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24章

奸雄天下-第424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翠仙当然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打小练习武艺养成的身子,身材和后世健身房里面的女教练差不多,可能还有好些。现在又年轻,生个娃娃对她而言还不跟玩儿似的?

    当陈德兴匆匆赶到李翠仙寝宫外院的滴水檐前,就看见李翠仙已经笑盈盈挺着个大肚子站在当间儿了,也不要人搀扶,看见陈德兴就一阵风似地迎了上来,就要蹲下去行福礼。陈德兴连忙拉住她,只是瞧着她那张又一次圆润起来的面庞,关切地问:“怎样?”

    “好的很,”李翠仙一脸幸福的表情,伸手抚摸着肚皮,“已经让产婆摸过了,胎位很正。胎动也有劲儿,看来又是个小子!”

    “那感情好啊,你就有两个嫡子了。”陈德兴拉着李翠仙的手,就往她的宫里面走去,“我得好好听听你的肚皮。”

    郭芙儿也笑着跟了进去,其他女人也想进去,却被杨婆儿挡在了外面。只见她一脸的严肃表情,低声道:“大王有要事要问,诸位王妃、夫人都请回吧。”

    而在李翠仙的西秀阁内,陈德兴果然没有去听胎动,而是和李翠仙、郭芙儿相对而坐,脸色也凝重起来。

    “仙儿,你打算怎么办?”

    李翠仙只是微笑:“妾身是大王的人,自然替大王打算了。”她轻轻抚摸着肚皮,“等妾身把孩子生下,就去益都一趟。”

    “去益都?”陈德兴一怔,“不是太原吗?”

    李翠仙轻轻摇头,道:“去太原没有用,我爹爹不会听我的,而且……他也成不了什么事儿,他带去河东的府兵损失殆尽,史家、张家、汪家的兵不过是花钱收买而已。真正危险的恰恰是益都的八万府兵!”

    李翠仙说的益都并不单指益都城,而是指大唐赵王李彦国控制的地盘,大致包括后世的山东省、徐州市、淮安市等地。远远超过了李璮直接控制的地盘。而且李彦国手中控制的兵力也非常强大,除了原本被李璮留在益都的几万府兵之外,李雄所部万人也辗转退到了益都。在过去几个月,李彦国又以此为基础大肆扩军。现在单是由李彦国直接控制的府兵就已经达到了八万人之多,其中经验丰富的老兵至少占了五成,战斗力相当可观。

    而且李璮三十多年来积攒起来的军备物资,也被李彦国掌握,再加上从宝应州收来的粮食。现在可以算是兵粮足备了!

    可以这么说,李璮主要的实力并不在河东而是在益都老巢,就是由李彦国控制的八万大军!

第563章 代价() 
燕京,昭明宫,西秀阁。

    诺大的寝殿当中,只有四个人。陈德兴和李翠仙、郭芙儿围坐在一张案几旁。杨婆儿则给他们端来了茶水、点心,然后就守在寝殿门口。

    寝殿当中,这个时候一片安静,空气也仿佛凝结了一般。四个人,都不说话。陈德兴只是静静打量着自己的王妃李翠仙,而李大妖女则含情脉脉看着陈德兴——仿佛是在说:“人家儿子都替你生了两个,早就是你的人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德兴的确有些不放心,倒不是担心李翠仙会借机脱身一去不回,而是在担心老妖婆灭门师太!这个老尼姑可狠着呢!

    过了半晌,陈德兴终于开口:“妙真师太还在益都吧?”

    李翠仙点点头,道:“我奶奶还在。”

    老尼姑的身体硬朗着呢!六十多年的武艺可不是白练的。

    “不过妾身有办法说服她老人家的。”李翠仙胸有成竹地道。

    “哦?”陈德兴却微微摇头,灭门师太好像顽固的很!

    李翠仙道:“能说服,但是不会没有代价!只要代价到位了,就是我奶奶也会动心的!”

    让李家的八万大军倒戈或是保持中立肯定是代价颇高的!但是消灭他们,很可能代价更为高昂!陈德兴默默计算着双方的实力对比——南宋有三十万团练军,想要让舟山、泉州二地安保无虞,至少要动用两个步兵师,可能还要加强一个炮兵旅。

    李璮至少可以从河东拉出七万人,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要打败他们至少要动用两个步兵师加上两旗马队。哪怕是李璮在太原按兵不动,这支兵也得留在燕京。

    这样一来,明军上中下三军九个师中的四个,八个旗中的两个,都已经部署出去,不能参加和蒙古人的大决战了。如果李彦国的八万大军也会北上。那么陈德兴至少还要抽调出两个步兵师和两旗马队去与之作战。

    如此,可以用于和忽必烈决战的兵力就只剩下三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一个银甲师、一个近卫骑兵师、四旗马队,另外还有一个到两个军直属部队,拢共也就七万多人。

    而忽必烈那头集中的兵力则可能多达二十万!二十万对上七万。差不多有三倍的优势。

    而且,蒙古人在大清河之役后,就一直在寻找对抗钢甲兵的办法。目前已经知道的手段就是装备了至少3000门抬铳和骆驼铳。同时还给部队配发了大量的狼牙棒和钉头锤——狼牙棒是个长杆兵器,长约六尺,木棒头部如枣核状。植铁钉于其上,形似狼牙。这种武器在宋朝的敌人当中非常流行,就是用来对付身披坚甲的宋军的。现在蒙古人将它捡起来对抗陈德兴的钢甲兵了!而钉头锤则是个短兵器,和弯刀差不多长短,是用来近身肉搏的。

    可以肯定的是,蒙古人在将要开始的大战中,肯定会拥有比上一次大清河之役更好的表现!

    为了保险起见,陈德兴希望可以集中至少五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一个银甲师、一个近卫骑兵师、四旗马队和至少两个军直属队。也就是说,最多只能用两旗八旗兵警戒益都方面。

    “一个唐国王加上李彦国目前所辖的地盘。如何?”陈德兴淡淡地道。

    李翠仙嫣然一笑:“山东地近燕京,实乃中原之腹心。大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陈德兴点点头,笑道:“将来自会转封唐国于他处,不过那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南山(李彦国)如今只管安居山东,孤王必实心待之。”

    陈明的路线是西周式的,也就是用分封诸侯的办法去占领已知的世界——对陈德兴来说,已知世界当然就是全世界了!有整个世界可以封,陈德兴也就不会把国内大大小小的军阀一个个全都摁死,当然也没有在革命胜利以后铲除功臣宿将的必要了。要是都摁死,都铲除了。整个世界就没有人去占领了……都让儿子去占领。搞王无二家可不行。他的儿子们还小,将来有没有能力当国王也不好说,而且去海外当国王也不是单枪匹马就能把事情办成的。单枪匹马过去,谁认识你啊?

    当封建国王。是需要有家臣有曲部有国人,还要让这些人组成一个紧密的统治集团,团结在一个王室家族周围,还需要大量的财富用于王国的早期开发和投资。

    而陈德兴自己现在只拥有一个统治集团,分拆成几份,建立几个封国是有可能的。但是拿下全世界是做梦。他也没那么多儿子,而且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集团分拆成几十份上百份,那样的话,他在中原的统治力量就要被大大削弱了。

    所以对陈德兴而言,如今中原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军阀集团也不算多。后世的全世界可有二百多个国家呢!就是一个军阀给一个国,还有一百多个国可以封给功臣和儿子们呢。

    而且,在将这些军阀豪强转封出去之前,陈德兴也不打算收回他们的地盘。因为没有地盘的军阀就没有办法维持他们的集团,也没有办法保持一定的财力,同样也没有办法控制一定数量的人口——他们可是殖民海外的“国人”来源!

    对于陈德兴的西周式分封法,李翠仙自是知道,就是各路军阀,也多少有些耳闻。当下李翠仙又是一笑,摇摇头道:“既然山东只是暂领,也谈不上酬劳。益都之军于我大明,事关紧要,大王还是需要再慷慨些。”

    陈德兴看着李翠仙,淡淡一笑,“仙儿,想必你已经有了主张,不如说来听听。”

    李翠仙微微点头,缓缓道:“南芬钢铁、颗粒h药,都是我大明独有之宝,天下群雄,无不想窥出其中之秘。”

    陈德兴沉默着点点头,不置可否。

    李翠仙又道:“益都本是贫瘠之地,三代经营才有些积蓄,经此一役,怕是消耗殆尽。大王若有诚意,不如让妾身带上三百万贯天道票去益都一行。”

    南芬钢和颗粒h药的秘密,再加上三百万贯天道庄飞钱……这就是收买李彦国倒戈的条件!当然,还要加上册封李彦国为唐国王——李彦国可不是李璮的合法继承人!

    “好!”陈德兴没有和李翠仙讨价还价,很干脆的答应了下来。因为他知道李翠仙提出的这些条件,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给少了,妖女可没有把握一定能说服李彦国。

    他顿了一下,突然又问:“那么,李南山怎么证明他站在孤王一边呢?”

    “出兵!”李翠仙笑道:“当然是出兵助战!”

    ……

    开封城外,蒙古大军驻地的大校场上,整齐的脚步激起漫天尘土。一队队的蒙古人排成了横队或纵队,再组成方阵,然后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鼓声,在群臣簇拥的忽必烈大汗当前通过。每个蒙古兵都是全副甲胄,大部分人持着丈二长枪,少部分人则扛着六尺狼牙棒,每个人的腰里还都挂着一把三尺长的钉头锤,个个都目不斜视,只是全神贯注听着军官的口令声音。

    这是蒙古人的步兵方阵!以长枪为主,以狼牙棒为辅。长枪用于冲阵,狼牙棒则包抄对方的两翼。面对大量配备钢甲和长枪的明军,蒙古人果断的抛弃了以弓箭和骑兵为主的作战方式,转而和明军一样,玩起了步兵方阵。同时,对钢甲没有多大破坏力的弯刀也被摒弃,改用长枪、狼牙棒和钉头锤相配合。临战,先以长枪冲阵,再用狼牙棒和钉头锤肉搏!

    长枪兵和狼牙棒兵组成的方阵一个又一个的通过,跟在他们身后的又是一个个炮军的横队。

    当先的是抬铳军万人队,一门抬铳需要三个人配合使用。一人半蹲充当铳架,一人手握抬铳负责瞄准,一人则用点燃的线香点火。因此一个上万人的蒙古万人队只装备了3000门抬铳。不过除了抬铳之外,这些蒙古兵还配有柳条盾和钉头锤,所以也是具有近距离肉搏能力的。

    抬铳军万人队之后,则是骆驼铳千人队,骆驼铳就是架在骆驼背上的小铜炮。每匹骆驼背上都只有一个炮手兼骑手,需要独立完成火炮装填发射同时还要控制骆驼。小铜炮则通过一个木架架在一匹双峰骆驼的第一个驼峰之上,木架的上半部分可以转动,因此在装填弹药的时候,可将炮口转向后方。这个骆驼铳千人队一共装备了900门小铜炮。在战时可以和骑兵配合行动,利用骆驼的机动性不断转移阵地,能对敌人的侧翼发动炮击。算是忽必烈手中的一张王牌!

    在骆驼铳队之后,则是大队大队的蒙古骑兵。忽必烈虽然大刀阔斧改革蒙古军的战法战术,但是也不会真的把老祖宗传下的看家本事给丢了。在他的大军之中,单纯的骑兵(不算骑马步兵)虽然退居到了较为次要的地位,但是仍然占到了较高的比例,在中原地区的十四个蒙古万人队中,还是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