座战舰在长江中逆流而上,同占据顺流优势的蒙古水军一战。

    而且多层浆座战舰的优点还不仅仅是速度,因为这种船只是地中海千年征战的产物,自然拥有了冷兵器时代最强的武备,包括金属撞角、弩炮、发石器和用来打接舷战的乌鸦吊桥等等。完全是一架水上的战争机器!

    “三层浆座……”吕师虎似乎有不明其意,“浆座是什么意思?”

    “是在船舷两侧安装上中下三层木浆的意思,每船有浆170到174,可以同时划动,速度比车船要快得多。”

    吕师虎愕然,“置上中下三层木浆!真可行否?”

    虽然中国古代的造船工匠们也一直在想方设法让船只取得更强的动力,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使用多层浆座,而是采取了翼轮踏水车船设计,循的是胳膊再粗拧不过大腿的思路,用脚踏驱动的翼轮代替手臂划动的木浆。

    “如何不可行?浆有三层,浆手亦分上中下三层,犹如楼房。”

    道理非常简单,可以说一点即破。吕师虎也是将门出身,自然文武兼修,不是只知道四书五经的书呆子,稍一琢磨便狠狠一击掌,“道理竟如此简单焉!浆分三层,每层五十余,分两舷,每舷不过二十七八支浆,如何不可?三层浆座合计一百七十余浆,其力必大于二十余车之车船……对了,庆之,你这三层浆座船尺寸如何?可载多少甲士?”

    “船体总长二十五步,宽三步半,浆手之外载甲士五十人。”

    “才五十名甲士?是不是太少了些?”吕师虎的兴奋顿时去了大半,陈德兴所说的三层浆座战船似乎小了一些,此时长二三十丈(相当于五十步到六十步),备三四十车(翼轮)的宋军战船比比皆是。虽然速度比三层浆座战船慢,但是可以容纳的战士却多至五、六百人,其中可以用来作战的甲士不下三百,几乎六倍于三层浆座战船!

    陈德兴笑道:“三层浆座战船并不全靠甲士,乃是在船首装上生铁冲角撞击敌船,或以发石机抛射引火之物烧毁敌船。三层浆座战舰的撞角位于水线之下,以十节以上的高速撞击所产生的破坏力根本不是木船可以承受的!”

    说到这里,陈德兴又让老军取来了那艘三层浆座战舰的模型,放在了几案之上。这是陈德兴差人打造的第三条三层浆座战舰的模型了,船身细长、尖底、高干舷,船艏部安装了漆成黑色的撞角,第一层甲板上还有发石器的模型。

    “这是……一艘海船?”此时宋军便是依托长江、淮河、汉水等几条大河展开作战,将领们多精通水战。吕家将门出身的吕师虎也是懂些水战知识的,分得出江船和海船。

    “吕世兄果然慧眼,这的确是艘海船,尖底,高舷,再以重物压舱,当可抗衡风浪,驰聘海上。”陈德兴笑着说,“另外,小侄还准备让人打造了缩小的江船,船底较平,可以往来穿梭于浅水之中。等到两艘小船造好以后,就会拿去小溪中试航,而后再放大些尺寸,拿去运河中试航,如果没有差错,就可以开工建造大船了。”

第四十九章 来了 求推荐,求收藏() 
“篷!”

    一声沉闷的碰撞声在炮军大营的校场上响起,这是发石机的木杆碰撞包裹着厚实棉布的支架所发出的声音。两股筋弦的扭力在这一刻化作了巨大的推力,将一个六斤上上的石块抛射了出去,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半圆弧线,越过顶点后急速滑落,最后重重的砸落在六七十步开外的地面上。

    “好!”响亮的叫好声音随着响起,黑面孔的吕师虎捋着保养的又黑又亮的胡须,大声地呼喊了起来。

    “庆之,相公给出的期限才过了两日,第一架发石机便已经成了,看来要不了六十日,你就能将300架发石机献于枢密相公了!到时候少不得一份功劳,说不定愚兄这个机宜也能跟着沾点光。”

    陈德兴敢立军令状,自然是胸有成竹。贾似道给了两个月又饶三日,差不多有六十三四天。现在刚过两日,第一台“原型机”已经试制成功了。接下去只要放大尺寸,便能打造出符合贾似道要求的发石机,以炮军编制中的上百个能做木工活的匠人加上至少六百多可以打下手的士卒,六十天打造300架发石机,真是闭着眼睛都能完成的。贾似道给出的时间,其实还是很宽松的。

    “篷!”

    又是一声闷响,那架“原型机”还在抛射石弹。吕师虎望了眼这架小型发石机旁的一堆石块,又有些不解了。

    “庆之,这些石头都要用发石机打出去?”

    “是的,打完以后还要捡回来继续,直到发石机损坏。”陈德兴淡淡地道,“如此,便能知晓此发石机的耐用性。”

    “耐用……性?”吕师虎反复念叨了几遍这个新名词,已经明白了大概的意思。“庆之你是想知道一架发石机可以反复发石几次?”

    陈德兴点点头,“吕师兄该知道弓力和弦力都会越来越弱,这发石机的扭弦和杠杆还有用来阻挡杠杆的横木,都该有使用次数之限。”

    陈德兴设计的发石机颇是坚固,主要的框架都用硬木拼装而成,在关键部位还用铁件加固,是有一定耐用性的,不过发石机的弹射装置总归是易耗部件,必须要易于更换——这也就是说,这种发石机的各个部件必须是统一规格,可以互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