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素婚 >

第17章

素婚-第17章

小说: 素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池请她们进来,也不清楚是为了何事。

    四姑娘素娅今日穿一身偶粉色束腰长裙,五姑娘素婧是一身绿色罗衫,打扮的倒是靓丽,两人和丫鬟一起进来。

    素婧一进来还未坐下就发声:“几日不来,阿池你怎么又换了住处?也就是国公府这样大,还没个女主人,才由得你这般折腾。”

    “怎么三婶连给五姐换个住处都不肯?不如姐姐住到我这里来,要换什么地方,尽管和阿池讲。”素池倒是十分大方,四姑娘素娅是过继在素家二爷膝下的,五姑娘素婧是素家三爷的独生爱女,可是她的庶母强势,府中的事早已不是主母做主了。偏偏素池一脸天真,好似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素婧只得恨恨不平,换了一副面孔:“阿池从后院搬到了前院,怕是不合规矩吧?可是在几位姨娘那里受了委屈?”

    “小门小户,没什么大规矩。姨娘将下人管得很好,不曾听说谁受了什么委屈,两位姐姐今日来是为了?”素池懒得打嘴仗,单刀直入很像素渊的的风格。

    “也没什么事,只是来看看你罢了,许久不见来叙叙姐妹家常。”素娅站起身来看素池的暖阁布置,四下打量道:“这暖阁虽好,可是比起妹妹从前的兰屿阁到底是有些布置简单了。”

    “这倒无妨,左右不过是个吃饭睡觉得地方,况且这暖阁一出去就是藏书楼,很是方便。”素池这也是实话,她选择暖阁确实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它离藏书楼、素渊、素岑都很近。

    “阿池爱看书的习惯倒是不改,也不知这书写比起从前有没有好一些?”素婧这话明显有挑衅的意思,虽然没多少人见过素池的字,可是素家的人都知道素渊对于素池的字有多不满意。

    “爹爹房自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阿池常常流连于此,想必爹爹早已忘了阿池还有大好年华,说不定将来后来居上也未可知?”素池对于这话很无语,她的字写得不难看,要不然去年的千秋节她也不敢献丑。但是素渊的不满也是真的,无非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罢了,素婧偏要找茬罢了。

    “阿池的学问是谢先生教的,字又能差到哪里去?说到谢先生,听说金陵横尸一案,说是那死者乃是谢先生的朋友?”素娅才注意到这屋子东墙上挂有一副梨花图,那是去年素池站在蚌居的梨花下被谢彧看见了画下来的,最下面还有谢彧的落款盖章。

    素池抬头好像十分惊讶:“先生的朋友?先生有段时间没过来了,也没听先生提过。”

    素娅的目光还停留在那副梨花图,素婧拿起素池桌上的一副翡翠摆件,“也许谢先生是看我家阿池已经出师了?这翡翠狐狸可真实精致!”素婧提起来,一个拿不稳那翡翠狐狸竟然摔在地上,头和身子竟然成了两节。

    素娅急忙去看素池的脸色,却看到一个房间的下人都看着那翡翠狐狸,想来必定是素池心爱之物了,素婧好像浑然不觉:“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手滑了,要不然五姐送个摆件还你?”

    素婧这话说得半点诚意都没有,眼看着东榆都要逐客了。

    素娅赶紧拉住素婧,“这是说得什么话?到底是自家姐妹,什么赔不赔的?不过婧儿你既然弄坏了东西总要给阿池赔个罪的。”素娅一直做惯了和事佬,她是过继的女儿,人情世故也懂得些,不像素婧一样刁蛮任性。

    “四姐说的是,自家姐妹还说赔不赔实在太伤感情了,只是这东西是往年陛下赏的,御赐之物才分外珍惜。如今,如今这??????可如何交代?”素池好像也有些惊慌失措,想让姐姐们帮忙拿个主意。

    “你不说,我不说,自然不会有人知道了。对吧,阿池?”素婧一副好姐妹小秘密的模样。

    “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这房间里,陛下赐的,贵妃赏的,还有太子殿下送的,我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个?无妨的。”素池看都不看那落在地上的翡翠一眼,一副平平淡淡的样子好像就是集市上的白菜萝卜一样稀松平常,只听得素婧咬的牙齿咯咯作响。

    话不投机半句多,素娅和素婧就告辞了。

    东榆这才收拾地上的翡翠,请示素池:“府中的陈师傅是修玉的好手,这翡翠虽然断了,但缺口利落,想必还能修。姑娘又极喜欢,奴婢下午送过去?”

    “东榆,不用修了,直接送到三叔家里吧。”东榆这才清楚素池的意思,素池和三叔正是素婧的生父,这东西如果送到三叔那里,十有八九要被素婧的庶母“截胡”,到时候告到三叔那里,恐怕素婧也会收敛些。

    “是。”东榆摸着素池的心思,却是什么都不敢说了。方才当着两位姑娘的面,素池轻轻巧巧就放过了这事,原来已经安排好了。只可惜这样好的翡翠,姑娘竟也不要了?

    此时素娅已经和素婧走到了院外,素婧再忍不住脸上的不平:“是你说要来看她的?我就不明白了,她有什么可看的?看那张狂得瑟的劲头,把咱们当什么了?”素婧坐在亭子上,脸上的怒气不消。

    “她是国公府的嫡女,自然身份比咱们高贵些,说话也底气足。”素娅说起这话,面上也有些苦涩。

    “一屋里的东西有什么好显摆的?不就是宫里赏的么?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给谁看?”素婧的怨气并没有因为抱怨有所消散,反而愈演愈烈。

    素娅也不知该如何劝她,只得顺着她的话:“叔父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得宠着。阿池年岁小,等到将来出嫁了,脾气自然是要收敛的。”

    没想到素婧听到这里更生气了,“嫁人?当年大姐嫁给豫王殿下欢天喜地的模样,你还记得么?如今我才明白,叔父是想把自己的女儿留给东宫。大姐不过是个幌子罢了,阿池什么德行你还不知道么?凭什么觉得太子殿下会看上她?她以为她是什么东西?可怜大姐当年还是金陵首屈一指的才女,书画双绝的名头到现在金陵也没有第二个人比得上她。为了嫁给豫王,大姐也算是费尽心机了,到头来看看阿池,什么都不做也能轻轻松松地出嫁,对象还是当朝的储君,未来的帝王。我真是为大姐感到不值!”

    “会投胎也是种本事,何况阿池也不是你说的那般一无是处。别说了,早点回去吧。”素娅放在素婧肩上的手抽开了,示意侍女扶素婧起来。

    素婧打落侍女的手,仰面直直看着素娅:“四姐,我不信,你就当真一点也不嫉妒。”

    素婧的话不是问句,她语气坚定,也不需要素娅的答案。

    可是素娅的答案在心底,素娅听到心底自己的声音那么有力:“不,我嫉妒她,海沸山崩不能阻之。”

第二十二章 舆论风向() 
按照柯正当日的说法,秋汶一案应该不会与谢彧产生联系,可是素娅既然提起了,应该也不算金陵城的秘密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谢彧会不会与此事牵扯其中还是未知数。

    过了几日,素池又坐在桃丘听戏了,她身旁坐的正是易牙,司扶侍立一旁。

    易牙一身粗布蓝衫,连束发都用的蓝布,简单朴素坐在一旁。他两手接过司扶递过来的包裹,不明白是什么,好奇地以眼神询问素池。

    素池也卖关子,不直说:“打开看看。”

    易牙接过包袱,摸了摸有点硬,随即打来,竟然是一沓书。无怪易牙惊讶,这时候的书都是读书人誊抄的,因而格外珍贵,易牙也十分惊讶。

    却听到素池解释:“之前读了先生几本大作,本该以文会友的,只可惜我没什么文采,粗词滥句想必易牙你也看不上眼。红粉赠佳人,诗书送墨客。索性家里有些藏书,这几本是我亲手誊抄的,也算有几分诚意吧。”

    易牙闻言惊讶不已,“这如何使得?易牙的东西哪里称得上大作?胡编乱造的小故事,登不得大雅之堂。倒是姑娘这几本书都是难得一见的孤本,这样算来,易牙可是赢大发了。”

    “誊抄的而已,也不算是孤本了。其实是被父亲罚抄的,这几年抄的书都比读过得多了。”素池咬了一口点心,问易牙:“你这里的点心好像格外不同?”关于自己被罚抄,素池一点也不觉得丢脸。素渊对女儿打不得骂不得,罚个抄书素岑都要给她代笔。

    “上次发现姑娘似乎对甜点十分偏爱,于是便去置办了一些,姑娘喜欢就好。咦,这书上的字体好像不太一样?”易牙往后翻了翻,才发现书的前后部分字体不同。

    素池十分热心给易牙讲:“前面的小楷是我写的,后面是兄长代我写的,谢先生说这些年我抄过的书都够再建一所藏书阁了。”素池这话也是真,她这几年在读书上确实是花的功夫不少。

    听到素池自嘲的语气,易牙也是哭笑不得,哪有把被罚抄说的这么光荣的。不过易牙听到了更感兴趣的名字,“谢先生?姑娘的启蒙恩师、谢家的长子谢彧?”

    “正是?易牙听说过?”素池又换了一种糕点,吃的不亦乐乎。

    “谢彧,世家谢府庶长子,金陵公子,少年成名,众人交口称赞的文采斐然,可算是天下读书人的翘楚了。不过最近城隍横尸一案,听说与谢公子有些关系?”易牙又给素池换了一种糕点,看起来是淡绿色的,莲花状,十分好看。

    “易牙这话从何说起?”素池似乎十分惊讶,把手里的薄荷蒸糕拿起又放下。

    “易牙虽然离开悦音坊,但是想打听点事情也不难,悦音坊里出入最多的还是朝廷官员,酒色醉人,被挖出来些消息并不困难。”易牙正了正神色,起身去关窗户。

    “这种事情他们应当不会大意才是。”素池把每种糕点都列成一排,一种一种地试着咬。

    “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姑娘一般谨小慎微的,来来回回的次数多了,顾忌自然越来越少,想知道点事情也不是那么难。”易牙把两边的窗户都关上,这才坐下。

    “一个月前,我从太子少保柯正和父亲那里听说了这件事??????”素池不再怀疑易牙的能力,把整件事情说给他听,她已经明白:想要易牙为她更好地做事,易牙需要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易牙听完以后,试着把整件事情串联起来:“这样说易牙便明白了,这段日子太学里谣言传当今状元肖寅深乃是冒名顶替,而死去的秋汶才是真正的状元,茶楼酒肆都传的绘声绘色。”

    “怎么可能?按照秋汶的死期,他应当从未参加过此次春闱才对呀,更何况经过了殿试才能叫状元。这不是胡闹么?”素池没想到市井里竟然是这个版本。相比世家豪族占据的讲武堂,太学更加平民化,学子也大多真的是饱学之士,只是大多没什么背景,也没有钱财。

    “秋汶家境贫寒,又因为自己的才气在进金陵赶考的学生中大名鼎鼎,这些情况都很符合太学学子的自身条件,当然更容易产生共鸣。再加上三甲有一大半都是富足之家,这些学子心中愤慨,秋汶的死也算是一个导火索吧。最重要的是——有心人刻意引导,很多人将秋汶如何被肖寅深谋害、谋害的具体过程说得像陈述犯罪事实一样清晰,更有甚者,说是清河王才是肖寅深的靠山,两人狼狈为奸??????版本不一,但是最终的指向都是清河王。”易牙将自己搜集来的信息都与素池说。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