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天下无妞不识君 >

第1578章

天下无妞不识君-第1578章

小说: 天下无妞不识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馆长刚才一开口秦关西就明白了,秦馆长这是想为天京市博物馆拉上一笔资金,而秦关西又是个现成的金主儿,找秦关西要钱准没错。

    秦馆长一听秦关西每年都向天京大学投几十亿的资金顿时心就痒痒了,如今见到金主儿,秦馆长顿时跟秦关西套着近乎说道:“秦小友啊,你的腾龙集团我可是如雷贯耳啊,现在好像是世界最大的企业之一了吧,厉害厉害,年少有为,真给我们姓秦的张脸,咱们老秦家能有你这个年少才俊,是秦氏之幸,也是华夏之幸啊。”

第两千一十三章 大国风范() 
话还没说两句,秦馆长就先是一顿高帽戴在秦关西的脑袋上,秦关西一脸尬笑,应承显得太狂,不应承又显得没礼貌,在一个真正的学术泰斗面前,秦关西不由自主的表现的小心翼翼,说话都谨慎了不少,“秦老您谬赞了,我就是乘着华夏崛起的东风赚了点不值一提的小钱,钱嘛,铜臭而已,我干的那些事和您在学术上的贡献比较起来可是差得远喽。【。aiyoushenm】”

    “哦?”秦馆长听着,眼睛顿时一亮,很有兴趣的开口问道:“秦小友也研究过我的学问?来来来,你说说,你都了解什么。”

    “呃”

    秦关西顿时傻了,刚才的话都是客气话,事实上,秦关西自从离开学校之后连书都很少看,他上哪儿研究秦汝亭那高山仰止的学问,秦关西讪讪的摸着鼻子,支支吾吾的说不上来。

    秦汝亭笑了,一旁的梅老也笑了,梅老为了缓解尴尬,开口替秦关西解了围,道:“小秦啊,听说,腾龙现在越做越大了是吧。”

    梅老想着秦关西在学术上是不精的,这也能理解,一个做生意的生意人是成不了学者的,一是没精力,二是没兴趣,梅老想着在秦关西的生意上打开新的话头,所以随口问向了腾龙集团的发展问题。

    梅老想的挺周全,但梅老完全想不到,秦关西不但在学术上是二把刀,在做生意方面他也基本上是半窍不同,秦关西基本上是个甩手掌柜几乎不管集团的事务,一听梅老提到腾龙的事儿,生怕暴露尴尬的秦关西忙使劲的眨着眼给身边的张若欣使眼神,张若欣冰雪聪明,秦关西的一个眼神递过来,张若欣顿时心领神会的凑过来笑道:“截止到今年最后一个季度,腾龙集团今天一共一千二百余亿的投资利润,目前集团在亚,欧,美,非,以及大洋洲都有分布和投资,目前市值在一万亿”

    一千二百亿一万亿?!天文数字!

    秦关西都不知道他居然有那么多的钱,今天听张若欣那么一介绍,秦关西突然才意识到之前那个小小的从肖月舞的公司发展起来的互联小公司居然像是滚雪球似的发展到了那么庞大的一个商业帝国。

    一万亿,那是多少钱?秦关西没有这个概念,总之他知道,这笔钱就算让他花一百辈子他都花不完

    当然,秦关西不知道的事,张若欣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公司的利润和市值都是按美刀算的,不是华夏币。张若欣没说还好,要说,估计秦关西的小心脏都有些时候受不了。

    试想,现如今整个华夏每年的p,也就是所谓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不过是十几万亿美刀,而腾龙集团一个企业的市值就相当于整个庞大的华夏十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腾龙集团不是有钱,而且是相当的有钱。

    张若欣随口介绍了一下腾龙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提及腾龙每年有上千亿的利润的身后,秦馆长的眼睛闪亮闪亮的,他突然间打断了张若欣的话笑着说道:“小秦啊,你看咱们也是一家人,一家人咱们不说两家话,我呢也不跟你客气了。”

    “是是是,您老有事儿吩咐就是了,小子有什么能帮的就一定帮。”秦关西连连答应。

    秦馆长还真就像梅老说的那样,性格直爽,说话不喜欢绕弯,秦馆长抚了抚眼睛,原本笑容满面的脸忽然间竟严肃了起来,秦馆长一本正经的说道:“为商者,为国为民才是国之栋梁,一味挣钱的商人走不了多远,秦小友如今也是富比王侯,我希望你能拿出一部分的资金来用于投资博物馆我知道我突然这么说可能有点过分,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学者,我真的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华夏在文化上也真正的崛起,让东方的文明同样成为世界瞩目的闻名”

    说话间,秦馆长的声音似乎沙哑了,似乎哽咽了,他叹息道:“鸦片战争之后,我华夏惨遭荼毒,大国沦丧,文化败落,即便是到今天,西方的文化和价值文明还占据着华夏文明的主导,全世界的大部分人包括咱们华夏人都对好莱坞的明星如数家珍,但却对自己老祖宗的文化和故事知之甚少,每每念及于此我都是心如刀绞啊,我有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能让我们华夏的文明能在世界的东方大放异彩,我想重塑华夏文化的辉煌,只有让国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是灿烂的,是伟大的,我们的国人才会爱上我们的文化。”

    顿了顿,秦馆长声情并茂的感叹道:“大国崛起,崛起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的本质其实是文化的崛起,不兴,再强大的国家的也不过世昙花一现,文化的富强才是真正的富强,而想做到文化富强,最要紧的事就是重塑华夏文明的信心,这件事任重而道远,我一把老骨头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这个场景的出现了,但我想以残烛之年再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填上最后一把火,如此,我死而无憾。”

    肺腑之言,这是一个爱国老人的夙愿,更是一代学者大家的风范!

    秦关西听之,不禁动容,眼眶也泛起了湿痕,待秦馆长话音一落,秦关西忙接起话锋,忙道:“秦爷爷,您说,我能做些什么,只要我秦关西能做到的,我绝二话。”

    “好,好,好!”秦汝亭激动的颤声道:“老朽其实有个不情之请。”

    “您说,但说无妨。”

    “是这样”秦汝亭拉着秦关西的胳膊,语重心长的沉声道:“华夏文化衰微,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华夏文化不盛,华夏文化不盛,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华夏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珍重典籍都遗留到了海外,这一段历史其实不用我多说了吧,华夏人都应清楚,历史上的华夏尤其是近百年来饱受屈辱,几次外族的侵略战争掠夺我国大量的文物珍宝,圆明园,故宫这些地方都有我们的血泪史,在那个外族入侵的动荡年代,我们有许许多多的象征着我们祖国文化的珍贵文物被掠夺,有的被私人所藏,有的被黑市买卖,有的则竟然公然被人放到拍卖会上买卖,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华夏的珍宝,老朽真的不是不愿看到这些华夏珍宝蒙羞蒙尘,而如今,香江市的一个拍卖行正好出现了一个华夏文化集大成者的文物,这件文物根据记载一直存在于原来的圆明园,后来被英法联军劫走,这次不知为了扭转到了香江进行拍卖,我想,我想将此件文物拍卖回来,重新放在我华夏博物馆展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近距离直观的感受到我们华夏文化的伟大,只是这间文物的价值不菲,有人已经传出价格来,这件文物保守估计价值十亿,美刀,以上而我们博物馆的负责这个项目上的经费实在是有限,所以”

    不等秦汝亭将话说完,秦关西当即就摆手说道:“我懂了,十亿是吧,没问题。”

    说着,秦关西转身看向张若欣,道:“若欣姐,咱们集团有没有关于收购文物这类的经济活动,或者是基金什么的。”

    张若欣皱眉细想,片刻之后,张若欣就严肃的回答秦关西说道:“腾龙集团暂且还未涉及到古玩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门槛儿很高而且运转起来利润并不是很高,再加上最近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假文物充斥在市面之上,盲目投资这个生意是没什么利润的,至于基金么王大神正管理着腾龙集团的慈善基金,但那笔钱一直都用来各种公益的活动山,比如建希望学校,维修敬老院,帮助生病儿童,至于回购华夏失窃文物的基金我们暂时还没有成立。”

    “那就成立一个。”秦关西一挥手,财大气粗般的说道:“拿出一百个亿成了一个收购华夏遗失文物的资金,将这笔资金以及这笔资金运转的费用全部用在收购华夏遗失的文物上,凡是发现华夏珍贵的遗留在海外的文物,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将其寻找回来,包括这次遗失在香江市的文物也一柄收购回来吧,收回来之后将它无偿的捐给博物馆。”

    张若欣微微一笑,轻轻颔首,“没问题,这件事我亲自过问,保证一百亿美刀能如数到账,我也保证凡是能收购的华夏文物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将其收回来。”

    “好好好好好”秦汝亭一连说了好多个好,脸色潮红的秦老可见心中有多么的激动,不单秦汝亭一个,旁边的这些年迈古稀的老学者见秦关西肯仗义出手拯救华夏文物,众人既是高兴,又是欣慰。

    华夏遗失在海外的各种珍贵文物其实都是华夏一直以来的痛,如今华夏的综合国力正在崛起,那些遗留在国外的文物也应该被华夏拿回来。

    失去了,早晚都得拿回来,那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它们属于未来,也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

第两千一十四章 三藏佛经() 
一百亿美刀,六七百亿华夏币,这笔钱几乎顶的上向无尽他们家全部的家产。

    秦关西随口一说便将一百亿美刀成立了个基金会,向无尽听的是头皮发麻,原本向无尽还以为自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富家少爷,可是和秦关西这一比,他这个富家少爷算个鸡毛的富家少爷,他向无尽自己顶多也就是能调动一两个亿,人家秦关西张口就是一百个亿美刀,和秦关西比起来,向无尽花的那点钱简直就是小孩儿过家家。

    不怪向无尽会吃惊,只是秦关西的身家实在是没法用具体的数额去形容,秦关西现在身家一万亿以上,区区一百亿就相当于一个有一万块存款的普通人从他的存款中拿出一百块钱干点有意义的事儿,一百块钱不伤筋不动骨,甚至掀不起一点的波浪。

    一百亿基金就此成立,为了收购那些遗失在国外的文物。

    秦关西同时又有些疑问,秦关西忍不住的问秦老,道:“秦老,是什么东西值十亿美刀?”

    秦汝亭内心澎湃,激动道:“三藏和尚手抄本的大乘佛经!”

    “三藏和尚?唐僧吧。”秦关西惊奇道。

    唐僧的名字对大多数的华夏人来说肯定都不陌生,因为一部传承了几百年又把无数次演绎成各种影视作品的洗游戏,华夏人基本上都知道在神话传说中有个去西天取经的名叫唐三藏的老和尚。

    大部分人以为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只是神话传说,但历史上的唐朝真的有个老和尚万里迢迢前往古天竺求取正经,而明代的文人吴承恩也正是根据这个发生在唐朝的故事将以改编叙述,变成了今日大家所看到的西游记。

    秦汝亭感慨道:“历史上,三藏和尚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向南,历经了无数的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佛教起源的古天竺并且在那里求取到了传说中的大乘佛经,三藏和尚心诚向佛,当年便手抄了一步大乘佛经流传后世,这部佛经公分上下两部,上部以古梵文所抄,下部以唐楷书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