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96章

奸雄天下-第496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江万里怔了一下,摸着胡子,“台州义门杜……他们和陈德兴有仇?”

    江镐摇摇头,道:“怎么可能?陈德兴是临安子,都没去过台州。”

    江万里年纪到底大了,一时也没转过弯,只是叹口气道:“不管怎么说,杜家是满门忠烈,朝廷一定得好好表彰一番。”他又顿了一下,“现在已经打了快一个月了,陈逆才取下三个小县,看来大宋还是有望的。”

    “的确是迟缓了些。”江镐应着。开战一月,陈明才取下两浙路的三个县,的确慢的出人意料。

    “何止迟缓!”江万里大笑起来,“定是两浙士林拼死抵抗,陈逆之兵死伤惨重啊!他为什么要屠戮台州杜家?为父看来,就是想杀一儆百!可是……吾等读圣人书的,岂会向这等恶贼屈服?今后两浙士子一定会加倍抵抗,死战不降!没有数年之功,陈贼休想得两浙。只是他有维持数年攻战之饷吗?镐儿,看来咱们迁移行在到洪都是对的。只要咱们能在洪都坚持,拖上几年,拖垮了陈逆,大宋未必没有孙吴的局面。”。。

第656章 分田分地很慢() 
转眼已经到了大明甲子年十二月了,年关将至。大明对江南的攻略,仍然有气无力地进行着,远远不如明军在福建和广南东路的进攻那么顺利。

    福建的泉州府、兴化军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就全部被明军占领了,一部明军甚至攻入了临近泉州府的漳州。而在广南东路,雷州全境在十二月初就被明军占领,十二月中旬,一支有一百四十五艘各型炮船、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浩浩荡荡开入了零丁洋,然后一直开到了广州番禹县、南海县(两县同城,就是广州城)城外。先是一顿炮轰,然后就是大兵登陆,毫不费劲的拿下了广南东路最重要也是置司所在的广州城……

    而与此同时,两浙路的战争,仿佛真的遇到了什么激烈的抵抗。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就完全停止了。此时明军占领的地盘不过是台州的临海县、黄岩县、宁海县,庆元府的象山县,嘉兴府的华亭县、海盐县,区区六个小县。

    除了进展缓慢之外,时不时还传出一些“屠杀灭族”的消息,仿佛也从另一面证实了明军在江南遇到了激烈抵抗。

    江水平缓,缓缓流过。虽然现在正是冬天苦水的季节,但是地处浙东的临海江仍然水流充沛,卷动着翻滚着一直朝海流去。

    在江的东岸,一个穿着红色官服头戴乌纱的青年,正带着一群绿袍子的芝麻小官在江边慢步。后面更是簇拥着大队的军户兵。这里靠近临海县城,已经不是台州的港口区。临海江两岸都是大片大片的稻田,现在还没有到播种的季节,这些稻田都撂荒在那里。不过每一块稻田上面,都站着几个晒得漆黑还骨瘦如柴的农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显然是一家老小都出来了。这些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看到徐子元带着几官员军户兵们路过,都趴伏在稻田的泥地当中——《陈礼》中规定,平民见官爵(士爵)当行鞠躬之礼。士绅见官爵则平等以待。不过台州这里的农民没读过《陈礼》,因此都按照原来的规矩,给官儿们磕头。

    徐子元在其中一家农民伯伯跟前站住,哼了一声。问道:“这里是谁的地?”

    “回官人的话,”仿佛是一家之主的一个白发老农答道,“这里的地都是临海方家的。”

    台州这边,姓方的也是大姓,历史上还出了方国珍和方孝孺这样的牛人。不过眼下方家人大多都逃走了。土地也被没收重分。

    “本官是问这地如今的主人是谁!”徐子元话说得很慢,他的官话说得很好,标准的中原雅音,但是临海这里的农民都很难听懂他的话。当然,农人们的台州话,徐子元也只能听个大概。

    “哦,哦,小的说错了……”老农民拍了拍额头,“小的老糊涂了,小的现在不是方家的客户。是李三发老爷的客户了!”

    “李三发?”徐子元扭过头,在一帮军户兵身上扫了扫,“谁是李三发?”

    “小的就是李三发!”一个皮肤在当兵的来说算是相当白皙,长相怎么看都有点油滑的青年士兵飞奔过来,在徐子元跟前单膝跪倒,“小的是临海县军户兵李三发。”

    他就是泼皮李,昔日杜桥一无赖,如今已经是一百亩军户田的地主了。按照孔进的办法,他这个杜桥的无赖分到的方镇的田,原先的田主是临海义门方。

    “他是田主吗?”

    “是的。是的。”老农看着泼皮李,心里面是一百二十个不乐意啊。泼皮李哪里比得上义门方?

    义门方家是有进士老爷的,在洪都做官,足够保住下面的佃户——南宋的佃户都是随田买卖的农奴。地主当然要想办法保护了,要是让胥吏用免役钱、和买这种名义祸害死了,他们不亏本了?所以在南宋,当义门大户的佃户是很苦的,但是绝对能活下去。至于义门公子调戏佃户女儿什么的,那是想都想不来的好事……

    而现在。对临海这里的农民伯伯们来说,天仿佛是塌了一般。一个个世代行善积德的义门,居然就这样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都是些小门小户的军户地主——虽然佃户们都有了人身自由,欠各家义门的债务也一概免除,但是谁心里面都是空落落的。

    自由,是不是也包括饿死的自由和冻死的自由呢?

    而且,没有了义门的庇护,明年的秋税和免役钱还有和买这些关该怎么过?万一遇上个荒年,想要借点米糠活命,那个新来的李老爷肯借么?肯的话,利钱又怎么算?

    另外,自己的大儿子已经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本来说好了向方家借钱娶媳妇的,可是现在……

    想到未来的苦日子,这位获得了自由的贫下中农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上就堆满了凄苦。

    徐子元却不管这些,佃户的死活和他没有一文钱的关系!他现在关系的就是临海县的“土改”,临海的田在账面上有六十五万多亩,分别属于八家“义门”和另外四百多个门第稍差的家族。现在被没收的土地多达五十万亩,其中的三十五万亩都要分配给3500个军户兵。剩下的暂时是官田,稍后都要赐给大明的功臣贵族。

    而徐子元现在要做的,就是确定3500个军户兵都已经保质保量得到了土地,而且还都把他们的家人安排到了应得土地附近居住。现在分田已经完成,徐子元正在亲自带人核查。

    这3500个在江南来说已经是“中等地主”的地主之家,加上将来会在台州落户的贵族士爵,还有台州的商人士绅,就会成为大明帝国在台州的统治基础!

    这就是大明的土改——打倒义门地主,再扶植一批中小地主,同时松动一下地主对农民人身的控制。

    当然,这3500个台州新地主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耕富农。因为许多得到土地的军户兵家中还有父亲和兄弟,这些土地是可以自耕的。

    “小的赖宝,这是小儿赖福、赖财,现在小老儿一家都在耕小老儿的长子赖贵的田,他现在是圣人的军户兵了……”

    又是一个老农民在和徐子元说话,不过这位脸上洋溢的都是喜庆气儿。他是赖蛤蟆的爹。赖蛤蟆得到了100亩水浇地,就由他和他的二儿子赖福,三儿子赖财一块儿耕种。这可是100亩水浇地啊!一年可以收获至少300石白米!大明朝的田赋很轻,一亩水田就是400文钱,也没有杂派,没有和买。这一年地种下来,起码有几百贯的赚头,足够给三个儿子都说上媳妇了。这不,现在就已经有媒婆上门要给赖贵说亲了。

    不过赖贵,也就是赖蛤蟆此时却是很不开心。因为杜十三姐儿没有了,他并不是一定非杜十三不娶,但是那么好的女孩子就这么杀了,这陈圣人怎么恁般狠心啊!

    ……

    啪的一声脆响。是杜十三姐儿被人打了!不过动手的不是狠心的陈德兴,杜十三姐儿还没这资格……打人的是十三姐儿的爹,杜闻杜老秀才。打人的地方,则是传说中的桃花岛。

    这里没有黄药师,更没有黄蓉,只有一连排的茅屋,最简陋的那一种。现在成了台州义门杜,还有另外一些从台州、嘉兴、象山等地捉来的义门成员的临时落脚点。大明天道元年的新年,他们就要在这种简陋到了极点的地方欢度了。当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欢乐的。

    他们没有了田地,没有了房产,没有了高高在上的门第,更没有了去考科举的资格——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将来会变成印度的特等婆罗门,住进富丽堂皇的大宅子,身上挂满各种金银珠宝弄得跟个珠宝模特似的,还有大堆的仆人伺候。但是现在,谁也不知道将来。所以大部分人都在以泪洗面,只有极少数人用积极的心态在迎接他们充满戏剧性的命运。

    杜十三姐儿就是其中的一人。

    她正在准备天道书院的入学考试!

    原来桃花岛上也有天道教的道人,他们是墨影娘安排来的,目的是传教和招募新道人——影娘已经受够了那些字都认不得一箩筐的低素质神棍了,这些家伙对天道教的理解就是跳大神!有的家伙还冷不丁来个什么太一神附体,口吐白沫,胡言乱语,最后被人抓住吊起来打。如果不是天道教在大明土地上没有审判权,墨影娘都有烧人的冲动了。

    所以天道教的道人们就来了文化人扎堆的桃花岛,还带来了许多天道教三经和入门级的数理化教科书。

    而杜十三姐儿就向这些道人要了天道教三经和数理化教科书在自学。准备申请流放辽东省——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印度、南番或新大陆,他们还可以申请去北方地,不过每个省的名额都有限——然后去考明都天道书院。

    可没想到,她的想法被老爹杜闻给发现了。。

第657章 新生() 
“大人,女儿没有错!”

    在一间破的四面漏风的茅屋里面,正有一场家人间的争吵在上演着。

    杜闻杜老秀才怒气冲冲,几乎全白了的胡子在轻轻颤抖,这是让他的宝贝女儿给气的。

    一个容貌端庄秀丽,脸架子和奸臣贾似道有几分神似的中年妇人,则坐在一条板凳上捂着脸哭泣。在她身边摆了张桌子,桌子上面只有些糙米饭,一点野菜,一碗海带,还有一条大黄鱼——这就是一家四口的年夜饭了。

    杜闻的小儿子则目光定定地看着那条鱼,一个劲儿咽着唾沫。身为义门子弟,他的生活其实算不上富裕(如果杜闻是官身的话,那家里面的生活就非常富裕了),但总归是衣食无忧。鱼肉荤腥也时常能够吃到的。

    可是自打到了桃花岛,那可真是食不果腹了。明军只给了他们发了糙米、盐和一些海带,连油都没有给,更别说是鱼和肉了。这样的荤腥,杜闻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到了。今天因为是年三十,看管桃花岛的大明海军发了善心,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些盐腌的黄鱼,一户发了一条。杜十三姐还特意要了条大的——这丫头脸皮厚,和男人说话不脸红,长得又漂亮,自然能从那些士爵兵那里得到些好处了。

    而杜十三姐》儿,这会儿则把几本天道教的书紧紧抱在怀里,俏丽的脸庞上赫然就是一个巴掌印,看来杜老秀才是真打啊!

    老秀才咆哮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