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98章

奸雄天下-第498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人,江南义门是怎么回事儿,儿岂会不知?”

    杜十三姐开始新生活的同时,陈德兴正和自己的老爹在定海军港的岸边迈步。军港里面空空荡荡,没有多少船。也没有多少兵。之前汇集在定海港的舰队,现在大多分散去了福建、广东和两浙沿海,留在定海的并不多。而且今天又是年三十,除了必须的岗哨。其他的士兵都在准备过节——其实就是休假和吃顿好的。

    陈德兴今天也没有什么公务。攻略两浙的战争进行的很慢,因为每攻下一县,就要招募军户,重分土地。这可都是要花功夫进行的。如果不是这样打,而是拉拢义门,只取大城。两浙倒是不难打。但是陈明却无法将根基扎下去,也就没有办法调动两浙的人力物力用于开拓殖民地了。

    而两浙义门,自然也是人力物力的一部分。

    所以得到空闲的陈德兴,就和亲爹陈淮清说起处理江南义门的事情了。

    “大人,还记得‘天竺之约’吗?”

    “天竺……”陈淮清微微点头,“据说是个好去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产富饶,不亚于江南啊!”

    此时的天竺其实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现在的欧洲还是黑暗的中世纪,消费能力有限。大食又被蒙古蹂躏,残破不堪,同样没有什么消费能力。而天竺因为德里苏丹国击退了蒙古人的入侵,得已保住繁荣。而天竺特色的种姓制度,又确保了天竺上层统治者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消费,同时又让天竺的手工业拥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天竺的地盘也足够大,人口也足够多,的确是个好地方!

    陈德兴当然也不会忘记,历史上辉煌鼎盛的大英帝国就是建立在剥削印度阿三的基础之上。

    “天竺的确不亚于江南!”陈德兴满意地点点头,陈淮清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这是花过一些心思研究天竺了。“不过要染指天竺也不容易啊。”

    “密宗如何?”陈淮清问。

    天竺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小世界。而天竺虽然列国林立,但是统治者大至少都是外来人。要么是最早进入的雅利安人,要么就是后来从阿富汗或西域进入的天方教徒。而早期进入的雅利安人又分成了婆罗门教和佛教两大阵营。所以天竺这几百年就是天方教、婆罗门教和佛教三家相争。但是信奉佛教的波罗王国在几十年前灭亡。所以天竺的佛教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是三大教派中最需要外力支援的,因此也最容易投靠大明。那个达玛波罗不顾波罗王女的身份投入陈淮清怀抱之中,原因就在于此。

    “密宗的确是座桥,”陈德兴思索着道,“但是密宗有密宗的利益,不入天竺时他们会支持我们,但一入天竺,他们想要的恐怕还是波罗王国。”

    他站住脚步,回头看着陈淮清,“而且,您没有自己的势力,这样是没有办法建国的。”

    陈淮清的确没有自己的力量。陈德兴有天道教,有士爵军,有海商士绅,三大支柱撑起了一个大明帝国。但是陈淮清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团体,在这方面他甚至还不如那些投靠陈德兴的军阀。而没有自己的团体,陈淮清就只能依靠陈德兴分出一部分力量支撑他的国家。

    可陈德兴眼下却不愿意将自己的力量分散太多用于海外。因为陈德兴的三大支柱中的核心其实是士爵兵,这些第一代军事贵族是非常能打的,但是培养起来也不容易,要是大量的分封出国,陈德兴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

    而且这些人还是种子,需要他们繁衍出一个属于陈明帝国的上层阶级。现在大部分士爵还在四处征战,还没有在各地扎根,更别说繁衍出第二代、第三代。所以陈德兴手中没有大量的士爵庶子可用——这些是麻烦,当然也是扩张的动力所在。

    “德兴,”陈淮清这时明白了儿子的意思,“是要吾把江南义门中人引为己用?”

    “如何?”陈德兴反问,“这些人还可用吗?”

    陈淮清拈着胡须,思索着说:“义门中人数以十万,才华出众者自然车载斗量。只是为父要如何将它他们引为己用呢?”

    “门客。”陈德兴笑着回答。办法他早就已经有了,就是让陈淮清、陈德芳去效仿战国时期的贵人公子,豢养门客。这“士”最早不就是战国贵族们所养的门客吗?

    “孟尝君养客三千,大人是朕的生父,大哥儿是朕的兄弟,你们养客三万又何妨?”

    三万门客?如果算上家眷,那可就是十几万人啊!有了这些人,陈淮清、陈德芳就算有了自己的力量!只是那么多人,养一年得多少开销?

    陈淮清脸上微微有些难色,他老人家可没有那么多钱啊!

    “养客的钱自然由朕来出,一客一年给三十贯吧!三万门客,朕给凑个整,一百万贯。先把他们不死不活养着,安置的地点就选海岛吧,桃花岛一个,澎湖列岛也可以安置一些,还可以在福建沿海再找些岛屿,安置的经费朕一次性给100万贯。”。

第659章 秀才当兵?() 
现在正是年节的时候儿,全世界第一号繁荣的临安城里头,却是一片愁云惨雾。往常到了临近年关的日子,临安城内外各个街道市巷,那该是挤得水泄不通的。沿街所有的商铺那间不是顾客盈门?单是年节前的这些日子,没有个千把贯的进账,谁好意思说自己是在临安开买卖的?

    就算挎个篮子弄点儿自家自产的蜜饯凉菜或是各种把玩的小物件,沿街叫卖,一个年节下来,都能赚出半年的开销。

    这就是临安,不是全中国最富而是全世界最富的城市,没有之一!这里有全世界最好最多的丝绸,有全世界最高级的瓷器,有全世界质量最上乘的纸,还有名目繁多的手工制品,还有琳琅满目的各色美食。当然,还有无数容貌姣丽,气质高雅,犹如天上仙女一般的美人儿。还有不计其数温文尔雅,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士子。

    新的一年本来该是春闱大比之年,整个江南的才子都会汇集临安。年节过后就是春闱,先是礼部试,然后是殿试,五百到六百个文章最上乘的才子就会得到东华门外唱名的荣誉。

    高中之后,就是赐宴丰乐楼,还要头插金花游御街。真不知道有多少绝色的佳人会被这等好男儿迷倒,情愿倒贴上一大笔嫁资求个与君携手——宋朝的进士娶老婆都是赚钱的,中了进士立马就是高富帅、矮富帅或者矮富矬了。

    可是如今……哦,才子们仿佛也都到了临安,比之往年之多不少。但是这些才子却没有了以往激昂文字,指点江山的豪气壮志,那种风流倜傥的名士气质也完全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只有失魂落魄。连混迹在青楼瓦肆中的才子们,做出来的诗词都是满腔悲凉,好像都是南唐李后主被逮去汴梁以后的作品。听着就忍不住要掉眼泪的那种!

    还有一些才子没事儿就聚集在原来的太学国子监的地方,也就是岳飞故宅。大多自备了些酒菜,在那里借酒浇愁。对酒悲歌。喝到悲情之处,甚至会放声大哭。

    大过年的,这临安大街上时不时就能听到江南才子们的痛哭之音。这哭当是发自内心,不仅为大宋哭。还在为他们自己哭。大宋将亡!取而代之的大明又不搞科举取士,虽然也有考试招官的制度,但是放出来的都是胥吏一级的差遣。不过更让这些才子们感到痛心的,还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根基——土地,都快要保不住了!

    现在汇集到临安的士子。都是两浙义门的成员,他们的家族大多参与了团练军。本来想借着手中的刀把子和大明朝周旋对抗讲条件的,可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吃这一套!那些团练军也不中用,对上士爵兵就没有不溃的,根本不堪一击!而打赢了的明军也得理不饶人,据说已经灭掉了好几家义门的族了。

    灭族啊!这可真是要人命啦,谁还敢留在家乡?于是都纷纷卷了细软,带着家眷,在最贴心的团练兵护卫下,仿佛丧家之犬一样逃到了临安城。总觉得这临安城中还有贾似道。还有很多的团练精兵,而且城池也坚固,总归能坚守的。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诺大的临安居然就是一座愁城。满城都是各地流亡来人,城内的客栈、寺庙、道观、空置的官衙府库,除了皇宫大内之外,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挤满了逃难来的士子。连大家伙聚会喝闷酒的太学国子监中的大部分房屋,也都安排了台州跑来的士大夫,其中不少还是贾似道的亲戚。因此消息比较通灵。大家才会聚集在这里一边喝闷酒,一边打探消息。

    其实就是听听陈德兴的大军打到哪儿了?好估摸一下还有几天活头!在来临安之前,大家伙儿还有那么点幻想。可是到临安一看,就知道没救了。

    不说别的。就是冲着临安城现在物价水平,也知道临安城守不住了。临安府本就是个工商之都,人口一百多万,城外的那点土地只够种点果蔬,再种些养蚕的桑树就差不多了。那种两三贯一石的白米,历来都是从外地运来的。这临安就是输出手工业品。输入粮食、肉类还有各种手工业原材料的地方。

    可是现在,粮道不说断绝也已经不大通畅了,而手工业品外运之路又因为陈德兴的禁海禁私,完全中断!一边是阖城数十万手工业者失业,一边是粮米价格暴涨。百姓的日子早就艰难到极点了。现在又一下子涌进数十万外地来的团练军、士子还他们的家眷。不仅住宿是个问题,这每日的吃用,都在耗临安城储存的底子。储存的物资越少,临安城的物价也就越高!

    哦,也不是什么都贵,什么丝绸、瓷器、漆器、纸张、书籍等等临安城出产的东西,都便宜的不像话,根本就是跳楼挥泪大甩卖!

    看看那些掌柜和伙计的脸色,还有他们时不时就望一眼钱塘江,就知道他们对大明王师早就是望眼欲穿了!

    不过这些临安人南望王师也不奇怪,因为他们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他们的营生差不多都要绝了,可临安城内的柴米油盐又无一不贵,这些日子他们也都在耗自己的老底子,陈德兴的大军要再不来,他们大概都要破产了,破产之后,还不是要饿死?

    他们的出路,想来想去也只有叫陈德兴快点打进来。

    而那些外地来义门子弟和家眷,又何尝不是在耗自己有限的家底?他们不能指望家乡的万顷两田,只能靠随身带来的细软过日子!就眼下临安的物价,他们带来的那些财物又能捱多久?等到钱财耗尽,大家又该怎么活下去呢?

    不过大家眼下最怕的还不是这个,现在陈德兴这贼已经屠了好几个义门宗族了。万一这天杀星打进临安后也来这一手,大家也只有只受无辞!

    如今气数尽了的,恐怕还不止是大宋,还有江南这两三千家的义门之族啊!

    可是气数尽了又能怎么办?除了做些满是凄凉悲伤的诗词,这些风流才子还能做什么?

    还能当兵!还能拿起武器去战斗!

    这是贾似道的意见,大约也是他和江南士子们的最后一搏了。

    陈德兴的屠刀似乎已经要落下来了,江南士子们还不奋而从军以自保吗?

    可是……秀才当兵,真是闻所未闻!

    正月初五,临安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