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49章

奸雄天下-第449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在复礼的基础上,陈德兴还要逐渐建立起贵族民主,还要制定一部真正管用的宪法,将来还会有宪政,还会有民主,还会能如红朝太祖所愿,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朝廷监督官员,让国家跳出周期律。

    不过制定和推行一套与时俱进的“礼乐制度”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最大的难度还不在于制定《礼》,而在于让亿万华夏之民接受《陈礼》,并且将《陈礼》刻入他们的灵魂,变成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这是需要花费几十年时间,慢慢实行的事业。如果能够成功,陈德兴才算是真正再造了华夏!

    想到这些,陈德兴又陷入了沉思,连陈千一领着刘孝元走过来都没有有留意到。还是杨婆儿提醒了一声:“大王,元使刘孝元来了。”

    陈德兴抬起头,就看见刘孝元眉头紧皱,仿佛是满腹心思一般的走来了。陈德兴冲身边的赵复点点头,吩咐道:“《陈礼》是大事情,须得仔细斟酌,步步推行……江汉先生,你且替孤王好好参详一下。”

    “好的,大王的吩咐,臣都记在心里面,待回了燕京,可否再找些大贤一块儿参详?”

    陈德兴点点头,道:“自当如此……记着找上墨影娘。”

    “臣知道了。”赵复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开。陈德兴和刘孝元之间的谈话可是最高的机密!

    陈德兴这才招手叫刘孝元上前。

    刘孝元上前施了一礼,陈德兴淡淡地点头,开口问道:“你可考虑好了?是留在孤王这里,还是远去西方?”

    现在放在刘孝元这个大特务眼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大明,他的功劳不小,封侯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的才能也不差,当个大官也是理所当然。

    二是继续跟着忽必烈走,去西方开拓一番新的天地——目前忽必烈是非常信任刘孝元的,而且忽必烈还听了刘孝元的谗言,预备在西域用汉人治色目。刘孝元若是到了西域,说不定会有当宰相的机会。

    刘孝元又是恭谨一礼,“臣想去西域!”

    陈德兴沉默了一下,点点头道:“也好……你去西域可以为相。”

    刘孝元神色不变,只是低声道:“臣是身在蒙营心在明的。”

    陈德兴嘿嘿一笑,道:“孤王知道,孤王知道的……明经,你可想过将忽必烈这支蒙古大军带去何方吗?”

    忽必烈手中还有十三万左右的蒙古人,还有两万汉军,去往河套途中折损个两成最多了。这样至少有十二万人能到位。另外,忽必烈在关中、灵州路和别失八里还有一定的实力。凑出十五万西征大军,上百万西征部民还是有可能的。其中还有不少会打造火铳、h药的工匠。如果整理好了,西边儿的旭烈兀、别儿哥,还有欧洲和天方教势力,可都要头疼了。

    “臣没有想过将忽必烈大军引向何处。”刘孝元看了眼陈德兴,“大王是有什么好去处么?”

    好去处自是有的!

    陈德兴笑着点点头,道:“西方的去处无非是天竺、大食、弗林三处。其中天竺气候酷热,不适合蒙古人生活,而且孤王已经有了安排。”

    天竺就是印度,后世有点脏乱差,不过13世纪绝对是仅次于中原的好去处。不过那里不能给忽必烈,因为陈德兴打算让自己的老爹和兄弟们去帮助印度人民。

    刘孝元道:“臣明白了,臣不会引忽必烈入天竺的。”

    “弗林倒是好去处,不过弗林人口众多,土地富饶,若被忽必烈取了,就怕成了蒙古再兴的本钱。”

    此时的欧洲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一群乡下骑士和土鳖君王,离文艺复兴什么的还早呢。但是来自后世的陈德兴却知道,欧洲基督教文明的潜力巨大!一旦复兴起来,就有可能成为华夏世界最强最大的竞争对手。

    另外,欧洲现在的特色是小国穷国林立。而且这些小国穷国在军事上的力量并不算弱。并不是说他们能挡住蒙古大军的征服,而是他们会让征服者付出的代价和收获不相符合,让征服变成了一场亏本买卖——13世纪的欧洲太穷,想要不亏本可有点难度。

    既然征服亏本,那让欧洲小国臣服自然就会成为忽必烈的首选。可这样一来,就等于将欧洲制于蒙古的保护之下,欧洲人还可以通过蒙古吸收华夏文明的养分,没准就把文艺复兴提前了!

    这可就有点麻烦了!陈德兴可没有培养竞争对手的好习惯……

    所以陈德兴的计划,是将欧洲诸国直接置于大明帝国的“保护”之下,可以将它们变成大明的殖民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某些欧洲国家华夏化。

    “大王的意思是要忽必烈去大食?”刘孝元蹙眉,“可那是旭烈兀的地盘。”

    “不是的,”陈德兴摇摇头,笑道:“大食国素来有三个中心,两河、波斯和埃及。孤王这里收藏有大食国的地图,可以给你一份。如今两河和波斯在旭烈兀手中,埃及还被天方教的马木鲁克王朝所控制。忽必烈可以去打败他们,占有埃及,再据有整个北非,甚至可以越过北非大漠入侵非洲腹地。他完全可以去当个埃及大汗!”

    埃及大汗忽必烈!或者叫埃及法老忽必烈一世也不错……

    刘孝元思索一下,拱手道:“臣一定想方设法引忽必烈去埃及。只是……日后忽必烈入主埃及后,该用何办法治理埃及?”

    陈德兴一笑:“孤王只说个建议,忽必烈或可效法大理国,以佛治心,以儒治人。”。。

第595章 伴君如伴虎? 第五更() 
这是满300票的加更

    李翠仙现在有点烦,因为一个名叫李恒的人不明不白死在了她的军中。

    这个李恒一度是李璮、李彦国的部下,在一年多前的大清河战役中,疑似奉了灭门尼姑杨妙真的命令,在战场上行刺陈德兴。结果被杨婆儿识破,后来还带着人和陈德兴的亲卫战了一场,不敌以后才逃到忽必烈那边去的。

    事情大约就是这样的,杨婆儿、李翠仙后来都是这么分析的。她们并没有包庇灭门师太的意思其实也没有必要,老太太都七十多了,还能活几天?陈德兴犯得着去没完没了的追究吗?其实,李翠仙和杨婆儿两人的态度才是关键,只要她们靠得住,不帮着老尼姑,陈德兴就满意了。

    而杨婆儿在这方面的表现近乎完美,那日她可是浴血奋战保护陈德兴的。自此后,陈德兴对她的信任和宠爱又上了一个台阶,完全被视为心腹了。

    至于李翠仙,虽然没有表现的机会,但仍然没有失去陈德兴的宠爱和信任毕竟她和陈德兴的利益完全是一致的,她的儿子是陈德兴的世子。而且李翠仙一贯就表现得精明、理智、善于打小算盘。一边是皇后和太后,一边是公主,李翠仙会怎么选不是明摆着的?

    这次她亲自出马拉拢李彦国,又冒险临阵为陈德兴而战,这样的表现足可以打一百二十分了。如果说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有些抢了陈德兴的风头!

    而且,作为未来的皇后,李翠仙似乎也有些强势了。说句诛心的话,陈德兴如果现在就死了。李翠仙凭着自己在巨鹿大战中建立的威信,根本用不着陈德兴的遗诏,就可以临朝听政。郭芙儿、赵琳儿、陈淮清这几位。都得靠边站。

    可以这么说,和如今的李翠仙相比。昔日的吕雉、武则天都不算什么了。

    这大明仿佛有点牝鸡司晨的小风险。

    不过李翠仙也不担心陈德兴会因此打压提防自己,因为陈德兴一贯以来都表现的极为自信,似乎也不是个多疑之人。

    可是这一次,大清河刺陈的当事人李恒,却在李翠仙的军中被人毒死了!

    这仿佛就是李翠仙在杀人灭口!可是她为什么要灭口呢?难度大清河行刺一事,还有什么隐情不能让陈德兴知道?

    这事儿,要是早几个月发生,倒也没有什么。那时候陈德兴还不是天下主。李唐还有相当的力量,忽必烈败出中原。如果李恒那个时候落到李翠仙手中,绝对会被一壶毒酒了断性命!陈德兴也只会夸她,不会疑她……因为那时候,陈德兴根本没有余力去追究大清河之事。

    但是现在,陈德兴已经是中原之主了……这帝王自古都是最多疑,也是最无情的!

    现在,可是伴君如伴虎了。

    李翠仙叹了一声,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向陈德兴解释李恒之死,最后也只能什么也不解释。照实说吧……

    这时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然后便是李雄的声音传了进来:“王妃,明王大军到了。城头上的人已经瞧见日月王旗了!”

    李翠仙现在并没有随大军行动,而是在李雄所部左武卫军护卫下,驻扎在河间府的献州,以等候陈德兴的主力大军。

    至于明唐联军主力,则由王陆飞指挥,继续尾随蒙古大军北上。也不是要和他们交战,不过是“礼送出境”而已。

    “好!”李翠仙已经收起了心中的那些隐忧,李恒之死最多是根刺,扎在陈德兴心头。但是陈德兴也是颇有城府之人。现在听到这事儿,就是一笑了之而已。

    凭着李翠仙在巨鹿大战中的功劳。眼下的她还不必为自己的地位担忧,大明皇后非她莫属!

    “咱们出迎吧!”

    李翠仙从书桌后面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道装她那么乖巧听话,当然是天道徒,也叫人给自己做了道装。平时出宫转悠的时候,就穿着道装。

    跟着她的几名侍女,已经替她打开房门。李翠仙从其中一名侍女手中接过横刀,挂在了腰带上陈德兴崇尚武力,鼓励民众佩刀戴剑,他的后宫妃子们自然要带头。包括郭芙儿在内,人人都有自己的佩刀。不过此时明宫的女装还是宋式的,没有办法佩刀,所以只能着刀装的时候佩戴刀剑了。

    而李翠仙的横刀,不是什么架子货,外观朴实无华,刀柄上还有磨痕,显然是经常使用的真家伙!

    “王妃!明王已经到20里外了!”李雄站在门外,披挂整齐,全是武将打扮,拱手向李翠仙行了一礼。脸色却微微有些难看,自然也是为了李恒之死。

    “不必担心!”李翠仙一手按着刀柄,大步向外走去,“明王是何等英明之君?不会计较这等小事的。”

    李雄快步跟了上去,低声道:“王妃,还是不要举臣卫戍燕京了,免得明王起疑……”

    李翠仙微微笑了笑,道:“不必担心,明王一定会让你当燕京府都督的。”

    明军陆军指挥系统的调整,早就在计划之中了。会在大明各地设立军级的都督府,作为和军平级的地方军事防御管理机构。负责地方防务、管理在乡军人、为野战部队提供日常后勤支持此举,实际上就是解除了大明最精锐的野战各军自行管理后勤和在乡军人的权力,也接触了他们镇守地方的责任。使得明军的管理,更加接近近代军队。

    而在所有的都督府之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燕京和明都两都督了。将燕京都督给李雄,则是安抚归顺大明的李璮旧部的最好办法。

    这事儿,李翠仙已经替陈德兴都考虑周全了这个女人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太聪明,太会算计了。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缺点,如果陈德兴不是君王,有那么一个精明能干的贤内助,如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