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素婚 >

第25章

素婚-第25章

小说: 素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娅应谢彧的招呼在边上坐下,长路便上前奉茶,素娅左手托起茶杯,有些惊讶:“先生这茶杯看着好生眼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谢彧不怎么喜欢搭话的,长路却替谢彧开了口:“公子这幅茶具本是素姑娘送的,还一并送了一对玉杯,今儿个刚摔了一副。公子不喜饮茶,这幅茶具便用来招待客人,四姑娘见过?”

    素娅排行第四,于是大家唤她四姑娘,素池排在第九,却因为是素渊的女儿,众人都只喊她姑娘,家族排位在她这里并无地位尊卑之分。素娅轻轻将茶杯放在小几上,“那么说倒是想起来了,阿池那里似乎也有过这样的茶碗,不过先生您肺上的顽症难除,这红茶虽然有温维驱寒之效,却对许多药物相冲,这茶实在不宜饮用!”

    谢彧摆摆手,不甚在意:“不过一杯茶罢了,我倒没什么忌讳。四姑娘可还有其他事?”

    谢彧这逐客令下得十分不客气,可素娅倒是个好脾气面上半点波澜都不见,反而十分,起身辞行:“我也该辞行了,还请先生答应我一个不情之请。”

    谢彧的官腔倒是很自然:“能力之内,谢彧乐意效劳。”

    素娅有些不好意思,略略低了低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送药的事情阿池嘱咐我已经月余了,如今这般一拖再拖实在不好意思见她。阿池能为了先生的事特意劳烦太子殿下,可见对先生的用心,若是因为这药的缘故延误了先生病情,阿池纵然嘴上不说心里也是一定要埋怨的。所以素娅送药逾期一事,先生可否不要向阿池提起?”

    谢彧已经知道素池和太子殿下同游允恩寺的事情,男未婚女未嫁怎么能在佛寺这样神圣的地方?但是这件事如何都不该由素娅提起的,所以他声音里的不悦已然十分明显:“谢彧残破之躯劳姑娘与四姑娘惦念已然不敢当,又怎会特意再提起?况且谢彧双腿已残,余生只怕是只能辗转病榻了。”

    素娅说出那样的话已经对于谢彧的不爽有了准备,只是福身请辞,谢彧令未鸣送素娅出去。

    长路对于自家公子一贯得罪人的脾性也没有办法,于是一路上都在和素娅絮絮叨叨,没想到素娅一个大小姐竟然也不厌烦说话十分妥帖,两人的步子很慢,聊的事情倒是不少。长路又开始替公子鸣不平:“公子如今在外头没有去处,又和老爷闹翻了,日后还不知怎么办呢?”

    素娅也觉得十分惋惜,言语中又不乏对于谢彧的钦佩:“我与谢先生虽然不熟,却一向敬重于他的博闻强识,文采通达,阿池又常常提起,真是令人不敬佩都难,就连叔父都十分仰慕谢先生的才学呢。”

    长路十分惊喜:“四姑娘说的可是真的?”若是素渊与素池真的这样看待谢彧,那么就算离开谢家谢彧也会受到素家的保护也说不定。

    素娅挑了挑眉,正色道:“这种事情怎么会开玩笑呢?纵然前些日子先生身在囹圄,阿池也让人日日打扫蚌居,可见不曾忘了先生的授业大恩。谢府里容不下先生,靖国公府里还有先生的卧榻,我看先生的面色定然是近期郁闷于胸,肺上的毛病一向最忌讳这个,若是可以不如早动身的好。”

    长路又是一番牢骚:“要是真如四姑娘说的倒真是好了,也不必受这府里那些人的气,只要素姑娘还念着与公子的这份师徒缘分事情也算是好的,只可怜我们公子平白受了这些委屈。公子性子倔,也不知愿不愿意再去靖国公府,若是不去也不知今后又是如何?”

    长路送走素娅后便将素娅好生夸了一番:“这四姑娘从前看着不显山不漏水,连话都极少,今天看来倒是个有心的。难怪人家都说在这金陵城里唯有素家的女子称得上真正的才貌双全,素四姑娘通身的气度哪里是寻常姑娘有的;连对我们这些下人都是和和气气的,要说起平易近人就算是素九姑娘也比不上呢。”

    谢彧本来就精力不济,没什么功夫搭理,可是听到长路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打断了:“莫说这些事情了,去收拾东西吧,只拣些容易带的收拾,把我的书都装上即可。”

    长路面上一怔,没想到谢彧这般着急:“公子,这就要走了?咱们眼下要去哪儿?”长路的声音有些哽咽,住了这么些年的地方当真就走了?

    谢彧的唇角弯了一瞬,倒是说的云淡风轻:“不知,所以再等等,不过就快了。”

    素娅走出来的时候,身边的侍女还有些为她不值:“姑娘废了这么大功夫才来一趟,怎么不顺势看看谢公子的腿疾?”

    可是素娅心里已经有了别的计较,“他在谢家,见面自然不易,若是将来他住进了素家,再见自然就容易多了。我方才也问了长路他的腿疾,用药也没什么问题,等我回去再查查古籍,看有没有别的法子。”

    侍女有些担忧,道:“可是太子殿下派来的太医不是已经说了么?谢公子已经伤及筋骨,又因为他的肺病药物相克,只能暂且外敷,这腿上的知觉怕是不大可能恢复了。”

    素娅抬头看了看天,犹自不服气:“不试上一试,我如何甘心?”

第三十五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墨狄是专门为素渊办事的,这一点素池一直十分清楚,只是这次谢彧的事情墨狄的做法让素池十分不解。谢彧的事情素池和易牙商量,找过素渊被拒绝了;找素岑,素岑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便向她提议了太子,整件事情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一个出了力的人:墨狄。一旦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墨狄便把消息通过未鸣递给素池,十分上心,从不间断。这事素池也和易牙说过,由于动机难辨,易牙也只留下四个字:“静观其变。”是以,谢彧腿疾几乎无人不知,除了素池。墨狄讲的都是易牙不容易打探到的,比如审判详情甚至是其中豫王、太子的态度,而关于谢彧腿疾自然以为素池已经知晓。而易牙也想着墨狄应当事无巨细地禀告过素池,于是便没有额外多提上一题。

    素池知道的时候还在选布料,打算重新布置暖阁,“你说什么?谢先生的腿站不起来了?”

    东榆把素池摇过头的布料都收拾起来,一边回答:“听说在廷尉府的时候被动了刑法,脚上垫了厚厚的几层石块,又跪着被那刑杖重重地往下压,只怕是再也好不了了。”早上东榆去素渊院子里送了一幅素池挑的山水画,打算给下月楼司徒做贺礼,素池做这种事一向不出差错,因此即使府中几位如夫人素渊也一贯交给素池打理。本来只是走个过场,东榆却在那里遇到了素渊的堂兄、素娅的养父素清,两人在谈关于谢彧的事,也不避着东榆。素清试图说服素渊借着这个时机拉拢谢彧打一打谢家的脸,素渊似乎对于谢彧不太看好,尤其是一个身带残疾的谢彧。素清却十分坚持:“谢彧伤的只是腿,又不是脑子,一旦谢彧进了咱们素家,咱们也多了个敦厚爱才的好名声,谢珪再要在朝堂上对贵妃娘娘有什么微词也要掂量掂量。退一万步讲,就算将来谢彧对咱们素家没什么用,太子殿下对谢彧恐怕也是存着爱才的心思的,若是他谢彧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也得记着咱们的举荐之恩不是?”

    素池听了东榆的复述又把手里的布料扔下,“后来呢,父亲怎么说?”谢彧怎么说也是谢家的长子,廷尉府敢给他动刑,还是这种伤筋动骨的大刑,要么是蓄意报复,要么是得了某些贵人的首肯,素池的眉头皱了皱。

    东榆看素池已经没有挑布料的趣味了,只得全部收拾了,道:“奴婢把东西带到就没敢多留,不知道国公的意思,但是方才国公差人过来,让姑娘找点名贵的药材以国公府的名义送过去。”

    素池本来担忧谢彧的伤病,听到素渊的意思反倒放心了:素渊已经有招谢彧入府的意思了,只是他老人家一贯高姿态,于是让素池先试试谢彧的口风,以免谢彧的傲骨伤了素家的面子。

    实际上这次入狱对谢彧的打击不小,从身体到意念皆是摧残,素家的问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以当得知东西是素家送来的之后,谢彧纵然在病床上还是亲手来拆,都是寻常的药物,谢彧匆匆一瞥便知是素池备下的。谢彧不由心生感动:药材的名目、比例皆是谢彧用惯的,素池平时不过问他的肺疾,却每每劝他少饮酒多养生,如今看来她对他的病一直很上心。谢彧解开绳子,翻起最后一包药材的时候,却夹着一张布帛,看起来是一张药方模样,谢彧一目十行,果然最后一行写着: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落款不是素池,而是一个单字:素。布帛的背面是一朵梨花,红色梨花,这是素家的图腾:喋血梨花。

    谢彧咬着下唇,手上的拳头都攥紧了,等了着许多日子,总算有个回应了。谢彧几乎听到胸腔里有一个不安分的声音:看吧,无论你们如何打压,谢彧还是谢彧,就算离开谢家一样能活的顶天立地,就算我是个残废,也绝不在这谢家仰人鼻息。谢家又怎么样呢,食古不化、冥顽不灵,总有一天你们要付出代价!谢彧再也不是谢家人了!哈哈哈!

    谢彧想笑,又想哭,片刻之间情绪已经喜乐难分,他仰躺在床上,药材已经散落了一地,心中竟然空空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是谢彧给素池讲过的一首诗,因为素池的身份谢彧知道她将来定时要进宫的,贵妃娘娘的如今便是她的未来,因此谢彧常常会与素池讲到后妃之德。但是素池及其不喜欢,素渊也不甚赞同,谢彧只好讲了个折中的法子:不讲后宫,但讲与前朝有关联的后宫、讲凤印和凤凰的典故。素池倒是喜欢凤凰,尤其是对庄子“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澧泉不饮”的故事十分感兴趣,是以素池给谢彧送的这句诗意图再明显不过了:素家愿意给谢彧提供这个橄榄枝。

    至此,谢彧再不犹豫,谢彧命令长路将金银细软一概留下,送了一封回信给素家。

    “听大公子院子里的人说,那小厮将行李都收拾好了,这两日素家都在往大公子那里送药材,今日大公子身边的小厮还往素家跑了一趟。如此看来,大公子恐怕不是和老爷说说而已,只怕是真要走呢。”

    谢宏坐在轮椅上,他的手可说是瘦骨嶙峋,上面布满了老年斑,写出来的字颤颤巍巍却力透纸背: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谢宏停笔,把镇纸取下,端详自己的字,半晌才对着身边的下人说了句:“走了好啊!留在这里又能干什么呢,若他早有这个魄力,哪里需要经过这些打磨?我又何必为他花这些心思?”

    这老管家似乎并没有听懂谢宏言下之意,谢彧的腿伤与谢宏脱不了关系,老管家依旧追问:“您真的不劝劝么,大公子一向最听您的话,只要您劝上一劝,公子一定会留下的。”

    谢宏眼神精明,言简意赅:“不必。谢家,总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第三十六章 冯唐易老() 
第二天一早,谢彧带着长路只带了几件随身的衣物和他的书一架马车就到了素家,等到到了靖国公府的时候,谢彧望着那张匾额感慨万千:他曾经无数次希望能入了素渊的眼有个平步青云的机会,而如今他已经有了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