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素婚 >

第23章

素婚-第23章

小说: 素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无非是爹爹的传话筒罢了,只是也夹了私心,不为朝政,无关素家立场,充其量只是师恩难忘罢了!倘若谢先生当真做了的事情,也自当秉公办理。”素池把耳边的碎发拢到耳后,山风清爽,却因为心事始终体会不到心旷神怡。

    “阿池总是说孤胸怀坦荡,可今日孤几番欲言又止却不及阿池如此坦荡。靖国公的话有理有据,孤会认真考量,既然一番辛苦上来了,阿池便陪我上注香吧。”宁璃臻伸出右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自当从命。”

第三十一章 阴谋与阳谋() 
素池从前听戏都是去悦音坊的,可是近来陶丘戏社出了不少新戏,虽然悦音坊因为经营着风月的营生生意自然极好,但是陶丘戏社的戏也是名声在外。来的次数多了,素池也是越发随意,她半躺在长榻上,“声音果然不错,别说是别人,如今连我都不愿意和兰琦去悦音坊听戏了,看来这陶丘戏社抢生意的本事还是不错呀!”

    “不过是多写了几出戏罢了,姑娘也知道,故事编纂一向是易牙所长。”易牙倒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夸赞,戏子大多出身低贱,识字的都没几个,所以演戏的多,编戏的人却极少,左右不过是那些经典的老剧本留住客人自然不容易。

    “你从前在悦音坊只弹琴,不编戏吧?怎么如今倒是改了行当?”这长榻背后硌得慌,素池略微皱了皱眉。

    “从前不过是身份所限罢了,如今姑娘需要这陶丘戏社,壮大戏社是易牙的头个使命。”易牙起身从一边的柜子中取了一个靠枕递给素池。

    素池笑了笑,“如今你这里倒是比我家还安逸了,若非爹爹还有个门禁我真是恨不得就住下了,你不妨再改成客栈什么的一定更热闹。”

    “这地方偶尔来住还觉得不错,长住恐怕不行。姑娘千金之体少了丫鬟仆从侍候,怕是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易牙年后就将陶丘戏社给买下来了,他坚持要将这戏社放到素池名下,素池只说她的身份太惹眼,反倒不好,连易牙要给的收入也坚持不要,于是易牙只能将戏社放在自己名下。

    连同前世素池一直长在富贵之家,也的确没尝过多少穷苦的辛酸:“我倒是觉得平平常常做个普通百姓也不错,官宦之家有官宦之家的好处,百姓小民也有自己的乐趣,非得挤上人上之人也不见得有多幸福。”

    易牙却不给面子,他出身贫苦自然懂得贫苦的艰辛,素池这声感叹在他心里不过是说说罢了,好像孩子话不作数的。相处的时间长了,她也不像从前那般拘谨:“姑娘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古往今来一分钱难倒多少英雄汉,如姑娘这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千金小姐如何过得了贫贱生活?”

    “说不过你,真到了我贫贱度日操持农桑的时候一定要你亲眼看看。”素池把靠枕抱在怀里,身子往后挪了挪。

    “易牙倒是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出现才好。”易牙接过素池的抱枕,倒是想起来一桩正事:“谢彧公子的事情查得有些眉目了,御史台的人已经证明了当日找到的布帛上得字与谢彧公子的字迹并不相同。听说还为此请了近百岁的讲武堂蒋老夫子来辨别,原来口若悬河的众人才都偃旗息鼓,能找到这位大儒也是难得,想必是送了不少名砚。”

    “这蒋老夫子应当是太子殿下亲自去请的,他们本来有一段师生缘的,只是太子当年刚刚拜了老师,没过几日蒋老夫子便一病不起。陛下只得指了老夫子的得意门生做太子老师,却怕乱了辈分便只称先生不唤老师。”这位蒋老夫子素池也听宁璃臻讲过,说他在讲武堂和太学都曾开堂授课,若非出自寒门,想必谢家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都得降一降了,只是这人软硬不吃,唯独喜欢收藏名砚。

    “原来是这样,按理说就算太子殿下想要遏制豫王殿下也不必这样明显吧,既然与老夫子有师徒之名难道不该避讳一些么?”易牙虽然常常打探消息,可是宁璃臻居住宫中又一向自爱,不喜欢往来风月场所,因而对于太子宁璃臻易牙也只是有些耳闻罢了。

    “易牙不了解太子的为人,对于已经陷入被动的太子来说,宣战才是他真正想做的。太子哥哥常对我说,比起阴谋诡计,他更看重阳谋,把一切摆到明面上光明正大地竞技,赢才赢得爽快,输也输得心服口服。这次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是豫王殿下挑起的,既然如此太子就更不会藏头露尾。”素池对于宁璃臻多年相处倒是了解透彻,脾气秉性都十分熟悉。

    “想不到堂堂一国太子竟是如此一身正气、浩然天地,从以往的事情还以为殿下一贯谨小慎微,不想这次居然也能果敢出击。”易牙对宁璃臻的坦荡惊讶多于敬佩,其实心里并不赞同宁璃臻的“阳谋论”,毕竟成王败寇才是真理,他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目光已经转向了素池,带着疑问。

    素池把靠垫重新拿过来,开始琢磨靠枕上的绣工,半晌发现易牙的眼神还在她身上听着,这才有些无语:、“我不过是和太子拜了一次佛,还是借了郡主的名义,怎么你们一个个地都知道?”那天回家就被素岑训了一顿,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素池的现代思维有点受不了了,直接把素岑请了出去。素岑还是头回吃闭门羹,素池原本因为说服宁璃臻的一脸欢欣被素岑误会,素岑站在门外还在感叹“女大不中留”,后来素渊问起,素岑便一五一十说了。本来抱着让素渊好好教育素池心态的素岑完全失望,素渊竟然让素岑多看看外面的事,整日里家长里短哪有半点男子气概?最后干脆说了句“阿池一向最有分寸,你把心思多放在学业武功上。”素岑委屈又挫败,在太子这事上,阿池她哪有分寸了?

    素池当日接到的是伏南乔的帖子,不过伏南乔的欢脱性子才不会去拜佛,因此约她的人是太子素池心里有数,之所以到了佛寺没有拆穿不过是因为两人心照不宣罢了。易牙从前是绝不会过问她的私事的,这样的情形倒是极少,素池还是给了解释:“是太子借郡主的名义下的帖子,因为谢先生的事,那几日我正要进宫见见太子的。若是拒了帖子又怎么好再去东宫?”

    易牙的眼珠转了转,抛出一个颇有深意的笑容:“这么说,这个帖子姑娘根本不能拒绝?”

    素池知道易牙的意思:太子选了个素池无法拒绝的时机给了她一个关于昭示身份的邀请,不过素池不介意这是否是宁璃臻的小心思,就算是也无所谓。所以素池不做迟疑:“可以这么说。”

    易牙难得得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若是可以拒绝,姑娘可会赴约?”

    素池心怀坦荡:“若是闲来无事,那日天气确实不该辜负好时光,况且我们自幼一起长大,太子于我如兄长一般。”

    易牙把素池的最后一句话视作女孩子的害羞,他叹了口气:“姑娘可知,按我北宛民俗,未婚的女子是不能拜观音的,除非是婚前与未婚夫同去求个官运?”

    素池瞳孔微睁,吃了一惊:“我身边没有嬷嬷,连侍女都是年少青春。”

    易牙十分惊讶:“所以未曾听说过?”

    “从未耳闻。不过我还不满十一,说这些是不是言之过早?”

    “除了贵妃娘娘,北宛的女子婚姻一向宜早不宜迟的,姑娘身边该添个老人家事事提点。”

    素池只恨当初在族学的时候,心中对于古代女子的刻板教条不赞同,连风俗民俗都不愿意听,如今才闹了笑话。易牙的话倒让素池想到另一桩奇事。

    贵妃晚嫁的事情素池也知道,贵妃素姜嫁入宫中的时候民间传言她已经是十九岁的老姑娘,当时金陵城里的人都知道素家这个大小姐最信奉佛教,动不动还要去允恩寺住上一段。说是家主都觉得素姜与佛教有缘,甚至有意让她做个俗家弟子,没想到后来被皇后仪仗接入宫中,多少女人嫉妒得发狂。不少贵女还放出话:不过是因为素家这一代实在没有适龄的女子了,素姜不过是做个摆设罢了,陛下说不定还要给她建个金玉的尼姑庵来藏娇呢?金陵谣言随时间散去,素池却按照族谱推算过一件事,清楚地知道贵妃入宫时不是十九岁,而是二十二岁。如姑姑那般特立独行的女人也这样在意年纪?要不然为什么刻意改年龄呢?

第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 
素池坐在窗边,手边拿着一本《围炉夜话》随手翻,听东榆一边换茶点一边跟她说院子里的事:“昨个姑娘不在,公子来了一趟问了问姑娘这几日的行程,还有就是四姑娘和五姑娘来了一趟说是给国公带的治头疾的方子,四姑娘还问之前答应给谢先生带的止咳的参贝如今还要不要送过来?”四姑娘素娅的医术虽然是在族学学的,可是在金陵女子中却是小有名气,她过来带药素池不惊讶。

    不过素娅会问起谢彧?素池的唇角弯了弯,回忆那天与易牙的对话。

    易牙说正事的时候往往神情严肃:“事情已经结案了。先是蒋老夫子认定了谢彧公子不是布帛文章的笔者,后来状元肖寅深的家丁招供:肖寅深并无真才实学一路靠着家里经商的银子才被捧成了举子,肖寅深入京正苦于塞钱无门的时候买到了一份据说很准的试题。”

    素池听到这里哑然失笑,突然想起了前世遍大街的高考模拟卷个个都据说很准,事实上只要动动心思也知道:但凡准上一次这样的商铺恐怕也做不下去的,素池不屑的表情让易牙愣了愣,她只好掩饰地摸了摸后脑勺:“金陵城里塞钱无门?听着真是新鲜。”

    易牙笑笑不置可否,接着往下说:“因为老板的鼓吹肖寅深深信试题的真实性,却又担心老板已经把试题答案卖给过别人从而答案相同,于是想到了出身贫寒却才华出众的秋汶。这秋汶也是个贪心的,还真以为肖寅深会跟他分享试题,于是两人称兄道弟之后,秋汶给肖寅深写了一份答案。两人各取所需,相期共赴金銮,坐着同朝为官的春秋大梦。肖寅深深怕秋汶口风不紧,既然已经有了秋汶给写的答案,于是······”易牙停了停,做了个“杀”的动作。

    “于是杀人灭口?”说到杀人灭口,素池语气一点也不变。

    “正是。”

    “却没想到尸体被人在灯会点灯入河的时候被人翻了出来,还真是巧!这就完了?”素池并不纠结真相,在她看来只要谢彧平安出狱就已是万幸了。

    “完了。”后来肖寅深被判了秋后处斩,听说谢彧是东宫的人亲自送回谢家的,东宫也算给了谢家面子。

    “都没有人提到既然试题没有从谢家泄露出去,肖寅深这个草包怎么就成了状元?太子和豫王都不追究?陛下也没问?”一个草包就这么一层层耍了多少朝廷官员,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虽然早知管理体系腐朽,素池还是对于这样的结局有些忿怨。

    “太子殿下提议有关人等全部立案调查,涉事官员革职查办,却被陛下当堂驳回,据传若非靖国公为太子陈情,恐怕陛下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易牙虽然这样说,心里却能猜出几分:拿饷不办事的那些官员陛下自然要惩处的,可是如今不到时机:本次科举之后新人大多已经分配各地,没有那么多的才俊来填补。如果这个时候强行填补空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