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40章

奸雄天下-第440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至于李翠仙从益都拉来的四万大军,除了一千玄甲军相当不错之外,余众也不过平平而已。装备、∑训练水平,也就是大名府诸军相当,而且唐军的士气也不能和明军相比。

    因为唐军在过去一年多的大战中损失惨重,为此李彦国对益都境内的府兵进行了充分动员,以征召更多的军队。实际上就是在透支民众的力量——如果不计算刚刚夺取的宝应州。李彦国所控制的地盘上只有两百多万人口。李璮之前已经动员出十余万府兵,差不多接近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到五。李彦国又在这个基础上动员了五万府兵。另外还有数万壮丁被征为民伕。

    也就是说,将近百分之十的人口。已经被动员出来用于战争。农业生产,自然受到了极大影响。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均田制也就毫无意义了。

    而且,大唐现在摆明已经输掉了天下争霸之战。没有了天下……李家当然也不可能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什么补偿了。军中人心,自认低落。

    为此,李翠仙、李雄和王陆飞这几日,都不停地巡视唐军各部,向军官士卒封官许愿。就在刚才,王陆飞还在和唐军左武侯卫的几个将军交谈。

    结束了谈话。走在返回中军的途中,几乎又是一夜未眠的王陆飞就感到一阵阵的困意。不知道怎么,他突然觉得地面开始震动,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是累得狠了。所以站不稳脚步,低头一看,就见脚底下的石子冰块都在轻轻震颤。

    这绝不是自己幻觉!

    蒙古人来了!

    他连忙跑向最近的一处望楼,三下两下就爬了上去,举起望远镜就四下张望。

    在依稀可辨的天色当中,一队队骑兵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视线远处。这时隆隆的,沉闷的马蹄声响也已经传来了。不用说这是蒙古人的先头部队,用来控制战场,掩护步兵下寨列阵的骑兵马队了。

    不仅是王陆飞。明唐联军大营的西北两面值守防御的士卒,这个时候也都发现了大队蒙古骑兵的到来。此时天还没有放量,谁也看不清远处蒙古骑兵的数量。只能看见他们一层层的如墙如林一般慢慢涌动过来!

    其徐如林!

    王陆飞心中冒出了《孙子兵法》中六如真言中的一句。这些蒙古骑兵,只是徐徐而进。却已经让人有一股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了。

    第一个士卒的凄凉叫喊声响起:“敌袭!鞑子来了!”

    更多凄厉的叫喊声和呜咽的军号声紧接着响起,望楼上的一面面铜锣也被敲响。在营中休息的士卒军将都被惊动。纷纷涌出帐幕。抄起甲胄、兵刃乱纷纷的就在各自帐前的空地上开始整队。各级军官也早有准备,都在有条不紊的大声下令。有些率领自己的人马前往预定的防守位置。有些则让部下披甲待命。守卫营寨西北两面的部队很快到位,他们装备了大量的步弓,依托栅栏和匆匆用雪土堆起的胸墙,一排排的布列开来,张弓搭箭,准备迎敌。

    王陆飞也早就反应过来,下来望楼,扯着因为疲劳而有些沙哑的嗓子大声下令:“不必惊慌,保持镇定!八旗兵外,所有弓弩皆不得擅自发射,节省体力,预备苦战!后备各军立即抽调人马看住民伕,让他们不得自乱!通知各师、各旅和唐军各部,今日一役,必是持久苦战!各部立即准备好三日干粮,尚未接到军令上阵之部,继续休息!”

    命令被一层层传达下去,原本张弓搭箭的士卒,全部松开了弓弦将羽箭收回了箭匣。只有少数穿着钢甲的八旗兵带着他们的步弓上了一线,还各自找到了遮掩物,或是倚在大木盾之后;或是靠在雪土堆成的掩体后面;或是干脆上了望楼,倚着木头挡板,只露出个带着头盔的脑袋东西张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青铜大炮的大量装备让明军拥有了这个时代最强的远程杀伤力,原本的远射利器弩并不被明军重视。在钢甲和方阵战术普及之后,因为弓弩兵在明军步兵中的占比大幅降低,连枪弩都被渐渐淘汰。射速较高,对操纵者的要求也较高的弓逐渐成了明军唯一的单兵投射武器。

    而唐军之中,同样很少配备弩机。唐军府兵的弓箭都是自备的,而神臂弓这类制作负责的军弩,对于人口仅二百多万,手工业也不很发达的益都来说,实在是很难普及的武器装备。

    所以在这一次的巨鹿之战中,明唐联军一方的投射武器,只有弓和大炮两种!

    十几门3寸青铜大炮也被大名都督府的炮兵推了上来,安放到了早就修筑好的炮兵阵位上。霰弹很快就被填装进了炮膛,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

    蒙古骑兵仿佛知道了明军大炮已经对准了自己,在距离明唐联军大寨五六百步开外的时候。大队骑兵就停止了前进。一部分蒙古骑兵下了马,取出了他们的步弓,将柳条圆盾当成头盔戴在了脑袋上,然后散开了队形,向明唐联军大寨缓缓逼近。更多的蒙古骑兵,则手握马弓,骑在马背上静静等待。

    散开队形的蒙古弓箭手很快就到了明唐联军大寨的一百五十步开外。有人已经开始射箭了,射的都是轻箭,而且还是抛射,因而可以射得很远。隔着一百几十步,就能把羽箭射入寨墙之内。

    “不许射箭!”

    “保持镇定!”

    明军和唐军的军官们都大声呼喝着下令。他们都知道,蒙古人在这个距离上射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使对手反击,消耗他们的体力,同时试探对手的深浅。

    这些散开的蒙古弓手们没人射了十来箭,而对方却没有一箭还击,便知道再射也没有用了——对方看来不是没有精验的乌合之众,今次一战,有些麻烦了。

    蒙古人的弓手悄无声息退了下去,随后那些蒙古骑兵开始策马奔驰,也不是傻愣愣的来冲寨墙——寨墙前面还有不少鹿砦、拒马呢,硬冲是不行的。而是冲到寨墙外百步开外就打横,和寨墙平行而奔,一边奔马还一边张弓射箭。是软弓射轻箭,同样是在骚扰试探。不过这回,部署在前沿的八旗弓手,却纷纷拉动步弓,射出了夺命的利箭!

    ……

    “这些汉儿还不错……居然可以忍住!”

    “那些射箭的,应该是八旗兵……百步之外就能射落马背上的蒙古勇士……这样的勇士居然为陈德兴所用,真是可惜了!”

    忽必烈此时已经到了前线,并没有打出九斿白纛,更没有大批怯薛簇拥,只带着少数随扈和将领还有谋臣。

    “大汗,不如让汉军上吧!”抬枪万户赡思丁小声提着建议,脸上的神色,更是恭谨到了极处。而被一群蒙古人、色目人挤在一边的刘元振、刘元礼两兄弟闻言,却是脸色微微发黑。

    汉军总是冲锋在前,享受在后……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要不是让十几万蒙古人、色目人看着,他也想学史天泽、张柔了!

    心里这样想着,两兄弟还得装出一副忠谨到极点的模样,上去请战,刚刚要驱马向前,却看到刘孝元刘大谋士在冲他们摆手,这是什么意思?不要请战?能躲得过去?两兄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是一脸苦笑。他们和刘孝元的关系到是很好的,都姓刘,年纪也差不多,又都是汉奸,自然有共同语言了。

    “大汗,”刘孝元这时却笑着开口插话,说的却是汉语,“大蒙古现在以色目治中原,将来又何以治西域?”

    忽必烈闻言一愣,定定看着刘孝元。刘孝元道:“中原有汉儿千万,西域有色目数千万!大汗何以治理?”。。

第584章 现在是二等汉了 求月票() 
第一更奉上,另外狂求月票,求保底,大大们有票就支援罗罗吧,现在是双倍啊!罗罗拼了,50票加更!

    。。。。。。。

    中原有汉人一千万,江南还有汉人七八千万,加一块儿差不多一个亿。而中原的色目人不过几十万,用几十万色目配合一两百万蒙古,去管理一千万乃至上亿的汉人,仿佛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让汉人自己管汉人,他们上亿人早晚会把一两百万蒙古人给灭了!

    可要是让蒙古人单独去管上亿汉人……仿佛也不行,蒙古人大多是文盲,骑马射箭还行,收税算账,呵呵,要找上万个能当税务官的蒙古人,可比找上万个射雕儿手难多了。

    而且,让蒙古人去当官吏,成天和汉人的商人、地主混在一起,被人家整天拿糖衣炮弹轰击,这样还不很快烂成一滩泥巴?女真人不就是这样腐朽而亡的?

    所以,英明的蒙古统治者就想出了让色目人去整治汉人的高明手段!在大蒙古国和忽必烈的大元国,负责税收、财政,管理工程、工匠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色目人!

    北地的汉人,要么是拥兵据地的汉侯——那是要利用他们的武力,没有办法才让他们拥兵据地的。要么就是替蒙古人出谋划策的谋士,其实就是个幕僚,哪怕担任的官职再高,实权总不会叫他们掌握的。

    可是现在,忽必烈在中原看来是呆不住了。哪怕打垮了眼前的十万唐明联军,也不过是谋得一个从容而退罢了。而要退的话,那就只能退去西域了。也就是说退到色目人的地盘上去!到时候,色目人有几千万,蒙古人一两百万。汉人或许有几十万……

    这个……能让几千万色目骑在几十万汉人头上?

    这摆明是不行的!而且,也不能让色目人自己管自己啊,要那样。色目人中的李璮、史天泽还不做大的不成样子啦!

    忽必烈缓缓点头,几个听得懂汉话的色目人都脸色骤变。看着刘孝元的眼神是要多狠就有多狠,扑上去撕碎他的心思都有了!

    这刘孝元太可恶啦,三言两语,就要让汉人骑到色目人头上啊!

    不过刘孝元却浑不在意,只是自顾自往下道:“大汗,能从中原万里迢迢跟随您去西域的汉人,对您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们必是不容于陈德兴的汉人。除了忠心耿耿的为您和大蒙古卖命,绝对没有别的出路。就如同……在中原的色目人一样!”

    忽必烈连连点头,刘孝元果然是股肱之臣啊!他如果不提醒,自己就要让刘元振、刘元礼去当炮灰了!这样……将来自己到了西域,可就少了一根支柱——说句诛心的话,如果刘元振、刘元礼肯和自己去西域,他们就比大部分的蒙古人都可靠!

    因为蒙古人还可以去投靠旭烈兀和别儿哥!而他们,只能和自己共存亡!

    忽必烈突然转目四望,看见被挤在一旁,可怜巴巴的刘元振、刘元礼。居然笑着招手道:“刘元振、刘元礼,你们到朕的身边来!”

    几个色目人听了这话,都有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二刘离得远。也不知道刘孝元那么能忽悠,已经让他们成了忽必烈的心腹了。听到忽必烈召唤,以为是要他们去当炮灰。两兄弟互相看看,这事儿……没办法了!还是自己去请战吧!

    “大汗,臣刘元振、刘元礼请战!”

    二刘策马到了忽必烈身边,也不等忽必烈下旨,就在马上抱拳请战了。

    果然是忠臣!忽必烈看着二刘心想:“刘伯林、刘黑马两代尽忠大蒙古,刘元振、刘元礼又如此忠心,看来他们和刘秉忠、刘孝元一样。都是可以依靠的汉臣。等到了西域,就让刘元振、刘元礼管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