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605章

奸雄天下-第605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盘算着要给上帝添些儿孙的刘秉忠,这个时候突然听见“砰”

    的一声巨响。

    被吓了一跳的刘秉忠扭头望去。就看见一队穿着闪亮钢甲的火枪兵从寺庙大门内冲了出来,领头一个黑面孔的汉子手中的火枪已经架在了一个三条腿的木架上面,枪口还冒着烟。离他不到二十步,一个德里苏丹国的雇佣兵已经四脚朝天横在地上,周围几个佣兵老爷也全都目瞪口呆。

    八国联军也忒不讲道理了吧?警告也没一下,上来就杀人啊?

    另外,他们用的那是什么武器?怎么砰的一声,然后一个武艺高强的勇士就躺地上有出气没进气了呢?

    开枪的不是旁人,正是刚刚晋升少尉排长的赖蛤蟆。他现在是一个火枪兵排的排长,管着20个火枪手和10个刀盾手——因为火枪兵这个兵种才出现不久,谁都不清楚该怎么用,所以编制一直在改动。就看见20个火枪手已经分列两排,10个刀盾手则在他们前面支起盾牌,单膝跪地。然后第一排火枪手就把沉甸甸的天道二年式火绳枪架在盾牌上了。

    这是要乱枪打死?刘秉忠这回真坐不住了,连声大喊:“别开枪!别开枪!我们是大蒙古国的使臣!是来见英王殿下的……”

    就在他喊话的同时,一个穿着红色僧袍,长得白白胖胖。约莫五十多岁的喇嘛也从另一架驮轿里面钻出来。看到地上的死人,就跳着脚用汉话喊道:“我是金刚上师白玛铁木,我是奉了英王殿下的旨意带着蒙古和德里的客人到来的,你们别开枪……”

    白玛铁木是依附萨迦派的白玛寺的大喇嘛。曾经跟着八思巴的叔叔班智达赶赴凉州去见蒙古人,后来就长期滞留中原,学会了流利的汉语。再后来又跟着旭烈兀远征波斯、大食。在波斯开了个白玛寺,自封金刚上师。因为需要向波斯人传教,所以又学了波斯语。

    这回被阿八哈派来给刘秉忠当随从。之前已经到过博格达见过陈淮清了。得了陈淮清的手诏,这才带了使团队来博格达。刚才他正在驮轿里面和一个波斯佛母在双修参禅,突然就听到一声枪响,吓得老二都软了,赶紧收拾一下钻出驮轿,就看见出了人命。

    “他是使臣吗?”赖蛤蟆将打空的火绳枪丢给身后一个火枪手,然后拔出大横刀一指地上的死人,沉着声就问。

    “不是……”白玛铁木看着那把明晃晃的大刀,就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这些三等汉现在翻天了,杀人都杀到天竺来啦!

    “不是那就行了!”赖蛤蟆哼了一声,“大王在庙里面休息,这几个色目人胆敢在庙门外亮刀子,打死了是活该!你这喇嘛要是不服,去和大王纷说就是!”

    纷说?白玛铁木吸着凉气直摇头,这事儿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管把人带来,要纷说也是刘秉忠和那个德里苏丹国的大瓦齐尔凯科巴德去说吧。

    ……

    陈淮清整了整身上的棉布长袍站了起来。他对着恭敬侍立在他身边的达玛波罗还有鸠摩智波罗两个人低声的问道:“是蒙古人和德里苏丹的使团到了么?”

    达玛波罗一笑,挥手让大殿内几个穿着鲜艳丽纱的女孩子退下,她们都是从博格达城周围准备皈依佛教的婆罗门、刹帝利种姓的上等人家选来的女孩子,预备训练成佛母再送入英王后宫的。

    而这所索马普拉寺,也预备改名为大英国寺,作为大英王国的王家寺院,同时也将是大英国王的行宫。因为博格达城内的宫殿被德里苏丹国的总督焚毁,陈淮清这段时间就住在刚刚修缮过的部分殿宇之内。

    陈淮清沉默地点点头,“刚才枪响是怎么回事?”

    鸠摩智波罗道:“是德里苏丹国的护卫拔刀驱赶民伕,让守卫用火枪打死了一个。”

    “驱赶民伕?为什么?”

    “因为民伕拆掉了寺中天方教的标记。”

    “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陈淮清皱眉,“大英国寺是孤王的,又不是德里苏丹的!”他哼了一声,“德里苏丹的使臣竟然敢在孤王的家门口闹事,孤王不见他们,今日只见蒙古的使臣!”

    鸠摩智波罗和达玛波罗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喜色。他们俩人知道,陈淮清只是找个借口驱逐德里苏丹国的使者而已。他真正想要见的,只是大蒙古国的使者——同蒙古议和是可能的,但是和德里苏丹国的战争,还得持续下去,直到将其毁灭!

    这也意味着佛法的光芒,很快就能普照全天竺了!

    刘秉忠和白玛铁木大喇嘛没有带任何的从人,在一个年轻的英军军官引领下,沿着大英国寺的回廊一直往英王殿走去。门口到处都是警备森严的卫兵。看到这些身穿钢甲,头顶钢盔,双手拄着大横刀是士兵,访客们就感到了空气当中的火药味儿。就在刚才,德里苏丹的使臣已经遭到了驱逐,和谈的大门完全关上,看来天竺的战争还将持续。

    三个人几个拐弯就到了大殿的门口,在门口警戒的卫兵恭谨地打开了大门,一走进去就看见可以容纳数百人的大殿里面,就空空荡荡的只坐了三个人。其中两人明显是天竺这里的白番,一个是上了年纪的僧人,一个是美貌女子,两人都站在一张胡床左右,胡床上面坐着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的高大男子,五十多岁,目光中透着威严,想来就是大英国王陈淮清。

    “参加英王。”那年轻军官单膝跪地,大声道:“蒙古使臣刘秉中,白玛铁木带到。”

    白玛铁木也跪了下去,大礼参拜。刘秉忠却不下跪,只是拱手行礼:“大蒙古国使臣刘秉忠见过大王。”

    “刘秉忠,你见了孤王,因何不跪?”陈淮清冷冷发问。

    “刘秉忠是上国使臣,不跪封国之君。”刘秉忠答道。“如今天下,可称上国的就

    是大明和大蒙古国,西汗东皇,并驾齐驱,不分高下。大王虽是大明圣人生父,但毕竟只是大明封国之王,亚天子一等。在下不必下跪!”(……)

    。。。

第796章 黄种人的世界? 第三更() 
陈淮清点点头,算是承认了刘秉忠不跪的理由。大蒙古国的确是上国,虽然是敌人,但是这一点必须承认忽必烈是可以和陈德兴叫板的人物,而陈淮清和这位蒙古大汗不是一个等级。既然不是一个等级,那就没有必要去计较这种不应得的名分。

    陈淮清端坐在那里,也不让人给来访的客人看座,甚至不叫跪在地上的白玛铁木起身,只是微笑着不说话。一副很沉得住气的样子。刘秉忠一时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半晌才道:“大王。下官这次的来意,相信您已经非常了解。现在大明和大蒙古之间已经远隔万里,一个在极西之地,一个在极东之土,实在没有必要再兵戎相见了……实际上,两国之间的战争早就已经结束。而大汗的意见,大蒙古和大明两国本来就应该携手发展,共存共兴,建立一个属于神洲黄种之族的世界。让神洲黄种之族成为世界之主,凌驾于色目诸族之上,成为世界永远之主,是历代蒙古大汗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大明东征明洲,南伐天竺。而我大蒙古则西征欧罗巴,降伏波斯、大食、埃及,将地中海变为内湖。如今,两大神洲黄种之族已经平分世界,以后只需要和睦相处,不要让色目诸族有机可乘才是最要紧的。至于两族过去之宿怨,何不一笑相泯?”

    陈淮清听着刘秉忠的游说,突然笑道:“相逢一笑泯恩仇吗?可是你们的大汗还在支持德里苏丹和孤王为难。德里苏丹吉亚斯丁。巴勒班的兵都是从哪儿来的,你以为孤王不知道吗?如果没有阿富汗人、波斯人和西域人给他当兵,就他的几万人,哪里敢抗拒孤王的百万大军?而阿富汗、波斯、西域都是你们蒙古人的地盘。可别说你们的大汗还有伊利汗阿八哈不知道德里苏丹国在阿富汗、波斯和西域募兵!”

    他的语调有些讽刺,刘秉忠垂下了头在分析他的话语。这位英王殿下并没有把话说死。只是在指责大蒙古国向德里苏丹国提供兵源。这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德里苏丹国本来就是可以出卖的筹码。只要大明能和蒙古议和,给蒙古足够时间收拾欧罗巴就行!

    “大王。大蒙古允许德里苏丹在阿富汗、波斯和西域募兵,完全是对大明向欧罗巴诸国提供火器和军官的反应。我们在维斯瓦河畔缴获了82门大明生产的青铜大炮。上面还有你们陆军部炮厂的名号和铸炮工匠的姓名、工号还有生产时间呢。”

    刘秉忠故意将“82门”这几个字说得很响亮。这可是大蒙古国在维斯瓦河畔战役中最有价值的缴获。虽然这些大炮的火门都被钉死,但是这难不倒大蒙古的工匠。而且,大蒙古这回缴获的是完整的火炮,包括炮架和各种型号的炮弹。一直困扰大蒙古的“霰弹难题”也得到解决了。

    另外,蒙古军队还缴获到了一批大明生产的火绳枪。比大蒙古的抬铳果然精良了不少,忽必烈已经命令工匠仿造了。现在就是黑色h药的秘密还没有解开,不过这也是早晚的事情。因为在西方有一种炼金之术和大明的所谓化物之学类似,大汗已经命令东罗马和马木鲁克苏丹搜集炼金师送往行在了。想来很快会有突破的……

    陈淮清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打断他的话。刘秉忠似孚受到了什么鼓励一样,说得越来越底气十足:“如果大明和大蒙古再这样敌对下去,那样对我们双方都是不利的,损失也将极其的惨重,蒙古和大明,在这场斗争中将没有胜利者!得益的将是欧罗巴诸国和天方教徒。以大王您的大智慧将会非常明白这样的道理,也只有您能在这个时刻出手促成两个神洲大族的和解!只要我们能够联手,未来就是神洲人的!”

    说完这些琢磨了很久的话,刘秉忠不断地偷看陈淮清的脸色。他知道这位大明圣人的生父是非常务实的一个人。应该会被他的话语打动。因为大明在欧罗巴的举动根本就是多余的,大明和欧罗巴相聚太远,而且大明也不是蒙古那样的行国。西征欧罗巴只能步步为营的推进,恐怕十年都打不着欧罗巴。有这点力气,还不如用在明洲和天竺呢。

    现在大明西进动作迟缓,原因恐怕也在于此。他们对西方的兴趣并不是很大。如果大蒙古肯低个头,在名义上称个臣,他们很可能就会止步于天山南北了止步哈密力是不可能的,汉唐故地总要收复,这是面子问题。再向西,恐怕就没有什么动力了。

    大殿里面一片的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陈淮清的身上。他却一直沉默不语,仿佛内心中正在做出不断的权衡。

    他突然站了起来。对刘秉忠道:“忽必烈不会认为靠一些空口白话就能让大明停战吧?他到底准备用什么条件向大明求和,不妨直说。如果条件合适,孤王当然愿意促成。如果你们没有什么合适的条件,不如就此打道回府。大明从陆路西征虽然遥远,但是走海路通欧罗巴也没有什么难度,输送些大炮、火枪也不是什么难事。”

    话语一出,刘秉忠脸上已经堆满了笑容,大汗可是能屈能伸的大英雄,就算向大明称臣又怎么样?最多每年在欧罗巴搜罗些绝色的白女奴送去江都、北京。听说大英国王陈淮清爱好女色,他儿子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想来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