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538章

奸雄天下-第538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四藩的支援,陈德兴必须亲自过问。

    和四藩的南征相比,西征更是一件关系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儿。南征出点纰漏还要不了陈明的命,西征要是败给了忽必烈,那麻烦可就大了。

    而且,西征必须要动用藩镇军。不仅是因为西方也是安置藩镇的好地方,还因为将太多的藩镇军留在本土。而让大明嫡系的六军八旗出征,可是件不大叫人放心的事情。

    而安排藩镇军西征之事,也必须由陈德兴亲自过问,有时候甚至要书信往来,和各家藩镇之主商量西征之事。

    陈德兴放下毛笔,从勤政殿书房(位于大殿的左侧)当中站起来,书房和勤政殿有一个小回廊连着,听到陈德兴的脚步声,一直守在外面的秘书官先一步把门拉开。

    这位秘书官姓蔡,名明。和后世的某个影视女明星同名,不过却是个男子,福建兴化蔡氏的子弟。就是北宋奸相蔡京一族。兴化蔡氏本来也是大族,可惜出了个蔡京。到了南宋就混的不大好了,不复往昔的繁荣。因此这蔡氏一族的发展重心就转向海贸,发展到宋末族中出了好几个身家百万的巨商。不过蔡家在从商的同时,也没有丢下诗书,是亦商亦文的世家。在陈明控制泉州后,不少蔡家子弟就投到大明这边来了。这蔡明就是其中之一。考入了明都天道书院的天道系,毕业之后却没有当神棍,而是被担任陆军军校校长的孔玉带去了燕京,推荐给了陈德兴成了秘书官。

    陈德兴也不和他说话,只是走进来勤政殿,在空旷的大殿里面踱起了步子,显然是在琢磨着西征的事情。

    在西征之前,还得去开平和海都会盟,可以把被大明扣押的两万多名蒙古战俘交还给海都,以增加他的力量,还可以用兵器交换蒙古的战马……

    这时身后脚步声轻轻响起,陈德兴回头一看,原来是蔡明拿着一份红色的信封快步走来——这是加密急件!

    陈德兴怔了一下,连忙取到手中,撕开封口,取出里面的信筏一看。原来是暗探局的急件,金帐大汗别儿哥已经死了!忽必烈将会册封别儿哥的侄孙,统治西罗斯的那海为新的金帐大汗!

    在急件的末尾,还有暗探局长刘阳的亲笔手书的“密”字,这说明这份急件上的情报来源是刘孝元。

    陈德兴将书信递还给蔡明,低声道:“速召黄智深、陆虎、张熙载、宝音。”

    ……

    “别儿哥死,那海归附,忙哥帖木耳这下算完。运气好的话还能投靠海都,命不好说不定就步阿里不哥后路了。这下,忽必烈这条毒蛇算是捂活了。”

    陈德兴在书桌上面敲了敲,语气有些凝重。

    忽必烈果然是“位面之子”啊!一去西域就克死了旭烈兀和别儿哥。伊利汗国和金帐汗国轻而易举就被他收服。看来大明的西进之战很不容易打了。

    听到陈德兴的语气凝重。之前主张放忽必烈西走的张熙载眉头深皱,“圣人,这是臣的过失……不过臣还是觉得忽必烈是可以利用的。忽必烈是一只虎,西边的欧洲诸国,天方教的马木鲁克都是群狼。咱们不必把虎打死,只要将虎打伤往西驱赶就行了。”

    陆虎嗨了一声,点点头:“也只能如此,这帮蒙古人可会跑了,没有在中原灭了他们,放到西边天大地大的可不好对付。”

    陈德兴沉默着点头。这事儿,其实有利有弊。让忽必烈这只老虎去欧洲肆虐一下也好。最好把欧洲大陆上的各国都扫上一遍,这样就方便大明去征服欧洲了——大明帝国将以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在欧洲,这对大明安排欧洲未来的政治格局是极其有利的。

    另外,陆虎所言也不错。忽必烈既然已经跑了,就没有那么容易捉!除非把他一直往西辇,直到大西洋。

    “圣人,其实大明现在还够不着忽必烈。”宝音在旁提醒,“现在挡住大明西去之路的是河套和河西的蒙古东道四王,他们虽然元气大伤,但还是有数万精兵和三十余万部民。另外,乌斯藏的八思巴法王麾下还有十三个万户,理应可以出动十三万以上的精兵。”

    东道四王和乌斯藏十三万户,才是陈明西进途中首先要对付的敌人。

    陆虎道:“东道四王应该不难对付,出动八旗兵去扫荡河套草原和河西走廊,把他们驱走就是了。”

    黄智深也道:“或许还可以招降他们……不过乌斯藏不大好对付。乌斯藏太高了,空气稀薄,平原之民上了乌斯藏据说连气都喘不过来,过去大唐征吐藩就尽吃这亏了。”他停顿一下,看着陈德兴,“圣人,不如且放那帮喇嘛一马,招抚他们算了。”

    张熙载摇摇头,道:“夷狄畏威而不怀德,不战而抚人家是不买账的,就算要抚也得先狠狠打一仗。”

    陈德兴缓缓点头,两个人的话都有道理。对乌斯藏大举用兵是不大可能的。哪儿太高太荒凉,十万大军开进去吃饭吸气儿都成问题了!

    不过派出小规模的精锐部队,拿下青唐之地,把喇嘛教辇回高原老巢去。而且大明和乌斯藏的喇嘛们不是没有合作余地的。陈淮清不日就要进军天竺,要在天竺弘扬佛法。八思巴的喇嘛们正好有了用武之地。这天竺可比青唐富庶多了。

    张熙载思索着又道:“既然咱们暂时够不着忽必烈……圣人,咱们是不是你考虑一下和忽必烈暂时缓解?”

    “缓解?”众人讶异。

    “或可西元东明,平分天下。”张熙载道,“之有如此,忽必烈才能安心西进。咱们也能安心收拾西域和天竺。”

    “西元东明……骗得了忽必烈?”陈德兴将目光投向宝音。宝音一笑:“圣人,如今大势不在忽必烈……便是东道四王和八思巴都对他三心二意。我大明若肯和他平分天下,他明知有诈也会答应的。”

    陈德兴点点头,宝音说的不错,如今蒙古东道四王和乌斯藏十三万户都已经有贰心。忽必烈不会拿他们当心腹,抛弃掉的可能性也不小。而西元东明,平分天下的和平条件拿出来,忽必烈就算明知道和议不长久,但是为了让麾下的追随者们安心,他多半还是会点头答应的。。

第710章 无向南番浪死歌() 
高高在上的帝王陈圣人金口一张,玉言一出,整个地球仿佛都要抖三抖,又有无数爱好和平和不爱和平的国家民族要遭殃了。不过最先遭殃的肯定是大明帝国自己的人民——统治世界的理想很宏大,但是实现理想的过程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何止一个苦字了得啊!

    “苦啊!”

    刘升拖着疲惫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回了自己休息的窝棚——就是在寒冷坚硬的地面上挖个坑,然后架上几根木头,再盖上些破布破席子,一到晚上就到处漏风,冷得要死。这就是陈圣人给他和所有江南失佃农人提供的最后一条生路。

    这里是位于河南省开封府的十字河口工地。黄河和大运河将在这里交汇,仿佛是个十字路口。不过现在不是修路,而是修河,可不是挖一下河道,修一下堤坝就行的。还得考虑好汛期、旱季、冰季的流量和流速;还得考虑地势高低和水流方向;还得考虑遇到百年、千年一遇的大潮,该如何分流洪峰;还得考虑黄河泥沙年年淤积,造成河底不断抬高的问题……

    总之,整修运河和治理黄淮就是个特大、特复杂的综合水利工程。高高在上的陈德兴金口一开,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累断腰跑断腿了。

    第一个累得够呛,人都瘦了几圈的自然是郭守敬——原明都天道书院土木工程系主持教授,如今的漕运公行大总管兼首席技师。在运河、黄淮综合水利工程开工前的一年,他就带着几十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没日没夜奔忙在运河、黄淮沿线各处,又是测量又是计算又是绘图,有时候还要做个水利模型。整整忙了一年,忙得连郭夫人们的手都没时间牵,总算做出了个大概靠谱的运河、黄河水利工程计划。

    整个水利工程的关键,就是开封十字河。从天道二年春季开始,就有超过十万劳工从江南赶来。在陆军工程司的军官和漕运公行的技师指导下,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工程建设。用最简陋(其实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工具),手挖肩挑,一点一点的在黄河故道(黄河在十字河工地西面不到十里改道南下)上修筑起了被后世誉为工程学奇迹的十字河口。

    而刘升和他的哥哥刘斗。在“申冤运动”后就成了漕运公行的苦力——陈德兴的暗探局特务仿佛有个思维定式,认为一个满手都是老茧(刘升在家也干农活)的农民,不可能是大同党书生。所以尽管有不少证据证明刘升是方克思的弟子,但是暗探局的特务最后还是没有逮捕他。

    不过有没有被捕,对刘升来说其实也没多大区别。因为够不上主犯。砍头是不至于的,最多就是苦役或流放。流放就是去辽北黑龙江给军户地主种地,其实就是佃户。苦役嘛,刘升现在仿佛已经在做了。

    “二哥儿,快吃吧,高粱饼卷牛肉啊!是牛肉啊!”

    刘升的哥哥刘斗是个真正的庄稼汉,吃苦耐劳可比他弟弟强多了。每天都能完成一份半的工作定量,所以赚的钱也比弟弟多五成,每天都能拿到75文铜子儿,而且伙食也加五成。这会儿正捧着个大号的高粱面饼卷这牛肉在哪儿啃着呢。吃得那叫一个香啊。满嘴流油,满脸傻笑,早就忘了他爹刘老三是怎么没的了。

    “二哥儿,快吃吧,吃完了还能再出个工。”刘斗指着床铺上面放着的一个牛肉卷饼和一碗很清淡的肉汤,“工头说了,今儿晚上有加工,半工算一工,又是50个大子儿!”

    刘升一屁股坐在了自己床铺上面,其实就是一张木板直接搁在地上。上面铺了些麻布包纸的被褥——此时棉花已经进入中国,但是种植面积不广,价格也昂贵,穷人是用不起的。麻布才是劳苦大众的衣料。而为了御寒,就在衣服和被褥里面填纸。

    他拿起床铺上的牛肉卷饼狠咬了一口,用力咀嚼起来,真是好吃啊!虽然只是一些碎牛肉,加起来也没有半两,但那也是牛肉。在台州老家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吃过牛肉。那时宰牛是犯法的,就是不犯法,也不是佃户之家舍得吃的。可是在十字河口当了苦力,却是天天吃肉,猪肉、羊肉、牛肉吃了个遍——北地如今是地广人稀嘛,自然就不缺粮食不缺肉了。

    如果说江南是富商们的天堂,穷人们的地狱。那么驱逐了蒙古,已经休养生息好几年的北地就是穷人们的太平盛世了。人少、地多、税轻,还没有该死的鞑子和色目来欺负。所以北地的汉人,现在都是很拥护大明朝的。

    “还是现在的日子好过,”刘斗一边嚼着肉饼,一边嘟囔道,“天天吃肉不算,工价也不低。一天起码75文,要加工的话就125文……要是天天加工,一个月就是,就是……就是多少?”

    “3750文,合四贯半多一点。”刘升在望江书院里修过算学,心算一下就有了答案。

    像刘斗这样苦干,一个月起码有四贯工钱,工地上不另扣伙食费。如果不添置衣物,这四贯钱是可以换成四枚天道庄新发行的小银币存起来的——这种小银币的面值都是一贯,重量大约三钱半,含银量是六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