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12章

奸雄天下-第412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贫僧要去天竺弘法!”永心大和尚吃得满嘴流油。但是却没有忘记佛法。

    “贫僧也想去天竺看看,”九灯和尚也在吃肉,这些金山殖民地的主食,不吃就得饿死。“若是佛法还和天竺有缘,贫僧自当尽力弘扬,若是无缘,贫僧也不强求。”

    这就是高僧啊,万般不强求,一切在缘法。

    文天祥却是轻轻一叹。道:“本想早些西归的,不过如今却在写一本游记,只想将天下万国的风物人情,皆一一记录……只记亲眼所见。不写道听途说。所以我还是去天竺一游吧,若能在游历天竺后再去弗林一趟,那就更好了。”

    蒙起笑了笑道:“这个好办。去天竺路上要经过大食国故地,大食东北就是弗林。到时候差一队金山八旗兵护着状元公去弗林一游就是了。”

    文天祥笑着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因为蒙起的这个决定。他文天祥就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名留青史了——他将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完成环球旅行的人,他的一本游记更会成为日后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东方人走出他们生长的大陆,去探索整个世界……

    ……

    海水起伏,海风轻拂。也许是风暴的季节已经过去,巨大的小吕宋湾中平静的仿佛是临安城中的一池西湖。

    在小吕宋湾的南岸沙滩上,一个穿着白色道装的高大男子,正背着手在海边漫步,身后跟着三个同样是道装打扮的女子,还有一个穿着红色战袄的中年男子。沙滩的一边是刚刚被火焚过的城镇,就是小吕宋城!蒲寿庚、马寿山所部撤离那里时,放了把火,将数千汉人移民的家园完全焚毁了。住在那里的汉人,不是被杀就是躲到了附近的森林里面。现在陆陆续续有人返回,都聚集在海岸附近,呆呆看着停泊在海上的庞大舰队。

    因为小吕宋的码头也被焚毁,所以舰队的登陆行动变得很困难,只能用小船驳运士兵和物资实行滩头上陆。一天一夜,才有不到两千人登陆,在沙滩边找了快平地扎了营寨。

    陈德兴和墨影娘、觉信、杨婆儿三人还有赵与郁也上了岸,也没有什么正事儿,就是在岸上走走看看,透个气儿。

    那穿着道装的高大汉子正是陈德兴,他身边的四个人就是墨影娘、觉信、杨婆儿和赵与郁了。

    他在海边缓缓而行,低头背手若有所思,海水溅湿了他的道袍,他也浑然不觉的模样儿。偶尔还会捡起一块贝壳,向远处掷去,呆呆地看着贝壳溅起的水花。

    赵与郁凑到他身边,低声道:“明王,蒲寿庚、马寿山两个贼子已经跑去三佛齐了。咱们不如尽快追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陈德兴笑道:“急什么?蒲寿庚、马寿山若一心要走,这会儿天竺都到了。不过孤王看这二贼对东方的繁华还是依依不舍,要不然也不会在吕宋岛逗留那么长时间。”

    他这猜测只对了一半,蒲寿庚、马寿山的确不急着去西方,不过不是留恋东方的繁华,而是他们手中的钱财不多了。他们原本打算大掠泉州,捞一票走人。可是却替天道教做了嫁衣,一路狼狈逃出,连原本自家的积蓄都来不及全部带走。到了吕宋岛计点一番后,两贼发现他们的财产包括船只在内只剩下了几百万贯。虽然也不少了,但是考虑到他们带着的家属、部众多达一万余人,衣食住行的开销绝对不是小数。所以他们不敢贸然西行,而是盯上了麻六甲到天竺的商路。

    不过赵与郁却不知道蒲寿庚、马寿山的想法,只是恨恨地道:“不管二贼跑去哪里,某家都要追过去!”

    陈德兴看着四周山海景色,淡淡道:“与郁,你看此处山海壮丽,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又有良港可通四方,可是一片好家业啊。这仇当然要报,但是也不能忘了创业……若是你没有功夫管这事儿,也一定要选个良相主持吕宋的基业。”

    “这个某心中有数,”赵与郁道,“某打算让陈刚中当吕宋相国。”

    陈刚中就是太学生出生的陈子龙,他背后是兴化大族陈氏,本人又是福建士林名流,可以依托宗族、乡党、同窗打造出一个军政集团。相比之下,赵氏南宗因为泉州之乱而人物凋零。现在赵与郁又一心报仇,将大事皆托于陈子龙,未来难免要有一场陈赵之争了……

    不过这事儿和陈德兴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沉沉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你有了安排就好,且让大军休息一些时日,顺便在小吕宋筑个城池,待孤王的使者从三佛齐回来就出兵!”

    “大王的使者?”赵与郁一愣,他不知道陈德兴什么时候派出过使者。

    陈德兴一回头,冲已经改当道姑的觉信招招手,“觉信。”

    “弟子在。”

    “还知道怎么当尼姑吗?”

    “当尼姑?”觉信一愣,点点头,“自然知道。”

    这事儿她当然不会忘记,她爹是和尚,她妈是尼姑,她的哥哥姐姐们不是和尚就是尼姑,整个就是僧尼世家。

    “那就带上你的人,换上僧袍,拿着孤王的手书去占碑。”

    “师尊有何使命相托?”觉信追问。她是日本高级女僧出身,对“外交”并不陌生。在日本,僧侣一直都是“外交”舞台上的主角。

    “公开的使命有两个,”陈德兴转过身,遥望着海上庞大的船队,淡淡地道,“第一,要求三佛齐国将蒲寿庚、马寿山两族诛灭,把他们的首级送到吕宋岛;第二,告诉三佛齐人,孤王虽立天道,但是并不灭佛,如果三佛齐王有意在天竺再兴佛法,孤王可以出兵相助,共襄盛举。”

    陈德兴创立天道教主要是为了对抗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大的几个一神教,并不是要去灭亡战五渣的佛教。而且佛教在南番的势力庞大,也不是说灭就能灭掉的。对于佛教徒,该拉拢的时候还得拉拢,该安抚的时候也要安抚一下。

    而且三佛齐的佛教徒还掌握着通往天竺大门的钥匙——三佛齐国的上层,其实都是信仰佛教的印度人。

    “不公开的使命……”觉信试探着道。

    陈德兴一笑:“找到波罗家的人,带到吕宋岛来!”。。

第548章 印度式的三佛齐() 
南海的海面;水蓝得如同一张闪闪亮的毯子;一层层的涌浪滚动;就像这层蓝毯在缓缓起伏。阳光一照;满眼都是光芒闪动。极目向四下望去;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蓝色世界。

    一处处小岛;点缀在两艘帆桨快船南下的航道上面;每座小岛都是丛林葱郁;沙滩洁白。美景仿佛都要从当中溢出来。偶尔有一队商船出现在前方;然后被这两艘三桅快船从后面越。看这些商船;都是福船的样式;船尾都挂着日月旗帜;全是从中国沿海开赴南番贸易的。

    随着蒲家;马家等白番海贸世家的破落;如今往南番贸易的商船;大多都是汉人的福船。阿拉伯人的大三角帆船几乎绝迹;只有北明海军才会装备张挂三角帆的战船和探险船。

    另外;一种可以将横帆软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的三桅帆船也开始出现在了南海海上。这是北明海军的一种实验船型;是陈德兴提出的设计思路;舰为〃明洲〃号。据说建造这种三桅软帆船的目的是用于将来的跨太平洋航线。

    南下三佛齐的觉信使团乘坐的就是两艘〃明洲〃级;分别是明洲号和大洋号。都是载重两千石左右的中型船只;每船载有十门三寸大炮;航很快;续航力也很强。虽然战斗力只是平平;但是考虑目前北明还保有着颗粒h药的秘密。这种战舰倒也能够应付来自海上的挑战了。

    况且;北明海军现在还拥有装备了24门大炮的〃大明〃级帆桨混用舰;还在建造可以装备48门大炮的太一级风帆战列舰。

    在可以想象的年月里;大明的海上霸权;仿佛是不可动摇的!

    正是因为认清了这一点;大谷觉信才会义无反顾的弃佛入道。还成为了陈德兴的入室弟子。在她看来;陈德兴成为天下世界共主只是早晚的事儿。哪怕日本也无法置身于陈德兴的世界之外;对于拥有绝对海权的陈德兴而言。日本周遭的海洋根本不是什么难以逾越的天堑了。

    既然陈德兴和天道教不可阻挡;那么不如由自己将他们引入日本吧!

    暂时换回了僧装的觉信站在船尾的甲板上面。神色有些复杂;只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天道教三佛齐分坛的坛主;长相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李阳关正好脚步沉沉地从前甲板走了;脸上全是汗珠;但是道袍仍然是一丝不苟;腰带上还挂着横刀。看着觉信叹气;不动声色的就转开了眼睛。

    觉信突然问道:〃李道人;你去过三佛齐。又是布道之人。对三佛齐人;你怎么看?〃

    李阳关慢慢转过脸来;打量了若有所思地觉信一眼;慢慢道:〃三佛齐人……他们有一点很奇怪;他们的贵人和平民长得完全不一样。平民都是塌鼻矮个黑皮;有点像猴子。贵人却是胡隆鼻;皮肤也白些;仿佛是白番。而且三佛齐人还喜欢以貌取人;皮肤越白就越高贵;皮肤越黑就越卑微。所以西方来的白番和中土南下的汉人。都因为长得白;在三佛齐受人尊敬。〃

    他扫了一眼觉信;这女人也是挺白的。〃如师叔这样的皮囊;在三佛齐应该是挺吃香的。〃

    天道教的道人也是论辈份的;陈德兴是创教祖师;几个天道使都低陈德兴一辈。下面的道人则根据传承排辈份;凡是入道成为圣职;都要拜师。李阳关是任道兴的弟子;而觉信是陈德兴的弟子;因此他要称觉信为师叔。

    听了这位师侄的玩笑话;觉信只是摇头笑笑。又问:〃那波罗王家的人呢?他们都长什么样?〃

    〃他们和三佛齐的贵人一个模样;根本分不出彼此。〃李阳关在三佛齐待了一年多。仿佛没干别的;就在研究那里的人种了。

    他思索着又道:〃据说三佛齐贵人的祖上也都是从天竺来的。和波罗王家可能是一个种。不过三佛齐的天竺人仿佛也不是一个种;一部分形如白番;大部分又矮又黑;和三佛齐土著差不多。另外;天竺人似乎也是以白为贵……而且;三佛齐和佛教和婆罗门教都不大讲究众生平等;而是将人分成五等种姓。以婆罗门;刹帝利为贵;以吠舍为中;以陀罗;达利特为贱。这五等种姓划分;似乎也和肤色有关;高级种姓比较白;低贱的种姓肤色黑。〃

    李阳官说的三佛齐;和历史上几百年后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此时的三佛齐和临近的爪哇国;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天竺文明的一部分。天竺;就是印度嘛;几千年的老牌殖民地了。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土著以后;就用种姓制度将他们自己和被征服的民族隔离起来。而三佛齐和爪哇;又是印度人征服的结果自然也是比较白的印度雅利安人征服又矮又黑的土著;因为种姓制度决定了古代印度的士兵只能来源于刹帝利种姓;也就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而从印度出来的雅利安征服者;又原封不动的将这一套种姓体系搬到了三佛齐和爪哇。而且现在还是13世纪;比较讲究平等的天方教徒征服天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更别说征服三佛齐和爪哇了;因此大规模的〃民族融合〃还没有出现在印度;三佛齐和爪哇。

    所以;当陈德兴见到三佛齐国的贵人还有波罗王家的流亡。';!'者时;一定会大吃一惊;以为自己遇到了欧洲人。

    ……

    三佛齐;巨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