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318章

奸雄天下-第318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概就是历史上败亡的南宋只能上演崖山蹈海这样悲壮的一幕,而无法泛海远遁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目前的北明海军顶多只是掌握了纬度航海、太平洋和赤道暖流带、太平洋季风期和逆风航海这几个进入大航海时代的基本条件。另外还知道用补充维生素的办法来预防坏血病。

    靠着这点儿手段,远远不能将航海变成万无一失的事业。可以说,翻船沉船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我们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文天祥,能不能如愿以偿的回到南宋,还真是一件看人品的事情探险嘛,哪儿有不危险的?

    ……

    北明洲的清晨,在地球另一边的辽东,正是个秋高气爽的午后。金黄色的原野,黄绿色的山林,还有正在忙碌建设的城市,全都沐浴在午后的阳光当中。

    陈德兴正骑着一匹西域骏马,奔走在辽阳府城附近的官道上,并没有打出日月王旗,身后也只有一队数百人的骑兵跟随,另外还有几辆马车跟随,其中一辆和陈德兴并排而行。上面坐在任宜江、邓明理和邓明安。他回到辽东已经快两个月了,这两个月之中,他一直在辽东各个州府不停往来视察。几乎把明都府、辽阳府、沈阳府、盖州、海州、庄州等三府三州下属各县跑了个遍。

    他如此密集的跑地方,自然是为了视察辽东封建主义建设的事情。

    封建主义嘛,当然是比不上社会主义那么高大上,但却是符合13世纪辽东社会生产力展实际情况的。而且,一个完善的封建制度,不说是通往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立封建强军,打败蒙古,收复中原所必须的!

    虽然陈德兴的军队拥有相当精良的h药武器,但是h药武器并非北明军独有。眼下的唐宋元明四国,都相当重视h药武器!而且,唐宋元三国,都已经掌握了正确的h药配方,只是不知道颗粒h药的秘密。不过陈德兴并不认为依靠这点小小的领先,就可以吊打大蒙古国。

    另外,天雷箭的秘密,早就被蒙古人和大宋获悉,类似的武器在庄水之战中已经出现。而青铜大炮,同样已经被蒙古人仿造出来,只是因为过于仓促,才没有拿出真正有用的大炮。

    但是蒙古和大宋还有大唐,学会铸造青铜大炮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远的。毕竟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是相当成熟的!说得夸张一些,如果有人穿越去了战国时代,只要知道颗粒h药的秘密,也能用战国的青铜铸造技术造出大炮!

    何况现在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几乎展到顶峰的宋朝呢?只要一门大炮被敌人缴获,无论南宋还是西元,都能在几个月内仿造出相当数量的大炮!哪怕是他们没有得到样品,靠摸索也能造出类似的利器!

    所以真正能够让北明军长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其实还是陈德兴参考各种封建军事制度后,建立起来的封建贵族制。这两个月来,他便在视察各地贵族议会和士爵田庄的情形。(……)

第430章 钢铁雄心 一 求月票,求推荐() 
明都知府邓明潮的两个族人,昌国邓家的邓明安和邓明理还有军务司判官任宜江,今天就坐在陈德兴身旁的马车上。他们三人,是一天前才被招到辽阳府的,今天便要随陈德兴去辽阳府所管辖的南芬县和沈阳府管辖的抚顺县视察。

    坐在马车之中,邓家兄弟明显感到了北明和南宋两国不同的风气。

    北明的尚武之风极盛,这个国家是彻头彻尾的军国,就是靠陈德兴的士爵军队打出来的!驱蒙古,制八旗,控高丽,扼大海,全都靠军队!而为了激励军人征战,陈德兴又推行军事贵族制,提倡尚武精神在北面,汪洙的《神童诗》是唯一的**!

    而为了提倡尚武和寓兵于民,陈德兴还鼓励民间持有武器,除了青铜大炮和天雷箭之外,其他武器都允许民间持有!包括枪弩和铠甲!

    而且,在士爵得授庄园之后,陈德兴又开始鼓励士爵和八旗兵自备甲械军马。将军中的单兵甲械、衣装和马匹,全部分配个人!成为他们的私人财产。同时,还会按月放一笔置装费,让军将们自己去购置、修补装备。同样的,军将们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盔甲和马匹,也都归个人所有。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其实是和目前的手工业生产模式有关的。手工∑业毕竟不是大工业,产品质量完全取决于工匠的手艺和积极性。而原先由军政司掌握军械局,生产全套武器装备的模式,是很难提供真正精良的器械的为公家干活儿哪会精益求精?这也是宋军武器质量总是很差的一个原因!

    这样的武器生产模式用来满足宋军这样的低质量雇佣军的武器需求还能凑合。可是对于已经成为第一代军事贵族的大明士爵来说。他们需要更好的装备,也能出得起价钱。所以。在任宜江的建议下,军械局的规模大幅缩小。只保留了生产大炮、炮弹、h药、天雷箭、小天雷、三弓床弩和箭簇的部门。全部集中到了明都府,便于军政司就近监管!

    至于生产其他武器甲械的军工作,全部解散,还给被遣散的工匠在辽东三府三州的府城、州城分配了一些方便造水车的沿河土地和本钱,让他们自开作坊,以便士爵兵和八旗兵能够买到称心的武器和盔甲。

    因此手头宽裕一些的士爵和八旗,甚至是才入伍尚未封爵的士兵,全都够买了称心的甲械。现在返乡帮农(因为劳动力不足,所以士爵和八旗兵不是终年服役。而是一半人休春播假,一半人休秋收假,以保证农业生产可以勉强进行。另外,在冬夏两季,军将士兵也能轮流休假回家去制造人类。)的军将,大多扛着甲械,富裕一些的还牵着马匹。

    便是没有携带盔甲长枪的旅人,也大多佩刀带剑!并且还不是大宋境内比较多见的用于自卫的短刀短剑,而是真正用于战斗的长刀。刀身笔直而狭窄。刀头为尖角状,长度往往过三尺,类于唐朝的大横刀。不同于宋军列装的便宜货环大刀,大横刀采用的是包钢或夹钢技术。所以没有宽大的刀身刀背,重量也轻。在实战中多采用直刺而非挥砍,是真正的军国利器。不过价格也是不菲的。只有富裕的军事贵族和商人才装备得起。而且也只有个人掏钱购买,才能保证每一把横刀都质量上乘。

    除了佩刀带剑。还有一些旅人随身携带了枪弩或弓箭。他们无论乘马还是徒步,都挺身按剑而行。一个个神情磊落,气宇轩昂。使得北明之人迥异于南宋民人的温文尔雅,显得刚劲质朴,充满了尚武豪放的气质。

    而更让邓明安、邓明理惊奇的是。在田间劳作的农人,也将兵器盔甲带了出来,就摆放在田间地头。仿佛随时准备披甲执锐上阵厮杀!不,不是仿佛,就是时刻准备上阵!

    辽阳府已经靠近塔察儿的斡赤斤兀鲁斯,而且地形平坦,利于骑兵运动。所以随时有可能遭到蒙古骑兵的入侵!现在又是秋收季节,理论上是游牧民族来汉家农人的土地上抢掠的好日子!而北明的农人,自然要做好随时厮杀的准备!

    邓明理扭过头,一脸忧郁地望着任宜江,低声问:“任判官,路上行人,田间农人,全都兵甲在身真的随时都有和鞑子见仗的可能吗?”

    “和鞑子的交战又没有停过,只是大打小打而已。”任宜江见怪不怪地说道,“就春、夏两季的情况看,主要还是我们入侵草原,抢人抢马。”

    “去鞑子那边抢人抢马,这个也太……太危险了吧?”

    任宜江哈哈笑道:“富贵险中求嘛!你没看到这路上、田里到处都是马吗?”

    被任宜江一说,邓明理方才注意到辽东地面上马匹很多,仿佛家家户户都有马。官道上的旅人多以马代步,四轮马车更是络绎不绝,运粮运货,全用马车。宋国境内多见的人力独轮车和轿子,在辽东是没有的。

    “这些马……都是抢来的?”邓明理不安地问。

    任宜江道:“不抢从哪里来?不仅马是抢来的,就是辽东的地盘,士爵和八旗家里的农奴,还有带会儿要去的南芬矿上的奴隶,也大多是抢来的……”

    在任宜江一番解释下,邓明理、邓明安两兄弟很快明白了北明是个什么样的国。和耕读立国的大宋不同,北明其实是以军事为立国基础的。和契丹、女真、蒙古这些蛮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北明的农村,没有南宋那样的拥有大量土地耕读世家。只有士爵农庄和八旗农庄。前者大一些,后者小一点。

    而无论是士爵农庄还是八旗农庄,来源都是“封赐”,是用来的奖励军功代替军饷(部分代替)的。而这些农庄中的主要劳动力则是农奴,佃租田庄同时还自由一些土地的汉人农户很少。因为北明境内的汉人青壮很容易从军中得到士爵由于得爵容易,北明境内无爵又无钱的汉人青壮农人往往会被人瞧不起,连老婆都很难娶上。因而从军的风气在陈德兴夺取辽东半岛后,迅高涨起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就有近两万汉人青壮入伍取得军籍。从而让北明汉军的规模过了九万!同时,八旗兵的人数也达到了三万。合计十二万的军人,对于不包括新近取得的舟山群岛,只有七十万人口的北明而言,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量了。

    而在没有从军的汉人中,又以生活在城市的商人、工匠为主。他们虽然不大容易成为士爵,但是收入不菲,现在又能买到士绅身份,因而对从军的兴趣不高。

    而这样一来,北明的农业生产,就变得越来越依赖农奴了!而农奴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从高丽招募贫民,不过数量并不大多,因为高丽本国的门阀贵族对农民的人生控制很厉害,不会允许他们去北明的土地上当富裕的农奴农奴的生活并不一定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实际上,地主老财和农奴主差不多一样黑心肠,而且因为地主并不拥有佃户的人身,所以剥削起来往往更加残酷,哪怕是佃户饿死,对地主也没多大损失,再换一批就是了。反而农奴饿死了,农奴主可就要赔本了!

    而农奴的第二个来源,则是战争!通过战争掠夺敌方的人口,将之变成农奴!蒙古东道四王领地上的牧奴和各种鞑子,便是北明军事贵族掠夺的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陈德兴和蒙古东道四王间所生的数十次中小规模交战的主要起因,就是北明军频繁进入四王地盘上掠夺人口充当农奴和奴隶(被俘的蒙古人)。由于蒙古四王主力的避战,北明军往往大获全胜,被他们掠夺来的农奴、奴隶多至五六万!

    夜色渐深,车马又不知行了多久,道路两边的农田渐渐被大片树林所取代,地形也由平原变成了丘陵,车马在山间道路上穿行。路上的旅人也越来越少,最后完全绝了踪影。夜风拂过,片片树林轻轻摇曳,树叶的碰撞声音响起,宛如海涛。

    “辽东之地到底还是空旷,才离襄平(辽阳府治所)百里,便是人迹罕至了。”陈德兴看着四周恍若蛮荒的景色,不由感慨道,“不知何日才能使辽东如江南?”

    任宜江仰起脸,不知道什么时候蓄起来的胡须在风中飘扬,眼睛眯了起来,似乎在心中推算着辽东开的进程,良久道:“若要使辽东处处塞江南,恐怕百年也未必能成功,但是南芬、抚顺二县,不出十年,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